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那么,还是老问题。大隋行政架构由两级调整为三级,多一个省级行政机构出来,所缺乏的官员又该如何处理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最简单。地方之州府官员,自然有贬有升,再将朝廷各部筛选一遍,也就是将一批京官赶去地方,其实也就差不多了。
嗯,这个又要怎么解释呢?打个比方说,原来需要管理大隋三百六十州,假如一个部门的办事员,就需要一百人。再管理这一百人,又需要十个人。现在,管理十七个行省和二个直辖市,办事员的数量就用不了这么多,对吧?
其实,有一说一,就是因为要管理这三百六十州,导致大隋三省六部各衙司机构极其庞大,而且效率也很低,这便是我认为的大隋冗官之由来。说白了,人越多,单位越大,自然就人多嘴杂,也总有办事的人,更有太多吃闲饭的人。
当然,既然行政架构这个东西我要调整。大隋现有官员的品级,也肯定要一并调整了。这个道理更简单。首先,大隋朝现有的官阶,是依照正、从、上、下,共分为九品三十级。再打个比方说,同样是一州之刺史,品秩却是自正三品到下五品,中间隔着十几级,加上大量的散官和勋爵充斥,有些时候把我都搞的眼花缭乱,这就更别说大隋的百姓了。而且,这些名头还大量占用了吏部和许多衙门的有限精力。
其次,便是官员的品秩,我不调整也实在不行。我又打个比方说,大隋其实对官员的品秩把控,还是很严格的。除了散官和勋爵,六部尚书,哪怕是原来的朝廷宰相,也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悉数都只是正三品。可到了地方呢?一个上州刺史,也是正三品。而我现在设定的各省之省长或书记,还是正三品。那么,各位且说说,官位一般大,到底谁该听谁的。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我也很简单,更清晰明了。说白了,就是我要一刀切,重新定级为五级十二品。其中的内容和条款很繁琐,我就捡各位感兴趣的说吧。
首先,五级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和科级;十二品如此区分:一品,军情院常委、尚书院常委、监察院常委和司徒、亲王、国公等。至于那些原来到底是正一品的亲王,还是从一品的郡王、嗣王,甚至包括从一品的国公,此后都不再有任何区别。
二品,就是各院之委员、郡公、县公、光禄大夫、大将军等。所以,以后的大隋一品和二品官员,也将是朝廷的国家级领导人。
三品,各军区元帅、总监军;朝廷三院之各部部长;各省之省长、书记和侯爵、各类大夫、将军等。
以此类推,罗列至此。各位是不是觉得有些眼熟。没办法,我喜欢拿来主义。
当然,这套方案对于我来说,简单是很简单,却势必会引发很多矛盾。这个道理,同样很好理解。即便大多数人的品秩都有提升,特别是我还会实行,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就以郭子仪为例,他如今是首都军区元帅,三品;上柱国,二品;国公,一品。那么,现在认定的品秩,就是一品,也领一品官员的那一份俸禄。可原本就是正一品的亲王,现在却要和从一品国公郭子仪平起平坐,甚至是享受一样的俸禄和一样的待遇,自然就有人心中不舒服了。
那也简单,我只要能拉拢大多数,打击少数人便是。反正这些高官多数都是虚职,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即便有个别人还想折腾,我也不介意中央情报局出手,杀鸡儆猴便是。
当然,要说朝堂中枢还好梳理,可真到了县处级和科级这个基层,可就不好梳理了。说白了,七品之县处级,毕竟还有正县级的县令或知县事。嗯,也就是我即将统一更名的县长以及书记。八品副县级,也可能还有没当上书记的县丞、主簿一流。
可这个科级,到底该怎么搞呢?说到底,按照我一刀切的方案,大隋以后也将不存在上中下三等县的区分了,九品到十二品在地方上,自然就没有了任何实际的意义。
要说这个东西,其实我起初的想法,也是准备只设四级八品的。后来却越想越觉得不妥。究其根源,就是我为什么不能借此契机,再度加强中央集权,甚至是对地方的高度渗入呢?
道理很简单。为何后世能管理到乡镇,甚至是村社,大隋只能管理到县?而且,就算是对县这个基层单位的管理,也十分粗狂呢?
想来想去,我认为就两点原因。一则,是大隋的人口基数不够;二则,还是地方干扰过大。甚至是,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朝廷中枢政令的上传下达。说白了,这便是宗族观念深重,门阀世家影响巨大,朝堂不好插手,也不敢插手。
所以,如何把管理做到更加精细,甚至让中枢的政令彻底下到基层,乃至于地方反对的声音,也在可控的范围呢?关于这个,我其实研究了很久,而且已经出现了契机。这个契机,就是我在提出税制改革时,吏这个群体,已经被我纳入本级财政支出了。换而言之,就是原来不入流的小吏,也成为吃皇粮的人。
那我再进一步,封点小官,也是顺其自然,更是名正言顺吧?这些乡之耆老,里之里正之流,大抵都会欣然接受,对吧?所以,这个九品和十品官员,我就准备封给耆老及副手,十一品和十二品官,则封给里正及最基层的小吏。当然,衙门捕快之流,也会因此受益,不但正式成为大隋带编制的官员。而且,还是带品秩的官员。
可是,我讨好了这些耆老和里正之流,士林会不会不干呢?那好,我裁决一下,各位不妨都互让一步,彼此给个台阶下好了。
至于这个台阶,其实就很简单了。接下去,我将组织吏部对全国在籍吏员进行特别考试,除了耆老和里正之流,也包括捕快这些流外人员,悉数如此。
当然,这个考试难度也会很低,有一些基础的知识和律法,主要还是以政治为科目。考过了,你才是大隋名正言顺的官。毕竟,基本的常识已经有了,觉悟也还是可以的。如果考不过,那就只有对不起了。虽然可以留任,但你还是个吏,甚至连吏这种流外的人物,也都算不上了。
至于为何连吏都算不上呢?很简单,以后的大隋将没有吏这个称谓。有的,也只是同九品至同十二品出身。各位想必也听说过,国家科学院就是这种模式嘛,只能享受同级的待遇和俸禄罢了。而且,这个同某某品,可要比比某某品这个名称强多了。比某某品,只能享受同级的待遇,却是连俸禄都没有的。
不过,各位既然连政考这种东西都不能过关,能力还是有待商榷的。而且各位也知道,吏部诠选没法安排的官员,都快把吏部衙门给坐破了,我这当皇帝的也没有办法啊,总要给士人一条出路不是。
再者说,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嗯,也就是吏部铨选之官员,让他们直接骑到各位头上,哪怕是同九品官员的头上拉屎拉尿,各位也肯定是不甚满意的。
那么,就让他们给各位打个下手,当个名义上的乡长、里长,实际上的副乡长,副里长总是可以吧?毕竟,他们可没有同九品这个称号,还是实打实的。当然,若是各位觉得自己能力有限,退位让贤我也是勉强能接受的。
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五保为里。就按一家平均四口人去推算,一里不过四百来人,差不多也就是后世一个普通行政村的编制。哼哼,如此数年下来,等到大隋的各里各坊,也就是后世行政村,居民社区的单位,都充斥着我亲自筛选,还经过严格教育,颇具才能之辈去负责,甚至是去主政。试想一下,中央集权的高度,将达到如何的地步?届时,还敢有人对抗朝廷,什么不交税,甚至是聚强凌弱的事情出现吗?到时,我的触手会伸到哪儿?这个画面真是不敢想象,简直太美妙了。
那么,问题也来了。给士人大量入朝,亲政一方的机会,也不一定能完全堵住悠悠士人的嘴啊。毕竟,吏这个东西,虽然占据了大隋管理阶层的九成,更是中央政权的直接发言人。可千百年以来,吏和官之间形成的鸿沟,一时半会也是抹不去的。包括士人,也多半不愿意自降身份与之为伍。
所以,那些不愿意自降身份之辈,我也不勉强。说到底,大隋不缺当官的人,总有一些人会愿意的。等过些年,各位都完全习惯了,也就没有那么多看法了,对吧?
当然,各位现在有想法,也很正常。包括你们的眼界高,能看懂其中的关系,也有可能。但有些话儿,却是不能乱说的。你要乱说,我会让人先去告诫你。告诫的话软硬都有,不妨先听听。
“哥们儿,别钻牛角尖了,你见过几个小吏能流外转流内的。皇帝在想法设法加强国家的控制,你就别添乱了。在大是大非的面前,还是清醒一点好啊。”
好吧,一些人就想明白了。“对啊,皇帝这套把戏,不还是流转制度吗?可大隋流外的小吏,转流内这么多,有几个真正能登堂入室的?一个小小的里长、乡长,混个主薄。。。嗯,副县长也就差不多了。你还真想当个长安市之市长吗?若你真能当个长安市之市长,那是靠你的能力吗?别说了,说多了。”
还有一些人,依旧没明白,自己去琢磨。实在琢磨不明白,只要闭嘴就成,我不再管你。如果依旧狂妄至极,没法没天,我可是会让他们什么都明白的。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荒唐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玉林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林大师并收藏荒唐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