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二日一早,第一军一部、第二军及部分预备部队,便在芳林门外悉数集结。号角声响,大军开拔向潼关方向进军。京师战事的结果,此时还没有完全散播出去。就算散播出去了,因为仆固怀恩一部还未歼灭,许多逃难的关中百姓,自然也不敢此时归来开始重建家园。即便那些滞留在京师的百姓,同样也还在观望之中。
所以,一路行来,我满眼都是山河破碎、万物萧条的景象,根本就没有一丝生机和春意。于是,骑在战马上的我,不由深深叹了口气,还缓缓吟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东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好诗,好诗!”郭怀和几名贴身侍从,赶紧大声喝彩。
我瞥了郭怀一眼,斥道,“汝这无知莽夫,这是词,不是诗。说出来,也不怕人笑话。”
斥责完,我就知道自己失言了,赶紧改口道,“若要说成是诗,也至少先说清,这是长短句。嗯。。。好了,这些都不是关键。吾的意思是,汝就应该跟张爱卿好好学学,多干点正事,少勾搭些宫女,还要多看看书。”
见郭怀依旧懵懂,我更是忍不住气急,骂道,“吾就是想说,要看书学习,更要懂得规矩。包括那个叫秀芝的丫头,吾也可以赐婚于尔。但是,以后若还敢在宫中勾勾搭搭,看吾如何收拾尔等。反正,如今的内宫,也不缺尔等几个阉人。”
听我这么说,郭怀自然大喜过往,开始连连谢恩。见状,我也懒得再理他,扭头就跟张从龙商议道,“时不我待,要想早日恢复生产,减少百姓的顾虑,仆固怀恩一部,就必须尽快消灭。说到这里,吾却是有些好奇了。爱卿且说说,即便只隔了一日,吐蕃回纥兵败长安的消息,大抵也不可能瞒住仆固怀恩这厮。可为何到了现在,仆固怀恩这厮还不逃走?莫非,真就以为有潼关在手,吾拿其没有半点办法吗?还是,有其他的安排或打算?”
“叛将仆固怀恩如何考虑,末将自然也想不明白。说到底,潼关虽然险要,可关隘甚是狭小,若只是驻扎万余兵马,自然有机会以一当十。如今,硬塞十数万兵马进去,又有何用?相反,就因为兵马过多,反而会多生事端。不说别的,即便圣人不派兵直接攻打,也只需围困数日,待粮草尽去后,也可一战而下?这样浅显的道理,仆固怀恩也不可能不知道的。”
我点了点头,感叹道,“正是如此。所以,吾才有如此忧虑。也总觉得,仆固怀恩不会如此愚钝,肯定留有什么后手。至于是什么后手呢?吾也实在想不明白。说到底,不管仆固怀恩使用何等魑魅魍魉,至少也要先保住性命。若说,吐蕃回纥兵败后,就寻找逃亡之策,说不准还有一线的生机?如今,王师四面合围之势已成,仆固怀恩此刻就算想逃,其实也逃不掉了。”
“或许。。。只是圣人多虑了。说不准仆固怀恩这厮得知消息的时间尚短,还来不及应对。也或许,是仆固怀恩这厮不想逃了?”
“不想逃?”听完张从龙这话,我顿时就来了兴趣,“这厮,为何不想逃?”
“当年,仆固怀恩叛隋,实乃不为朝堂所容之故。可叛逃至回纥,虽有比粟在背后撑腰,可同样引得回纥诸多部落不满,更是大隋和回纥交恶的罪魁祸首。若是吐蕃和回纥此番能够攻陷两京,反对之人自然会偃旗息鼓。可是,此番失利,还白白赔上了回纥数十万兵马,就算这厮能逃回回纥,不说那些不满之辈,就算是比粟之流,恐怕也不会轻饶了。所以,逃或不逃,又有何区别呢?”
“可就算回纥不能接纳。这厮,为何没有想过逃去吐蕃,甚至是大隋周边其余诸国呢?”
“圣人此番,莫非又在考教末将?”
“未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只是尚有诸多想不明白的地方,终归要爱卿指点一二。”
“圣人言重了,”张从龙向我施了一礼后,这才回道,“此番吐蕃和回纥人犯境,除了是举国之力,其兵马更是损失殆尽。而这些蛮夷,向来恃强凌弱惯了,此番说不准更担心天子之怒,正寻思着如何和大隋修复关系,又何以敢收留仆固怀恩之流。所以,天下之大,恐怕已无仆固怀恩容身之所了。”
听到这里,我自然连连点头称赞,“张爱卿看待问题,倒也通透,确实这个道理。如此一来,倒是吾多想了。不过,这段时间里加强京师各地之监视,亦是必然。毕竟,小心终归没有打错。”
“微臣省得。”
想了一想,我就忽然再问张从龙,言道,“那依爱卿看来,仆固怀恩可有劝降之可能?”
“末将也猜测不到。不过,试上一试,大致还是可以的。”
“也是。对了,那赤松德赞之流,如今可曾有了消息?”
当我问到这个话题,张从龙就有些略显尴尬。可见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张从龙也只好缓缓的应道,“回圣人的话,方才得到的消息,赤松德赞这厮已经逃了。”
“逃了,怎么逃的?此等要事,为何不早早说与吾听。还有,中央情报局的职守是什么,尔等可还记得?”
“事无巨细,皆要直达圣听。”
“既然汝都清楚记得,为何要隐瞒不报?”
“军中自有军马快报,只是晚上些时辰而已。若非事急从权,无须过多从事,这是圣人先前吩咐过的。所以。。。所以,末将才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汝啊。。。汝,”我指着张从龙的鼻子,却不知道该如何骂才好,语重心长道,“爱卿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吾当着老柱国和首都军区一帮将领说这些话,实则宽各位将领的心,莫非爱卿还当真了不成?有些事嘛,说是一套,做是一套。以后,尔等且要记得。还有,尔等亦要体谅,吾也有难处,总归要照顾各位朝廷诸公的脸面,偶尔说些言不由衷的话,便要自行理会了。说到底,除非那日,吾撤了爱卿之中央情报局之局长之职,或是直接撤了这个中央情报局,其使命方可结束。可有明白?”
“喏。微臣谨记,自当明白。”
“那就好,废话少说。快给吾说说,赤松德赞这厮,到底是怎么逃走的?吾不是一而再,再而三让爱卿给简春传旨,让其看好大散关,小心行事吗?怎生还出了这等差池?”
“这事,其实也怪不得简军镇。实则蜀王,不听简军镇之差遣,故而中了赤松德赞这厮的埋伏。”
“蜀王,这关蜀王什么事?还有,蜀王又是如何中了赤松德赞这厮的埋伏呢?”
“嗯。。。昨日深夜,赤松德赞率残部数千人到了大散关下,见城墙守卫严密,并未直接攻打,而是做成掉头北山秦州的架势。蜀王见状,更是立功心切,于是擅自率兵尾袭,斩杀百余人,却一直没有找到赤松德赞的影踪。不曾想,行军至二里关,赤松德赞忽然从涧间杀出,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搏杀半个时辰,蜀王及所部不敌,幸好董倌将军率军及时赶到。吐蕃人也不知根底,斗志皆失,这才大败蛮夷。只是,蜀王身中流矢,跌落于涧中,救上来时已绝了气息。”
“嘶,”听到这里,我不由吸了口冷气,神情更是有些恍惚,下意识便惊问道,“蜀王。。。蜀王,当真死了?”
张从龙只好郑重点了点头,笃定道,“还望圣人节哀。”
幼时,我与蜀王的关系不错,也算亲近。这两年,虽然疏远了些,可毕竟血浓于水,难怪昨夜我总感觉心神不宁呢?果真还是出了事情,心中自然不免黯然,更幽幽叹道,“蜀王竟然死了。吾。。。吾,该如何跟太妃交代?又如何跟阿耶交代呢?”
说完,我就愤恨般,跟张从龙抱怨道,“简春这厮,当真是该死。蜀王虽是擅做主张,可这厮为何不一并前去护佑?那赤松德赞不过几千逃兵,何故如此畏蜀如虎?还有,既然董倌已经率众赶到,还大败了蛮夷,赤松德赞这厮又是如何逃走的呢?这里面,莫非也有猫腻?”
“圣人多虑了,事情倒没有这般复杂。听闻蜀王出击,简军镇自然也有前去驰援。可赤松德赞这厮实在狡猾,部曲和蜀王激战之时,却偷偷扒了许多大隋战死士卒之军服。接着,就换成了大隋将士之打扮。见董将军赶到,便悄悄脱离了战场,带着百十骑亲随,绕过闻讯而至的简军镇所部之主力。继而,再次返回大散关下,声称蜀王兵败被俘,这才诈开了城门。待李军镇之援军赶赴大散关时,赤松德赞早已从大散关之南门,逃之夭夭了。”
要说这个大散关,虽是关中西部的门户,自古也有“川陕咽喉”之称谓。可出了关口,却是再无险要。即便有,赤松德赞也有了其他西逃的可替代路线。而且,从这里到吐蕃之边陲重镇松州,也只有七百公里的距离。加之赤松德赞一行人,如今只剩下百十骑,赶路更是方便。如此一来,即便李光弼所率的朔方铁骑,知道赤松德赞逃走的消息后去追赶,估计也是追不上了。
所以,听到这里,我的火气就不由更大了,直接吩咐道,“哼哼,这个简春,真是无用至极。蜀王护不住也就罢了,竟然还把赤松德赞这厮,也给放跑了。传旨下去,将这厮就地擒拿,并押送京师,日后再行定夺。”
说完,我再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立即传旨给李光弼,赤松德赞这厮逃了,也就逃了,却万不可大意再中了埋伏。不妨,先节制住剑南军,继而屯兵于龙州诸地,以防吐蕃人贼心不死,骚扰龙州。”
“喏。末将这便让人去传旨。”
我点了点头应允。可在张从龙就要打马离开之时,还是将其叫住,神色更是冷峻异常的继续问道,“那个二里关之战,抓了多少吐蕃降卒?可有知悉?”
“据传,斩杀千余众,余者悉数被俘。估计,亦有三千余众。”
“那就好。再传旨下去,一个不留,全部都给吾杀了,以慰藉蜀王在天之灵。还有,将这些蛮夷的头颅,也都给吾割下来,再让李光弼遣人送至松州城下,垒成京观。当日,吐蕃人在长安城下搞出这套把戏,吾若不以牙还牙,又岂能对得起长安城之子民。此外,不妨再告诉李光弼,若有可能,直接把松州给吾夺回来。如此边陲之重镇一直落在蛮夷手中,是何道理?”
“喏。”
“传旨鸿胪寺,待蜀王尸首送回京师,必须按照亲王之礼落葬,万不可懈怠。同时,举国默哀三日。此事,派人一并告知严太妃便是。”
“喏。”
“还有,遣董倌一部火速前往鄯州,确保鄯州之稳固。再传旨首都军区各部,对关中地区进行地毯式搜捕,大肆追缴吐蕃回纥余孽,乃至于山贼土匪之流,务使一人逃脱。”
“喏。”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