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揆等人进殿,见紫宸殿中伺候的宫人们一个也没有。鱼朝恩之死的内幕,他们多少也听说了一些,于是不免心头一紧。
可接着,看见我面色红润的神态,殿内更有异样的气息弥漫。便是傻子,也渐渐反应了过来。所以,这些人也忍不住去想,世人传言当今天子荒唐,他们也多是其中的怂恿和散播者。至于根底如何?他们却是从李辅国口中得到的消息,并未亲眼所见。所以,终究还是有些将信将疑的心态。可今日,目睹此情此景,倒是都做了真。
堂堂大明宫外朝三大殿之一的紫宸殿,何等神圣的地方?皇帝竟然在正殿之中荒唐,甚至还是晴天白日,更让他们这些朝廷重臣在外为其看门,又是何等的无道?但是,肚子里虽然再是毁谤,动作却是无比恭敬的跟我行礼。
我自然也猜不透这些人的心思。只是,见这些人进来,便将龙案上的奏折往地上一推,怒骂道,“尔等朝廷重臣,国之栋梁,都是如此行事吗?这么多的奏折,都悉数推给吾,是想累死吾,还是气死吾呢?尔等如此从事,究竟是想看吾的笑话,还是置天下百姓于不顾?”
继而,我也察觉到有些不对劲,便继续叫骂道,“吾宣朝廷诸位相国觐见,怎么就汝等二人。其他人呢?吾是问,裴度和文修这厮,都死哪儿去了?难不成,吾现在传旨,也敢不遵了?”
说到这里,关于大隋朝的宰相一职,我就必须着重解释了。在太宗皇帝年间,就因为太宗皇帝曾担任过尚书令一职。所以,大隋朝一直就没有再设丞相一职。军国大事,便由皇帝组织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决断,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隋宰相。
可毕竟这些长官,不少已是年老位尊之辈,精力有限不说,还用着也不舒坦。于是,皇帝便想提拔些心腹之人决断国事,加之“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示其与中书令、门下侍中享有同等权力及待遇。这些人,就变成了大隋实际上的掌权者和决断者。既然是皇帝的喜好,同平章事的规模和数量其实也不确定,有时多些,有时就少些。多的时候,十几人也有,少的时候便两三人。
后来,玄宗皇帝登基后,就减少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数量,长期保持一正一副的配置。因一时兴起,又演变成了三人。肃宗皇帝登基后,再添加了一人。这个制度,就基本延续了下来。
所以,如今的大隋朝,事实上的宰相,便由李揆和元载,还有裴度和文修四人构成。至于同行的京兆府尹王甫、御史中丞王梓等人,只是为了阉奴贪腐案而来。虽然,他们也算位高权重,但还不属于大隋朝宰相的序列。这也就是我为何有如此一问的缘故了。
听到这里,王梓自然就极其紧张的回禀道,“圣人赎罪。其实,这个裴相国。。。嗯,裴度这厮,前日已被刑部和中央情报局捉拿下狱了。”
“哦。对,吾也想起来了,”说着这话,我倒有了些脸红。倒不是别的,裴度这厮,还是我亲自指定抓捕。不曾想没两日,自己却忘了个干净。
这话,又该怎么说起呢?李辅国一倒,王甫便在京师大兴牢狱,但抓的都是围绕在阉奴身边的小喽啰。还是那句话,那些大佬说到底,也不是王甫敢动的。可是随着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三司推事,再加之中央情报局的介入,这个力度就大了许多。
随着审讯的人越来越多,这条线索终于指向了朝廷诸公。包括裴度,也包括元载和李揆等人。说白了,虽然这些朝廷重臣,早有防范被牵连的措施和手段。但有些事情做过了,又岂能不留下痕迹。相比于三司推事,中央情报局调查的手段和深度,可是高明了不少。
于是,在掌握大量证据后,张从龙也只能来问我的意见,到底这些人抓,还是不抓。鉴于元氏和陇西士族,甚至是照顾郭子仪的面子,李揆和元载被我保了下来。但如此大规模的朝堂清洗,不拿人祭旗,恐怕是不成的。这个人,选来选去,自然就只有裴度了。
要说裴度这人,其实也挺有意思的。他本来是裴冕的堂弟,在玄宗朝就是堂堂的户部侍郎,其威望和职权已然不低,更是裴氏一族的标志性人物。那时,可能连李辅国这等阉人,都懒得瞧上一眼。
可就是这等风光人物,等到阉奴势大,就果断投到了其门下,和一帮后辈去争宠。当然,一个人有没有本事,可不光靠门楣,至少这方面阉奴就干的不错。
于是,裴度这厮便渐渐被一帮后辈给压了下去。不说和阉奴的左膀右臂李揆和元载相比,便连新投入阉奴麾下的门下给事中张悦都比不过。可即便如此,这厮还依旧不知反省,拍马屁更凶,舔腚更是勤快。
当然,拿一个位高权重之辈来祭旗,也只是一方面的考虑。另一方面,就是我觉得,若不趁此机会拿下裴度,让他依旧占着茅坑不拉屎,我也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这厮。
说白了,政治这个玩意儿,本来就是如此。满朝文武,谁没有一点私心。不贪财,不贪色,至少也会贪权。即便你是个正人君子,这三者都不贪,至少也贪名吧?所以,在我的价值观里,贪恋什么都可以,只要不过分。同时,还要有才干,能为我所用。恰好,裴度那条也够不上这些标准,就活该倒霉了。
所以,闹了个乌龙的我,也只好转移话题,再问道,“那裴度下狱了,来不了也实属正常。可文修这厮,怎生也没有来呢?”
元载先是一愣,面色更是极度不自然的回道,“圣人莫非不知?这文昂之,听说圣人宣臣等觐见,便是不依。此刻,正带着满朝臣工近百人,在含元殿外静坐呢。”
“静坐什么?”我下意识反问,更好奇出了这样的事情,我怎么半点风声也没有听闻。嗯。。。等等,好似我今日午休至今,确实吩咐了不要打扰。如果不是玉儿这种心有所持之辈,或是元碧如这般贴身侍女,的确不敢造次。所以,消息被自动屏蔽掉了,也实属正常。
只是,为何我宣元载和李揆等人觐见,文修就要搞这么大阵仗呢?再仔细一琢磨,我就反应过来,顿时破口大骂道,“荒谬。吾拿谁不拿谁,需要跟文修这厮汇报吗?需要跟其交代吗?这厮。。。这厮,身为朝廷重臣,国之依仗,不知关心天下苍生,更不知为吾分忧,这是要跟吾叫板吗?这厮,若真有这个脊梁,阉奴当权时,吾怎么没看见这厮有这样的本事。莫非,这厮还以为,吾是个软柿子,想捏就捏,对吧?”
我是越骂越气,脑子也更为清醒。文修想干什么?我自然也猜到了,不就是借着朝堂大清洗这个名头,更借着我放过元载和李揆的机会,刻意搞一桩逼宫的事情出来,以便招纳那些朝中不得志,更被阉奴打压之辈聚到他的身边。甚至,不排除想和我分庭抗礼的险恶用心。关键,他们确实还占了理。
可他是不是把我看轻了些?以为我年幼不识人心,明白不了他的歹毒心思,还是觉得法不责众,我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了。
哼哼,几千宫女和太监,我说撵走就撵走了。二百多朝臣,我说拿下就拿下了,还怕你们区区不足百人。
于是,我抬手就将一番砚台摔于地上,砸了个粉碎,这便喊宫人前去传旨。
传旨的内容也很简单。限一炷香的时间,这些朝臣都给我滚出大明宫去,该回去上班就去上班,该回家就回家。我悉数不过问,也不追究。但如果一炷香的时间到了,还敢违旨不遵的话,也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吩咐完,我就真让人点上一炷香,并将李揆这些人丢在了一边。靠在龙椅上,假寐起来。
一炷香烧完,我就问宫人,还有没有人在?
回答自然是有的,但只有二十余人罢了。包括文修这老匹夫,也在其中。这倒不奇怪,文修这厮毕竟是主谋吗?他若是听我一句恐吓的话,就乖乖走了。其声名何存,威望何存?
我于是点头说道,那就好。再传旨,那二十余人,悉数削官为民,文修准其告老怀乡。明日,就把辞呈给我送上来。不妨再告诉他,若是不把辞呈交上来,我就不光只是办他了,我也不信他屁股里是一点屎也没有。
一番安排下来,原本已经十分不安的元载和李揆,此刻更是战战兢兢。我自然没有兴趣再去敲打他们,只是说道,“吾先前还纳闷了呢,这些奏折怎么没人管,也没人过问,悉数送到了吾的龙案之上。敢情,一个相国下了狱,一个相国要搞逼宫,另有两个相国,惶惶不可终日。竟然,就这样没人替吾梳理朝政了。”
“臣等不敢。”
“无妨,无妨,”我摆手道,“汝等没有心思理政,自然有人愿意理的。吾这大隋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当官的。更不缺,想当一国之宰相的。”
说完,我就着人去宣门下侍郎第五琦、礼部侍郎秦俊臣、中书舍人韩翃、大理寺卿董珲、户部侍郎沈宏宇等人觐见。
这些人,自然也是我方才深思熟虑,汇总各方面信息后才喊来的。当然,也不在阉奴一党和文修一帮闹事臣工的名单之列。除了沈宏宇因私请了休沐,其余人不多时就到达了紫宸殿中。
于是,再给众人赐座后,我便如此说道,“如今,大隋正值多事之秋。远的吾就不说了,就说近的,因阉奴贪腐一案,便涉及朝官二百余人,更以裴度这堂堂门下侍中为首。而且,这还只是初步的结果,谁知道最终能揪出多少不臣之辈来。今日,更有尚书左仆射文修罔顾圣意,聚众闹事,吾可没有那种好耐心。所以,聚众抗旨不遵者,已被吾悉数削官为民。至于那文修,吾也准其致仕告老还乡了。”
满堂哗然。这也正常,李辅国贪腐一案,大家都知道,牵连甚广。文修聚众逼宫,他们也刚刚听说了。甚至不少人,也被文修联系过。只是估摸着,我不是柔弱的性子,不敢从之罢了。倒不曾想,就这短短的时间里,一帮所谓的清流,一个连李辅国也不敢去碰的清流领袖,就被我雷厉手段给一一处置了。
这个事情传出去,整个士林会如何动荡?这些人,倒没有太多思量。因为,此时的他们,已经沉浸在幸福之中,更有一种喜从天降的感觉。说白了,我刚把裴度下狱,还赶走了文修,此时叫他们来,意欲何为?他们便是用屁股想,也都想到了。
见状,我只好示意众人都安静些,然后才说道,“牵连如此之多的朝臣,朝事却不可一日荒嬉。不然,朝堂乱,恐怕天下各州府、各县,就更会手忙脚乱了。传吾的旨意,这些涉事官员所空缺下来的位置,着吏部和礼部马上列个条陈,呈吾裁决。”
虽然我没有说明,但吏部和礼部常年干这事,自然也知道这个条陈该怎么写。一定要问如何写?自然是除了空缺的岗位,要一一列出来外。更要列出拟递补官员的名单和基本情况。
要说这些空缺岗位和官员,大多品秩都不高,本不用我一一过问。我之所以在这事上看的很紧,其实是想解决困惑我已久的朝堂中冗官的问题。
这个很好理解,我再是声称大隋的冗官冗员不严重。但有些岗位,确实多此一举。如今,一次有了二百多个空缺,我自然也不会同意直接添补二百名官员上去。
具体精简多少,吏部和礼部自己去定。但有一个宗旨,就是我不会让相应的职司运转不畅,但也别指望我还多养这么多闲人。至于缺少的官员,我更是一点也不担心,从平级调动,下级提拔,甚至是已经通过科举,在吏部报备等待诠选的士子都可以。
毕竟,大隋的科举与另一个时空后世的明清可不同。即便考中了进士,也没办法直接做官的。除了要通过吏部的诠选外,还要等待机会。而大隋每年诠选的进士之流,也不过数十人。
君不见,天天去吏部衙门打探消息的士子,都快把吏部的门槛磨破了吗?说到底,大隋想当官的人,可比不想当官的人多太多了,对吧?好吧,我承认这又是废话。什么时候都一样,公务员永远是一等公民,更何况封建王朝了。
当然,我说这个事情的意思,还是想阐述一个观念。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更何况还是官老爷。这个世界,缺谁也不会停止地球自转。说不准,这些新筛选出来的官员,我用的还更顺心。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荒唐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玉林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林大师并收藏荒唐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