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在我雷霆手段的高压之下,大明宫中虽然也一度人心惶惶、混乱不堪。但随着内务省的成立,许多原本在宫中郁郁不得志的老好人获得提拔,这种不安的情绪,也慢慢平息了下来。毕竟,说一千道一万,宫里虽然是个大染缸,藏污纳垢之辈不少,但本分老实之人还是居多的。而且,我的这一番举措,更有打土豪均田地,让老实人获得好处的成分存在。所以,得到的拥护也渐渐多了起来。
只是,看着这长长深度筛选出来的获罪名单,涉及超过六千五百人之多的宦人,两千之众的宫女,我却犯了愁。说白了,这些宫人中,罪大恶极、其罪当诛之人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宫人,虽然也有罪,却罪不至死。
交给掖庭局。。。嗯,现在的掖庭司统一发落,自然也是不妥。除了回到原点,让这些人有继续在宫中搅屎的机会外。更关键的还是,掖庭司也无法同时安排下这么多的工作岗位。
好吧,把这些包袱丢给刑部。除了能将刑部大牢关满,继续浪费国家钱帛以外,也一样没有半点好处。那应该怎么处理呢?头疼啊,我真是觉得好头疼。
于是,我首先就想到,将这些人遣散回家,可依旧觉得不妥当。一方面,宫里留下的老好人中,未必没有想出宫之辈。这倒好,犯错的自由了,没犯错的倒被关在了笼子里,心里如何能平衡。
另一个方面,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这些宫女和宦人,多半还是因为家中贫困,才不得不选择进宫这条路,加之早已经习惯了大明宫中的生活。我如今将她们悉数赶出去,举目无亲,更身无长物,还要受尽白眼,让她们如何求生。
说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不知诸位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叫做《荒岛余生》。这电影就是讲,事业有成的男主角,因飞机失事掉到了一个荒岛之上,孤零零过了四年,回家之后剩下的只有茫然。
还有,辛亥革命后,紫禁城遗留下的上万宦官群体,悉数凄凉而悲惨的过完了晚年,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那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思前想后,我就让人去把王匀找来,跟他谈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是抽调将作监的精兵强将直接组建一个依旧隶属于后宫的公司,名字便叫大隋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并逐步形成集项目投资、设计、施工于一体的大型国有基础建设企业。
之所以要如此安排,除了解决这些宫人们的出路外,也是因为将作监闲杂人等同样不少,光干点皇家营造的事,其中还包括我已经下旨停工的皇陵建设工程,实在太浪费了些。
哦,这个皇陵,可不是父皇的建陵,而是我以后的陵墓。这其实也是大隋朝的习惯,皇帝一登基,陵墓工程就要开始启动。可我如今才二十岁,急什么,慌什么?于是,自然被我叫停了。
所以,将作监的闲人,也必须利用起来。再者说,大隋朝虽然国势不强,可**性工程并不少,在改建皇家足球场这些工程的同时,我已经刻意在为他们走出去积累经验。
而且,这些宫里发配出去的奴才中,也未必没有熟悉营造之事的人。只要有本事,照样有机会进入大隋交通建设集团的管理层。就算实在没本事,去当个建筑工人,靠力气挣口饭吃,这总是可以吧?
至于成立这个交建集团,还有什么考虑呢?其实,自然也是有的。我现在已经亲政,国计民生这些东西,就不能再当甩手掌柜。如何让大隋的百姓都衣食无忧,就是我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那么,如何去实现呢?依我看来,就只有国富民强才是正途。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后人总结出来的真理。所以,成立大隋交建集团,就是我要持续加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拉动内需,继而保持大隋经济的持续性快速增长。
阐述的更深入性。虽然我读书不多,专业也不同,可我也大致明白,对外战争和基础建设投资,其实是保证国家可持续性发展和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只是,因为大隋周边国度都很穷,现阶段我要去打劫,打不打得过是一个问题。就算打赢了,也都是亏本的买卖。所以,我只能放弃对外战争这个念头。但是,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考虑增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该还是可行的。
好吧,说到这里,估计有人就要反对了。甚至觉得,若是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后世,我的这些理论自然都没有问题。可我似乎忘了,这是在大隋啊。堂而皇之的封建社会,如此搞,就不怕劳民伤财,继而山河破碎不堪。
想必,我也应该知道,大隋朝的先祖炀帝就是此辈中人。除了三征高丽,还有兴修大运河、隋驰道之类。于是,玩着玩着,就渐渐把先前那个大隋,给玩没了。
对,这些事情都不假,我也不认为我的理论有错。那么,问题的根源,究竟出在哪儿呢?依我看来,炀帝操之过急,好大喜功,以至于国家负担不起,这只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原因。
我认为其中的关键,就是炀帝嚣张管了,老干让人办差还不给钱的缺德事。说白了,就是没把百姓当做人看。长此以往,自然天怒人怨,激起了民变。对于这样的蠢事,我自然是不屑去干的。
所以,大隋交通建设集团成立的宗旨之一,就是规范国家建设程序和制度,并为全面取消徭役制打下基础。守规矩的收钱,再守规矩的花钱,以谋取合理的利润,这才是王道。
只要行事规矩,试问有谁不喜欢?带动一大批人富裕,包括工钱和占用土地都要按市场价支付,民众自然只有追捧的份,何来的天怒人怨?赚了钱,再进行投资,除了税收能增强国库所得外,最关键在于,让这些钱流动了起来。而一个国家是否兴盛?在我看来,说到底就在于货币流通和周转的效率上了。
既然,思前想后觉得可行。我便下旨,将皇家足球场改造等工程转交于大隋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来承建,而将作监只是履行建设投资人的职责。至于那些犯错的宦人,大多就会成为免费的劳役。包吃包住自然也不假,但三年内没有工资。
毕竟犯错了嘛,总是要付出些代价的。至于三年以后,则可以自行选择。另谋生路也好,留下来继续当民工也罢?都成。不过,即便是民工,也将享受交建集团招募之民众同等待遇。
至于我选定的交建集团之当家人,也就是接任吕干,担任皇家足球场改造工程的负责人。王匀的另一个弟子,叫做侯世凯。
可是,将宦人打发去当民工,这无可厚非。柔弱的宫女们,断然是不行的。那么,她们又如何安排呢?有鉴于此,我便直接成立了一家名为大隋纺织集团的公司,并由原来宫中的权阉俱文珍去主持。
俱文珍在这次宫中的大清洗时,没有受到任何牵连,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我觉得这人有些能力,更知晓分寸,所以选择放过了他。但如今,我大肆打压宦人的气势,他便不适合再留在宫中了。出去给我踏踏实实的办事,想必他也会感激涕零的。
至于我为何还要再成立一家纺织企业,除了考虑安排宫女们的出路外,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大隋百姓有句话,叫做北方善织绢,江南盛产布。这个布,可不止麻布。说白了,棉纺织产业,在大隋朝已经有了很大的市场。不说后世西北的吐鲁番,就是南方的云南、两广和福建等地,现在种植棉花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当然,这种普遍并不代表普及。故而,大隋朝的棉花种植,在我看来,还需要大力的发展和推广。包括棉布的生产工艺,也需要大力的加强。至于棉布相比于以蚕为原材料制成的绢和锦,以及用麻为原材料制成的麻布,到底有何优越点?其实,不用我说,估计各位都能猜到。
所以,只要有方法,让棉布的生产和制作效率提高,就会促进棉花的种植快速普及。而棉布这种廉价之物的市场,又是何其开阔?除了大隋普通百姓之所需,恐怕更会成为丝制品外,大隋新兴出口的一大利器。
至于如何提高棉布的生产效率,乃至于也顺带提高丝绸的生产效率呢?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棉絮和蚕蛹制成丝锭的过程中,提高功效。这就要倚仗一种全新纺纱机器的问世了。
好吧,介于总有人不明所以,我不妨就把这个话题捅破。此物,自然就是后世著名的珍妮纺织机。嗯,准确说来,是珍妮纺纱机。纺纱是原材料的提取,而纺织是成品的加工。
而珍妮纺纱机代表了什么呢?这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从此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进程。
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便先从珍妮纺纱机开始说起吧。据说,后世大洋彼岸之英国,有个纺织工晚上回家不小心,一脚踢翻了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但当他弯下腰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旋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了直立。
于是,他猛然就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来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吗?这个纺织工自然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天,他就造出了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而四年后,英国就有了两万台这样的“珍妮机”。而在发现珍妮纺纱机五年后,另一个英国工人便发现,如果用水力为动力,就不用人去操作,而且纺出的纱更坚韧,也更结实。如此,就可以解决生产纯棉布的技术问题。
再过了十年,童工出身的另一个纺织工,结合了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特色,搞出了走锭精纺机,又称“骡机”。这种机器纺出的棉纱柔软、精细而又结实,于是很快得到了应用。于是,在短时间内,英国又有了六百家“骡机”纺纱厂。
好吧,英国纺纱业的大发展,织布业自然就混不下去了。骡机被发明的六年后,有人发明了水力织布机,使织布工效率顿时提高了四十倍。可人们这时发现,纺纱机、织布机由水力驱动,所以工厂必须建造在河边,而且受河流水量的季节差影响很大,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不稳定,这就促使人们研制新的动力驱动。
一年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做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如此,就引发了第一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人类从此进入机器和蒸汽时代。再过十年,美国人发明了蒸汽动力的汽船。又过十年,英国人便发明了火车。各位现在可有明白,为什么珍妮纺纱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摇篮了吧?
所以,研发珍妮纺纱机,也是我安排给刚成立的国家科学院民学所攻关的课题之一。既然我成立国家科学院,是为了给袁中肃研发蒸汽机一片存在之土壤,就断然不会不考虑蒸汽机这个产物,可能提前问世后的发展空间。
只是,作为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宅男,我虽然大致能想出珍妮纺纱机的基本构造,可动手能力实在太差,纺织业更只是略通。于是,就给了国家科学院一个大致的思路,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奢望。
可不曾想,一个刚调入国家科学院民学所的原少府监匠人周基万,在我这个大致思路的基础上,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就鼓捣了出来。而且,也不是从一个纱锭,产出八个纱锭,而是直接变成了四十个。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纺纱这个过程之功效,能瞬间提高四十倍。
而当国家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吕干拽着周基万,如同献宝似的将一台纯手工打造,略显粗糙的纺纱机摆到我的面前时。那一刻,其实我也傻了眼。或许在此刻,我更为成立国家科学院的举动而庆幸。
好吧,我也不得不承认,更不得不重申,华夏子孙之聪慧,世所罕见。只是,偶尔思维方式不同罢了。要说,手摇纺车,其实早在汉代时,就已经非常普及。可是,华夏子孙却将研究的重心,多放在了如何让纺织品更为美妙,更细腻这些方面了。而不是,如何去大规模提高产能。
说到底,有了这种新型纺纱机的问世,再通过成立大隋纺织集团,加大市场应用和竞争,我就不相信刺激不了大隋百姓的神经,继而开创出自己的工业革命来。
当然,对于立下如此不朽之功勋的周基万,我自然也要好生赏赐。这台全新的纺纱机,自然不会再有珍妮纺纱机的名头,而是被命名为周基万纺纱机。此外,自然还有加官进爵。
待我知晓,周基万是皇室贡品定州绫绢工坊出身,典型的内行人后,我更要大用了。至于如何大用?大隋纺织集团总工程师兼科研所首席科学家够不够。不过,这个科研所,与国家科学院却没有半毛钱关系。属于大隋纺织集团内部,更致力于纺织工艺的突破和创新。毕竟,大隋纺织集团也将和日用品公司一样,总营收的十分之一,也将全部用于科学研发上。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