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南衙十六卫,我为何就独独提到左监门卫。这其实,就因为大隋朝从玄宗皇帝开始,便坏了规矩。
用宦官掌管京师禁军。不但李辅国先后担任过元帅府行军司马,北衙禁军元帅,甚至是后来直接担任了掌控整个京师禁军的兵马大元帅外。更有许多的宦官,也担任了南衙十六卫的将领。其中,鱼朝恩除了是内侍省的首官外,也是左监门卫将军。
嗯,这个东西,好像我先前已经介绍过了。不过,没有关系,就当我啰嗦一遍好了。我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想说,在无法确定南衙禁军安稳,特别是左监门卫的动向前,我不敢冒然去动他,这便是根本原因。
虽然,收缴鱼朝恩的虎符授信很正常,和我预想中的差不多。但他有没有其余的准备,我也是没有半点把握。所以,说要动他,很简单。其实,这里面仍然存在风险。
有鉴于此,就因为鱼朝恩之故,厅内的气氛,一时间内便沉闷了下来。著杯几许,我方说道,“老柱国也不用过度担忧。即便鱼朝恩这厮,可能暗藏祸心,但这厮一介宦人,想必在左监门卫中也无太多的根基,更鼓捣不起什么风浪。再者说,吾有办法,不会让其再有接触左监门卫的机会。老柱国只需多加留意,应该无伤大雅,大可心安。”
“圣人所言甚是,倒是老臣多虑了。如此一来,还朝廷一个朗朗乾坤,就在不远之期,端是一大幸事。”边说着,郭子仪便端起酒杯,恭敬的给我敬酒。
一饮而下,伴随着苦涩,我却摇头道,“一个阉人之祸,就把大隋朝折腾的够呛。诚如老柱国所言,即便一切顺利,也不过肃清朝堂罢了。但藩镇之乱,何时又能清呢?何时何地,才能还吾这泱泱大隋一个朗朗乾坤呢?”
郭子仪本只是想恭维我一番。哪知,我却把话题往大隋朝藩镇上面引。虽然,也知道这个祸害,不亚于宦官当权。可兹事体大,他却是不敢胡乱议论的。
只是,见我直愣愣的看着自己,似乎不表态就不放过一般。见家眷皆在偏厅用食,除了夫人王氏,桌上已无外人。郭子仪也只好顺着我的意思,客观的解释道,“自高祖皇帝复辟,大隋朝袭先朝旧制,以府兵以安天下。可时过境迁,朝廷诸公才发现,此大隋府兵已非彼时,不得不行募兵之举。自开元二年四月,玄宗皇帝晋封贺拔延嗣将军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伊始,便相继设立了安西、北庭、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和岭南其余九镇节度使。安史之乱,以史朝义自缢,其党羽纷纷投降而告终。可连年兵祸,朝廷已无力彻底消灭这些逆贼,只有纷纷授以节度使称号安抚,这才有了李怀仙之范阳、平卢节度使;李宝臣之成德节度使;田承嗣之魏博节度使;薛嵩之相卫节度使的由来。紧接着不久,淄州及青州折冲府校尉李正造反,朝廷同样授之淄青节度使一职,世人习之。如今,安西四镇已失,所谓的安西、北庭二镇,更是名存实亡。可即便如此,大隋朝现今仍有节度使十二镇之多。事态发展至此,实乃无奈之举,更非圣人之过,圣人也无须自责。”
我却摇了摇头,决然道,“老柱国亦无须安慰于吾。吾自然明白,当下怨天尤人毫无意义。只是,想如何解决此等事端罢了。就说李怀仙、李宝臣、田承嗣之辈,降之为大势所趋,可多少心怀二心,名为隋臣,实乃隋贼也。掌握其部曲生杀、赏罚、升降之权,固有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的传言,较安禄山、史思明之辈,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安史之乱的例子,就在眼前。老柱国莫不以为,李怀仙之辈不会成为下一个**山、李思明之辈。退一万步讲,便是李怀仙之辈,感激朝廷的恩典,只需安抚则不会擅动。那么,以后之人呢?大隋朝还要经受几次安史之乱一般的折腾?”
郭子仪一听我这话,顿时就急道,“圣人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何况武安郡王之幽州、卢龙节度使之职乃玄宗皇帝钦此,更持幽燕之地,民风亦是悍勇,拥兵不下十万。如今,天下方平,国力萧条,人心思定,圣人岂能再善动刀兵?”
说完,郭子仪立即站起身来,跟我施礼道,“老臣心直口快,口不择言得罪之处,还望圣人恕罪。”
我赶紧将郭子仪扶起来,宽慰道,“老柱国谋国之言,何罪之有。这些道理,吾自然都明白。吾的意思,当然不是想一蹴而就,而是徐徐图之罢了。嗯,不知老柱国以为,大隋藩镇之祸,问题究竟出在何处?”
郭子仪仔细的想了想,终究还是止不住摇头,“府兵不可用,事关大隋之安危,兴募兵之制,无可厚非。边塞重地,非遣名将不可治,亦是必然。老臣在军中多年,自然也明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道理,同样不会喜好不听号令之辈。所以,圣人方才所言之固有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的说法,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各镇节度使之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廷罢了。”
我再次点了点头,附和道,“吾也这般看待。大隋藩镇之祸,错皆在此。说的直白些,就是缺乏制约。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自然就难免出现此等胆大包天之辈。”
“制约?圣人的这个观点,虽然十分新奇,但老臣苟同。”
我缓缓夹了口菜,塞进嘴里,继续阐述道,“其实,吾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安禄山、史思明之辈,为何敢叛乱?有何等所持来叛乱?军中多亲信,兵势更是勇猛,都不假。更关键的原因,还是有了赋税之利,朝廷尚且不如,又何以不敢反?”
这个问题,但凡有些见识之辈,其实都能看出来。郭子仪自然也是认同的,于是便补充道,“不错。各镇募兵所需,原本多由朝廷负担。只是这个窟窿,后来越来越大,不得不让各镇节度使自行收取赋税,以填补军费之不足。甚至允诺其私铸钱币,其间就不乏中饱私囊、横征暴敛之辈,闹得民不聊生,天下烽火不断,朝廷还不得不去平息。于是,朝廷是越打越穷,此辈却是越来越富了。究其原因,就是朝廷除了支付战争之需,更需负担战后之重建。可此辈,仅专司破坏即可,此乃大隋之乱象。只是,圣人提及制约,该如何制约,圣人莫非已想出了法子?”
我挑了挑眉头,笑道,“既然问题的症结都找到了,解决起来还不简单。老柱国亦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想说罢了。”
郭子仪讪讪言道,“还望圣人恕罪,老臣实在不知。”
我也不再为难郭子仪。说白了,郭子仪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不假,可这是他会做人的缘故,与他的出身背景无关。众位可能不知道,郭子仪乃官宦出身,他的父亲郭敬之虽一直担任地方官,可也先后担任过吉、渭、寿、绥四州刺史。其祖父郭通,还出任过大隋朝的兵部尚书。说的再远些,其祖上郭徽,更担任过北周洵州刺史。
说一千道一万,我就是讲一个道理。郭子仪乃忠厚之辈不假,但他的家族却是关陇世家的重要成员之一。一提到关陇世家,各位想必什么都明白了。
不错,要除李辅国,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郭子仪。除了其能力、威望和足够的信任外,更有拉拢关陇世家的原由。虽经武媚篡隋,门阀世家十不存一,再受宦官群体的排挤,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可大隋现有十二镇节度使,又有多少门阀世家出身呢?据我知晓,其实就不少于八镇。而我既然提到了制约,势必就是消散其权势。这个话茬,郭子仪敢接吗?他敢得罪自己一直依仗的这个群体吗?
可话说到这个份上,郭子仪不敢提,我却一定要提了。没别的,除了跟郭子仪交心,也有让他带话之嫌。当然,我会采用一个最适当的手段,以免这些人的反映过度激烈。毕竟,我亲政日短,也能同时开罪宦官和世家两个群体。
要说这个手段,其实也很寻常。但用不用的好,就完全看水平了。通俗点说,就是先赏个甜枣,再打一棒槌。
于是,我便对郭子仪言道,“老柱国没有想出来,吾却想出来了一个法子。吾的设想,就是取消各镇节度使之职,再将大隋天下各州分割为九大军区。比如,首都军区全权负责京畿道、都畿道一应军事。军区最高军事长官为元帅。而在吾的心里,老柱国就是大隋朝第一任首都军区元帅的最佳人选。。。”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郭子仪打断道,“圣人啊,此事万万使不得。这可不是制约之策,更有放纵之嫌了。想必,圣人所言之军区,权柄更甚。酣虎在侧,岂敢安睡?”
见郭子仪一脸的焦虑和惶恐,神色更不似作伪,我的心中亦是安稳和欣慰了不少。说到底,郭子仪虽是关陇世家出身不假,夹在皇权和家族之间难受也不假。可在大是大非面前,忠君之心还是占了上风。既然如此,南衙禁军交付在他的手里,我也放心了许多。
所以,我便淡淡笑道,“老柱国别急,且听吾把这话说完。这些军区元帅的辖区虽然大了,可从此以后,仅有军事统属之权。职责上,军区元帅将负责主持整个军区部队的训练,战场指挥及决断等一应军事。但不得再插手民事及监察等其余事务。吾会重新拟派各地刺史、司马等诸多官员接手。至于军队一应所需,也将由朝廷统一供应。”
郭子仪先是一愣,继而就缓缓叹道,“圣人英明。如此一来,各镇的地盘是大了不少,可税赋尽收国库,军需更由国库供应,这就断了各镇诸侯之根本。便是再有异心,也不敢过于放肆。只是,各军区元帅,悉数拥兵甚巨,老臣还是不敢心安啊。”
“老柱国亦无需多虑。吾敢这么安排,自然也还有其他应对之策。比如,军区元帅在相应军区内任职不能超过两届,一届为五年。十年之后,必须异地就任。”
“十年,就换个环境,确实好办法。可当下朝廷各镇诸侯,多是耆耆老矣,未必愿意此番折腾。再者说,与公,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让其致仕闲赋在家,着实浪费。与私,圣人是否严苛了些?”
“既然要形成制度,吾自然不会为谁破例。包括老柱国,十年之后亦要另行安排。”
“若非圣人旨意,老臣早就颐养天年,在家享受儿女之福了,没有这般看不开。何况,老臣已七十有余,还不知道有没有十年可活?老臣是替圣人担忧,恐有人不服啊?”
“不会不服的,吾自然另有应对,”我咬了咬牙,只好放大招了。继而,就言道,“吾将在朝中设立一个军情院之所在。在朝廷的层面,吾会将兵部、军器监等所属军伍之事,统一交由这个机构来管辖。军情院也将下辖四部,曰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各司其职,并与朝廷政务完全分离,甚至与尚书六部脱钩,全权负责大隋之募军、训练、作战指挥等一应事物。国库每年将按固定比例,支付军情院所需军费,以供军情院下属各部、各军区及其余所有开销。至于这些不愿异地就任的节度使,自然还可以担任军情院之委员,甚至是常委。在国策层面,为大隋朝发挥余热,吾想来多会满意的。”
“常委,亦是何物?”郭子仪更是忍不住好奇问道。
“常委,其实就是主持军情院日常事务之人。共计五名,皆由吾在委员中选择,并由吾亲自任命。此外,常委还会轮流担任军情院之总督,负责组织常委日常工作。当然,即便是军情院总督,也无法对军事大包大揽。但凡军事重大决策,必须经常委们投票决定,同意者超过六成视为通过,并奉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达不成统一意见,就报给吾裁决。当然,达成之统一意见,亦要悉数报与吾听,但吾不会过多干涉,吾称之为备案。然则,兵员之调动,就必须经吾同意了。此外,吾还有一票否决权。至于军情院常委及委员的任期,也将是五年一届,连任同样不得超过两届。”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荒唐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玉林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林大师并收藏荒唐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