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不靠谱历史 天涯 不靠谱历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朋友们,我没讲够郑国的故事。
说实话,郑国本身在漫长的春秋战国史上,郑国其实并不出名。他最辉煌的时期无非也就是之前讲过的郑庄公统治时期。这个时期的郑国空前强盛,“春秋五霸”的多个版本中,有一些版本中是会把郑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的。
但是说实话,郑国的确知名度不高。
不过不要紧,我就喜欢这种知名度不高的。
所以我想再讲讲郑国后来的一场战争。
咳咳,想看大场面的同学可以选择出门左转找玄幻小说看哈,小说比我靠谱。而且这个大场面,这时候的史书是不会记载太详细的,一般记录都是战于何处、死伤多少就完事了。我也不能给您编一段是吧?
但是过程我还是能给您讲讲的。
这次的故事,我们要接着上次“克段于鄢”的故事讲。
这里大家要先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当时的周天还不能算是摆设,是具有一定实权的,而其中的执政权一部分是交给郑庄公来行使的。
不过周天子渐渐觉得郑庄公不太靠谱。
也许是之前他驱赶自己弟弟的手段太过狠毒,也或是郑国的确在慢慢崛起。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比较重要。
郑国离东周封地太近了。
周平王决定稍微削弱一下郑庄公。
很简单,把执政权分出来一些给别人就行了呗。
这个想法着实有点简单。
于是郑庄公的一部分执政权被分出来给了西虢公。
这郑庄公哪能干呢?你说分权就分权啊?
不过直接打不是郑庄公的性格,郑庄公决定先去问问周平王。
周平王也知道郑庄公肯定不会罢休,于是提前想好了对策。
郑庄公问:“听说您把执政权交给了西虢公,有这种事情吗?”
周平王说:“哎呀,没有的事。”
周平王太天真了。他觉得自己搪塞一下就能搞定郑庄公。
郑庄公可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这种事情你说没有就没有?
郑庄公说:“那,您这个口说无凭啊。”
周平王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您要是不信,我们可以交换人质嘛。”
众所周知,这个交换人质是春秋战国时期比较有名的操作,也是相当具有作用的约束手段,当时称作“质子”。一般是承诺的一方交给被承诺的一方自己的兄弟或是儿子作为人质,而被承诺的一方负责软禁人质。
这种交付人质的做法纵观春秋战国时期,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作用就在于,可以在一方违背盟约时,君王大喊一声:“来人啊,把敌国人质给我压下去!斩了!”
对,除了干掉,没啥别的作用。
所以郑庄公表面交换了人质,心中已经确定了,这件事多半有诈。
不过短时间之内还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因为周平王没有说实话,而是选择哄骗郑庄公,这恰恰说明,周是有些忌惮郑国的。
忌惮就好,千万别把我惹急了。
不过要命的是,和稀泥的周平王很快就去世了。
周平王死后,其子继位,史称:周桓王。
周桓王就和自己父亲不一样了,他不喜欢和稀泥,他喜欢明着干。
周桓王想把全部的执政权都交给虢公。
还分权?我一点都不留给你!
得到了消息的郑庄公很不开心。不过不开心也没什么用,因为这点事情就动手?这可不至于。
那我就逼你先动手。
郑庄公叫来了自己的大夫:祭足,然后命令他去收割点小麦。
不过收割的并不是郑国的小麦,而是温国的。
至于这个温国大家不需要了解,您只需要知道,他是周的附属国。
所以这部分小麦是进献给周天子的。
这还没完,同一年的秋天,郑庄公又待人去把成周的庄稼给收了(成周是西周的都城)。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这明摆着是要恶心人啊!
那还说什么!原本的打算变成了现实。郑国的参政权被东周全部收回,一点没留。
收到昭命的郑庄公表示小问题,你不给我参政权,我还不去朝贡了呢!
自此,东周和郑国彻底结下梁子。
被抢了粮食的周桓王越想越气,自己好歹也是天子,哪有和天子强粮食的?我这王还做不做了?底下的小弟还怎么看我啊?
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
周桓王叫来自己的小弟:陈国、虢国、蔡国、卫国,决定让郑庄公看看,谁才是老大。
周桓王的军队分为三部分:中军自然是由周桓王亲自带领;右军由虢国国君林父带领,之前提到的蔡国、卫国军队也在右军;最后的左军由周国的公族周公黑肩(这是个人名)带领。三军齐进,准备拿下郑国。
正合我意!
郑庄公本就打算和周天子碰一碰!
不过这场仗还真有些难办,毕竟是人家三路大军倾巢而动。直接硬碰硬赢得概率真的不大。
所以,郑庄公听从了郑公子突(这也是个人)的建议。
没必要硬碰硬,咱们有脑子干嘛不用?
其实历史上这种几路兵马一起进攻一个势力的战争并不少见,在各个历史朝代也都发生过,什么六国攻秦、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各路天将擒孙猴啊等等一系列的都是典型例子。不过结果也是各有输赢,不过赢的都是各有赢法,输倒是通常只因为一点:各怀鬼胎。
应对的办法也相当简单,四个字:逐个击破。
这次也不例外。
郑公子突的办法就是逐个击破,而最应该先击破的,是陈国。
先打陈国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陈国是最容易击破的。
陈国被叫过来实在是有点赶鸭子上架,因为陈国此时还处于战乱。
自己的问题都没处理好,就来打郑国,这就有点穷兵黩武了。
所以只要先打陈国,陈国的士兵,不战自逃。
陈国一跑,蔡国、卫国就会跟着跑。
大家都是混口饭吃,何必非得拼命呀?
最后剩下个想要阻止逃兵的周天子,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随便都能捏死。
郑庄公一听就知道,这是个绝妙的计策。
就按照郑公子突说的来!
这场战争最终在郑国的繻葛开战,郑庄公亲临战场指挥作战。
而周桓王,也在战场上。
周桓王望着自己身后黑漆漆的军队,下令正式发动进攻。
我倒要让你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而郑庄公倒是气定神闲,他下令将军队分为两部:右部分军队由公子忽统帅,形成方阵;之前收麦子的祭足也也不拿镰刀了,这次他亲自统帅郑庄公的左军,形成左方阵。
郑庄公位于中军,他命令道:“对方大将的旗帜一旦挥动,就击鼓进军!”
一切依照计划进行。
周桓王的军队只是过来雪耻的,而郑庄公的军队,是要保护自己的国家。
郑国军队以无路可退,但蔡国、卫国、陈国,可以掉头就跑。
陈国参战的军人们还没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来郑国,眼看着郑国的军队越来越近,一个个都恶狠狠的盯着自己。
那还说什么?跑啊!
于是陈国的军队四散奔逃。
周公的左翼瞬间溃散,周桓王有些懵,赶紧下令中军弥补战况。
这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弥补的。
士兵只能看到有人开始逃跑,而且,是一大堆人在逃跑。
好了,那咱们也跑吧!
于是蔡国、卫国的军队也散了。
接下来就是痛打落水狗了,郑庄公左右翼的兵马合兵一处直攻中军周天子!
周桓王的军队看着大势已去,也开始四散奔逃,完全没有了作战的斗志。
乱军之中,郑国一个叫祝聃的将领远远望见了周桓王的车驾。
拉弓、射箭、十环。
周桓王被一箭射中肩膀。
这一箭,正式宣告了周天子自此再无掌控诸侯的能力。
不过周天子还是要有威严的,被射中了肩膀的周桓王还是挣扎着站起身继续指挥撤军。
最终,周天子的军队大败。
这场战争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看着远去的周天子军队,郑庄公如有所思。
“君上!我们去追击吧!我保证能把周天子给您抓回来!” 祝聃提议道。
“不了,让他们走吧。”郑庄公没有同意。
我似乎,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不知道此时的郑庄公有没有意识到,自己亲自开启了春秋的战火。
“为人君,不会想要凌驾于人。何况是周天子,我们回去吧。”
于是郑庄公下令撤军。
今天的故事,正式结束。
这里照常附上原文: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孤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
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从之。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战于繻葛。命二拒曰:“旝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
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
自此,周天子再也没有威严可言,古老的中国大陆即将陷入一片腥风血雨之中。
诸侯并起,天下纷争。

百度搜索 不靠谱历史 天涯 不靠谱历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不靠谱历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时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时代并收藏不靠谱历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