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朕的大明 天涯 或 朕的大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大明天启七年八月,天启皇帝朱由校病危。最早得到消息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魏忠贤。天启皇帝病危,对于这位历经三朝的老太监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自天启元年开始,他就是皇上的亲信太监。天启三年,他更进一步,完全取得了天启的信任,成为了司礼监和东厂的最高领导。从天启三年到天启七年这四年里,他完全把持了朝政,而天启帝,则受到他的蒙蔽,以为国家十分太平,整日躲在宫中享乐,不理朝政。实际上,这四年里,魏忠贤迫害朝中的大臣数百名,对大明忠心耿耿的东林党,几乎全都被魏忠贤残忍杀害。后金进犯辽东,局势万分危急,魏忠贤反而瞒报军情,冒领军饷。百姓无不埋怨朝廷,国家被他魏忠贤弄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这些“丰功伟绩”,全天下人都知道,除了天启皇帝。
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魏忠贤还是很有点自知之明的,若非天启宠信,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活不到现在的。天启并无子嗣,倘若天启驾崩,即位的必然是天启的亲弟弟,信王朱由检。而这位信王,平日里就对自己不理不睬的,还经常在朝堂上指桑骂槐地说自己弄权专政,此人一旦即位,难免会拿自己开刀。所以,为了保证自己能够继续混下去,必须保住天启皇帝的命。
天启七年八月十日,太医院。
“刘太医,皇上的病怎么样了。”魏忠贤坐在木椅上,手端一碗刚泡开的洞庭碧螺春,问垂手站在自己身边的太医院院使刘元。
“回,回九千岁,”刘元偷偷用衣袖拭了拭额上的汗珠,“皇上得病十分怪异,身体极虚极寒,恐怕是......”
“恐怕什么?”魏忠贤掀开杯盖,轻轻抿了一口,不由得赞赏道,“嗯,好茶,也只有在你刘大人的太医院,本监才能品到如此醇香之茶啊。”
“哪里哪里,九千岁过奖了,只是,下官认为,皇上这病,”刘元咽了咽口水,“怕是难以医治,凶多吉少了。”
“是吗?”魏忠贤皱眉道,“皇上花这么多钱养你们,结果到头来,你们连皇上的病都医不好,医术如此不精,那我还留着你干嘛。”
刘元连忙跪下:“九千岁爷爷,不是下官医术不精,实在是皇上这病太过邪门,下官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哼哼,无能为力,让你们太医治个病就这么难吗?是去我东厂的大牢里做客,还是五日之内给我治好皇上的病,你自己选吧。”魏忠贤将茶杯俯身放在刘元的膝边,轻声道,“确实是好茶啊,不知道刘大人五日之后,还能否喝到如此上等的碧螺春呢?”
乾清宫。
大明帝国的主人,天启皇帝朱由校,此时正半卧在龙床之上。这位年仅二十三岁的年轻皇帝,此时脸上已经没有了一丝血色。病痛和整日的服用药品,使得他奄奄一息,甚至无法下床行走。昔日的英明神武如今终被憔悴取代。
内阁首辅韩匡、吏部侍郎刘一景和兵部尚书孙承宗,正跪在龙床之下,等候皇上此次召集他们进宫所要颁布的旨意。
天启强睁双眼,注视着跪在下面的三位权臣,许久,才有气无力地吐出一句话:“朕......怕是活不久了,你们一定,要,一定要......铲除魏忠贤。”
此言一出,三位权臣不由得吃了一惊。魏忠贤平日里深得皇上宠信,为何病危之时竟会让自己去铲除魏忠贤?莫非是魏忠贤让皇上来试探一下自己?一时间,三人都不知该如何回话。
得不到回答的天启很不满意:“各位爱卿......咳咳,为何,咳,为何不回朕的话?”
这下是躲不过去了。韩匡抬头答道:“皇上,臣认为,您大可不必如此悲观,不过是偶染小疾罢了,不必放在心上,过两日便好。至于魏公公,他对皇上忠心耿耿,何来铲除之说,皇上怕是在跟臣等开玩笑。”
“韩爱卿,咳咳,”天启苦笑,“朕没有在跟你们开玩笑。魏,咳咳,魏忠贤做的那些事,朕,朕并非不知道,朕只是不想去管他罢了,只......只是这厮越做越过分,咳咳,如今,朕大限已到,为了我大明的江山,还......还请各位爱卿答应朕,咳咳,为国铲除此贼。”
这番话说出来,底下三人顿时长舒一口气。心中的忧虑消散,自然就不用再装孙子演戏了。兵部尚书孙承宗开口道:“皇上,既然您已经知道魏忠贤殃国殃民,为何不亲自下一道圣旨废了他,臣等动手,岂不是麻烦一些吗?”
刘一景插嘴道:“孙大人,此言差矣。并非皇上不想下旨,只是如今魏忠贤羽翼已满,气候已成,倘若皇上下旨,他狗急跳墙,率兵造反,那该如何是好?”
天启笑笑:“还是刘爱卿知道朕的心意啊。”
“既然如此,臣等一定尽心竭力,为国家铲除此贼!”韩匡叩头道。
“很......很好,咳,”天启转视孙传庭和刘一景,“那么,咳咳,孙爱卿和刘爱卿的意思呢?”
“多谢皇上委以重任,臣二人定不负皇上期望,为我大明铲除此贼!”
百度搜索 朕的大明 天涯 或 朕的大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