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华国梦 天涯 华国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1870 年 4 月 22 日,在伏尔加河畔西姆比尔斯克镇,尼古拉耶维奇·乌里扬诺夫家迎来了
一个伟大的生命,取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他后来改名为列宁。这个孩子
在 20 多年后成为闻名于世的领袖人物。
列宁的母亲玛亚娅·亚历山大罗夫娜性格坚强,擅长音乐,精通语言,知识渊博,而且
对子女所从事的事业非常支持。
列宁的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性格坚强,工作勤奋,曾任西姆比尔
斯克省国民教育视察员。他是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崇拜者。
列宁接受母亲的教育,长大继承了父母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有一次还随父母从城里到
农村住了一段时间。母亲不仅教他识字,读书,也教他弹钢琴。列宁家有一架立式钢琴,母
亲就在这架钢琴上教列宁演奏。列宁还经常在母亲和妹妹莉娅珈的伴奏下唱歌。当时,列宁
曾唱过海涅的激情歌曲和古诺的《浮士德》歌剧中的瓦连京咏叹调。在母亲的教育下,列宁 5
岁时就学会了读书,后来由一位家庭教师教他学习,这位教师在他 9 岁半以前一直给他补习
功课,准备让他上中学。
1879 年 8 月,他在 9 岁多时,进入西姆比尔斯克古典中学学习,他学习勤奋认真,一直
是学校的优等生,每年都获得学校颁发的一等奖。当时的奖品是奖状和书,在书的封面上烫
着“奖给品学兼优者”的金字。他很喜欢读书。所以这种奖品对他来说是一种最好的鼓励。
在中学时代,列宁受到了严格的训练,学习了很多知识,尤其是作文成绩一直很好。他
63
写作的方法也很特别,当时学校有许多作文都是比较贴近现实的,他在写作时,先起草了一
个大纲,把稿纸从中间一分为二,在左边打草稿,并收集各种与写作有关的数据和材料,然
后在右边写上经过思考后的补充和修改意见。
列宁和哥哥,姐姐一起创办了一份手写的家庭杂志,取名为《星期六》他们用笔名在上
面发表文章,写小故事,每当星期六晚上,他们就当着父母的面朗读这本杂志。
列宁在中学里的各门功课都获得了很高的分数,在他的中学毕业证书上,4 分只有一个,
而 5 分是十个。在公布分数的那些日子里,他从学校回来,走过父亲的书房时,便高声说:
“我的希腊文得了 5 分,拉丁文得了 5 分,神学课得了 5 分,数学得了 5 分,还有其他的课
程。”说完他就跑到自己的房间去,或者是跑到哥哥的房间去观察哥哥做化学实验,做哥哥
的助手。
在学校,列宁乐于帮助别人,只要别人有困难,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经常
给同学们讲解疑难问题,包括课外作业,作文,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译文。父亲对列宁的要求
是非常严格的,只要有空,就亲自督促他学习,检查他的功课。列宁在家做功课,很快就能
完成作业,这时他就表现出活波好动的天性,翻筋斗,头脚倒立,跳虎跳……为了不影响兄
妹学习,这时父亲就把列宁带到自己的书房,考他学过的功课,考数学,拉丁语,希腊语单
词,他总是能对答如流,毫无差错。
在中学学习期间,列宁依靠自己的勤奋的聪明才干,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列宁中学时的
老师这样评价他:由于他能聚精会神地听讲,再加上他聪明的天资,所以他在课堂上就能掌
握所学的新课,在家里几乎用不着再复习了。列宁中学毕业时,老师在他的评语中写到:精
明强干,十分认真,极为细心,认真地完成书面作业,在课堂上注意听讲,喜爱钻研各门功
课,特别是各种语言课程。
列宁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他受到哥哥亚历山大·伊
里奇·乌里扬诺夫的影响分不开。亚历山大是一个意志坚强,性格冷静而又喜欢思考问题的
青年。列宁非常尊敬自己的哥哥,亚历山大总是处事公正,关心别人,甚至有一段时间,当
人们问列宁什么问题时,他总是回答:“跟亚历山大一样”。
当时,亚历山大准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他读过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思想上介于俄
国民主党人与马克思主义者之间,他也曾秘密领导过工人小组。但那时工人人数不多,沙皇
的统治十分严厉,只要知识分子稍微同他们有些接触,一但被发现,就会投入监狱,流放到
西伯利亚。而且在大学生当中存在的一些读书会,联谊会也被解散,组织者被遣送回乡。专
制制度的森严堡垒,使死亡时刻威胁着人们。沉默就等于死亡,斗争则会取得胜利,亚历山
大放弃自己所热爱的科学,参加了准备暗杀沙皇的活动,负责准备弹药的危险工作。
但是,计划没有成功,亚历山大·伊里奇被捕,并被判处死刑,于 1887 年 5 月 8 日处死。
这一巨大的不幸,在列宁的心灵中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痛苦和启迪。
64
1887 年秋中学毕业后,列宁考进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12 月,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
除,并遭逮捕和流放。一年后回到喀山,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
成为当地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的积极分子。
1891 年,列宁筹建了马克思主义小组,一方面将《共产党宣言》从德文译成俄文,一方
面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俄国历史,经济和阶级斗争状况,写出了《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
这时,列宁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894 年,列宁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
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了民粹派的经济理论观点和改良主义的政治纲
领,揭露了“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资产阶级实质,论证了工人阶级的作用,提出了建立工
人阶级政党的任务和工农联盟的思想。
1895 年 12 月,列宁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俄**投入监狱,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
西伯利亚的 3 年中,他与一位女革命家结婚,在 1899 年写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阐述
了俄国革命的不可避免性,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再生产和危机的理论,从思想上粉碎
民粹主义。1900 年 2 月在西伯利亚的流放期满,7 月出国,前往西欧,12 月在莱比锡创办《火
星报》。1902 年写成《怎么办?》,阐明了革命理论的伟大作用,提出了建党的基本原则和
计划。1903 年 7 月 30 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纲领。会上,因建党组织原则上的尖锐分歧,形成了以列宁为首
的布尔什维克和以马尔托夫等为首的孟什维克派。
1904 年,列宁写了《进一步,退两步》,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和组织原则,
批判了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自由涣散的机会主义。
1905 年俄国爆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 月,写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
两种策略》,第一次阐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动力,道路和前途,
论证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问题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等问题,11 月,
列宁回彼得堡领导革命斗争。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后,列宁移居日内瓦,恢复和出版了《无
产者报》,并从事理论研究。
1908 年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揭露和批判了波格丹诺夫一伙俄国马赫主义
者的主观唯心主义,总结和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理。
1912 年 1 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拉格举行第六次代表大会,把孟什维克清除出党。第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揭露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社会沙文主义面目,提出了“变帝
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革命口号。这一时期,列宁还发表了《社会主义与战争》,《论
欧洲联邦口号》,《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
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矛盾,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指
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些或一个国家胜利的理论。
65
在 1914 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俄**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把俄国人民投入战
争的苦难之中。全国大约有 1400 万青壮年被拉去当兵,大批工厂关门了,土地荒芜了,人民
生活困苦不堪。于是,从后方到前线,从首都到边疆一个反对战争,反对沙皇制度的革命运
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以列宁为领袖的布尔什维克党坚决反对参加列强之间的争
霸战争,主张推翻沙皇**的统治。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俄国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起义,于 1917 年 3 月 12 日
(俄历 2 月 27 日)打倒了沙皇,结束了长达 300 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可是,二月革命
以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一个是资产阶级把持的临时**,另一个是工农代表苏维埃。
临时**代表着俄国资产阶级和英美法帝国主义利益,它对外继续进行争霸战争,对内竭力
维护旧的统治机器,企图解散工人武装,消灭苏维埃。而工农代表苏维埃则得到了前线大多
数士兵和后方工农群众的强大支持。两个**这样尖锐对立,对于布尔什维克党是个严峻的
考验。列宁及时提出必须进行一次新的革命,把国家权力从临时**手中夺过来。他提出了
“全部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口号。临时**顿时慌了手脚,他们急忙调来军队要消灭
布尔什维克。
1917 年 10 月 20 日(俄历 10 月 7 日),被迫流亡在芬兰的列宁秘密地回到了彼得堡。武
装革命的日程立刻加快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列宁关于准备举行武装起义的决
议。然而,消息被人泄露,临时**立刻警觉起来,下令逮捕列宁。形势这样紧张,双方的
决战就迫在眉睫了。
11 月 6 日清晨,临时**的一支军队突然开到布尔什维克的《工人之路报》和《士兵报》
的印刷所。他们强占了印刷所,并且查封了这两家报纸。
这一消息一经传开,彼得堡全城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都马上行动起来。赤卫队员和革命士
兵们立即赶到印刷所,把临时**的军队轰了出去。上午 11 点的时候,《工人之路报》照常
出版了,人们拿起报纸,高声读着。
“政权应该交给工农代表苏维埃。执掌政权的应该是由苏维埃选出的,苏维埃有权更换
的和对苏维埃负责的新**”。
“好哇”!人们欢呼着。他们知道,武装起义就要开始了。革命的暴风雨以不可阻挡的
势头席卷了全城。几个小时后,20 多万人组成的革命队伍迅速集合起来,进入了战斗状态。
前来支援临时**的外地军队已经被武装起义的各地人民阻止住了。一批又一批的临时**
军队官兵转到了人民的一面。临时**完全被孤立了。
这天夜里,一位个头不高。工人打扮的人匆匆来到了武装起义的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他走进宫内,立即摘去了假发,果断地下达了起义的命令:“今天晚上,我们一定要把临时
**人员全逮捕起来,解除他们的武装”!
此人就是列宁。在革命的关键时刻,他当机立断,做出了立即提前举行起义的决策,并
66
亲自指挥起义。
在列宁的命令下,一队队赤卫队员,革命士兵和水兵们出发了。捷报也紧跟着一个个地
传来了:重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电话局,银行……都被迅速地占领了。
第二天,也就是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的早晨,除了临时**所在地冬宫和几个
据点以外,彼得堡实际上都掌握在革命军队的手里。因此,列宁在白天举行的苏维埃会议上,
在一阵热烈的欢呼声中宣布:“布尔什维克始终认为必要的工农革命,已经成功了”!
这时候,冬宫已经被革命军队团团围住。到了晚上 9 点 40 分,随着“轰隆隆”一阵巨响,
发起了总攻击的信号。这信号是驶进涅瓦河的支持革命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射的空炮。
随着炮声,一束束探照灯光透过白色烟雾,把冬宫照得如同白昼。攻打冬宫的部队齐声呐喊
着越过街垒,冲破宫门,像潮水般地涌了进去。霎时间,冬宫的台阶上,入口处和楼梯上,
到处都是手拿武器的人群。负责守卫冬宫的临时**部队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一部分投降
了,一部分边打边撤。但是,他们根本无法抵挡住起义部队的强大攻势。经过激烈的短兵相
接的战斗,冬宫被占领了。躲在宫里的 16 名临时**成员,束手无策,在起义士兵的枪口下,
一个个乖乖地交出证件,全部被逮了起来。
“万岁!万岁!”欢呼声立刻在冬宫——这座沙皇的宫殿和临时**的所在地震响了。
十月革命胜利成功了!
11 月 7 日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大会通过了列宁签署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成立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他领导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毁了资产阶级国家机
器,建立苏维埃政权机构;废除地主资本家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镇压武装叛乱,
粉碎外国武装干涉。
1918 年 4 月发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纲
领。8 月 30 日列宁遭到反革命分子暗杀而受重伤。1920 年 12 月,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
会提出电气化计划,把国民经济转到现代化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列宁总结了“战时共产主
义”的经验教训,于 1921 年 3 月主持召开了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实物税代替余粮
收集制的决议这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过度到新经济政策。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提出,
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可以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列宁还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必须
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1919 年 3 月,他主持召开了共产国际成立大会,直接领导了共产国际活动。在第二次代
表大会上,阐明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指出这一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论述了全世
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思想。1920 年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批判西欧各国共产党存在的“左”倾思潮,指明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途径。
1922 年底列宁病势加重,但仍关心党和国家命运。他发表一系列文章总结苏维埃政权建
立几年来的经验教训,系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计划,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67
加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党和国家机关的建设,吸引群众参加
国家管理,反对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等重大问题。1924 年 1 月 21 日,列宁逝世。
列宁的一生是带头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在实践斗
争捍卫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一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当时第二国际的各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公然背叛工人阶级事业。
他们非但没有号召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对列强间的争霸战争,反对本国**;还公开
站在本国资产阶级**方面,在国会中投票赞成**的战争拨款,参加战时资产阶级**,
为帝国主义效劳。因此,第二国际实际已经分裂成为一群互相厮杀的社会沙文主义政党,它
已经彻底破产了。而另一方面,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急剧尖锐起来,推
翻资产阶级统治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为了迎接世界革命的到来,无产阶
级需要有一个新的真正革命的国际组织。这个光荣使命落在了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
身上。
1914 年 11 月,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的反战宣言中,首先提出要建
立新的没有无产阶级叛徒参加的第三国际。列宁为了创建这样一个组织,在思想理论和组织
方面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些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内部就存在着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
左派力量,如德国的斯巴达克派,保加利亚的紧密派,波兰社会民主党的左派分子等。但是,
这些左派分子在思想上并没有同右派彻底划清界限,在组织上还同中派右派同居在一个党内。
为了帮助各国左派,列宁发表了《第二国际的破产》,《社会主义与战争》,《论欧洲联邦
口号》,《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等一系列著作。列宁不仅揭露
了修正主义的错误,而且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列宁的这些著作给全国无产阶级指明
了革命的前途,为建立新的国际奠定了必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列宁还十分注意帮助各国左派分子从组织上同机会主义领导决裂。1915 年 9 月在瑞士齐
美尔瓦尔德,1916 年 4 月在瑞士昆塔尔先后两次召开了社会主义者代表会议。在会上,列宁
同各国左派分子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并团结他们组成齐美尔瓦尔德左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阿根廷,芬兰,波兰,
匈牙利,奥地利等国在 1918 年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也在 1918 年 11
月爆发革命,年底,成立了德国共产党。各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创建共产国际提供了前提条件。
1919 年 1 月,俄共以及波、奥、匈等八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通过了
《告各国无产阶级组织书》要求他们派代表来苏俄讨论成立共产国际的问题。
为了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民主党右翼于 1919 年 2 月在瑞士伯尔尼召开社
会党人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 26 个国家的 102 名代表。会议决定恢复第二国际,即伯尔尼
国际。
68
1919 年 3 月 2 日,各国共产党和左派社会民主主义组织的代表会议在莫斯科开幕。然而,
由于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封锁和武装干涉,能从国外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当时只有德国,奥地利
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多数代表是在苏俄的外国侨民。当时旅俄华工联合会负责人
刘译荣(刘绍周),张永奎作为中国代表也列席了这次会议。
列宁在代表会议上作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报告。列宁明确指出,无产
阶级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修正主义颂扬一般民主,实际是维护资
产阶级民主,即资产阶级专政。他们斥责一般专政,实际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
民主。列宁的报告具有重大意义它指明,新的国际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会议就是否立即成立共产国际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德共希望推迟宣布。列宁作了大
量说服工作,最后会议决定将此次会议改为共产国际成立大会。出席成立大会的有 35 个组织
的 34 名有表决权的代表和 18 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大会通过了《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
际行动纲领》等文件,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在工人苏维埃的旗帜下,在夺取政权和实行
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斗争旗帜下,在第三国际的旗帜下联合起来”。最后,大会选举了由苏
俄,德国,奥地利等国共产党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选举了列宁,季诺维也夫,
托洛茨基,拉科夫斯基和普拉廷五人组成共产国际执行局。
共产国际成立后,各国革命运动有了重大发展。苏俄取得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
装干涉的胜利。1919 年春,匈牙利和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一度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意、英、
法、日、美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国、印度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
也蓬勃发展起来。1919 年,荷兰、丹麦、保加利亚、墨西哥、美国等国先后建立了共产党。
1920 年春夏,希腊、西班牙。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建立了共产党。
1920 年 7—8 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 41 个国家的 217
名代表。这次大会同上次不同,大多数代表来自国外,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大会。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又一些国家建立了一批新的共产党。1920 年,英国法国,
土耳其共产党成立。1921 年意大利、中国、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相继建立了共产党。
中派分子,于 1921 年 2 月在维也纳开会,成立了“社会党国际工人联盟”,即第二半国
际。参加会议的有英国独立工党。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等。它们宣称站
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中间,但两年后就同第二国际合并了。
1921 年 6—7 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这次参加大会的已发展到 52
个国家的 605 名代表。中国的张太雷和瞿秋白参加了大会。
此次大会是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已过,各国革命斗争受到挫折情况下召开的。大会
认为,当前各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争取群众,并提出了“到群众中去”的口号。
1921 年 12 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了关于建立工人统一战线的提纲。提纲指出,共产党
可以同社会党签订统一战线协定,但必须保持共产党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69
1922 年 11—12 月,共产国际在苏俄举行第四次代表大会,此次出席大会的有 58 个国家
的 408 名代表。陈独秀和刘仁静代表中国共产党出席了本届大会。大会进一步讨论了关于统
一战线问题,肯定了执委会通过的关于建立工人统一战线的提纲,并要求东方各国共产党在
争取民族解放斗争中建立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
此后,共产国际在 1924 年,1928 年和 1935 年先后又召开三次代表大会。到 1943 年 6
月 19 日,共产国际正式宣布结束并解散。共产国际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没有列宁就没有轰轰烈烈的共产国际运动。列宁的逝世把实现共产
主义推迟 100 年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

百度搜索 华国梦 天涯 华国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华国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微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微民并收藏华国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