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彻明 天涯 彻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昌延十六年秋,南陈定国军经略使温毅降岐,西岐十万大军兵围襄阳。
昌延十六年秋,定国军节度使入襄阳城,诛杀温毅同党,襄阳城知州高俊纶。
-----《资治全鉴·南陈·昌延十六年》
“既然襄王府的私兵都来了,”温信本盯着城门上志在必得的高俊纶,慢慢视线左移,望向那城楼里的微弱的烛光。“襄王也不出来送别下么?”
城墙之上的府兵,人高马大,训练有素。一定不是知州临时招募的府兵。襄阳府内,能够养私兵的,自然是人尽皆知的襄王陈兴璋。
按理,皇亲私养家兵,乃是谋逆之罪,然襄王就藩之初,先皇陈景帝就曾言,汝弟就藩边镇,望能豢养家兵,若有一日襄阳失陷,可随从回京。当然这些只有当今的大陈圣上昌延帝和襄王知道。
元德十四年,也曾经有大臣上书过此事,当时昌延帝就说过,先帝之命,不可违之。从此之后,朝中也就无人再提此事。
“哈哈”城楼门开,一个锦衣玉带、肥头大耳的人缓缓出现,左手拿着一个鸡腿,右手端着一杯金樽,轻轻的抿了一口。“不知定国公可有兴趣上来喝上一杯。”
“襄王客气了,西岐大军将至。无心醉酒。”相比于温信刚才火急火燎的样子,此刻的温信似乎悠闲了许多。“况且给了我一个戴罪之身,怕给了一些口腹蜜剑的小人口舌啊。”
拖得一时是一时,本想用言语威慑住高俊纶,可看到城垣上的私兵,温信便猜的八九不离十了。背后操纵一切的都是襄王。
“不碍事,不碍事”襄王狠狠地啃了一口鸡腿。“当今圣上向来仁义,纵然温使已是叛将,但也曾为我大陈立过汗马功劳,圣上定不会怪罪我送别温公一程的。温公向来贤德,临死时还怕本王会引火烧身,本王甚是感动啊。”
“可这人啊,有时候就像鸡腿。”襄王轻轻将鸡腿扔到地上,接过身侧仆人递过来的手巾,嫌弃的擦了擦手,似乎不想给温信开口的机会,“突然不想吃了,也就扔了,也就没啥用了。虽然你扔了,但是有人还是很馋的,会捡起来吃。但是我不想给他吃,我只会给我的狗吃。可他还不愿意做我的狗。既然如此,不如让他做鸡腿,温公说是也不是?”
“襄王所言甚是,可有的人像鸡腿,但是有的人像酒,喝不下了,硬着头皮喝,会死的!”温信微微抬头,怒视城楼上的襄王。
“慢慢地,杀吧。”襄王如同看戏一般,顺手又拿起仆人递来的鸡腿,看戏一般洋洋自得。
话音未落,只见温信周身内劲四起,长枪猛地一刺,枪出如龙向前杀去。瞬间贯串数人,再一招横扫千军,又有几人血喷如注。
“少侠!惊儿就交给你了,我来断后。”
赵隐回首侧看,却不知灰袍人何时已离开此处。
“临阵逃脱了么?”
赵隐一脸茫然,却又没时间去思考这些,脚尖一点,欲向城墙飞去,只见无数箭矢破空而来,连忙左肩卸力,将麻袋挽在腋下保护起温不惊。身轻如燕,飞檐走壁。可箭矢太密,却始终未能登上城垣。
襄王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瓮城里厮杀的温信,如同看戏一般,不知不觉,竟然已经吃了四五个鸡腿。
高俊纶一旁侧首,恭敬的作揖道“襄王,还是让哼哈二将击杀吧。以免多生事端。”
“不急不急。”襄王摆手望着城下早已躺下的几十具尸体,竟然深深的吸了口气。
“这风雨中,有股权利的味道,不知高知州闻到了么?”
“这,下官愚钝,比不得襄王,貌似是闻到了一些。”
“都是皇亲国戚,高知州岂可自称下官啊!此战高知州乃是居功至伟!”
襄王此言,并非谦虚谨慎,而是提点高俊纶,你虽是国戚,但是你要知道,我才是皇亲。当今圣上乃是其同胞同母的哥哥,论资排辈,是能登基称帝的人。所以此战的功劳,不必明说。
“兵虽是府兵,但也是襄王私募,下官一切的谋划也只是说出了襄王心中所想。若论功,下官不及襄王百一啊。”都是混迹官场的人,高俊纶又岂能不知,国戚或许有一日不再是国戚,但皇亲可永远是皇亲。
历史中从来不会记载小人物,但是并不代表一个小人物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谁又能想到紧紧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夜壶,竟然会救了温信,从此改变了襄王的一生呢。
如若赵隐不曾出现,或许温信就已经战死烛山,到时候襄王振臂一呼,要为温氏讨回公道,尽收定国军后败西岐。再趁圣上病危,言清君侧,诛宵小,带甲入朝,称帝建康,谁又说得准呢?
瓮城之中,铺满了一具具尤若草芥的尸体,风雨中夹杂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雨势虽猛,可血色依旧铺满了这个瓮城。
只见雨中的温信左腿踢中一刀盾手,右手回身一枪向上横扫,顿时身后的刀盾手如落叶般失重向后飞去。战至此刻,看着关二爷在世的温信,刀盾手竟也徘徊不前。而温信胸膛快速的起起伏伏,重伤之下,又力拼致此。早已是强弩之末。
可能是过于自信,襄王根本没注意到,瓮城里早已消失的灰袍人。
而此时的城墙之下,有一队人马正悄悄的摸近登城马道。
“提头颅者,赏黄金千两。”城楼之上的襄王,一边学起戏子,一边用戏腔说出了让人诡异又兴奋无比的一句话。
杀人当诛心,襄王这些私兵大多都是襄阳人氏,让温信慢慢力竭而死,死于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卒手里。不仅能踩低襄南温氏。还能威慑住襄南的世家大族,提升自己在整个襄南的威望。
我能杀死你,但我偏偏想要玩死你。
“我本是,卧龙岗,散。。。。”襄王兴致勃勃。
忽地身后城内传来兵甲相击的嘈杂声。
襄王眉头紧蹙,转身寻声而去,只见城墙上,一群铁甲士兵从登城马道处一拥而上,为首者,一彪形大汉,虎目圆睁,提刀跨马径直向城楼处杀来。
从城楼的屋中,瞬间闪出两人,一胖一瘦,身影鬼魅。胖子护在襄王身侧,瘦子直奔彪形大汉而来,左手强劲如风,一掌直劈马面而去。
彪形大叔见瘦子速度很快,纵身脱马,双脚一跳,直接避开瘦子,空中右手力挽长刀,转身侧挥向着最近的高俊纶而去。
本已吓呆的高俊纶双脚无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汉提刀纵起,瞬间颈脖一凉,无法呼吸,可眼睛还是看到了那没头的身体。颈脖处,银瓶乍破血浆迸,天旋地转无处寻。
“襄阳知州高俊纶劫持襄王,意图谋反,现已伏诛。望襄王令府兵束手就擒!”落地的彪形大汉单膝跪地,叩首作揖。身后,数百铁甲将城垣上的弓箭手团团围住。
本还在竭尽所能的扑向温信的刀盾手和拉满弓弦的弓箭手一听到这如同狮子吼般的一席话,顿时面面相觑。劫持?知州谋反?不知该如何是好。
“定国军十万大军已至城下,不弃兵器者,夷三族,格杀勿论!”赵隐气喘吁吁,略有笨拙的落在地上。望着有点不知所措的私兵,气沉丹田,用力吼道。
世上有些人就是这样,一生所做的,都只是在接收别人的命令,只知道别人让自己去办什么事情。而从来不考虑自己为什么要去干这件事情。
所有世间一切的师出有名,清君侧也好,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罢,玩弄的不过都是民心。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心当顺之,亦可引之。
所以对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定国军将士而言,只需要知道高俊纶谋逆,为大陈,必要杀之而后快就行了。
反之,襄王的私兵却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私兵只是拿着襄王的钱,干着襄王想干的事,师出有名或无名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丰厚的钱财可以养活家人就行。当然,养活家人的前提是自己活着,家人也活着。
一阵阵的兵器掷地声。
听见要夷灭三族,顿时所有的刀盾手和弓箭手丢掉手里的兵器,垂头丧气,跪地投降。
震华门洞开,又有无数的铁甲枪戟兵鱼贯而入,将整个瓮城围得水泄不通。其中一人,身骑大马,手持一面巨大的旌旗,旗面鲜红如血,过城门之后立于门前,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温字。
“护送襄王回府!!”温信望向城楼上目瞪口呆的襄王说道。又看了看温字旗,会心一笑后,两眼一黑,晕厥在地。
赵隐大惊,以为温信已死,连忙上前,谁知奔至温信几尺之外时,一杆长刀出现,就像一堵墙一样的立于温信身前。
“你是谁!”本立于城楼之上的彪形大汉,见赵隐奔向温信,连忙飞身下楼拦截。
“我是温公的朋友,不信你问惊儿姑娘。”赵隐小心翼翼将麻袋中的温不惊放在身前。
“算了,温姑娘只是个哑巴,说不了话。”
“你丫的才是哑巴。”彪形大汉声如惊雷,对着赵隐怒吼“给老子解穴。”
“不是哑巴?”赵隐猛地一乐,绝色佳人,本来觉得可惜,还安慰自己人无完人,这下可好,十全十美啊!
“太好太好了,不是哑巴,原来只是被封住穴位了。哈哈哈哈。”
“你乐个蛋啊乐”彪形大汉一把揪住赵隐,“解穴!!!!!”
“哦哦哦,对对对。”赵隐欣喜若狂,努力在脑海中回忆看过的黄帝内经。
赵隐聚力于食指和中指,咻咻两声点在温不惊身上。
毫无反应。
不对么?这两个穴位?又是咻咻两声。
一动不动。
咻咻。。。。。
咻咻。。。。。
咻咻。。。。。
“你娘的个小骗子!”彪形大汉受不住了,一把拎起赵隐。“给老子绑起来,等温使醒了再收拾他。”

百度搜索 彻明 天涯 彻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彻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明未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未歇并收藏彻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