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彻明 天涯 或 彻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江夏;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
自昔言祖中之地,为天下膏腴,诚引滍淯之流,通杨口之道,屯田积粟,鞠旅陈师,天下有变,随而应之。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方舆纪要序》
风雨依旧,不惧天地苍穹。雨幕的丘陵中,两个巨大的身影在树顶上急速掠过。
“高人,您是猴子派来的逗比么?”赵隐笑嘻嘻的望着前面的高人,虽然不知道高人是什么身份,武功深不可测,脾气也不咋地。
但是听说高人都是怪脾气,所以赵隐用上了这句新学的话。
“他教你说的这句话么?”灰袍人微微一愣。
“啊!”赵隐满脸狐疑,今天真是邪门了。咋老是遇到说话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人。
“哦!嗯。邢齐说的。”
归于沉寂。。。。。
“多谢高人。”刚才已近昏迷的温信努力的挤出一句话,明显虚弱得很“大恩没齿难忘!”
“你是被那齐刷刷的马蹄声惊醒了么?”灰袍人望了望南阳城方向。
“梦里曾经听了无数次吧!”温信咳了咳,苦笑道“这一次倒是真真切切的听见了。”
“我咋没听见。”少年紧皱眉头,侧耳似乎在仔细听着什么“狂风暴雨声?”
“凝神聚气,置于听宫穴。”
听宫穴?赵隐努力回忆无聊时看过的黄帝内经,呃,应该是这里。
赵隐听到了,无数哒哒的马蹄声交汇在一起,异常嘈杂,似有气吞山河之势。
“这”赵隐慌了一下,脚下一滑,差点摔了下去“南阳城已经失了么?”
“不仅南阳,估计邓州城和新野城都已经失守了。”温信叹了口气,“不知道温弘怎样了。”
“快点吧!”灰袍人一用力,似箭般又弹了过去。
马蹄声越来越近了,赵隐不得的跟上灰袍人的步伐,可是感觉越来越费力无比。
“还有多久才能到襄阳城啊”赵隐问道,“快跟不上你了。”
“晴明穴。”灰袍人似乎连多一个字都懒得说。
黑夜的雨幕中,隐隐约约看到了一片广阔的平原,被汉江紧紧的包裹住的襄阳城里,泛出丝丝的灯火,似乎在指引着路人。
丘陵之外是方圆近十里的滩涂,因汉江冲刷而成。赵隐一行人?瞬息而至。越过滩涂,便是襄阳城五十余丈宽的护城河,护城河之后便是属于襄阳城北边的震华门,赵隐一行人脚尖一点,沿墙而上,如同轻燕一般,便飞进了震华门的瓮城。瓮城的城楼之中,灯火微暗。仅仅照的清几尺之外的人脸。
“多谢少侠救命之恩。”见灰袍人驻足,温信再一次表达谢意,自己未持旌节,不得贸然进城,还是通报为妥。“就把我放瓮城吧,辛苦少侠。”
“看来定国军还未控制襄阳城。”赵隐抬头自言道“看城头松散的府兵,或许不知道西岐大军将至吧。”
大陈军制如古不同,那是府兵制和募兵制结合,募兵制是职业军人,吃喝,训练全在城外的营中。不像府兵制,乃是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而节度使正是募兵制的定国军一军统帅。府兵乃是各地知州征召,所以平时也由府兵募兵各自巡查二门。节度使、经略使、五军都督、副将、参将等高级节度军官员是不能进城的。
若是战时,边镇节度使乃可持节进城控制全城军政大权。
“高俊纶拜见温使。”
城楼之上,一个穿着红色官服的儒雅官员,身后跟着一个仆人,撑着油纸伞,站在城楼盘,悠然自得。
高俊纶悠悠然,慢慢的看似恭敬地作揖道“温使武功卓绝,没想到竟是纵墙而入。”
“高知州谬赞了。”温信似乎早已知道襄阳城知州在此等候。言语中毫无诧异和惊讶。
“不知温使深夜独自带人进襄阳城所为何事?”高俊纶未曾起身,做作揖状“边关是否有大事?不知温使旌节可在?”
“旌节未带。”被灰袍人放下的温信手持长枪,在瓮城中持枪作揖道“只因事况紧急,未来得及取。待布好城防,定回营取于知州。”
自己刚进瓮城,襄阳城知州便在此等候,温信知道肯定没啥好事。毕竟为了制衡自己,圣上派了自己最亲的亲信,德妃之弟高俊纶任襄阳知州。统制襄阳城内军政。
“那可得罪温公了。”高俊纶轻轻笑道“除非有六部官文案碟或旌节。不然,在这西岐大军将至的时候,温公是不能进襄阳城的。望温使见谅。”
“你既然已知西岐大军将至!”温信似乎着急了起来,似乎全然忘了自己受过重伤。“为何不让我进城!”
“经略使所在南阳已降西岐!你让我放你进城控制襄阳?”高俊纶怒吼“你襄南温氏,对得起天下么!”
“温使请回营吧,此事我丑时已派驿卒八百里加急送至建康。”高俊纶转身欲回城楼。“此刻若温使回营,与西岐大军战死襄阳城下,还能保住襄阳城内的温氏。高某也定在圣上面前为温公讨个侯爵!”
“西岐前锋距此不过百里!”温信大怒,青筋暴起“此时若不设防襄阳、樊城二城,等西岐大军至,你再召集城内府兵又如何来的及?”
“此事不必温使担心。”高俊纶右手一挥。
“最后问温公一句。”高俊纶转回身,面向温信,怒视道“当真不愿出城?”
温信看着城楼上的高俊纶,真想骂一句文人误国。“定国军若战死城下,府兵久缺训练,你如何守得住襄阳!”
“哼”高俊纶轻蔑的笑道,略有沉思。“定国军节度使温信惧战投岐,置七万定国军于不顾,欲施计拿下襄阳城。给我围住!”
城墙之上,除了瓮城城门一侧,百余本匍匐在地的弓箭手立刻起身,唰的一声,拉满弓弦,直指城下温信。
城门洞开,又有数百余刀盾手蜂拥而入,直接包围住温信等四人。
“温使,您乃大陈臂肘,临阵投敌,你如何对得起圣上皇恩?”
定国军拥兵七万,节度四镇,早已是圣上的心病。此时温毅已投敌,温信难辞其咎。莫说温信只身前来,就算他带着兵马持节而至,自己也断然不肯再让温信入襄阳城,以免被夺城。
何况此刻温信仅带几人闯入瓮城,不论温信有没有投敌,只要自己将其射杀于城内,一口咬定温信投敌。对于圣上而言,最终无论襄阳得失,自己都有功于社稷。不会有丝毫失察之罪。
并且凭借襄阳城的地势,除掉温信,控制定国军,坚守襄阳城。等待各地援军,到时候西岐不攻自退。自己不仅无过,还会是保住襄阳的最大功臣。
明哲保身,方乃上策。
想到这,高俊纶脸上不由地露出诡异的微笑。骤然起了杀心。
灰袍人依旧淡然的双手交叉持剑立在那里,笑着对赵隐道“还真有趣。”
而赵隐则又提了提肩上的麻袋,一时竟然忘了将温不惊放在地上。
“城墙之上那么多人,你没感觉到么?”赵隐狐疑的望着灰袍人。
是啊,灰袍人武功如此高深,又怎么会没注意到那些躲在城垛下的人。只不过,灰袍人只是想看看到底能发生啥事罢了。而赵隐,则真的是没感觉到。
“累么?”灰袍人望着赵隐,还有他肩上的**袋。
“呃,挺累的。”赵隐皱了皱眉头。
“那你还不把人放下,虽然我知道你舍不得放下。”
“你。。。我。。。”少年被人看透,却脸不红心不跳。虽然语塞,可还是舍不得放下“刀剑无眼,我还是扛着吧。”
不扛白不扛,现在不扛以后怕就扛不到了。
雨水浸湿了温信的衣甲和那本蓬松的乱发,像一团团蔫了的草木,黯然失神。可从睫毛滴落的雨水中,映出了那布满血丝而又无比坚韧的眼珠。手中长枪微微发颤,难道一切都不在掌握之中了?
白衣呢?温弘说的已经全部过江的白衣呢?
“拖住他。”温信听到身后传来灰袍人细微的声音。这声音,连赵隐都没有听见。
百度搜索 彻明 天涯 或 彻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