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资治通鉴之易迁慧 天涯 或 资治通鉴之易迁慧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张仪归报,秦王封以六邑,号武信君。
复往东说齐王曰:
从人说大王者必称齐蔽于三晋,
地广民众,兵强士勇,
虽有百秦,将无奈齐何。
大王贤其说而不计其实。
今秦、楚嫁女娶妇,为昆弟之国;
韩献宜阳;梁效河外;
赵王入朝,割河间以事秦。
大王不事秦,秦驱韩、梁攻齐之南地,
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临菑、即墨非王之有也!
国一日见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齐王许张仪。
张仪去,西往赵王曰:
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
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
大王之威行于山东,敝邑恐惧,
缮甲厉兵,力田积粟,愁居慑处,
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
今以大王之力,举巴、蜀,并汉中,包两周,守白马之津。
秦虽僻远,然而心忿含怒之日久矣。
今秦有敝甲凋兵军于渑池,
愿渡河,逾漳,据番吾,会邯郸之下,
愿以甲子合战,正殷纣之事。
谨使使臣先闻左右。
如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
而韩、梁称东藩之臣,
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肩也。
夫断右肩而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毋危,得乎?
今秦派发三将军行,
一军塞午道,告齐使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
一军军成皋,驱韩、梁军于河外;
一军军于渑池,约四国为一以攻赵,赵服必四分其地。
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王面相约而口相结,常为兄弟之国也。
赵王许之。
张仪行往北之燕,说燕王曰:
今赵王已入朝,效河间以事秦。
大王不事秦,
秦下甲云中、九原,
驱赵而攻燕,
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
且今时齐、赵之于秦,犹郡县也,不敢妄举师以攻伐。
今王事秦,长无齐、赵之患矣。
燕王请献常山之尾五城以和。
张仪归报,未至咸阳,
秦惠王薨,子武王立。
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张仪,及即位,群臣多毁短之。
诸侯闻仪与秦王有隙,皆畔衡,复合从。
五年辛亥,公元前(310)年
张仪说秦武王曰:
为王计者,东方有变,而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
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
臣愿乞其不肖之身行之梁,齐必伐梁,
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
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
王许之。
齐王果如伐梁,
梁王恐。
张仪曰:王勿患也。
请令齐罢兵。差使其舍人之楚,
借使谓齐王曰:甚矣,王之托仪于秦也!
齐王曰:何故?
楚使者曰:
张仪之去秦也,
固与秦王谋矣,
欲齐、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
今王果伐梁,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以信仪于秦王也。
齐王乃解兵还
张仪相魏一岁,卒。
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
又有魏人公孙衍者,
号曰犀首,
亦以谈说显名。其馀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纭遍于天下,务以辩诈相高,
不可胜纪。
而仪、秦、衍最著。
《孟子》论之曰:
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
君子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正道,
得志则与民由之,
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扬子《法言》曰:或问:
仪、秦之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者各十馀年,是夫?
曰:诈人也。圣人恶诸。
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
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
然则,子贡不为欤?
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
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
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
曰:
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矣。
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
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六年壬子,公元前(309)年
秦初置丞相,
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七年癸丑,公元前(308)年
秦、魏会于应。
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
甘茂至魏,令向寿还,
谓王曰:
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
王迎甘茂于息壤而问其故。
对曰:宜阳大县,其实郡也。
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其母织自若也。
及三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
臣之见不若曾参,
王之信臣又不如其母,
疑臣者非特三人,
臣恐大王之投杼也。
魏文侯令乐羊将
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
反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
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君之力也。
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
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
王曰:寡人弗听也,请与子盟。
乃盟于息壤。
秋,甘茂、长封帅师伐宜阳。
八年甲寅,公元前(307)年
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
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
秦王召甘茂,欲罢兵。
甘茂曰:息壤在彼。
王曰:有之。
因大悉起兵以佐甘茂。
斩首六万,遂拔宜阳。
韩公仲侈入谢于秦以请平。
秦武王,
喜爱力意戏,斗士也,
而后多人承富贵
孟者曰:
武王无子,异母弟稷为质于燕。
国人逆而立之,是为昭襄王。
昭襄王母羋八子,楚女也,
实宣太后。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
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
愚者所笑,贤者察焉。
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
王使人请之曰:
家听于亲,国听于君。
今寡人作教易服
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
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
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
公子成,
再拜稽首曰:
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
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
变古之道,逆人之心,
臣愿王熟图之也!
使者以报,
王自往请之,曰:
吾国东有齐、中山,
北有燕、东胡,
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
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
侵暴吾地,系累吾民,
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
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
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
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
公子成,
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
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九年乙卯,公元前(306)年
秦昭王使向寿平宜阳,
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
甘茂言于王,以武遂复归之韩。
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
由此怨谗甘茂。
茂惧,
辍伐魏蒲阪,亡去。
樗里子与魏讲而罢兵。
甘茂奔齐。
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
西略胡地,至榆中。
林胡王献马,归。
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
王贲之楚,富丁之魏,
赵爵之齐。
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楚王与齐、韩合从。
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
彗星见。
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
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
中山,献四邑以和。
秦宣太后异父弟称穰侯魏冉,
同父弟称华阳君羋戎,
王之同母弟称高陵君、泾阳君。
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
武王薨,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
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
是岁,庶长壮及大臣、诸公子谋作乱,
魏冉诛之;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
悼武王后出归于魏,王兄弟不善者,魏冉皆灭之。
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十一年丁巳,公元前(304)年
秦王、楚王盟于黄棘。
秦复与楚上庸。
十二年戊午,公元前(303)年,
彗星见。
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
又取韩,武遂。
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
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而请救。
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十三年己未,公元前(302)年
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
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之,亡归。
十四年庚申,公元前(301)年,
日有食之,既。
秦人取韩穰。
蜀宁煇叛秦,
秦司马错往诛之。
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
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
赵王伐中山,
中山君奔齐。
十五年辛酉,公元前(300)年,
秦,泾阳君为质于齐。
秦华阳君伐楚,
大破楚师,斩首三万,
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
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
秦樗里疾卒,
以赵人楼缓为丞相。
赵武灵王爱少子何,
欲及其生而立之。
十六年壬戌,公元前(399)年,
五月戊申,大朝东宫,传国于何。
王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
肥义为相国,并傅王。
武灵王自号,主父。
主父欲使子治国,身胡服,
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
将自云中、九原南袭咸阳,
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
欲以观秦地形及秦王之为人。
秦王不知,
已而怪其状甚伟,
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
主父行已脱关矣。
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
齐王、魏王会于韩。
秦人伐楚,取八城。
秦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棘,太子入质,至欢也。
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
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
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
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
楚王患之,欲往,
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
昭睢曰: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也!
怀王之子,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
秦王令一将军诈为王,伏兵武关,楚王至则闭关劫之,
与俱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藩臣礼,
要以割巫、黔中郡,楚王欲盟,
秦王欲先得地,楚王怒曰:
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
因不复许,秦人留之。
楚大臣患之,与相相谋曰:
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
而太子为质于齐。
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
欲立王子之在国者。
昭睢曰:
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
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乃诈赴于齐。
齐湣王召群臣谋之,
或曰:
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
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
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
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
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
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
秦王闻孟尝君之贤,
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请。
孟尝君来入秦,
秦王以为丞相。
十七年癸亥,公元前(298)年
或谓秦王曰:孟尝君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哉!
秦王乃以楼缓为相,
囚孟尝君,欲杀之。
孟尝君使人求解于秦王幸姬。
姬曰:愿得君狐白裘。
孟尝君有狐白裘,
已献之秦王,无以应姬求。
客有善为狗盗者,
入秦藏中,盗狐白裘以献姬。
姬乃为之言于王而遣之。
王后悔,使追之。
孟尝君至关。
关法:
鸡鸣而出客,时尚蚤,
追者将至,
客有善为鸡鸣者,
野鸡闻之皆鸣。
孟尝君乃得脱归。
楚人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秦王怒,发兵出武关击楚,
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赵王封其弟,胜,为平原君。
平原君好士,食客常数千人。
有公孙龙者,善为坚白同异之辩,
平原君客之。
孔穿自鲁适赵,
与公孙龙论臧三耳,龙甚辩析。
子高弗应,俄而辞出,明日复见平原君。
平原君曰:畴昔公孙之言信辩也,先生以为何如?
对曰:然。几能令臧三耳矣。虽然,实难!仆愿得又问于君:
今谓三耳甚难而实非也,
谓两耳甚易而实是也,
不知君将从易而是者乎,
其亦从难而非者乎?
平原君无以应。
明日,谓公孙龙曰:
公无复与孔子高辩事也!
其人理胜于辞,公辞胜于理。辞胜于理,终必受诎。
齐邹衍过赵,
平原君使与公孙龙论白马非马之说。
邹子曰:
不可。夫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
抒意通指,明其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
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
若是,故辩可为也。
及至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惇,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
如此害大道。
夫缴纷争言而竞后息,
不能无害君子,衍不为也。
座皆称善。
公孙龙由是遂绌。
百度搜索 资治通鉴之易迁慧 天涯 或 资治通鉴之易迁慧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