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长城的建设者 天涯 或 长城的建设者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当王翦,王贲父子攻灭了楚国,又攻灭了燕国之后,秦始皇的统一中原大战就只剩下齐国了。于是他命王贲为主将,蒙恬为副将进攻齐国,王贲率灭燕的主力挥师南下,十七岁的蒙恬率军八万由西进攻齐国。蒙恬虽然年轻,才十七岁,可终于还是赶上了秦始皇统一华夏大地的最后一战,秦始皇让他独立指挥一支队伍。
可这最后一战,齐国主力二十万都布防在西面防御东面的秦国,蒙恬的第一次独立指挥战就是一场大战,最后经过苦战才终于消灭齐国主力,攻破齐国。
被秦始皇尤为看重,称之为“中华第一勇士”。赠送给他一把寒月刀,并拜为内史。
内史在当时已经是秦朝咸阳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同时让蒙恬做了自己的随身护卫,秦始皇带着他开始巡游天下。
听到父亲蒙武的喊声,蒙恬立马躬身上前问道:“父亲大人,这么晚还未休息?”
对于这个儿子,蒙武无时无刻都在教导他,说道:“为将之道,文武兼备方为上将,文过于武则儒,武过于文则悍。”
蒙恬连忙答道:“父亲大人,所以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当令行禁止。”顺口就把孙子兵法中的为将要求回答了上来。虽然现在官职比父亲高,但是对父亲极其孝顺。
此时蒙武已经把兵书合上,站了起来,轻声问道:“皇上叫你何事?”
蒙恬回道:“陛下与我商讨屠将军与赵将军南下已经攻占了百越的两广、番禺以及珠江流域。正在开凿灵渠,准备南下进攻南海、越南、象屯等地以及善后事宜。”
这些向南进攻百越的战事都不是什么秘密,自然可以让父亲知道。
蒙武望着秦始皇的宫殿,说道:“皇上几十年来如一日,日理万机,真叫末将担心皇上的身体。”
“儿臣也担心父亲大人的身体,请父亲早些休息吧。”
蒙恬正说完。只见这时府里的卫兵带着赵高走了过来,赵高过来先向蒙武将军行礼,说道:“蒙武将军好,皇上请蒙恬内史大人到书房议事。”
蒙恬一听皇上又召见,连忙说道:“有劳赵中车府令,我们走吧。”说完就跟着赵高走了出去。
蒙恬踏进秦始皇咸阳宫大殿旁的书房,秦始皇正在里面批阅奏折。
蒙恬进了书房,说道:“末将参见陛下。”正要跪下行礼,秦始皇放下手中的书简,望向蒙恬道:“免了免了,坐,小高子,上茶。”
秦始皇接着说道:“现在南面百越已经收服,都打到海边和高山下。西面月氏国早已经臣服我先祖。只是北面兴起的匈奴和东北东胡两个部落尚在,你怎么看?”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秦始皇已经离座走过来拉起蒙恬的手,来到由户部绘制的地图前指点起来,蒙恬这些年任内史,天天跟秦始皇商议事情,知道他追求完美,想法常常天马行空,而又追求效率。
蒙恬指着地图答道:“皇上,臣之谋划是:先北上取河南地,然后修一条直道过去,再渡河北上屯兵阴山草原,寻机灭掉匈奴,后挥师东进。同时从我辽东郡(备注:韩国的京畿道,首尔一带)出兵北上,两路夹击,可灭东胡,北地尽可灭也!”
秦始皇听着他的指划,说道:“可,要么先修一条大直道过去草原?这条直道一定要宽要直,直通北部草原当中,北面以后不管往东还是往西打,朕大秦国一出兵,便可直取大漠中心,将草原一分为二。”
蒙恬激动的说道:“皇上英明,东面是海,南面是海,西面是高山,沙漠,而且有月氏国臣服我秦国,如果北面筑一条长城防守,再建一条出兵快速之大道于草原当中,定可安稳万世!”
秦始皇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你知朕心就好,哈哈。”
蒙恬看秦始皇高兴,连忙说道:“皇上,末将向皇上告一个月假,北上去九京参演一个私下相邀的汇演,顺便打探北上地形以修直道和匈奴国情况!”
秦始皇看了一眼蒙恬,说道:“你为国操劳,自统一天下后,守卫在朕身边也三年了,是该考虑一下婚配了,去吧,朕准你假。看中了谁告诉朕,朕给你主婚。”
蒙恬跪下道:“谢皇上隆恩。皇上至今未立皇后,末将也不敢考虑。”
秦始皇看了看书桌上一堆奏章,说道:“朕已经十几天没回后宫了,也用不了几个,前几天刚刚遣送两万名以前六国的宫女去了南越,让她们跟士兵或者当地的土著婚配了,在当地生活,繁衍。
立了皇后,你们每天要跪要拜的,礼节又会增加很多,这没有丝毫意义,自朕之后自然有人立的,那你先去打探吧,探清楚马上汇报给朕,朕命户部早制定出计划。”
秦始皇说完之后,走回书案前,坐下来继续批阅书简,蒙恬一眼望去,堆在旁边的文书还有近百件,只好悄悄的退了出来。
咸阳都城,乐府内,蒙恬对高渐离说道:“皇上同意我假了。”
高渐离问道:“内史大人,要我准备多少乐师跟您一同前往?”
蒙恬答道:“一个乐师都不要,我一人前往。”
高渐离惊愕、又迟疑了一下,但蒙恬将军的决定容不得他质疑。
高渐离马上恭敬的回道:“是。”
蒙恬接着说道:“此事还得保密。”
高渐离又道:“是。”
十月一日,咸阳都城,忠信将军府,蒙恬拜别了父母,然后带上自己的亲兵队长,也是蒙恬的老大哥羌魁将军。
蒙恬又点了一百名侦查兵,这些侦查兵都是对地形描绘、测算的能手。蒙恬再带上筝和笛。领着这一百名侦查兵,往北向九京出发了。
九京,春秋时晋国六卿之一中行氏第七代中行寅的墓地。
后来,中行氏一脉在六卿内讧中败亡。有些子嗣往东一直逃到齐国,而有些子嗣厌倦了战争,厌倦了官场的争斗,只想找个安乐之地。
就往远离权力中心九京中行寅的墓地来祭奠,在墓地旁边住了下来,慢慢的发展成了有上百人居住的小村庄。
九京城背靠阴山山脉,南临黄河,是一个交通要道。
战国时期,赵国派人进行了修建,使这个小村庄变成了小城镇。但因它北面是山,南面是河,也就只设了东西两个门。
后来秦又灭了赵国,也派人进行了修建,用木头做成围墙全部围了起来,还是只留了东西两个木城门。
但九京周围几百公里都是草原和山脉,离开了这个城镇,别的地方都很荒芜。所以赵国,以及后来的秦国都未在此屯兵驻守,她只是一个开放式的城镇而已。全镇人口发展到两万人左右。
蒙恬带着羌魁将军一行出了咸阳都城,往北来到云阳林光宫处,各带五十名侦查兵就分开了,蒙恬和羌魁约定两人带侦查兵相距三到五公里一路北上,侦查地形,记录情况,晚上再汇合。
这个羌魁将军也是参加了秦灭六国的统一大战,参与了灭赵,灭燕等战役,他爷爷是秦昭襄王六大将之一。他侦察能力十分厉害,是现在蒙恬黄金火骑军里侦查兵统领,也是蒙恬将军的亲兵侍卫统领。
晚上蒙恬和羌魁汇合之后,由蒙恬统一整理,总结归纳。然后派四人把这几捆记录地形的文书送回咸阳呈交秦始皇。
这样经过了十四天,终于到达了九京。而此时只剩下蒙恬将军和羌魁将军以及一名侦查兵。
原来从林光宫出来,北上这一带地形复杂,地势险要,山间又是猛兽老虎,熊等众多。一路山区侦察下来,已死伤大半。
这次蒙恬带的不是打仗的秦之精锐,还好有蒙恬和羌魁,一路射杀老虎和熊上百只,最后进入草原才相对安全,再无人员死伤。
十四天共送了十批文书回去,一百零二人出来,除去送文书回去的四十人,死了二十九人,受伤三十人。
蒙恬把死难者一一登记在册,再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折,奏折最后请求秦始皇好好怃恤他们的家人。
最后只好让羌魁和最后一名亲兵,带着死难者名单和最后一批记录文书回去,交代好之后已经是半夜,天上星星很亮,蒙恬躺在草里面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醒来,蒙恬洗了把脸,换了件富家少爷的衣服,骑马从西门进了九京城。
聚乐的地点在进了城的西边,也就是中行氏后人的庄子里。当时中行氏后人以守墓之名逃到这里,遵循祖先告诫,永不问政事。
经过几百年的繁衍,已经是这个城镇最大的,也是最有钱的大家族。当然,这个城镇百分之六十都是中行氏的后代。
蒙恬进了城来,中行氏府邸极是好找,走了大概一里地,只见前面楼阁纡连,竟是好大一座庄院,刚到门口,一个五十多岁的管家过来相迎,身后跟着四名仆从。
那管家问道:“请问是哪里过来的乐师?庄主命老奴在这里恭候多时。”
蒙恬心想自己孤身一人,自不能说是秦帝国乐府派来的。于是说道:“我姓蒙,师从秦国咸阳琴师秦青,听闻此地有聚乐,特慕名前来,以求观赏、赐教。”
管家看他一表人才,结实高大又不失文雅,说道:“赐教不敢当,久闻秦国人杰地灵,蒙琴师这么远过来真是有心了,请进吧!”
百度搜索 长城的建设者 天涯 或 长城的建设者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