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长城的建设者 天涯 长城的建设者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时间到了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9月),华夏大地第一个伟大的帝国建立了。这个君主就是秦帝国的君主,也是华夏大地的第一位皇帝,他叫秦始皇。
他消灭了华夏大地其他并立的六个强大国家,第一次统一了华夏大地,将他的子民散布在整个华夏大地上,他不断地在他的领地内巡游,让生活在华夏大地上,所有他的子民都能够看到他,知道他的存在。
在这个秦帝国的都城咸阳,一座乐府的大殿内,乐府最高长官,已经五十岁的大乐府高渐离正在陪着一位少年。
这少年高大的身躯,有着结实的双腿,坚实的臂膀。隆起的健壮胸肌把衣服都撑起来,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高挺的鼻子,浓密的眉毛,当真英俊无比。
这少年精通音律,尤善秦筝、编钟和笛等几种乐器。
不过现在秦帝国乐府内人才济济,从六国俘获过来的乐师就有近千人,秦始皇对所有人都赦免,包括当初和荆轲、秦舞阳两人一起谋刺他的乐师高渐离,都既往不咎。
同时让高渐离担任乐府令最高长官大乐府,掌管大帝国所有的礼乐歌舞。秦始皇命以他为首的乐师一起谱写为大帝国歌功颂德的《秦颂》。
这少年坐在原本是大乐府坐的位置上,坐在少年左边的是大乐府高渐离,右边是以前赵国乐师旷修,再往下是以前楚国乐师邑子、钟建。大厅当中地毯上还有许多女乐在跳舞。
高渐离擅长击筑,这少年每次过来,都要听高渐离击筑一次。
这时高渐离伸出双手拍了三下,大殿当中的女乐们退去,高渐离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到大殿当中,向少年鞠了一躬,说道:“内史大人,下官为您击筑,请指教。”
少年也恭敬的站起来,右手掌摊开,手臂一伸道:“指教不敢当,高大乐府,有请。”
在坐余下的众乐师见少年站起身来,也都立马站起来。
这时少年说完了话,然后示意他们都坐下,一起听高渐离击筑。
这高渐离很少在众人面前击筑,能让他心甘情愿击筑的只有大帝国的皇帝秦始皇和这位少年,还有他死去的好友荆轲这三人。
所以每次这少年来到乐府令,对众乐师来说都是一种荣幸。因为他们的最高长官都会为少年击筑一次,众乐师都有幸聆听。
这时早有其他乐师在高渐离身前摆下他的筑,高渐离的筑就像现在的琴,有十三弦,弦下有柱,高渐离左手按着弦的一端,右手执一把竹尺击打在弦上。
这高渐离原是燕国人,是一个非常爱国之人,虽然现在秦帝国已经一统华夏,政令分明。但他常常想起自己的燕国。一旦想起自己的故国,心情就会十分悲痛,击筑发出的音乐很是悲亢。
而这个筑本身发音就很低沉,适合演奏悲情的乐曲,高渐离演绎的淋漓尽致,一曲已罢,众多失去故国的乐师都多有流涕。
这时少年说道:“高大乐府,现在帝国一统,结束了以前七国纷争不断的局面。成为这天下最强大的国家。
大家同为臣民,皇上变法革新,奖励耕战,选贤任能,富国强兵。凡事都亲力亲为,帝国一片欣欣向荣,你为何奏出的音乐如此悲情?来人,换上编钟演奏。”
听到少年的话语之后,几个乐师把编钟抬上来,开始演奏,编钟音乐清脆明亮,悠扬动听。
这个少年经常来乐府奏乐切磋,跟这些乐师们都很熟悉,大家亦师亦友。这时大厅当中八个乐师在演奏编钟,几十个女乐也在大厅中翩翩起舞。
高渐离回到了座位上,身子往少年旁边一倾,低头说道:“内史大人,下官有个不情之请。”
少年的头微微向他侧过去一点,说道:“高大乐府,请讲。”
高渐离说道:“下官深知内史大人除了练兵和武艺之外,还酷爱器乐,更是精通音律。虽然现在六国的乐师都归在帝国乐府内,内史大人也经常跟他们切磋,但是应该还未听过异域的歌舞器乐吧?”
少年朝他疑惑的问道:“异域的?”
高渐离说道:“十五年前,华夏大地还是七国并存的时候,我们各国的乐师私下会相约,大家每三年举行一次聚乐,后来因为战争,华夏大地的国家就都停掉了聚乐,现在天下一统,各国的乐师又开始商议恢复聚乐。
前几天下官收到邀约,本来是想在秦国都城咸阳来举行,但其他各国乐师们还不清楚皇上对他们的态度,怕被加害,所以地点改在了偏远的北方。
毕竟十年过去了,下官也想去重聚,可是又要完成皇上的《秦颂》,不敢耽搁,而内史大人的音律,所掌握的器乐又都在下官之上,下官才斗胆恳请内史大人带为出席。”说完诚惶诚恐的望着少年,
那少年略一沉思,问道:“都有哪些异域乐师?”
高渐离回道:“禀内史大人,就秦帝国周边国家的乐师,有东胡国、月氏国、黑水国、乌孙国、赛种国、匈奴国等地的乐师。还有不代表国家,但很有名气的个人乐师。”
“以前的六国乐师已不复存在,都属帝国乐师,所以整个帝国就邀请了下官,这都是乐师们自行组织的聚乐,不代表国家,没有哪一方举办,都只是聚在一起交流切磋。”高渐离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对少年补充道。
那少年哦了一声,继续问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高渐离答道:“在帝国北面偏远的九京(后为九原,今包头附近),这个地方对于众乐师来说是居中位置,以前我们也是在故去的赵国举行的,这次约定的时间是十月十五日。”
少年沉思了一会,说道:“九京这个地方我知道,咸阳出发一来一回也得一个月,我还得向皇上请假,不过高大乐府专心创作《秦颂》吧,等我向皇上请了假再来向大乐府面聊。”
高渐离连忙说道:“感谢内史大人成全下官,下官敬内史大人三杯。”说完端起酒杯,连饮三杯。
少年出了乐府令,已是午夜时分,高渐离等一众乐师把他送将出来。
乐府令门口早有那少年的卫兵把他的两匹马牵到了门口,那少年飞身上了一匹马,一提缰绳,往忠信将军府而去,一众卫兵近二十人紧跟而去。
忠信将军府在咸阳城的左边,是一座颇有气势的府邸,朱漆大门上方悬着秦始皇亲笔写的“忠信将军府”金字匾额,在月光下尤其发亮。
大门两侧,立着两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石像。两边都是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卫着,这些士兵清一色披着红色盔甲。
“少将军回来了!”有人高呼。
远远的见到少年,早有立在大门两边的卫兵迎上去,立马把少年的马缰绳接了过去,那少年跳下马,径直走进忠信将军府。
少年大约往里走了三百步,前面有一块场地,周边摆满了各类兵器,一些石锁,石墩。
场当中有一位四十多岁的魁梧将军,端坐在椅子上,旁边点着一盏灯。他手里拿着一本兵书在看,听到脚步声,头也不抬的直接说道:“恬儿,过来。”
原来这个少年叫蒙恬,其祖父蒙骜的父亲年轻的时候从齐国来到秦国,为秦国开始效力,但没有混出什么名堂,到了祖父蒙骜这一辈,才混出名堂来,祖父蒙骜历任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个君王,都为大将军。
蒙恬的祖父蒙骜早年跟随战神白起,屡立战功。父亲蒙武,跟随名将王翦同为将军,为秦始皇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这个少年,从小祖父,父亲对他就严格要求,自幼就让他熟读各种兵书,熟练武艺。
祖父蒙骜给他留下了很多与白起一起打仗的阵法,兵法供他阅读,而他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弓箭、器械、马上枪、步下剑法无不娴熟。
还有一个小他两岁的弟弟留在家中的缘故,蒙恬三岁起就跟着父亲蒙武在军中行军打仗,八岁开始就跟着父亲蒙武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开始出力了,小小年纪,就经常在军中出谋划策。
其中一次对楚国的战争,当时秦始皇任命年轻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父亲蒙武为副将。
李信率十七万大军深入楚地,走当年白起将军走的行军路线。楚国吃了一次亏怎么能再吃一次亏,早就防备好了。
年仅十三岁的蒙恬当即建议父亲三万士兵急行军三昼夜,赶到棠溪以南,竟然攻击楚军最南部,李信主力才得以保全,退回秦境。
而蒙武的三万军队担负着掩护主力撤退的任务,在后方与楚军交战,异常惨烈,并且被楚军各种围追堵截,蒙恬出奇计一一化解,带着部队也撤回秦国,受到秦始皇的赞赏。
而后秦始皇立即移樽就教,亲往王翦家让王翦重振旗鼓,率六十万大军灭了楚国。秦始皇同时让蒙恬跟着王翦攻打楚国。

百度搜索 长城的建设者 天涯 长城的建设者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长城的建设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飞奔的小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奔的小鸡并收藏长城的建设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