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魑魅魍魉集 天涯 或 魑魅魍魉集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故事一:半仙儿体内住着一条龙,乞雨灵验,最后却被活生生凌迟了旧时,监县的城隍庙有一卦摊,一个叫黄百行的老汉,精通卜算之术,平日为人们问吉占凶,百卦百灵,被县民誉为黄半仙。却有一年,监县大旱,全年降的雨滴不够一头牲口喝的,连白水河也干涸了,黄百行暗地卜了一课,卦象却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他大惑不解,难道这何日有雨竟是未定之数?
又过七日,天色已晚,黄百行收了卦摊,往家里赶,却突地风起云涌,尘土滚滚,黄百行以为要下大雨,不料一条闪电半空降下之后,云消风散,没了动静,黄百行却忽觉左眼酸疼不已,越揉越甚。归家之后,对着铜镜一照,看见眼皮里有一道细微白线,怎么都拨不下来。
是夜,做一梦,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声音说:“吾乃雨龙是也,近日有祸,躲先生体内暂避时日,待风声消停,吾再离开。”
黄百行恍然大悟,道:“曾闻龙类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行雨布云,吐云吞雾,小则隐身藏形,古人诚不欺我,今日有幸得见,竟然微缩成一条细线,躲于眼皮里,奇哉,奇哉,”惦记监县旱情,于是又问:“您既是龙类,可知如何让监县逃离旱灾?眼下已有一年未曾有雨,县民苦不堪言。”
蜇龙道:“行雨之事,倒不难办,明日可搭建一座法坛,先生你站在台上,依吾之言,念动行雨令,吾暗中助你一臂之力,便可调来一场大雨,只是一点,你万不可说出我的行踪,旁人问你,你可诳骗他们,说你懂行雨道法,且记,一旦吾行踪暴露,便有性命之忧。”黄百行闻言,急忙跪下,耳中传来这蜇龙的行雨令辞,黄百行小心翼翼,牢牢记住。恰一声鸡啼,黄百行从梦中醒来,天已大白,对着铜镜照照,那条白线依然存在,不禁思忖道:“或许真是蜇龙托梦于我,”梦里的口诀记得清清楚楚,他又默念一遍,眼皮跳动不止,大喜道,这下监县有救了。
依着梦里蜇龙吩咐,在闹市处,自己出资搭建了一个高三丈三的法台,两日建好,披发跣足,时近正午,日头毒辣,台下围满了看热闹的县民,个个嗤之以鼻,说这黄半仙什么时候会乞雨了?但见黄百行绕台缓行,嘴里念叨着,最后燃了三柱香,朝东跪拜,说此香烧尽,雨就会来。他跪得汗流浃背,下面的看客有说有笑。三柱香烧得还剩一成,突然狂风大发,吹得人们睁不开眼,瞬间乌云滚滚,暴雨倾盆,看客们躲避不及,个个淋成了落汤鸡,抱头鼠窜,奔走相告,可不得了了,黄半仙求来大雨了!暴雨整整下了半个时辰,久旱逢甘露,灰蒙蒙的监县,又有了生机。
是夜,黄百行又梦到蜇龙,问他,此后若老天爷不及时降雨,是否依然可用此法借来云雨?蜇龙说只要有他在的一天,传授给黄百行的行雨令就有效。黄百行闻言狂喜,这时,才知道此前那个模棱两可的卦象是何含义,原来老天什么时候下雨,竟掌握在自己手里。此后一整年,黄百行用行雨令给监县带来了近十场大雨,该年收成奇好。
黄百行也从以前的“半仙”升阶为“大仙”。然而,黄百行日益憔悴,闷闷不乐,旁人问其何故,他也不答,众人还以为他是因为行雨之事,耗了法力道行,送鸡送鸭问候,黄百行一一回绝。忽一日,黄百行又行一场大雨之后,突然眼皮一痛,一条白光直冲云宵,变成一条十丈余长的白龙,对黄百行说道:“吾友,吾的劫难已解,今番吾要去也,多谢吾友收留之恩。”话毕,钻入九天,消失不见。黄百行抬头望着半空,长叹一口气,“但愿监县不再有旱灾,否则,唉……”
乌飞兔走,眨眼又过三载,期间监县倒算风调雨顺,只是到了第四年,又现旱情苗头,春季过完,老天爷都没有下一丝雨,县民多次找到黄百行,黄百行只是摇头不语,县民越来越怒,直骂黄百行是个妖人,良心坏透,黄百行没有了蜇龙相佑,虽然也试过半夜登上法台念行雨令,却再也不管用了。他亦知晓,犯了众怒,是件极可怕的事,那夜,闪过一丝离开土生土长的监县之念,但最后抛却此念,他无儿无女,年纪也大了,背井离乡,他舍不得。平日里,他忍受着县民的咒骂,心里乞求着老天爷垂怜,及早下雨。然祸不单行,盛夏结束时,监县又发生瘟疫,多人患上疟病,愈传愈多,仅仅县城便有千人获病,忽冷忽热,整天晕头转向,苦不堪言。
渐而,流言四起,说是有疟鬼作祟,到处散播疟疾,到最后,县民把矛头纷纷指向黄百行,说这疟鬼就是他招来的,是他长期不乞雨所致;还有人说,以前的降雨,根本就是凑巧,皆因这黄百行懂得歪门邪道,能掐会算,该下雨的时候,装模作样登台念咒,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而今半年不降雨,乃是老天爷惩罚这个恶徒,连累了大家。还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传闻,说吃了黄百行的肉,可以治好疟病,没有疟病的人,吃了能多活两年。
最后,黄百行的房屋被县民捣毁,一把火烧了,还讥笑他怎么不降雨自救,不解恨,又将他押往县署,县署里的老爷,为了平息众怒,接受县民建议,把黄百行千刀凌迟。行刑之日,围得人山人海,为了照顾看客,特意将行刑地点选于之前黄百行的法台上,看客们个个仰着脑袋,眼睛瞪得铜铃一般,比降了大雨还惬意。黄半仙被缚在木柱上,心灰意冷,看着台下的看客们,默然不语,此前对他感恩戴德的县民,现在却像是一条条饿狗,等着他身上的肉被刮下来后争先吞食。
故事二:小寡妇上坟,狼口救下一只吃素的狐,奇缘来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今儿个,就说个吃素灰狐的乡野故事。
多年前,在老家靠山屯有个女人叫水秀,长相标致,心地善良,只是不幸,30岁上男人出了意外,扔下她独自拉扯着一个六七岁大的孩子过活。俗言:寡妇门前是非多,水秀也不例外。水秀的是非,多来自仅一墙之隔的酒蒙子陈歪嘴。陈歪嘴人如其外号,见酒就眼红,沾酒就打晃,天天醉眼马哈,硬着舌头胡说八道。而自打水秀的男人去世后,他只要喝了酒,要么拦人,趁机揩油过手瘾;要么在人家门口转圈,往院里撒么。但,他绝不敢硬往院里钻。
因为,水秀家里养着一条笨狗,和一只狐狸呢。那狐狸,生得细眉细眼,没拴没套,遇着外人便蹿上狗背,龇牙咧嘴地往前冲,样子凶得甚是吓人。脑补下狐狸骑狗的情形,是不是很逗?事实却是,记不起有多少回,水秀都被大辣椒气得不行,吧嗒吧嗒一个劲地掉眼泪。这大辣椒,是酒蒙子的媳妇,牙尖嘴利,是个得理不饶人、无理辩三分的主儿。且说这天,大辣椒刚出门,便瞟见男人酒蒙子探头探脑地往水秀家里瞅。“王八犊子,又被狐狸精勾去了魂!”
随着呵斥声起,大辣椒大步奔来。恰恰这当儿,水秀走了出来。按说,男人馋腥,你拾掇男人去啊,可大辣椒偏不,双手叉腰,冲着水秀就嘴皮子翻飞,骂上了。水秀想反驳,可接不上茬,也插不进话。眼见大辣椒越骂声越高,越难听,水秀气得泪盈满眼。而在较劲之际,只听“汪汪”几声吠叫,那只灰狐驱着笨狗,呜的冲出了柴房!“大伙都来瞧啊,狐狸骑狗,多新鲜。”大辣椒仗着男人在旁,仍咋咋呼呼,“大狐狸精养着小狐狸精,一家子都成精了!狐狸精勾引我男人,不要脸!”“你胡说,我没有。”水秀再也控制不住,呜呜哭起来。那灰狐却飞蹿而起,径直扑向了大辣椒。“救命啊,狐狸吃人了——”
大辣椒吓够戗,出大糗了,脚下一绊摔了个狗抢屎。闻声赶来看热闹的街坊邻居却哈哈笑说:“没事,水秀养的狐狸吃素,不咬人。”见大伙都不帮她,大辣椒撅屁股爬起,扯着酒蒙子仓皇奔回了自家院。酒蒙子居然恬不知耻,狡辩说确是水秀勾引她。想想看,水秀的男人都死两三年了,而她正值如狼似虎的年纪,岂能耐得住?可全屯子的男人都来帮腔,说她养的狐狸吃素,这不纯属扯淡,扯犊子吗?媳妇,你等着,看我咋拆穿它,把你丢的脸给找补回来!故事说到这儿,需补一嘴骑狗灰狐的来历。前年,一天,水秀去给男人上坟。刚走进山坳,便听声声悲鸣撞入了耳朵。循声望去,但见一头灰狼掏了狐狸洞,正撕咬狐狸幼崽。水秀捡起根木棒,壮胆轰跑了灰狼。当时,现场很惨,母狐死了,四五只狐崽也只剩一只还活着,但伤得很重。水秀瞅着可怜,就把它捡回家,治好了伤,和狗崽一起养。众所周知,狐是食肉目动物,多捕食耗子、野兔、青蛙等小动物,也采食野果。说来也怪,水秀喂狗,只喂粮食,那狐崽子竟也吃起了素。然而,这日,酒蒙子却吵吵巴火找上门,说水秀家的狐狸偷吃了他家养的鸡。
证据呢?瞧,你家门口的柴垛里,有血,有鸡毛!“小灰,大黄,你俩过来。是不是你们干的?”水秀把笨狗和狐狸叫到柴垛前,问。令人咋舌的是,那狐狸和笨狗居然都听得懂,摇了头。大辣椒则手持铁锹奔来:“人偷人都不承认呢,畜生偷鸡能承认?畜生就是畜生,老娘拍死你!”骂声乍起,那狐狸突然目露凶光,作势欲扑。酒蒙子忙抢过铁锹,狠狠拍去。水秀见状,连想都没想,伸手去拦。出事了——酒蒙子收势不住,锹尖砍上了她的胳膊,登时血流汩汩。与此同时,那灰狐霍地跃起,直落上酒蒙子的肩,照着他的脸就是一爪子。只一下,陈歪嘴变成了豁嘴,嘴角被硬生生撕开,差点裂到了耳根!
那灰狐情知闯大祸,紧接着飞逃出院,几个纵跳便隐入了山林之中。
然而,故事至此,并未完结。也便是从那天起,大辣椒开始倒霉,鸡鸭鹅狗,养啥啥死,都是被咬断脖颈,然后整整齐齐摆放在了屋门口。那就养猪。可没多久,一天清晨,有个街邻起得早,竟发现了这般怪异的一幕:一只狐狸,骑在猪背上,挥着树枝,赶着它屁颠屁颠走去了深山沟。那头猪,是酒蒙子家新养的。一连数年,酒蒙子两口子半只活物都养不长。大伙都心知肚明,是那只灰狐在作妖发威,在报复,便劝大辣椒去给水秀赔个不是。水秀却转了身,喃喃:“畜生就是畜生。畜生的事儿,我不问……”
故事三:小镇出现一只阴阳眼白猫,被老太太收留,几年后,白猫报恩救了一城人
罗匡镇有个老太太,名叫木英,人称木婆婆。木婆婆早年失夫,有个儿子在大城市里上班,后来把家也安在城市里。木婆婆带了几年孙子之后,就一个人回到小镇上。倒不是木婆婆和媳妇有什么不愉快的地方,只是因为木婆婆不习惯大城市的生活,她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好。木婆婆住的小屋就在镇上的一处小院子,虽然不大,但是冬暖夏凉。小院里还能种些青菜,也够木婆婆自己吃的了。木婆婆为人厚道,有时自己种的菜吃不完,就送些给邻居。四邻谁有个啥事需要帮忙的话,木婆婆也会热心帮忙。所以,小镇上只要一提起木婆婆,都知道就是那个独居的老太太。
木婆婆虽然年过六旬,但是很注重身体的健康,她每天早起都要绕着小镇边上走一圏,一来一回就得一个多小时。有一天早上,木婆婆锻炼的时候路过一片树林,听到几声猫叫。木婆婆走近一看,只见树下一只白毛小猫正在簌簌发抖。夜里刚下过雨,草丛都是雨水,小猫浑身湿漉漉的,甚是可怜。木婆婆在原地等了半天,也没见有人来找猫,就把它抱回了家,用毛巾把它的身子擦干净,又拿着一件旧衣服把它包在里面,让它暖暖身子。木婆婆又去市场,买来一条小鱼,把鱼肉拌在粥里让小猫吃了。过了半天,小猫似乎恢复了精神,跑到木婆婆身边窜来窜去。木婆婆就把小猫抱到腿上。小猫抬起头和木婆婆对视,这一眼,把木婆婆吓了一跳,原来,这是一只“阴阳眼”的小猫,刚刚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阴阳眼是民俗信仰中的一种通灵的特异功能,代表能看见鬼魂等其他人看不见的超自然现象存在。但在民间,拥有“阴阳眼”的人或者动物一般会被认为是不祥的。难道,就是因为这对眼睛,这只小猫才被主人抛弃的么?小猫看起来才满月的样子,小小的身子那么柔软,又可怜兮兮地望着木婆婆。木婆婆说:“可怜的小东西,不管你是自己走掉的还是被抛弃的,既然咱们有缘,就留下跟婆婆作个伴吧。”小猫咪似乎能听见木婆婆的话,它喵喵了两声以示回答。从这天起,小猫就呆在了木婆婆家,在她的喂养下逐渐长大。长大的猫咪阴阳眼更加明显,让人看来有一种胆颤的感觉。在小镇,人们都知道木婆婆养了一只阴阳眼的白猫。猫小的时候,小孩子都喜欢来看它,但看过猫的小孩子都很害怕,年纪小的甚至当场就哭了起来。
长大后,白猫更具有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如果不是熟悉的人到木婆婆家,在门口遇到这只猫甚至都不敢进门。白猫不止为木婆婆家除去了老鼠,还成了老人的保护神。有一次,夜里有小偷想进木婆婆家,刚撬开门进屋,就看见黑暗中一对眼睛阴恻恻盯着他,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然后,小偷就落荒而逃。这事之后,木婆婆更加喜爱白猫,把它当孩子一般看待。在乡镇,养猫并不是养宠物,也不会给它弄很“豪华”的家和食物,有大米粥拌熟鱼肉就是不错的待遇了。这白猫似乎也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它白天就在木婆婆的院子里晒太阳睡懒觉,顺带看家门,晚上就很精神,四处走动,有时也溜出去“玩玩”,但大多过一会就会自己回家。
可是有一天晚上,白猫跑出去后就没再回来。到了十点多,木婆婆坐不住了,便出门去找。她一边打着手电,一边呼喊着:“小白,小白,回家啦!”邻居听到木婆婆在找猫,纷纷走出来看看。这时是夏天,镇上的居民大多还没睡,街上也还有乘凉的人在,一听说找猫,都自动参加进来。不一会,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四处找猫,连妇女小孩也出来凑热闹。就在人们在街上找猫的时候,一阵摇摇晃晃的感觉让众人站住了脚步。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更强烈的震动让人几乎站不住脚。这时,开始有人叫了起来:“地震!地震了!”听到地震,大家都吓呆了。有经验的老人赶紧叫了起来:“大家快找空地蹲下,千万不要走到墙边或楼下!”震感越来越强,已经有房屋倒塌的响声传来。大家赶紧各自找地方蹲下来。好在只过了一会,震感就小了。这时,开始有人往回跑,他们想回家找家人……
天亮的时候,人们都在街上议论昨晚的事,都说很神奇,倒塌的那几家人,屋里都没人,他们都出来帮木婆婆找猫了。他们因为找猫躲过了灾难,而白猫在地震之后自己就回来了。有人说,是猫救了大家的性命,也有人说,这只是巧合而已。
到底是猫救了人还是巧合,谁能说得清呢?
百度搜索 魑魅魍魉集 天涯 或 魑魅魍魉集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