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抗战胜利了,陶杏生听说原市**秘书科长马杰如今是三青团湖南省支部团籍科科长,便把这个情况向省工委书记胡里做了汇报。
胡里眼睛一亮:“那好呀,我们正想打进三青团,这是一个好机会,你马上与马杰联系。”
陶杏生给马杰打电话。马杰很热情,说现在正好缺人手,让陶杏生马上去他那里上班。
陶杏生第一天上班,马杰显得很高兴,他握着陶杏生的手,上下打量着,“小陶,我们有一年多没见面了吧,你是越来越漂亮了。”
“还漂亮呢,整天住山洞,吃野菜,能活着就不错了。”
马杰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是啊,我带一家人逃到贵州,这一路真是九死一生。”
陶杏生有些吃惊:“怎么,你没跟许梦伦一起走?”
马杰鄙夷地哼了一声:“别提那个许梦伦了,他先跑了,留下我们差点成了日军的俘虏。”
“他真不是东西!”陶杏生愤愤地骂了一句。
马杰问:“小陶,你给我打电话说回去看母亲,怎么就一去不回了?”
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陶杏生直率地说:“其实我母亲没病,我是不想做许市长的小老婆故意躲开的,后来日军占领长沙,我回老家躲日本人,也就都失去了联系。”
马杰抱歉道:“小陶,你走这件事我也有责任,当时作为许的部下我又不得不那么做。”
陶杏生微微一笑:“马科长,我没有怨你。”
闲聊了一阵,马杰谈起工作,他安排陶杏生把各地新发展的团员情况归档造表,陶杏生欣然接受。
“我带你先看看档案室吧。”马杰从他办公桌抽屉里拿出钥匙,走到办公室通往档案室的门前,用钥匙打开门,带陶杏生走进去。
没想到里面这么大,像一个小图书馆,有十多排铁质文件柜,文件柜里摆满档案袋。
“这里的档案都是按地区、年代、单位摆放的。”马杰边走边介绍。
陶杏生凑近档案柜瞥了一眼,她好奇地问:“还有三几年的档案,那些人如今都已进入中年,还留着干什么?”
“一些重要人员的档案省党部有时会调阅,不过大多数没什么用,你如果有时间可以清理一下,否则新档案没地方放了。今天下午,你就在这里熟悉熟悉。”
走出档案室,马杰锁上门,把钥匙交给陶杏生:“这把钥匙你留着,我那里还有一把。”
然后他指着档案室门旁的桌子:“小陶,你就用这张桌子吧,找资料方便。”
陶杏生问:“科里其他人在哪儿?”
“这是科长室,旁边还有一个办公室。”
“我在科长室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你负责团籍统计,不坐在这坐哪里?”
上午剩下的时间,陶杏生清理办公桌,又把办公室里里外外打扫一遍。
中午马杰带陶杏生到对面的米粉店吃米粉。米粉店不大,只有四张小桌子,陶杏生抢着付钱,马杰拦住:“小陶,今天给你接风,还是我来吧。”
“那好,下次我请你,马科长。”说罢陶杏生选了个靠里的位置。
马杰付完钱,在桌子对面坐下。
伙计送上两杯茶。
马杰端起茶喝了一口,他看着陶杏生问:“感觉怎么样?”
陶杏生眨了眨眼睛:“挺好啊。”
他微微一笑:“这就是个混的地方,好歹有个事做,比起躲日本人,现在的日子就像天堂了。”
陶杏生也有同感:“如果日本人再不投降,我们一家不被打死也得饿死在那个山洞里,这些该死的鬼子!”
这时伙计把米粉端上来,她起身帮伙计把米粉端到桌子上。
马杰往自己碗里加了一勺辣椒面,然后问:“小陶,要不要加一点?”
陶杏生笑着点点头,伸手接过小勺给自己也舀了一勺,她用筷子把碗里的辣椒面搅匀,尝了一口米粉,味道是不错。
“还行吧?”马杰笑着问。
“真好吃,滑爽,汤也鲜。”
“这汤是诀窍,精华都在汤里了。”
“哎,许梦伦那个生活秘书钱爱玲有消息吗?”
提到钱爱玲,马杰来了精神:“钱爱玲成了你的替身了。”
“我的替身?”
“你走之后,许梦伦开始追钱爱玲,钱爱玲本来就想攀龙附凤,他俩一拍即合,还没等过门就苟合到一起。”
“许梦伦娶了她没有?”
“没有,许梦伦本来就是玩玩,日本人一来,他趁机不辞而别。”
“那钱爱玲后来怎么样了?”陶杏生关心地问。
马杰摇摇头:“没消息了,她孤身一人,兵荒马乱的,凶多吉少。”
吃完饭,马杰说他下午有事,要晚回去一会儿,让陶杏生先回去。
回到办公室,陶杏生坐下来,四处看着:这是一个套间,外面一间作办公室,里面做档案室;办公室有三张办公桌,靠门口一张空着,里面两张,一张靠西窗,是马科长的,另外就是自己这张。
陶杏生站起身,走到马科长的座位往窗外看,窗外有一棵大树,叶片厚而油亮,枝杈茂密,像一把巨大的雨伞撑在窗前,挡住了午后灼热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看到过道那边还有一个小花园,长椅上有几个青年人在大声地争执着什么。
陶杏生看一下表,到工作时间了,她打开档案室的门走进去。档案是按地区的首个字母排列的,陶杏生突然产生一个冲动,她快步走到字母C前,打开柜子,找到了辰溪县一九四零年的档案。陶杏生快速翻看档案袋,很快找到了桃园女中的档案袋。陶杏生坐到地板上,把档案从袋子掏出来,一张一张地仔细翻看,突然她眼前一亮,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短发、瘦脸、黑色镜框眼镜,是郑敏。
往下看组织鉴定栏,陶杏生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该同志为破获**潜伏组织做出了卓越之贡献......”
此时传来脚步声,陶杏生迅速起身把档案袋插回原处,然后若无其事地随便翻着。
“小陶,小陶。”
“马科长,我在这儿。”
马杰走过来,对她招招手,“来,我写了份报告,你帮我再抄一遍。”
陶杏生答应着随马科长走出档案室。
陶杏生一边抄报告,脑子里一边想着郑敏,她回想起一九四零年在“特训班”的那个夜晚;她一直怀疑郑敏,那天晚上她说的那些话非常可疑,现在一切都有了结论。
抄完报告,陶杏生说自己有事想早点回去,马杰很痛快:“走吧,以后有事尽管跟我说。”
离开省团支部,陶杏生立刻赶往胡里住处。
看到陶杏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胡里紧张地问:“出了什么事?”
陶杏生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知道郑敏么?”
胡里点点头:“听你姐姐说过。”
“我姐姐怎么说的?”
“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陶杏生把刚才的发现向胡里作了汇报,胡里听后眉头紧蹙:“看来,你姐姐的怀疑是对的。杏生同志,这个情报很重要,郑敏最近一直试图跟组织联系,她对你姐姐和刘寿祺同志的威胁太大了。”
陶杏生非常担心:“是的,姐姐是她的入党介绍人,千万不能让她发现姐姐。”
“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办。”胡里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寒光。
陶杏生走之前,胡里让她带上微型照相机,并嘱咐:“你要千万小心,每次到这里一定要注意观察,确保没有被跟踪。”
******
一天中午,周鼎勋来到周太暄的宿舍。兄弟相见分外激动,周鼎勋详细地询问了哥哥在江西的经历,并兴奋地告诉哥哥他也加入了共产党,如今是省工委的交通员。
周太暄有些困惑,“这些年你同谁联系?为什么彭左夫和唐义忠都不知道你的情况?”
“为了组织安全,所有的老党员都要重新进行鉴别,没有鉴别的老党员暂时没有联系。”
周太暄点点头:“鼎勋,你尽快同胡里同志联系,就说我想见他。”
“好!胡里同志知道你,庞天柱多次向胡里同志提起你,我明天就去长沙找他。”沉默片刻,周鼎勋好像想起什么:“太哥,你是不是哪里得罪了唐秋珍?”
周太暄一愣:“怎么?”
“没什么,”周鼎勋显得犹犹豫豫,“不过,她从江西回来后说了你很多不好的话。”
“她怎么说?”
“算了,都是些不好的话,你以后注意她就是了。”
“可耻!”周太暄气愤地骂了一句。
“太哥,你别生气,大家是信任你的。因为这件事,唐秋珍很孤立,大家觉得这个人太狭隘,不厚道。”
“没什么。”周太暄摇摇头。过了一会儿,他笑着问弟弟:“鼎勋,我给你留下的那些书都读完了吗?”
周鼎勋非常自豪地回答:“太哥,你留下的初中教材我全读完了,我还读了高中教材,除了英语,语文、物理、化学、数学我都学得不错。不信你问彭左夫老师,他还专门为我组织过考试哩。”
周太暄满意地点点头:“武弟,你进步不小,文化课学得好,还入了党,你我今后不仅是兄弟,还是革命同志!”
周鼎勋深情地说:“太哥,这一切都要感谢你!你让我读书,介绍我认识了庞天柱、彭左夫这样一批好同志。”
周太暄欣慰地吁了一口气,他拿出烟递给弟弟:“你抽烟吧?”
“抽,抽得还蛮凶。”
兄弟二人默默地抽着烟,一会儿不大的屋子里就充满了烟雾。
“妈妈怎么病成这个样子?”周太暄问道。
“妈妈撑着这个家不容易啊!庞卓武抽大烟,家业一点点地都快败光了。他那两个老婆几乎天天来闹,搞得一家鸡犬不宁。妈妈劳累,加上心急上火,染上了肺痨病。”
周太暄叹了口气:“唉,我们兄弟也让她老人家操心啊!她老人家一直担心我们兄弟二人,怕我们走爸爸的路。”
“太哥,我和你不一样,你文化高,有文凭,对于我,只有走爸爸的路,跟共产党干革命才有前途。革命有危险,大不了是死,我做学徒,给人家做牛做马,最后也是要被财主剥削死!”
周太暄又叹了口气:“武弟,有些东西你还不懂,母亲如今不求我们飞黄腾达,她只求我们能够平安啊!”
不久,胡里同志扮作卖布的商贩,到“宗一中学”同周太暄见了面,并与他进行了长谈。这次谈话让胡里感到周太暄果然不同凡响,他头脑清晰,沉着冷静,充满激情,胡里有心对他培养重用。
经过四十几天艰苦谈判,国共终于达成了《双十协定》。不久,胡里让周鼎勋再次带周太暄到长沙见面。
简单寒暄后,胡里同志问:“太暄同志,谈谈你对当前形势的看法?”
周太暄略加思索后回答:“《双十协定》虽然签订,但协议是否能够得到执行还是个大问题。如果确如协定所说,能够组成联合**,则是我中华民族的大幸;不过,我对前途很不乐观。第一,国共两党积怨太深;第二,俗话说一山容不得二虎,以蒋介石的性格,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内战恐怕不可避免。”
胡里点点头,“我同意你的看法。太暄同志,我希望你利用这个时机做好进步学生的工作,在学生中发展党组织……”

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残阳绝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周晓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舟并收藏残阳绝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