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宋朝不演义 天涯 宋朝不演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伴随着王峻的突然死亡,是郭威越来越差的身体。
就在这一年的春天,一队人马由澶州出发,到达了京城开封。柴荣终于光明正大的回到了郭威的身边,赵匡胤也跟随柴荣回到了开封。就在这一年,柴荣的头衔再次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他本来的头衔是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建校太傅,同中书下平章事,现在呢,变成了一个十分干脆的头衔,晋王。工作是作开封府尹。从现在开始,晋王加开封府尹几乎和太子画上了等号,是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身份,终北宋一朝都是这样。几乎每一位帝国继承人都做过这个位置,其显赫程度几乎和英国的威尔士亲王是一样的。
这时候的柴荣34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郭威也才51岁,不算很老。在两位明主的带领下,后周渐渐的恢复了生机,再次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要说明的,在五十年前,后周的土地上曾经是举世无双的大唐的根基所在。辉煌、繁盛的大唐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接收周围邻国的敬仰的。虽然伟大的大唐已经消失了,不过他289年所累积的财富和威望依旧是其他国家难以启迪的。这片土地依旧是中国的中心,不论是谁占据这里,别人都会理所应当的朝拜、敬仰他。
赵匡胤也回到了他的家乡开封,他现在已经不再是内个小小的亲兵班长了,他现在提升为了滑州副指挥使,作为最早跟随柴荣的奖赏。自此之后,赵匡胤开始不断的被命运女神眷顾。
人啊,不论是谁,都会经历死亡。人们都不知道自己死后,究竟会走向何方。美好的时光飞速的流逝。就在这一年,突然间,领导人没了。
郭威病倒了,现在距离他登基称帝,满打满算不过三年,所有人都还没做好准备。特别是柴荣。后周这片土地必须由强者来统治。他的交通太便利,固然当你强大的时候会四方拥戴,但是一旦你衰败了,四周的国家就会变成一匹匹的巨狼,将你分食。
于是郭威只能强撑病体,硬挺着上朝。他决不能倒下,柴荣的班底还没有组成,四面的强敌还都蠢蠢欲动,他如果现在倒下了,国家就完了。郭威强撑着,他撑到了那一年的年末。终于,他不行了。郭威的病情加重了,弥留之际,郭威召见了自己最重要的几名大臣,他紧紧的拉住了柴荣的手,交代了自己的遗言:“我不行了,你赶快替我修建陵墓,不要让灵柩留在宫中太久。陵墓务必从简,别去惊动,扰害百姓,不要用许多工匠,不要派宫人守陵,也用不着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兽,只要用纸衣装殓,用瓦棺作椁就可以了。安葬后,可以招募陵墓附近的百姓30户,蠲免他们的徭役,让他们守护陵墓。 陵墓前替我立一块石碑,上面刻几句话,就说我平生习惯于节俭,遗诏命令用纸衣瓦棺。我从前西征时,见到唐朝帝王的十八座陵寝统统被人发掘、盗窃,这都是由于陵墓里藏着许多金银财宝的缘故,而汉文帝因为一贯节俭,简单地安葬在霸陵原上,陵墓至今还完好无损。你到了每年的寒食节,可以派人来扫我的墓,如果不派人来,在京城里遥祭也可以。但是,你要叫人在我战斗过的地方,埋上我的盔甲和刀枪,作为我活过的印证。”说完郭威静静的躺在了床上,他的一生开始在眼前浮现,沉静的刘知远,顽固的李守贞,骄横的刘承祐,嚣张的王峻等等这些人在眼前浮现,各位,我来见你们了。到了地府,我们再会。
郭威死了。时年51岁。
纵观中国的历史,在中国230位皇帝中,于乱世短暂称帝,随后快速病逝的皇帝,郭威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如果单论深沉机敏、勇武顽强,郭威决对可以排的上前几。历史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但是这已经足够了。
郭威死了,后周的天塌了。按照惯例,柴荣在郭威的棺椁前继位,成为了后周的第二位皇帝。在这个时候,后周的众位朝臣开始向刚刚登基新皇帝和已经死去的老皇帝叩拜,不过在每位大臣的心里,这都像是给两位死者默哀一样。这个时候柴荣其实离死其实已经不远了。
柴荣所面对的朝堂,并不是一派祥和的朝堂。
那么,柴荣会面对什么样的危机呢?他又会怎么样化解危机呢?我们下回再说。
郭威死了,柴荣登基。但是柴荣面对的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死局。
几乎每一个人在面对柴荣的时候,都会想到一个死了很久的家伙,后汉隐帝刘承祐先生。而且柴荣面对的绝境比刘承祐有过之而无不及。刘承祐有的优势柴荣是一样没有,他的危机甚至比刘承祐还要大。
首先,是军心。你要知道刘承祐的父亲刘知远那可是领兵打仗多年,带进开封城的可都是嫡系。这些人马在刘知远死后几乎全部都效忠了刘承祐,并且听从刘承祐的指挥。你反观柴荣,他手下的兵在几年之前都还不姓郭呢。又怎么可能听柴荣的指挥。这一点,几乎就让柴荣挂了。
第二点,刘承祐继位之初没有死敌,当然,他自己制造的死敌咱们不能算啊。而柴荣,有着不共戴天的死敌。每个人看见柴荣,都会想到此时在太原盯着后周的刘崇先生。此时的刘崇正在厉兵秣马,随时南下。
还有一点是柴荣最为致命的缺陷,柴荣没有身为皇帝必须的威望。没有威望,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听柴荣的。可是威望这个东西可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只有在一场场的战争和危机中获胜,让每一个人都信服你,你才可以有威望。而这,柴荣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取得的。
很快,柴荣的第一场危机就来了。郭威在当年的元旦去世的。二月刘崇就率领兵马杀过来了。后周一片慌乱啊,所有人都叽叽歪歪的在朝堂上吵成一片。却没有一个人来问柴荣应该怎么办,把柴荣这个皇帝当成了空气。没办法,柴荣只好大喊:“都给我停下来,朕要御驾亲征,自去攻破北汉。”各位注意了,柴荣不是说的抵挡北汉,是去攻破北汉。事实证明,在柴荣的字典里面,从来没有防守这个概念,他永远是在进攻,不断的进攻。当然,柴荣的豪言壮语没有换来赞叹,却换来了大臣们的讥讽和嘲笑。说到底,柴荣还是缺少威望啊。致命的威望让柴荣感到绝望啊。
柴荣向阶下看去,他惊讶的发现台下笑的最夸张的竟然是五千年来最不得罪人、最为滑头的冯道老先生。冯道还笑嘻嘻的走到柴荣面前,对着柴荣说:“是,刘崇是不算什么。刘崇既不强大也不英勇。在先帝面前刘崇老吃败仗。但现在先帝刚死,您随便派员大将去就可以了,您何必在这里说大话呢?”下面一阵的附和声,支持冯道的是大有人在。但是柴荣的脸色是青一阵紫一阵,他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大声对着他的臣子们说:“当年唐太宗,每战必是亲自领兵,战无不胜。我为什么要安居京城,不亲自出马呢?”此话一出,石破天惊,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竟然自比千古一帝唐太宗?每一个人都笑起来了。冯道笑的更开心了,他说出来了下面这一句更石破天惊的话:“您可未必是唐太宗啊。”完了,柴荣被怼的哑口无言,沉默了一阵以后,柴荣说出了自己的胜算:“刘崇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我尽起精兵,就能像泰山压卵一样压死他。”冯道似乎是没看见柴荣的尴尬一样,回答的更加风雅绝伦:“不知陛下能做的泰山否?”你说你是泰山,你真的是吗?就这样,柴荣被他的臣子彻底驳倒了。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皇帝,在面对生死存亡的困境时,他在他的大本营里接收的“爱戴”和“支持”。但是柴荣也不是什么都没做的,很快,柴荣就找了一个理由,把冯道给罢免了。
刘崇的进军速度非常快,现在已经和后周的屏障昭义节度使交战了。昭义节度使李筠穆可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但是李筠穆力战不敌,最终也只能向着泸州败退。但是李筠穆为柴荣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而且吸引了刘崇的北汉主力,带着大规模的敌军一道向着潞州败退。
但是局势很快就对柴荣不利了,契丹派大将杨衮带领骑兵万余及步兵五六万人,号称十万,到达晋阳,北汉以张元徽为先锋,领兵三万,联合进逼泽、潞二州,联军的规模很快就超过了柴荣在泽、潞一带的兵力(实际上柴荣在这一带只有两千兵力)。
柴荣罢免冯道之后,迅速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由呼延庆领兵抄联军的后路,柴荣也终于从开封出发,令李重进、白重赞为左翼,樊爱能、何徽为右翼,向训、史彦超领精骑居中,与联军对峙,张永德、赵匡胤领禁兵紧随世宗。柴荣精准的预判了联军一定会从晋州打开一个缺口,进逼开封。就提前带着为数不多的主力军队向晋州移动。著名的高平之战即将打响。
刚刚我们在名单中看到了一个本不应该出现的名字,赵匡胤。他本来应该率领本部兵马向着他原来的驻地驻防去的。但是柴荣却在临行前挽留了赵匡胤一句。赵匡胤借机留在了柴荣身边。柴荣也没有多做解释。可谁都没行到,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挽救了高平之战的整个战局。
高平之战的胜负究竟如何?柴荣又会怎么样解决他的臣子们?我们下回再说。

百度搜索 宋朝不演义 天涯 宋朝不演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宋朝不演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轩辕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轩辕尚并收藏宋朝不演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