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宋朝不演义 天涯 或 宋朝不演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郭威开始向开封以北移动,公开的理由是契丹来了,你不要腻烦。虽然套路很老套了,但是确实契丹人又来了,还得由郭威去抵挡。士兵们是越走越郁闷啊,第一个原因是士兵们不想这么早的离开开封,你想想,士兵们现在刚刚抢劫完最富庶的开封,有的是钱,钱还没花呢又要上战场了,谁乐意啊。其二是走的也实在是太慢了。有多慢呢,他们啊从开封走到澶州,他们花了半个月。你想想一个月前各位还记的吧,郭威率领这些士兵从澶州杀到开封还顺便击败了慕容彦超的军队才用了两天,各位就知道郭威走的有多慢吧,简直是龟速啊。他们现在想用这样的速度去击败来去如风,号称东亚大地上跑的最快的契丹骑兵,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呀。
其实现在士兵们也没有心情想去打仗,他们突然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刚刚好像是把京城洗劫了。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京城是你想抢就抢的吗?当时的快感早已经过去了,缓慢的半个月的行军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想明白自己的未来和非常不妙的命运了。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了,这个问题就像一把刀架在了这些人的脖子上。郭威没有像他们计划中的一样称帝。刘崇的儿子已经在路上了,这个天下还是老刘家的。你觉得你刚刚把老刘家的前任皇帝杀了,又把老刘家的首都给抢了。那之后的事傻子都想明白了,新皇帝只要到了开封城,一定会秋后算账。把他们凌迟处死都是可以理解的。
这帮人一点点的想明白了,一股股的潜流开始涌动,士兵们的情绪开始越来越不稳定。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只要新皇帝到了开封城,他们必死无疑,可是却一点解决的办法都没有,他们只能去和契丹人开战。
最可气的是郭威,他变得越来越轻松,每天就只是不断派人去开封打探情报,什么都不管,好像郭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郭威自己不会死。
每个人都开始焦躁不安,郭威啊郭威,当初我们起兵就是为了给你打天下,你现在富贵了就忘了我们,不行,必须把郭威拉下马。
终于,大军走到澶州的时候,士兵抗议了,他们统一了思想,决定不能再走了,再走只能是死路一条,现在只能立郭威为帝,杀回开封,才有一线生机。
可是啊,他们想的是挺好,当事人郭威却不同意,他令大军修整三天,等到十九号再走。
十九号很快就到了,大军还能向北方挺进完全是出于郭威的严令了,可是接下来的几天里,士兵再也不走了,士兵们开始在将领的周围驻扎下来,秘密的商量一些事,军队中最严重的事情,哗变开始形成了。这个时候郭威如果在不干什么,事情可就严重了。
柯国伟依旧什么都没干,他躲进了一间民居里,充分表达了自己三个不的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作为。要闹也是你们闹的,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呀,一间小小的民房怎么拦得住这些身经百战的士兵们啊,一大群士兵冲进民房里,以王俊、王殷、郭崇等将领为首,纷纷向郭威顶礼膜拜,郭公,请你当我们的皇帝吧。这是我们大家的心声。
但是天杀的郭威还是不愿意,“不行不行,我无功无德,不当不当。”
这个时候,一个决定性的事件出现了,一个大头兵举起了一面黄旗,给郭威披上,然后众人簇拥着郭威出去,迎接大军们的顶礼膜拜。
转瞬之间,外面山呼万岁,郭威就此当上黄帝了。外面的士兵们是得偿所愿,其实他们不知道,郭威才是真的松了一口气。
在这些人中就有赵匡胤,不知他是否明白了郭威的用意,但是他却把这件事牢牢的记载了心里,十年之后都记忆犹新,以至于自导自演了那一出黄袍加身的好戏,
郭伟当上皇帝之后,突然间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以前那个战战神郭威又回来了,他立即下达了作战命令,杀回开封城,除掉刘氏一族以及新皇帝陛下。
郭威他这个人为什么要自导自演这一出好戏呢?因为郭威很清楚啊,在郭威击败刘承祐的时候,有一个人已经要站出来讨伐郭威了,那就是新皇帝的爹,晋阳节度使刘崇阁下,这个人已经在晋阳集结了一支不少的勤王军队,几乎和郭威的叛军不相上下,而且刘崇绝对是后汉的节度使中最强的一镇,郭威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如果在这个时候和刘崇开战,郭威绝对讨不到便宜,甚至还会有失败的风险,所以自导自演这出戏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拖延时间,给自己的军队争取喘息的机会。这也解释了之前郭威的军队行军为何会如此之慢。
第二个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士兵们清醒一下,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有多么危险,也让他们认识到郭威有多重要,最后让士兵们推选出让郭威当皇帝的情况出现。这样才不会出现五代十国中将领居功自傲的情况出现。
郭威可绝不傻,他就是五代十国中的一个智者,一个玩政治的天才,正是这个特点,郭威取得了别人难以想象的成就,这些都是后话了。
郭威再次叛乱,刘崇会做些什么呢?他其实什么也做不了,这家伙刚刚把勤王的军队解散了。
士兵们不知道的是,事情绝没有他们想象中的这么简单,在这十五天的行军过程中,后汉又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当郭威刚刚率军攻入开封城的时候,已经有人出兵要讨伐郭威了,那就是后汉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刘崇阁下,这个人兵多将广,能征善战,以前就是刘知远最得力的干将之一。被刘知远安排在了与契丹人交战的第一线。
刘崇就是后汉的一道万里长城,而且在刘知远死后,刘崇摇身一变,成为后汉第一的军阀。从不入朝述职,而且从不交国税,将全部的税收用以扩充自己的军队,他的军队规模和质量咱们可想而知。刘崇从一开始其实就慢了,当郭威叛乱的时候,刘崇啥也不知道:刘崇刚知道郭威叛乱的时候,郭威已经杀进开封了:当刘崇点兵点将准备出击的时候,郭威已经选出他儿子当皇帝了,没机会打郭威了。
刘崇的儿子当上皇上了,刘崇一拍大腿,太好了,少奋斗十年,还打啥郭威,还为刘承祐报仇,你他的。还有什么比这个结果更好呢?不用打仗了,后汉的疆土到手了,他现在已经是后汉的太上皇了。
当然,刘崇也不是傻子,他不可能说全部相信郭威,他马上派了使者进京探听虚实,最重要的就是面见郭威和太后,消息很快传了回来,消息是真的,特别是使者面见郭威的时候,郭威大哭不止,哭诉自己有罪啊。自古没有皇帝被军卒所杀的啊。郭威的哭诉令使者为之动容,这可是郭威的隐痛啊,郭威的脸上有一块刺青,是一只麻雀,这是郭威以前从军的时候被刺上的。自古从军的士兵都会在脸上刺上青,以便在逃跑之后方便抓住你,而这个刺青是没有办法去除的,而且唯一一种与士兵同样需要刺青的职业就是强盗,这才有好男不当兵一说。咱们现在没有这个说法了啊,现在兵哥哥都是让人崇拜的一种职业。
咱们都知道郭威有个绰号,叫郭雀儿,就是因为郭威脸上有这个刺青啊。
刘崇又想想郭威最近的表现,撤军出京城,以及杀刘承祐的的理由,而且郭威还说了,我们已经派了朝中最德高望众的太师冯道去迎接新君,还请刘崇不要怀疑,速速请新君上路。郭威是不是真心拥立新君就可以明白了。事实却是,刘崇真的叫郭威给耍了,耍的彻彻底底。
听到这个消息,刘崇放心了。为防止夜长梦多,刘崇将所有事情准备完毕,只等冯道一到立即派儿子上路。孩子,你只管往前跑吧,跑得越快就能越早坐上皇位,你爸我越早能当上太上皇。
可就在这个时候,刘崇的军师却提了反对意见。事实证明,这是上帝最后一次挽救后汉帝国,可是刘崇却是丝毫不领情,他一脚就踢碎了上帝那张微笑的老脸。喊停的人是谁呢?太原少尹李湘,李湘说到:“大人想想,郭威为什么不把皇位交给别人,偏偏交给你们父子呢?这不恰恰说明了郭威对你们心生忌惮,是为了稳住你们父子吗?公子此去定是凶多吉少,轻则成为郭威手中的人质,重则性命不保,现在我们不应该派公子前去京城,我们应该趁着郭威立足未稳,刚刚抢劫都城又大失民心,率兵出太行山,号召天下英雄共讨郭威,一举荡平叛贼,到那时候是当皇上还是当太上皇,不就你一句话的事吗?就算是派也应该随身携带重兵保护,以防不测。”李湘的头脑极速的运转,分析的头头是道,可惜啊,刘崇满脑子都是皇位、皇位,待李湘长篇大论结束后,刘崇简明扼要的说了一句话:“来人,把李湘给我砍了。”李湘就这么死了。就这么样,刘崇把他手底下的第一军师给杀了,仅仅是因为这个人的话不中听。可见,忠臣是有多么不好当啊。
然后,刘崇就派了自己的儿子刘赟向着开封城极速的进发,而郭威此时也已经出了开封城,向边境移动。刘赟见郭威走了,也放下心来,随即开始光明正大的向开封移动。
但是,刘赟也就到此为止了,等到刘赟走到了商丘,距离开封城不足百余里的时候,郭威算准刘赟绝对来不及跑回晋阳的时候,突然黄旗加身称帝,迅速派兵里应外合占领了开封,然后拍自己的手下将领王俊、郭崇去了商丘,将刘赟“保护”起来,其实就是挟持了刘赟。
然后等到郭威进入开封城的时候,刘赟已经成为了阶下囚,而刘崇,依旧是毫不知情。一切还是因为刘崇最致命的缺点,通信太慢了。郭威就这么样称了帝了。
事情会这么简单的结束吗?刘崇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我们下回再说。
百度搜索 宋朝不演义 天涯 或 宋朝不演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