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或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蜀道竣工以后的几十年里,不仅为蜀国把守北大门提供便利,而且也大大促进了蜀国同秦国和中原诸国之间的贸易,其中受益最多的便是地处要塞的苴国。这些年,苴国在杜葭萌的治理下,国立大大得到了提升,版图也扩张不少。他对于蜀国始终还是有一种无法割舍的亲情,一直死心踏地追随蜀国,对秦国则采取对抗的姿态。
一直以来,巴、蜀、苴三国渊源颇深。就拿刚刚驾崩的三位君侯来说,苴候杜冽和蜀王杜瑟是堂兄弟,苴候杜冽和巴侯鲜是表兄弟,巴侯鲜则是蜀王杜瑟的盟友,并差点成为其妹夫。
然而,乱世之下,生存不易,宗法血缘关系常常也会受到挑战。
巴国至上次丢失最后一道盐泉后,由于楚国不断紧逼,被迫向北发展。随着北进,巴国对蜀国、充国和苴国利益的影响越来越大,发生的摩擦就越来越大,尤其苴国的感受最为明显。苴国受到巴国侵扰之后,杜冽不仅不主动向蜀国求援,反而一心想借助希腊大军的力量,牟取蜀地,从而成为引起蜀国疫情的帮凶。
如今看来,巴、蜀、苴三国要想像过去一样精诚无猜已经是不可能了。
。。。。。。
此时,蜀王杜成正在犹豫是否派大军讨伐苴国。
苴国对于蜀国来说非常重要:它若投靠秦国,则会变成秦国入侵蜀国最好的跳板;它若一心追随蜀国抗秦,则会成为秦国最难逾越的屏障。
苴、蜀本如兄弟,然而苴国这次却做出了对蜀国最大的背叛,并间接导致了蜀王杜瑟的驾崩,这让新君杜成感到十分的震惊和愤怒。眼下他已经得到确切消息,希腊已经从恒河流域撤军,因此蜀国来至西方的威胁已经解除,现在要一举消灭苴国并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在继墨、簇锦和季姚的几番规劝之下,蜀王杜成最终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决定先派他们去苴国打探一番。
易容后的三人一早从蜀都出发,第二天下午便到达苴国都城土费。
城门口迎接他们的便是新即位的苴候杜鹏,在他身后还站着上次江州城上追随其左右的干瘪老人。
杜鹏对继墨等人表面上比较尊重和亲近,然而其眼神总是不断躲闪,表情中也透出些许不自然。
干瘪老人则时不时地用眼瞥视三人,嘴角歪向一侧,在似笑非笑间,流露出丝丝寒意。当他目光正好与对方碰在一起的时候,却又赶紧咧着大嘴直笑,露出几颗稀疏的黄牙。
继墨早就注意到老人怪异的表情,便用肩膀靠了靠簇锦和季姚,眉眼抽动几下,给她们示意。然后,他瞅准机会,忽然转头,用眼睛死死地瞪着老人。可怜的老人便立刻像受到了惊吓,赶紧把目光挪开,迅速地低下了头。
继墨一直觉得此人好似在哪里见过,可是一时间怎么都想不起来。
正在此时,他觉得自己肩膀被靠了一下,转头看去,簇锦正用夸张的嘴型在告诉自己什么。忽然,他明白了簇锦唇语表达的字眼,便以同样的夸张的嘴型,转述给旁边的季姚。
季姚看后,也立刻明白过来了,顿时目瞪口呆起来,不禁脱口而出,“杜灿”!
她声音不大,然而老人听到后好像被雷击一般,而后故作镇静,尴尬地上前拱手道:
“哦。。。。。。哦,这位公子是在叫老夫吧。老夫正是杜灿。不是阁下该如何称呼呢?”
此时的季姚和簇锦都已经易容,而且男扮女装,杜灿当然认不出来。
继墨见状,赶紧上前解围。他故意蜷缩起身体,一边老态地抚摸自己的长须,一边走近对方,然后回礼道:
“原来是公子灿啊,我等方才真是失礼了!我等奉蜀王之命,出使苴国,何敢言名啊?”
杜灿疑惑地看着继墨,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似乎对方勾起了他许多回忆。良久之后,他深吸一口气,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地下了头,同时自顾自地咕哝起来,期间还不时地摇头。
很显然,他对三位蜀国使节也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番调整之后,杜灿立刻堆出笑容,故作亲近地说道:
“诸位使节很像敝人的几位故友,方才相见,情绪有些激动!要知这几位故友当年可是年轻有为,名扬四海,一直让敝人佩服不已。只可惜了。。。。。。唉,他们若能活到现在,一定也如诸位一样,气宇轩昂,神采奕奕!不像老夫,已是垂垂老矣!”
他始终咧开嘴,保持着笑容,嘴里稀疏腐烂的黄牙尤其显眼。。。。。。
苴国都城土费不算大,风格依然跟蜀都很像,只是显得更加的简约、朴素,正如其国君的穿扮一样。就连继墨、簇锦和季姚私下都不禁赞叹苴国历任君主称得上是勤俭务实之人。
继墨做事不喜欢兜圈子,做太多的铺垫,当大家落座以后,也不客气,便按照蜀王的意思,把马忠的供词拿了出来,呈给了杜鹏。
杜鹏看了供词后,脸色大变,双手开始不停抖动,眼睛却依然盯着供词发呆。良久,他深吸一口气,长叹一声,闭上了眼睛。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脸色便开始变得严肃和毅然起来。
他缓缓将供词收起来,置于一旁,并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只是幽幽地说道:
“想当年,苴开国君主乃是蜀王杜尚之弟,多年一心辅佐蜀王,屡建奇功。后来蜀王灭昔阝、平周二国,封其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替蜀国驻守北疆。说是开国为君,实与流放无异。苴国境内尽是险峻山峰,可耕种之地极少,百姓贫苦,常食不果腹,与富足强盛的天府蜀国相比,乃是天地之别。然而,蜀国并未因此给予苴国一定支持,反倒是巴国显得更慷慨一些。蜀王又如何知道苴国地处偏僻,与秦楚对峙,处境有多难啊!”
“近年,楚军大举西进,巴国之危,天下皆知。上次若不是秦国相助,巴国早已亡亦!因此,巴国被迫北进,然而此举已让充国如芒在背,苴国也同样受到了挤压,使得原本的盟友之间不断发生摩擦。期间,蜀国国力衰弱,水患泛滥,自顾不暇,并无有效手段阻止巴国北进。难道蜀王上下感受不到充国和苴国已经危在旦夕了吗?蜀国无法拯救苴国,苴国总得设法自救吧!”
继墨听罢,虽觉得杜鹏所言有一点道理,却仍觉得他手段太过低劣,不仁不爱,而且目光狭窄短浅,说道:
“然而,亦不应置华夏九州于险境也!”
杜鹏没再辩解,只是低头,默不作声。
杜灿见状,咬了咬牙,站了起来,说道:
“此番计谋乃是老夫献出,其实施和监督亦是老夫所为,老夫愿受任何处置!”
杜灿还要继续说,却被苴侯杜鹏制止。
。。。。。。
继墨三人返回蜀国不久,巴国便下定决心将都城北迁。然而,巴国此时国土已经锐减,北边纵深不够,只能向充国求地,欲在故地阆州建都(公元前588年,充国脱离巴国,辖阆州之地)。阆州地大,临近古蜀交通要道,对于充国乃至古蜀都意义非凡。因此,充国自然不肯答应巴国的条件。于是,巴国决定孤注一掷,在苴国地帮助下,贸然向充国发动突袭,并最终吞并了充国,并建都阆州。
充国地处巴蜀两国之间,因为它的存在,巴蜀两国不用直接接壤,如此以来,便少了很多摩擦,多了不少合作。现在巴国吞并充国之后,便与蜀国的整个东南方接壤,使得蜀国感到了强烈的敌意和危险。同时,充国多年来一直都是蜀国最好的盟友。因此,蜀国对于此事再也无法容忍,便举重兵讨伐巴国。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巴蜀两国不断的发生着大规模的战争。
巴国由于盐泉全部丢失,国力极具衰退,再加上巴地铜矿少,开采能力有限,使他们无法普遍使用金属铠甲,只能将藤条用烟火焙干,编制成藤甲,用坚木制成盾牌。在此情况下,巴国哪里是蜀国的对手,连连吃败仗。
正在此时,蜀王杜成却不幸染上疾病,不久便撒手人寰。年轻的太子杜芦仓促即位,即开明王朝第十二世蜀王。
见此良机,巴国决定举全国之力与蜀国决战。
这一次,苴国再次勾结巴国,派遣熟悉蜀地情况的士兵支援巴国大军,一同攻打蜀国。
蜀王杜芦早得到巴苴合流的消息,于是将蜀军中的老弱伤残做为诱饵,引巴军主力深入,然后顷巢围剿,将巴国大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大获全胜的蜀王,决定趁胜攻下苴国,废除国君杜鹏,另立苴侯。不久之后,蜀王便开始向剑门关附近屯兵十余万,准备寻机攻破葭萌关,直取苴都土费城。
得知蜀王境外集结的消息,苴国君臣早就吓破了胆,于是决定一面死守葭萌关,一面向秦国求救。同时,苴侯杜鹏派人告诉蜀王杜芦,如果蜀国敢对苴国发动攻击,自己便会立刻撤回驻守明月峡栈道的军队,并主动将秦军迎进苴国,到时候蜀国则会自身难保。
。。。。。。
与此同时,在秦国朝堂之上,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进行。
眼见下面大臣七嘴八舌,秦惠王嬴驷故意咳了一声,见四周顿时安静之后,才缓缓说道:
“苴国既然派使者来求救,寡人总不能一直不表态,让使者一直耗在此处吧。当下我大秦国力昌盛,总是要做一些替天行道,为天子分忧之事才是啊!”
说道此处,他再次咳了一下,低头看着地面,竟然忍不住笑了起来,表情难以言表。
张仪知道自己若不先发言,其他大臣是不会发言的,于是上前拱手说道:
“以微臣之见,大秦可继续去征讨韩国。当下大秦应与魏国、楚国亲善友好,然后出兵黄河、伊水、洛水一带,攻取新城、宜阳。然后大军开近东西周公国都城,控制象征王权的九鼎和天下版图,挟天子以令天下,则各国不敢不从,此乃陛下之大业也。俗话说,要博取名声应去朝廷,要赚取金钱应去集市。当下黄河、伊洛一带以及周王室,不正像是天下之最大集市和朝廷吗?陛下不去那里争雄,反倒纠缠于与远方戎狄小族争斗,此非帝王之大业也!”
秦王驷听完以后,微微点头,没有评论,只是将目光向着下面的群臣扫视了一遍。
张仪身旁的都尉墨跨步上前,拱手道:
“微臣附议,丞相所言有理!”
群臣见状,也纷纷拱手,齐声说道:
“臣等附议!”
此时,只见人群中一个年轻的身影横跨出来,拱手道:
“大王,司马错有不同看法!”
群臣见司马错出来反对丞相张仪的主张,都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于是乱哄哄的议论开来。议论的内容无非就是司马错身为客卿,不仅年轻而且官阶低下,怎么可以忽然冒出来反对大名鼎鼎的丞相的主张呢?
秦王驷又干咳了一声,见下面肃静后,问道:
“有何好议论之处?总应让人把话述说完整吧!。。。。。。司马爱卿,还请阁下详细述说!”
司马错微笑着回头看了看群臣,然后说道:
“楚国一直都是秦国心腹大患,也是将来秦国一统天下最大的障碍。巴人失盐泉,再迁都阆州,已使得楚国获得巨大的国土面积和发展空间。假以时日,楚人必会西进吞并巴国,然后再灭蜀国,占领整个巴蜀大地。楚得巴蜀,便可得天下!难道真要等到楚国壮大到无法制衡之时,秦国才愿意出兵钳制乎?届时,大秦即便有心,也恐无力,一统天下的霸业便会毁于一旦。由于其他诸侯与巴蜀两国并不接壤,当下能够直接阻止楚国继续强大的只有秦国!大王应该抢在楚国之前吞并巴蜀之地,否则将会后患无穷。”
听到此处,群臣之中已经有人开始点头称是。
“欲使秦国富强,必先开拓疆土;欲使军队强大,必先让百姓富庶;欲成就帝王大业,必先树德立望。此三具备,帝王大业便水到渠成。现在秦国地小民贫,应从易事做起。蜀国乃西南偏僻之国,当代国君已经昏庸,行事如同夏桀、商纣;以秦国之强兵攻蜀,则如狼入羊群。攻占其地,以扩秦国疆域,夺其财富,以养百姓,秦军不须有大的伤亡便可使之屈服。吞并一国而天下不以秦国**,获取大利而天下不以秦国贪婪,此乃一举两得、名利双收之举。”
“大王若是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便会恶名远扬,却不一定能获取实际利益。蒙受不义之名,攻打天下人所不愿攻占的地方,甚是危险亦!周朝,乃天下尊崇之王室;韩国,乃齐国之亲睦友邦。周朝自知将失九鼎,韩国自知将失领土,两国必将齐心合力,共同谋划,求得齐国、赵国之援助,并与有旧怨之楚、魏和解,甚至不惜将鼎送予楚国,将土地割让给魏国,对此,大王只能束手无策。此乃危险所在。故,此时进攻巴蜀方乃是最为稳妥之上策。”
都尉墨听罢,立马反驳道:
“蜀道艰险难行,更何况大军、战马及重械要从上面通过,秦军此行恐犹如进入了鬼门关!将军此乃是至大秦将士生死而不顾,何故?”
司马错没有直接回答,淡然说道:
“若无苴国重兵死守要塞,秦取蜀地犹如探囊取物。今蜀国与苴国反目,与巴国大战未休,且新君初立,这些皆是天赐良机也!若蜀、苴和解,亦或蜀灭苴后自守要塞,则大秦再想夺取蜀地,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也!”
眼见群臣此时已是纷纷点头,发出一片赞许之声,张仪感觉到有些出乎意料,这还是他为丞相以来,第一次遭遇反转,偏偏对方还是一个年轻且位卑的客卿。
张仪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都尉墨,发现他此时脸色发黑,似乎比自己更激动。
都尉墨见张仪看着自己,便立刻用夸张的唇语提醒他。
张仪见都尉墨的唇语,便立刻眼睛一亮,然后回头用凌冽的眼神看着司马错,说道:
“若本官没有记错的话,先生虽祖籍在秦,却从小在蜀地长大。然而今日之言,似乎又对蜀国恨之入骨,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何故?阁下携个人情绪为大王献策,置大秦霸业和千万将士之安危而不顾,意欲何为?”
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或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