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悠悠岁月忆峥嵘 天涯 悠悠岁月忆峥嵘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两人在书房里这一聊,便聊到了弄午饭的时候了。他们刚刚走出书房,淑芬便回来做饭了。他告诉小寒,河里有人下了六六六粉,有好些个小孩在捞鱼呢。小寒不待他妈妈说完,便拿起了渔具,拉起紫云,飞快地向河边跑来。小寒手拿捞网走在前面,紫云提着竹篮跟在后面,她不停地将小寒捞起的鱼往竹篮中检。不到半个钟头,紫云的竹篮中便有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鱼儿了,大的都有半斤重。
突然,紫云见一条红背鲤鱼正在水面挣扎,她抓鱼心切,一步跨将过去,不料却跨进了一个深潭。
小寒突然听得紫云的一声惊叫,急回头时,只见紫云双手在水中乱抓。他纵身一跃,便跃入了潭中,不消片刻,便将紫云托出了水面。然后双脚一用力,便仰浮到了岸边。因为有小寒的及时营救,所以紫云只是呛了几口水,受了一点惊吓。小寒赶忙帮她拍了几下背,又帮她整理了一下湿漉漉的辫发。紫云咳嗽了一阵后,却蹲在沙滩上一声不响,小寒以为她是惊魂未定,便扶着她的双肩,若无其事的道:“这么一个小水潭,淹不死人的。就算是在鄱阳湖里,我也照样能安全地把你托上岸来”。紫云只是尴尬地一笑,也没搭话。小寒又道: “你是见竹篮里的鱼儿丢了可惜是吗?我现在就可以全捞回来”。于是小寒又跃入潭中,用捞网一一把半死的鱼儿捞了起来。然后说道:“家中肯定在等我们吃饭呢,我们回去吧”。紫云涨红着脸道: “我的衣服全都湿透了,怎么回去呢”?小寒这才发现,紫云一件薄如蝉翼的衬衫紧贴在肌肤上,使得一对**高高地挺起在胸前。他游目四顾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中午人们都回家吃饭去了,你就蹲在这里别动,不会有人来的,我回去给你取衣服来”。说完便飞也似地跑向家中,一会儿他拿着干衣服跑了回来,笑对紫云道:“没有人来过吧”?紫云摇了摇头。小寒又急忙道:“快换衣服吧!不要真的有人来了”。紫云便低下头来道:“你,你往前走吧,我马上就来”。于是小寒转过身去,慢慢地向前踱着小步。紫云便站在一丛杂树下开始换衣服了。正当他脱下湿透的上衣时,眼前却飞来了一只硕大的马蜂,嗡嗡的绕着她乱转。紫云不禁惊呼一声:“寒哥哥”。小寒不知出了什么事,急忙转过身来,却见紫云裸着上身,左手捂着右肩,只顾**。小寒急忙跑了过来,问道:“怎么了”?他一边询问,一边查看紫云的右肩,只见紫云的右肩上肿起了一个小圆块。便道心痛地道:“是马蜂蛰了吗”?紫云痛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她点了点头道:“快帮我把衣服拿起来”。小寒赶快把口水吐在手指上,用指甲把毒刺扯了出来,然后用带口水的手指轻轻地替紫云摩擦患处。— — 这是山里人一种简单的应急消毒方法。再拾起衣服替紫云穿上。紫云此刻满面通红,一双眼睛竟泪汪汪地望着小寒,也不知是因痛所致,还是内心激动所致。小寒帮紫云扣上扣子后,又替她换上裤子。然后问道:“现在感觉好些了吗” ?紫云点了点头。当两人的目光碰到一起时,小寒禁不住一下将紫云揽入了怀中。紫云一时又羞又急,但内心又对小寒有了爱意,便任由小寒抱着不动了。小寒此刻已陶醉在爱河之中,小嘴不觉便凑到了紫云的朱唇上,许久许久不肯移开。还是紫云清醒的快,她抚摸的小寒的脸道:“快回去吧,家中还等着咱们吃饭呢”。小寒这才慢慢地把手松开,紫云深情地望着小寒道:“快回吧”!
吃罢午饭,紫云一头钻进房中睡午觉去了。其实她哪里睡得着,她正闭着眼睛在回味着河边那幸福的一刻呢。她沉思道:原来寒哥哥也很爱我啊,可见我不是在单相思。但我父母会让我嫁给他吗?会不会嫌弃他是农村的呢?又想:应该不会的,一来我们两家是世交,二来他本来也是城里人,迟早是要回城的。再说他那么聪明,又那么玉树临风,我爸妈能不喜欢他吗?紫云正自想得入神,不提防小寒轻轻地走了进来,那轻轻的掩门声,打断了紫云的思绪,她马上假装出熟睡的样子,可是脸上却泛起了桃红。小寒进得房来,本是想重慰一下紫云的余悸,不料紫云已经睡着了,此刻见她满面飞霞,乌云松散,柳眉入鬓,樱口微张,哪里还控制得住激动的心情,小嘴又不知不觉地印在紫云的红唇上了。紫云的心更是激动,经过小寒的一阵热吻,她的小手也不知不觉地挽住了小寒的颈项。小寒见紫云醒了,便抚摸着她那微露的香肩,轻声道:“云妹妹,我爱你”!紫云赶紧用手捂住了小寒的嘴,生怕声音被别人听见。她伸出春葱般的柔荑来,抚摸着小寒的脸道:“寒哥哥,我们还是先认真读书吧”。小寒点了点头,又向紫云道:“肩上还痛吗”?紫云又伸出如脂似雪的胳膊来,挽住小寒的脖子道:“不痛了,谢谢你的关心”。心里却想道:但愿他能永远这样关心我。
忽然紫云又想起了小寒取衣服回来时的一句话,便道:“寒哥哥,当时我还没换上干衣服的时候,你说不要真的有人来了,是什么意思呢”?小寒笑答道:“要是你那个样子被别人看见了,不是我的罪过吗”?紫云心里又是一阵受用。
一个晴朗的早晨,小寒和紫云从河边洗衣归来后,小寒决定上山去砍点柴,并邀紫云一同前往,好让她一览大山里的风光。紫云高兴地答应了。于是二人各拿了一把柴刀出发了,走了一里多平路后,便开始爬山。可还未爬到一半,紫云便觉有些累了,但是深林里的风光,已经把她陶醉了。眼前那合抱的株树、松树笔直地伸向苍穹,使人望不到顶;脚下那厚厚的落叶,使人感觉好像是走在海绵垫上一般;耳边那鸟雀欢快的叫声此起彼伏,如对山歌,更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小寒见紫云特别开心,便问道:“看你这个高兴劲,大概是第一次登山吧”?紫云笑道:“可不是第一次?我做梦也没想到,大山里竟有这么多的情趣”。小寒又笑道:“我上山来砍柴是次要的,山脚下也有很多柴可砍呢”。紫云会心地笑道:“我知道你的心意,谢谢我的寒哥哥!现在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往上爬”?小寒道:“无限风光在险峰嘛,肯定要爬的。王安石不是说过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等下我们爬上了山顶,管教你心花怒放呢”!于是小寒拉着紫云的手,二人学着徐霞客,手足并用地往上爬,不久他们便气喘吁吁地爬上了山顶。紫云放眼望去,田园如画,房舍如丸;耳边松涛阵阵,足下流水潺潺。紫云高兴地道: “哇!好美呀,我还是第一次欣赏到这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呢”。小寒又道:“你到我这边来看看吧”。
于是紫云来到了小寒身边,这是饱览自然风光的另一个角度。但见群山像苍龙起舞,古树像巨伞遮天,瀑布像白练垂空,烟云像诗人梦境。紫云早已是看得心花怒放,若醉若痴了。突然她不解地问道:“寒哥哥,这山顶上并没有路径,如果你也没来过这里,我们岂不是要迷失方向嘛”?小寒道:“这倒无妨,我们可以借助这山中的大树来辨别方向。一棵大树,哪一边枝繁叶茂,哪一边就是朝南的方向,因为正南方向阳光照射的时间最长,所以枝丫长得最为茂盛。反之便是正北方向了”。紫云听罢忙抬起头来看看每棵大树,果见满山大树都是朝一个方向枝繁叶茂的。她不由得对小寒又产生了一种敬意,笑着说道:“寒哥哥,你也就大我一岁,怎么就比我多懂得这么多呢?你太聪明了”。小寒笑道:“快别这么说,我不过是在山里多呆了几年,对山里的事情懂得多一点而已。要说聪明,我可是远不如你呢,你看昨天中午我该有多笨,害得你穿着湿衣服等了那么久,我现在想起来都很内疚呢。对了,你怎么突然就滑进深潭里去了呢”?紫云不好意思地道:“当时我看见一条红鲤鱼,正在我面前时沉时浮,我急忙迈步去抓,谁知一步便迈进了深潭。要不是你会游泳,我岂不是要一命呜呼”?小寒笑道:“那也不至于的,那水潭能有多大?你只要在水中憋住气,随便三动两动,也就到了浅滩了。再说你就算沉到了水底,也不过一人多深,你只要双脚在潭底一用劲,人便会浮出水面来的” 。接着又道:“不过落水以后千万不要慌,一慌就有呛水的可能”。紫云笑道:“ 在那种情况下,还能由我不慌嘛?所以我要谢谢你救了我的命呢”。小寒却笑道:“这有什么好谢的,换了谁也一样会救你,不过我当时的那种冲动还要请你原谅呢”。紫云听了低下了头。但听她幽幽地说道: “还说呢,害得我昨晚一夜都没睡好呢”。 回头的路上,小寒问紫云道: “今日之游是不是该写一首诗呢”? 紫云道:“是该写一首诗以志纪念的,但写诗我是外行,你得先答应我,待我写成后必须帮我修改才行”。小寒笑道:“不必谦虚了,你写诗的历史比我还早呢”。紫云听了,突然转过话题道:“既是要写诗,这山里的风光我还未看够呢,我建议改道下山,或者有更奇更美的景色入诗呢”。于是两人决定折向西行,他们沿着陡峭的山坡,不择路劲的往下滑,紫云有时根本就立不住足,时不时地往小寒身上撞来。突然她发现右边不远处离地一尺来高,吊着一只像狗一样的东西,便一下闪到了小寒的身后,大惊道:“寒哥哥你看那边吊着一只什么东西”?小寒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一看,高兴的叫道:“哇!一只大山羊。云妹妹你的运气真好啊,怎么突然就想着改道下山呢?你看这山羊,少说也有三十斤呢”。紫云站在原地一步不敢向前地问道:“是死的还是活的”?小寒用手一摸那山羊的身体,笑道:“刚死不久呢”? 又笑道:“就算是活的,你也不用怕它,它是不会咬人的”。紫云这才慢慢走近前来,问道:“它怎么会被吊在树上呢”?小寒又得意地道:“这个呀,不要说你不明白,就是万老师来了,他一时也不会明白的”。紫云很是奇怪,她左看右看才发现,这山羊是被一根麻绳套住了后脚悬在空中的。她甚感稀奇地道:“那你快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嘛”!于是,小寒便一本正经地说道: 在很久以前,我们山里的猎人们发现了一个山羊的秘密,那就是它和别的野兽不一样,它不会漫山乱窜地觅食,而是沿着它自己踏出来的小路往返。这小路被经常在山里出没的猎人们认识了,于是就在它的路径上偷偷的挖了一个三寸见方,四寸来深的小洞,洞口上放一个比洞口略小的竹垫,竹垫的边缘装有发码,竹垫上面放一个与竹垫一般大小的活结绳套,再在离洞口两米远的地方找一棵小树,又将小树的上半截砍去,留下两米来长。然后把小树弯曲下来,又将活结绳套的一端固定在小树的顶端上,小树的顶端与竹垫的发码相连,构成机关。竹垫上盖一些树叶,不叫山羊发现。当山羊不明就里地一脚踏上了竹垫,竹垫因承重往洞底一沉,发码立刻就被断开了,小树也就随之而弹起来了,那活结绳套同时被弹力一紧,便把山的脚紧紧地捆住了,山羊就这样被吊在了空中。 紫云听得几乎入了迷,但她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就山羊有它自己的路径呢?它又为什么一定要沿着那路径行走呢? 小寒便告诉她:“这不过是山羊的生活习惯而已,就像蚂蚁有他自己的路径一样。老虎不是喜欢藏在茅草深处吗?猴子不是喜欢生活在树上吗”?紫云听罢,始觉不为天方夜谭。停了一会儿,小寒又道:“这山羊刚死不久,身体还是软的,我们赶快把它弄回去吧。因为时间久了,肉味就没那么鲜美了”。于是小寒砍下一棵小树,削光枝丫,留下两米多长一段来。 又把山羊的四脚并拢,就着麻绳捆在一起,然后将小树从山羊的四脚中穿过,两人一前一后地抬了回来。淑芬见了非常高兴地道:“又添了一个好菜了”。 屏周也笑道:“这张羊皮足可以值七八块钱呢”。紫云忽然又问道: “那为什么我们不把山羊交给猎人呢”?屏周笑道:“我们这里群山连绵,猎人并无山头界限,谁发现了就归谁所有,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紫云听了犹觉新奇。 第二天,紫云在洗衣服回来的路上向小寒道:“我的任务完成了”。小寒奇道:“谁给了你什么任务吗”?紫云道:“好啊,你想赖账吗?你自己讲好的,每人写一首诗以志游山纪念的。现在到装起糊涂来了”。小寒恍然道:“ 哦,我还真的忘了呢,不过我是不会赖账的,等下吃了早饭我就开始写好了”。
吃吧早饭,紫云把写好的一首七律给小寒看。小寒看后暗暗惊喜,他久久地望着紫云,紫云便道:“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小寒道:“我真是好佩服你啊!平日里装作什么都不懂似的,到了关键时刻,拿出来的东西却像模像样。现在好了,该写的你都给写进去了,叫我拿什么向你交差呢?正所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呢”。紫云笑道:随你怎么说吧,你若不写我是不依的”。小寒道:“那我只好勉强而为之了,现在你继续去看你的《红楼梦》吧”。 小寒到吃午饭的时候,才写成了一首《水调歌头》。午休时两人互相交流了一会儿,便一起拿来给屏周过目。屏周接过诗笺来,先看了紫云的那首律诗,只听屏周念道:
何事今朝最莞颜, 同窗伴我赏高山。
悬崖吊胆提心上, 峭壁寻滕觅缝攀。
东望千流奔眼底, 北瞰万树锁云间。
更闻阵阵松涛响, 激起心潮海浪翻。
屏周念罢,说道:“可以,写的有情有景,只是韵味差了些,你多读一读古人的诗吧,古人有‘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时也会吟’ 的说法,自然是有道理的” 。接着屏周又拿起了小寒的那首《水调歌头 ? 登小溪山》的词来,只听屏周念道:
久有凌云志,今日上高山。
有心攀上绝顶,跬步却艰难。
学取徐公霞客,樵径侧身匍匐,终越几重关。
举目望滔海,千树锁云间。
仙境里,缥缈处,觅人寰。
田园如画,点点房舍似泥丸。
转眼云消雾散,一点红光兀起,风物尽流丹。
归路同知己,留恋不思还。
屏周念毕说道:“ ‘田园如画,点点房舍似泥丸’,写的很生动,逼真,使读者读后很有一游而后快之感。写诗词和写文章一样,是要给读者欣赏的,读者读后没有感受,说明创作不成功”。接着又向二人道:“北宋词人柳耆卿,有一首很出名的词,叫做《望海潮》,《宋词三百首》上没有选它,什么原因呢?相传此词流传到北国,金主完颜亮读后,欣然有慕于词中的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遂起了投鞭渡江之志,可见这首词写的是多么的感人。后来诗人谢驿这样咏道:
谁把杭州曲子讴, 荷花十里桂三秋。
哪知卉木无情物, 牵动长江万里愁。
《宋词三百首》上没有选录这首词,大概是因为她牵动了长江万里愁吧。但其艺术水平,历代名家都是十分赞赏的。所以几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够欣赏到她。等下我把这首《望海潮》抄给你们吧。停了一会儿,屏周又向小寒道:“你这首《水调歌头》的缺点是,你登上高山,不能只有看到的一面,还要有听到的,感受到的一面。所谓见闻嘛,有见有闻才有所感,你这里有见无闻,所以最后一句的感受也就不那么深刻了”。又转向紫云道:紫云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还都写到了位,可是作为一首律诗,气势上又嫌不够。古人所谓诗要豪放,词要婉约,当然这不是千篇一律的,就像诗的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样”。两人听后,不住地点头,都觉得受益匪浅。尤其紫云,觉得眼前的这位大伯,才是她真正的老师。 下午两人便认认真真地背诵起柳永柳耆卿的《望海潮》来。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影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紫云这里还未背熟,突然又想起了上午在《红楼梦》里读到的诗词,便对小寒道:“寒哥哥,《红楼梦》里也有好多诗词呢,我才看到第十八回,那题大观园的诗就有十一首,我最喜欢黛玉代宝玉题的那首《杏帘在望》。我背给你听听哈”!便自朗吟道: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小寒道:“哦,我倒是不知此诗,我爸爸曾给我背过林黛玉的《葬花词》,那才是真的好呢。你慢慢往后读,一定是日日有收获的”。
又过了几天,小寒的爸爸叫小寒到数里外的陈村去看望他的大姑,据说他大姑病了,当时病得并不严重,可大队里的赤脚医生不知是给她打错了针,还是给她吃错了药,致使她一时昏迷不醒。所幸小寒的姑父及时请人用竹床抬到十里外的公社医院,才抢救了过来。当时正值农忙时节,故派小寒前去看望,小寒便邀紫云同往,抵达大姑家时,见大姑已近痊愈,寒暄了一阵后,便告辞而返。两人出了大门,小寒竟向右转弯,紫云立马笑道: “寒哥哥不是走错了吧”?小寒笑道:“我带你去看一座御赐牌坊。也就多走一里路”。紫云自是高兴不已。不一刻,两人来到了牌坊下,紫云看时,只见那牌坊,足有三丈多高,中间一个大门,两边各一个小门,巍然屹立在丹霞石上。牌坊顶上用铁链悬扣一块石匾,上雕海碗大的阳文“圣旨”二字。大门的石柱上镌一副汉隶阳文对联:
冰心守节垂青史
割股疗夫表义门。
紫云读罢,问小寒道:“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小寒道:“我们一边往回走,一边闲话这个故事吧。这是义门陈村的一个御赐贞节牌坊,迄今已近三百年了。对了,你知道义门陈吗”?紫云摇头道:“没听说过”。小寒道:“那可是天下第一大家族。我听我爸爸说,从唐至宋创造了十五代,三千多人,历时三百三十多年的聚族而居,不曾分家的人间奇迹。义门陈村旧址在车桥公社境内,后来朝廷惧其势大滋事,便将其遣散到全国各地分居去了。所以现在有天下陈氏出义门之说。这座牌坊就是为了纪念陈氏一贞节女子而立。据说是她丈夫病了,医生开的药方要以人肉为药引,她毫不犹豫地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入药。所以那下联有 ‘割股疗夫’ 之语。可她丈夫服了此药,依然辞她而仙去了,这女子当时并未成婚,竟为她的未婚夫守寡终身了。所以上联有 ‘冰心守节’ 之语”。紫云听完,低声说道:“真是个重情重义的奇女子”。他们这样边走边聊,不知不觉便回到了家中。

百度搜索 悠悠岁月忆峥嵘 天涯 悠悠岁月忆峥嵘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悠悠岁月忆峥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蓝色二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蓝色二木并收藏悠悠岁月忆峥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