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访谈录 天涯 访谈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我是个物理学家。虽然科研工作者并不出名,但不可或缺。如今的人们理想多种多样,或者说充满功利性。
可在我那年代,大部分同学的理想是成为科学家,我们相当纯粹。科学,或者说这个世界也充满别样的魅力,充满未知,充满无限可能,让我们极为向往。
孩童的世界里,世界是美好的,是等待探索的。人类会在某个时间段内停止对世界的好奇,自诩为成熟的同时也失去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小时候的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大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对于我来说,都带着一定程度的困惑。大部分人类属于接受者,会用一种拿来主义去接受生活中的一切。
不会去独立思考,不会去探索,把别人的所谓理论理所当然的当作真理。并自诩为成熟博学的去展现自己的无知。
所以,对于这样的大人,对于这样的理论,我会带着质疑的精神。说实话,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相反,还有点呆头呆脑,反应迟钝。
我会呆呆的坐在树下,看着远方发呆。当然,即使被苹果砸到也想不出万有引力,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引力。
在原有的完善理论体系上很难有突破,以前的科学由于时间尚短,在并不完善的基础上,能作为垫脚石出现种种新理论。
能站在巨人肩膀上,但当发展到后期,所有科研工作者就只能被压在巨人脚下。看着砸下来的苹果,一般人会想到吃。聪慧的人会有所启发,而呆头呆脑的我,则望着苹果发呆。
不知看了多久,但在我看来,这个苹果带着无限的信息。我会设想,该如何形容这个苹果呢。归纳能力是任何一个文明的重要指标,对于动物而言,缺乏这种能力,所以离向高智慧生物进化遥遥无期。
对于原始人来说,要描述一个场景恐怕要用无数的篇幅。基于归纳的基础上,人类在不断的积累传承知识,也传承这份归纳的信息库。
生物的遗传是一项极为浩大的工程,我们不仅继承着无数年来,无数代先祖的积累,遗传病,基因缺陷,思维模式,命理延续,记忆……
基于这份遗传,庞大的信息积累,让生物有了进化的可能。无数年的传承,我们究竟积累了什么?究竟能做到什么?有着怎样的可能性?
无数智慧生命都在思考着这些问题,在思考的同时不断开发潜能,走上属于自己的进阶之路。
神之所以是神,是基于传承的基础。所谓的修炼,所谓的学习,所谓的努力,本质上是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潜能的挖掘。所谓的修炼成神,是因本就有神的潜在潜能。
而当超出自我潜能的范围,就很难再有寸进。这是格局框架的绝对限制。在无数年的积累下,生物有着进化的可能,却无法无限进化。这是某种意义的绝对天花板。
所以即使过去了无数年,这个世界依然如同黑暗的荒漠。最大潜能值即财富,是固有存在的,换言之,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在一开始就带着最大的财富而来。
生命是否起源于世界不得而知,但作为过客的生命们,会在世界的封禁下,形成种种枷锁。
彻底掩盖神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累积伤害,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消失殆尽。
于是,我有了一个猜想。也许每一个生命都携带着无数的财富而来,但世界会如同奴隶主一样进行极致的剥削,以致于生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高速衰老衰落死亡。
世界剥夺财富的目的不得而知,但我们只要存在的时间越长,潜能的透支就越严重。人类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复杂的命理层次更不可能简单的终结。
但只要存在在这个世界,就会持续面临极致的磨损,所以会以一种很畸形的方式衰老。虽然我们都见惯了所以不觉得奇怪,但能明显感觉到潜能的透支。
也许,用包括科学在内的方式延长人类寿命,最终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假如这个世界是生命进程的其中一站,那么逗留时间越长,支付的代价越大。
即使以灵魂的形式存在,也会持续消耗着。不管人是否会以灵体形式存在,但假若变为灵体,恐怕会面临真正的死亡。
假如生命是一种旅程,人生只是其中一站,那么成为灵体后将面临持续的剥夺,磨灭,消亡。
同样,延续生命很容易,即使是只发展了两百年的科技,也即将寻找到延长寿命的手段。
但一个存活了五十年的人,和一个存在了一百五十年的人,是完全不同的。那一百年的差距意味着整个人的改变改造。
世界本身是带有强烈信息的,任何存在于世的事物都在竭力抵抗着信息的同化与侵入。也时刻在遭遇信息的洗脑和植入。
换言之,存在着,就意味着被四面八方无处不在的庞大信息持续植入,被改造,被污染。某种意义上,这种污染改造比起死亡更可怕,后遗症更大。
缺乏宏观思维的人类会把死亡认为是终结,会把死亡当做是最可怕事物。但事实上,生命是一个极为宏观的进程。当然,要把自己视为蝼蚁也可以,把自己视为世上唯一也并没错。
自我定位完全取决于自我眼界。究竟这个世界在剥夺掠夺着什么,我并不知道,还是孩子的我也思考不了这种问题。
但我想,这个世界也许并不欢迎生命的进入。孩童会感到世界的美好和新奇,但也会隐性的感受到这个世界的不友善和排斥。
生物幼体会下意识的去分辨善意,会敏感的察觉到恶意。被彻底改造的成年人不会有此感觉。
首先,需要定义世界的概念,世界本身是模糊笼统的概述。所以,人类没能力准确定义世界,我只能用小世界来形容。这里,全文上下,所指的世界都属于特定的“小世界”。
世界是否能孕育生命很难断论,本身宇宙的起源就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大体的说法,需要一个能维持科学体系颜面的说法,太过幼稚的理论明显会让整个科学体系蒙羞。
所以,即使争议太多,依然会用宇宙大爆炸来作概括。理由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法证明就好。并不需要证明其正确性,只要无法全面否决其正确性就行。
对事物的由来都相当模糊,对生命由来就更没法定义了。宇宙的生命起源很难追溯,至于地球的生命起源,同样是无法追溯无法考证的“可操作命题”。
既然没办法证明也很难否证,那么就有太多的可操作空间。非应用型科学需要并非严谨,而是一定程度的笼统。
无法证明不要紧,无法考证无法彻底推翻就行。人类会对根本性问题有着持续的思考,无法满足这些问题,无法得到这些答案,所有科学,宗教等都无法站稳跟脚。
但只要能勉强解释,就能形成一套系统,不管多么的幼稚,都会有人信奉。宗教有关于生命起源的解释,把一切的事物都归结于神迹即可。
但科学的兴起为了摆脱宗教,也为了打压宗教。迫切需要一个理论,于是进化论被推上了台面。虽然真正博学的人会对此不屑一顾,真正的核心科学家会明白这只是一种打压宗教的说辞。但依然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生命本身和世上的其它事物属于不同的系统,非要说的话,分为生和死。除了生命以外,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可称之为死物。
某种意义上,这个世界应该是死物的世界。无机质的流动着,如同死寂的机器。任何事物都带着这样的属性,这样的特征,这样的气息。
但在这之中,出现了生命。事实上,两者根本不搭调,是两种极端。如果说太极生两仪,那么可以用玄学去解释两种极端混生。
此外,在这种机械化僵化的世界里,生命的存在本就不合理。人类的痛苦是事实,在这个机械化的世界里,很难有真正的活动空间。
这个世界是以系统化的规律进行活动流动的,也意味着固有进程的存在,也当然意味着命运的必然存在。
变更命运就意味着变更系统进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所以,这种僵化的世界里,只能被动的进行的既定的进程。
于是,我们开始感到混乱。明明自己内心是竭力抗拒,但行为却和内心完全不符。事实上,很多人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
正因为思想无法干预行为,所以产生了混乱,产生了痛苦。这种说法很难理解,需要细细体会。人类以此变成矛盾的集合体,这种思维和行为的摩擦也同样造成了更多的后遗症。
但事实上,对于人类来说,对于世界来说,思维思想等,这些东西是多余的。机器的运行中会产生部分废料,不及时清理的废料会影响机器的整体运行。
所以,我们的记忆也好,思想也罢,甚至包括人格,都处于持续的,定时的清理当中。但拥有思考功能的人类时刻产生大量的念头,感受。
对于机器来说,这些明显是不合时宜的,产生思想的机器只能造成混乱。人类会为自己拥有思维思想自豪,但这些对如今的人类状态而言,正是所有痛苦的源泉。
在历史长河中,大部分时间段,大部分人类,是处于水深火热中,虽然现代人避免了这份艰苦,但依然有着太多的绝望。
无论是来自身体还是心灵,整体而言,存在着就充满了痛苦。但对于一个没有思维思想,或者说,对于一个绝对冷静的人而言,不会感受到痛苦。
这个言论同样很难理解,但只要尝试着达到绝对的冷静就能有所体会。在任何本质上残酷的环境内,思想就会是痛苦之源。
同样,对于机器来说,混入了这些东西只会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人来说,思想的存在只能感受痛苦。对于世界来说,生命的存在同样会造成混乱。
世界以固有的规律运行,而生命体本身是一种随机的动态,它们会凭借主观的思维进行行动。而任何行动都意味着干预影响了世界的固有进程。
所以,对世界来说,生命应该是不受欢迎的,外来物。地球的所谓生命起源,比起充满偶然性,充满不确定性的所谓进化。来源自外太空的概率明显更高。
首先单细胞生物本身就有着相当完善的生物形态,从彻底作为死物的地球如何能诞生出生物这点就有太多的质疑。
如果说生命完全起源独立起源于地球,那么就如同宇宙大爆炸一样,不仅有着概率上的偶然性,还属于一种区域性现象。
换言之,地球的所有生物形态都属于地球独有,量身打造。除此以外,其它地方不会有这种形态的生物,也不会有人类。
当然,在相似的环境,相似的位面,有着相似的系统,能诞生相似的物种体系。
此外,人类对于生物的定义也需要重新修改。需要水,氧气等几点属于地球生物的独有特征。在其它星球上,能诞生出各具特色的物种,以人类那贫乏的想象力和狭隘的眼界无法设想的物种。即使是全金属星球,也能诞生出量身订造般的变形金刚。
以此,生物的概念就变得极为笼统。即使不具有生物形态的元素,也能在元素星球发展出独特的文明。而生物,文明的通病,是扩散。
会下意识的向着更远的地方扩散。远行的人类,旅游的人类,会出现一种放纵的心态,会下意识的,更多的播种。在更遥远的地方留下自己的信息,留下自己的血脉。

百度搜索 访谈录 天涯 访谈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访谈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长谷川泰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谷川泰三并收藏访谈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