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拂面不寒杏花风 天涯 拂面不寒杏花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唐仁到新的城市,新的单位上班了,职务是副局长兼党委副书记。
从工作分工中他也看出了组织、领导的一番苦心。他具体分管的是政策研究室,纪检监察处和行政审批大厅。前两个处室事儿不多,没有硬指标,时效性也没有要求。这有助他慢慢地熟悉工作,又能尽快地学习掌握相关政策。他深知在机关工作,掌握政策、法规是第一要务。
只是行政审批大厅是个新组建的部门,目前机构、职能、编制已三定,人员已到位,下一步就是落实职能有效运转了。而且确定了全市市级、区县两级办事大厅要在7月1日同时对外办公,时限性很强。
行政审批大厅的工作,让唐仁发憷,挠头。因为第一项工作就是将全局九个处室的审批职能剥离出来,统一划归入他的行政审批大厅,工作难度大,处理关系棘手。唐仁基于多年的机关工作经验,自然意识到了这是一个触及到多部门核心利益的敏感问题。像有人说的:把大家碗里的奶酪,还是最好的那一块,全盛到审批大厅碗里。
唐仁想:“这项工作推动起来一定要谨慎、稳妥,少出枝杈。特别是与相关处室的关系,更要处理的和谐、顺畅,水到渠成。他知道,即便职能顺利地剥离过来,文件的流转和复核等许多衔接性工作还要依赖相关处室。
再有,剥离审批职能的部署会,不但三位副局长要参加,一定请局长到会。唐仁觉得并不是自己顾虑多,遇到问题绕着走,关键是剥离动作太大,时效性又太强,第一次会推动力一定要强硬,不能软更不能打折扣,否则时间上就没有回旋余地。
想到这儿,他给局办拨了电话约见局长。很快,局办电话说:“现在局长有空,请您马上过去。”唐仁进了局长室,局长破例站起身,往前走了几步与他握了握手问:“生活还习惯吧,有什么困难吗?”唐仁说:“挺好的,各方面都挺好的。”俩人落了座,局长问:“工作熟悉的怎么样?”唐仁说:“政策研究室和监察处工作有板有眼,推着走就可以,行政审批大厅的工作想听听您的指示。”
局长说:“先说说你的想法。”唐仁猜对了,局长的意见一般不会先亮出来,得先听汇报之后,在通过引导、点拨、强调来表述自己的意见。唐仁想到这儿,咽下口水说:“和大厅主任研究了一下,想法可能不成熟,先向您汇简要报一下,请您指示,我们回头再修改。行政审批大厅是个全新的工作机构,目前马上着手要做的就是职能剥离,这涉及局里的九个职能处室,是个牵一处动全局的复杂工作,应稳妥、慎重。另一点就是要引起相关处室的高度重视,认识到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和时效性。”唐仁顿了一下,看看局长的表情,发现局长偏着头,看着他的侧后方,左手指轻弹着办公桌,听着。
唐仁想,局长的姿态是感兴趣?还是不感兴趣?他基本上没敢谈大道理,算得上开门见山,他知道一般领导最忌讳空泛的汇报。想到这儿,他觉得应该再直接点,自己的几点担忧干脆不提了 。
想到这儿,他说:“具体工作部署我们这样考虑:一、开个有力度的动员部署会,把工作安排和时间与大家交底,讲明是硬性工作,没有回旋余地。二、梳理和统计现有的审批项目,把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审批事项作废,把保留的审批事项剥离给行政审批大厅;做好审批与流转复核的衔接工作。三、组织人力编写各审批事项的程序性文件,同时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开发。四、分市级、区县两级培训办事人员。五、选择几个审批事项在市级和区县进行联通试办理,为完善程序性文件和软件程序开发打基础。六、——”
“好!好。”局长不知什么时候前倾着身子,专注地听他在讲,并好字脱口而出。局长说:“好。唐局长,简要明了。工作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好。”
局长喝了口水,振奋地说:“唐局,我们的工作核心就六个字:‘统一、效能、精简。’依照这六个字,结合我局的工作特点,我们确定的指导思想是:‘下放权利、简化环节、方便群众、统一标准、便于监督’。要牢牢把握住这项工作的核心和指导思想。我完全赞成你们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工作步骤。大胆地闯,不要有顾虑,开动员部署会时我去讲。”
唐仁听了局长的一席话,连感慨带佩服。倒不是因为局长对他的工作设想连声夸好,而是他由衷地感觉到领导看问题,谈思路就是高一层境界,况且你心里的难题,困惑,顾虑他都给你想到了,这是他最佩服的地方。
动员会开的顺利圆满。不仅局长到会,市里的主管副市长和秘书长也到会讲话,局长亲自主持并提出了工作要求。主管副市长在总结发言时,讲的话很有分量:“这是一项硬性工作,没有商量余地。市里的相关部门要鼎力支持。同时要求在座的同志们要有全局观念,坚决反对本位主义。特别是相关部门,不要计较一己得失,要高度地认识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用来服务百姓的,只要是有利于这个目标,一切工作都要给它开绿灯!”
有了尚宝剑,有了全局的配合支持,由行政审批大厅起草的《事项办理职责划分暂行规定》顺利通过了相关处室的会签,经局长签发后形成红头文件下发了。
职能剥离和划拨工作完成的圆满。唐仁松了一口气,暗想心里把别人想成什么了,不要低估了大家的觉悟和组织纪律性,今后少一点顾虑吧。
行政审批大厅的工作顺利向前推进,只是在开窗办公前,一件小事起了波折。按照公开透明的要求,大厅公示了所有办理程序。为便于大家监督还要贴个服务承诺书,承诺书,多简单的事儿?难产了。数易其稿唐仁都不满意。
看着手里几份文稿,措辞都不错,像:执法为民,文明服务、关心疾苦,有难必帮。唐仁觉得调高了,虚了,有点像口号。
再有:语言文明,着装规范,举止有度,就业熟练,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这个接地气,但没突出机关办事人员的工作特点和服务特点。
大厅同志埋怨唐仁在承诺书问题上小题大作,甚至认为他在卖关子,拿堂摆谱。唐仁则坚持制度、规范、承诺不是摆设,不能墙上贴一套,墙下做一套。不能搞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把戏“无以小善而不为”小事儿才关乎民间风气呐!
此时有人敲门了。大厅主任进来,把修改的承诺书递给唐仁说:“根据您具体一点,可操作强一点的要求我们又修改了一稿。”说着隔着办公桌把文稿递给唐仁。
唐仁看看:接待热心,耐心解答,诚心待人,交待细心,履行职责、严格照办,马上就办,主动代办,随到随办,特事特办。这稿到接地气,但过于冗长且零碎。大厅主任看到唐仁的样子,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她感到:几件大事,难事都干得漂亮,唯独这件不起眼的事,竟几次没通过,多少有点不爽。
她本想说:无关紧要的事,您大可不必如此认真。但没等她开口,唐仁看了两遍,想了想说:“不错,放在这儿,我改动几处你再来拿。”大厅主任如释重负地转身走了。出门时她不自觉地回头看了唐仁一眼,心想:拿着文稿进来时,她心里忐忑,本意是:把手里的文稿与之前的拼凑一下,这样虚实都有,听听唐局的意思回去再改,不想就通过了,她有点匪夷所思。
唐仁也觉得大厅的同志们近来通宵达旦地加班加点,刚想松口气,又被承诺书纠缠的放松不下,自己心里也不落忍。再说,刚一起工作,处在磨合期,他的工作思路和习性大家不熟悉也要有个过程。他又看了看几件文稿,想了想,改写成:
举止得体,用语文明;
准时在岗,主动服务;
首问负责,全程办理;
代理事项,按时办结;
政策公开,热心解答;
公正廉洁,接受监督。
行政办公大厅终于如期对外办公了,并在当地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前来办事的人们都交口称赞大厅好,方便多了。市里的日报也在显著位置用大篇幅刊登文章宣传。文章对行政审批大厅的便民特点总结了几点:
一、办理时限变短了
二、办理环节变少了
三、两为难变为两便利
四、办理速度变快了
五、多处跑变为一地办了
特别是在“两为难变为两便利”一节,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以前申请人申办审批事项时,唯恐材料带不齐,而办理人员也怕申办人丢东拉西材料不规范无从受理,两边都有为难之处。审批大厅将办理事项、条件、依据、程序公示公开,申办人从触摸屏、程序性规定和上墙的公示板上都清楚知道申办事项所需资料,既方便了申请人,也便于受理和办理,变两为难为两便利。
文章在“办理环节变少了”一节还充分肯定了行政审批大厅的机制:不仅整合了办理事项而且整合了机制和人员,划开了审批和监管的职能;实现了一个大厅,一口受理,一员多能的高效机制,大大方便了事项办理人。
唐仁把文章连看了几遍,心里美滋滋的。不几天省里和国家级的大报也纷纷转载了这篇文章。局长拿着有市领导的批示的报纸,大会小会上对行政审批大厅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表扬。局长还反复强调:为群众办事,群众就高兴,就拥护。权力是用来为民服务的,这样的事要多办,要坚持办好。各项工作都要以为民服务,服好务为宗旨。
唐仁也几次批转了领导的批示,并提醒行政审批大厅要戒骄戒躁,扎实地推进工作,要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办事难的陋习。他还特别关照大厅主任:目前,行政审批大厅已成为社会的焦点,在这个节骨眼上要盯紧、顶死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要有一张婆婆嘴,常跟大家唠叨着,这一点要不厌其烦。但有些事儿,往往事与愿违,越怕出差错吧还就出了,而且影响极坏。
事情发生在大厅窗口,个别人员上班迟到,其他工作人员没有替补,造成窗口排成大队。个别人员到岗后又没有及时投入工作,引起了阵阵埋怨。该人员非但不解释不安抚且态度蛮横,与申办人发生争执并发展为对骂。引起广大申办人员的共同愤慨围堵了窗口,并引来街上过往行人的围观和起哄,从而造成恶劣的影响。
局长火了。从局长办公室出来的唐仁也恼了。他把大厅主任叫到办公室,见面也不顾及关系熟不熟和女同志的颜面,开口就是:“你怎么搞得?我的话当耳边风?”冷静了一下,他才示意大厅主任坐下来说情况。
大厅主任叹了口气说:“迟到的工作人员叫关亦民,当天10点多才到岗。这个窗口的业务量最近激增,所以,排队人多,见半天没人过来办业务产生了急躁情绪。”唐仁问:“替班制度呐,替班制度是干嘛用的?”大厅主任,沉吟了一下说:“这个关亦民经常晚来早走,偶然几次旁边窗口或内勤都能出来代办一下,事发当天内勤上楼去取材料,附近窗口又没抽出时间来关照,关亦民本人也没事先打招呼,所以,所以——。
“经常晚来早走,你怎么管的?有没有规章制度,讲不讲组织纪律?贴在墙上的承诺书是废纸?!”唐仁没等她说出所以然,站起来断了她的话,连问了三个问题。“关亦民先停职!”唐仁没等回答又接着说。大厅主任眼圈红了。唐仁看了心里也软了起来,又坐下来语调也缓慢了一点说:“接着说情况吧。”
“关亦民到了岗后,没有立即坐到窗口办公,而是先沏茶喝水,跟别人聊了几句天。窗口外的人看不惯了,在外面吵吵嚷嚷的,其中有人还爆了粗口,关亦民回了几句就吵起来了。”见大厅主任不往下说了,唐仁就问:“这样就能发生围堵了?激起民愤了?
大厅主任说:“关亦民确实说了些很不着边际的话,出圈的话,但是,确实是来办事的人先骂的人很难听的。”唐仁厉声说道:“先别管群众说什么,他关亦民对群众都说些什么?”“他对众人说:‘都惯出毛病了,敢蹬鼻子上脸了,老子就是不伺候了。有本事你告我去,告下来算你本事。’还说,‘今天我不给你办,你还能吃了我?等等。”唐仁听到这儿说:“什么素质?这样,你们回去写个事件经过报上来,关亦民先停职检查。”
第二天一早,关亦民按时上班了,但并没有躲在办公室了写检查,而是进进出出地摔咧子,嘴里还骂骂咧咧。大厅副主任吕志说了他几句让他注意影响。关亦民就冲着吕志来了。嘴里不干不净地说:“检查,不写,你们看着办吧。让我道歉,谁给我道歉呀?什么东西呀,停职检查他说了就算?眼里没谁了。北京来的怎么了?不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处长吗?到这儿装大尾巴狼来了。”吕志说:“你别说那么多,注意影响!有意见按程序提,不能撒野!”
关亦民听了喊道:“谁他妈的撒野,谁他妈的撒野啦。”边说边上前揪住了吕志的衣领。大厅的人员忙上前拉走关亦民。关亦民边走边甩话说:“一把年纪了,熬到今天你容易吗你,还真事似得,真把自己当回事?还挺会拍马屁,上楼告诉姓唐的,告诉他检查不写,让他看着办!”
吕志气得直哆嗦,转身上楼找唐仁去啦。唐仁看到老吕气的说不出话来,起身到了一杯水说:“您别着急,怎么了?”话音未落,大厅主任风风火火地进来了说:“老吕别生气,太不像话了。”唐仁听了俩人的对话,又询问了事情大致的情况,对关亦民有了点认识:原来,关亦民是省委常委关凌的侄子。调到局里后,刚开始在业务处室,但工作吊郎当的不着调儿,业务也不行,人缘也不行,领导又拿他没办法,借办公大厅成立之际,就推荐给审批大厅了。
据主任介绍,本来大厅的人员都是她从各处室选调的业务精、品行好,一贯敬业爱岗的同志,但惟独这个关亦民是硬塞给她的。她也了解了这个人,几次委婉拒绝,后来还是局里尤副局长找她谈了一次,才勉强同意接收的,不想是这么块材料。
吕志也说:“晚来早走我说过他多少遍不说,您问主任,她就找他谈了不下三次。平时工作中顶闯撞科长、组长是家常便饭。问问大家谁敢招惹他?”
唐仁仔细听着,心里直运气,这哪是公务人员的素质?简直就是一泼皮。怎么招到队伍里的?想想他叔叔关凌,他暗暗感觉这事情不简单。沉思了一下,他问俩人:“你们大厅的处理意见?”大厅主任说:“要有个说法,不然跟申办人说不过去,就是大厅的队伍也不好带。”吕志说:“不处理,大厅的制度给谁定的?党有党规,国有国法。古代还讲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呐,他算个什么东西,和尚打伞不行?”
唐仁问:“他的检查写了吗?”大厅主任把手里的几页纸递给唐仁。唐仁拿眼扫了几眼说:“这是检查吗?全是开脱、辩解、申诉。”他指指其中的最后一段说:‘强烈要求向我道歉。领导要明辩事理,否则我要提起申诉。’这是检查吗?除了‘我骂人不对’一句,你们再找找看,哪里有一个公务人员的觉悟?职业道德?哪点认识到了给单位带来的不良影响,恶劣影响!混同一个老百姓,还不如老百姓呐。这样,你们回去一起找他再耐心谈谈,讲明利害关系,一定要认识到问题的性质和危害性。有一点要讲清:骂骂我们只是个态度问题,素质问题,也许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有纰漏,这一点他可以鸣冤、争辩,但是骂了申办人,骂了群众那就是性质问题!给局里带来不利影响那就是严重的性质问题。我们是公仆,不是公子、公害,更不是老爷!想当老爷回家去当,在局里,在岗位上你就得摆正位置,否则,请便!这些话,一字不漏地告诉他,就说是我说的。要让他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唐仁平静了一下说:“当然,我们还是要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 ,引导他、帮助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顺利地过好这一关。”
关亦民的检查经过几次修改,才算勉强通过。但如何处理,局办公会讨论几次也没定论,但意见有几种:一种是:按照公务员法和局里的有关规定和大厅的规章制度酌情处理。酌情的尺度就宽了,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留局察看,这是大多数人的意见,也包括大厅和唐仁的意见。另一种是事出有因,关亦民当然要承担主要责任,但也要考虑到当时的氛围环境,建议在大厅或局内范围作深刻检查,通报批评并向当事人当面道歉,调离现在的工作岗位。主张后一种处理意见的以尤局长为代表。最后形成折中意见:先做检查,并向当事人当面道歉,看效果后再确定处理意见。
这天上班,唐仁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关于关亦民申请调离现岗位的报告》和附在上面的呈阅单。呈阅单处室意见栏里,大厅主任已经签署意见:同意。接受处室处长也签署同意。在相关领导批阅栏内,有接受处室的主管领导尤局长的签署意见,三方意见都是同意。
唐仁看了就觉得不符合程序。一是关亦民不是正常程序调离,而是因工作失职或失误和有某种错误后,不适宜在现有岗位,要先离岗等待处理,有处理意见后,才能酌情安排工作。二是,退几步说,即便是属正常调离程序也是本人申请,所在处室签署意见后报主管局长同意后,我没签字,怎么就能进行下一步呐?
他心里首先责怪大厅主任不懂规矩!此时,大厅主任推门进来,忐忑不安地看看唐仁,又看看桌上的报告和呈阅单,说:“唐局,是这么回事。”唐仁迷着眼看着大厅主任听她解释。“昨晚尤局长把我叫去,说关亦民还是调回原处室吧,省得给咱们添麻烦,他拿了签好的呈阅单”她看看唐仁面前的报告和呈阅单,示意就是这个。接着说:“让我也签个意见。我说跟您请示一下再说,尤局说,您这儿他都说好了,让我签了交局办转您就行了。我想,他早走咱们早省心,不然也是块心病,就签了交给了局办。”
唐仁刚说:“我正感到蹊跷呐,怎么?”话说一半电话铃响了。他示意大厅主任先坐下,拿起了电话。“唐老弟呀,我老尤呀,正训咱妹妹那吧,呵呵呵,没她的事。我跟你说啊,看到你捧着关亦民这只烫手山药为难,老哥做主,给你先接过来,别怪我越权违制啊,你得搭我这个人情呦。”
唐仁不知答什么好,嗷嗷地应着,心里的滋味跟哑巴吃黄连似的。心想:买卖之间您还得先问问人家是愿意买还是愿意卖呐,这叫什么?现在是叫什么不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知如何作答。对方可能是感觉他不好说什么,马上说:“老弟,电话里说不明白,我处理完手里的事儿过去聊。”
一会儿,尤局长果真过来了。大厅主任见状起身招呼声,就知趣地撤了。唐仁也不得站起来端茶让座。尤局拦住唐仁说:“近在咫尺,还倒什么水?尽瞎客气,坐下聊会儿。”唐仁坐下,话儿从哪儿说起呐?他茫然地看着尤局。心里说:我让你整的不知说什么好了。
尤局看着唐仁,颇为严肃地说:“事儿出在你这儿,我的心里也不比你好受。本来我想给这小子一个锻炼的机会,为以后晋升打点基础,谁知道这么不争气!看到你对这事怎么处理也很犯难,我就想谁酿的酒谁喝吧。本来想跟你先打个招呼,但考虑你初来乍到,既不熟悉情况,又不知他水深浅,就先斩后奏了。
老弟我跟你说:关亦民让他叔叔好一顿臭骂,简直被骂的狗血喷头,不是我拦着,就是一顿暴打。还骂我呐:交给你就是让你好好**他,出了这事儿你摆脱不了干系。对了,老人家让我带他问你好呐,老人家直说添麻烦啦、添麻烦喽。
唐仁这回儿听明白了,原来还有这层关系呐。尤局跟我说这些,是透着他和关常委的关系亲密,没得说?还是让我今后在处理这事儿上悠着点,别较真儿?反正最后一句带好的话不真实,那样的领导最多会说:给大家添麻烦了,或给局里添麻烦了,我一无名小卒,他知道我是谁呀。
尤局看到唐仁不搭话,像是猜测他与关亦民或关常委的关系,就说:“关常委是分管省委组织工作的。”说这句话时,尤局显得神秘又庄重。“我在省委组织部呆过几年,工作层级上虽然和老人家相差甚远,但毕竟是上下级关系呀,这是棵大树呀,你可别说我庸俗啊。”
唐仁听了,对尤局的背景有了深一层的了解。心想:话说到这份上,也由不得自己考虑太多,遇到问题冷处理吧,工作推着走是他历练多年的成熟经验。关亦民的事也确实让他费了心血,也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处理得深浅到无关紧要,关键是别影响了单位的名声和**的声誉。让他这样走也好,不然处理得妥当不妥当,处理后如何安排都是个未知数,况且他背后的这层关系着实让人不得不顾忌。
想到这儿,唐仁说:“先谢谢老兄了,就这么办吧。”“好、好。”不等唐仁再说什么,老尤连说了两个好后,看着唐仁桌上的报告和呈阅单。唐仁明白,提笔在主管领导一栏上写了:同意本人意见。签完后说:“我一会儿交局办,就可以办理后续工作了。”尤局说:“好,我还有点事,有机会一块喝点?”唐仁说:“行,找机会。”

百度搜索 拂面不寒杏花风 天涯 拂面不寒杏花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拂面不寒杏花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杨盛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杨盛芳并收藏拂面不寒杏花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