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阿芝 天涯 阿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孜孜普乌”,这个我只听老人讲过的地方,相传是彝族先祖居住的故乡,彝人死后的归宿。
屋后有山能放羊,屋前有坝能栽种,中间人畜有住处,是千万彝人的圣地天堂,彝族人去世后都要请毕摩念诵《指路经》,指引死去的亡魂回到故乡,和祖先亲人一起过着没有痛苦悲伤的生活。
想必,奶奶也去了这个叫“孜孜普乌”的地方!不再有悲伤的心情,但依然牵挂着我们,我们也思念着他们。
传说在好久好久以前,人们是不能生火做饭的,因为只要谁家生起火煮食食物,雷电看见升起的烟雾就会劈向谁家,所以被迫食物只能生吃。
直到有一天,一个叫支格阿鲁的人来到一个地方,他肚子非常的饿,所以想到一户人家去找吃的,他便来到一个寡妇家,寡妇见家里来了客人,就把支格阿鲁请进了家,寡妇端来一碗燕麦,支格阿鲁喝完感觉还是很饿,毕竟是凉的,所以他提出想吃热的东西,寡妇为难的说:“客人,我也想给你做点热乎乎的饭菜啊!可如果生火煮饭就会升起浓烟,这样的话雷电就会劈向这里,一家老小都会死的。”
支格阿鲁一听说道:“哦!有这样的事,你尽管生火做饭,不用害怕雷电,它一来我就能把它抓住。”
寡妇依然质疑的不敢生火,之后在支格阿鲁的劝说下,寡妇终于答应生火做饭,随着烟雾的升起,果不其然!天空响起了隆隆的响声,雷电一闪而过劈向了寡妇的家,千钧一发之际,支格阿鲁用一个铜碗就把雷电给抓住了,他用一个锤子狠狠敲了几下,雷电被吓到了,不断的求饶,支格阿鲁说:“以后只能下雨天才能出来,不能劈屋前屋后有牛屎猪尿的房子。”
雷电答应了支格阿鲁的要求,于是支格阿鲁放走了雷电,等寡妇做好饭菜,他吃饱后就随之而去,从此人们就生起篝火,点燃了火塘。
听了无数次这个鹰之神子支格阿鲁的故事,我是百听不厌的,我的村庄及每个彝寨都流传着很多不同的神话故事,有关于亲情的,有鬼神的,还有很多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
《指路经》,是我们给亡者举行祭祀时吟诵的一种特定的古典经文。
内容是为亡者的灵魂指引方向,使亡魂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与祖先和亲人团聚。
彝人支系繁多,都是小聚居大分散,各地亡者向被牵引的道路上走去,虽不同但它真实地描绘了彝族先民的迁徙道路。《指路经》可以说是集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融为一体的产物,这是我们必须传承的足迹。
《勒俄特依》是彝族创世史诗。流传于凉山彝族境内。
“勒俄特依”翻译过来意为“传说历史书”。里面异文很多﹐长短不一﹐除口头流传外﹐民间还有不少彝人有手抄本。各种异文可大致分为详本与略本两类﹐详本习称《勒俄阿补》。
《勒俄特依》包括“开天辟地”﹑“创造生物”﹑“支格阿鲁系谱”﹑“射日月”﹑“洪水潮天”﹑“选住地”等十几个部分。它曲折形像地反映了彝人先民对大自然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和认知。
史诗前一部分塑造了天神恩特古滋和支格阿鲁等形像﹐描述了他们在创造天地万物时的神奇功绩﹐想象奇特。
后一部分神话幻想成分较少﹐更接近于现实生活﹐记叙了彝人先民进入凉山的迁徙路线和家支间的争讼。有的手抄本直接纳入家族谱中﹐变成我们参考彝族社会历史的遗迹。
身为彝人的我虽然不认识自己的文字,只认得自己名字的四个字,但是当我看到文字时会有一种,很自豪,很亲切的感觉。我不识彝文也不奇怪,因为很多人都不认识,在经济发展和汉族文化的驱使下,我渐渐埋没了自己的文化,在这个时代,我们民族显得是那么渺小瘦弱。我知道有很多人还在传承着这个已经传承了上千年的文化。
大山养育着像蚂蚁一样的我们,不断的啃噬着它,它却毫无怨言,如果你仔细倾听,敞开胸怀去拥抱着感受它,你会感觉到其实它的心在不停的跳动,因为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我们的子子孙孙,所以是生生不息的。
刚刚醒来,发现天还没亮,但是已经听到了鸡在打鸣,大概已经五六点了,我起身喝了口水,在口袋里装了几个昨天已经凉了的洋芋,拿起绳子镰刀和小背架准备进山!我打开房门,看见远处的山后已经爬上了幽蓝色的光,可是还很昏暗。我向山路走着,大概半个小时后我爬到了半山腰,在这里已经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们整个的小村庄,但我没有回头看去,不久第一缕阳光就没过了山头,照在了我身上,我转身去感受它带来的温暖,心中在想,来吧,赐予我力量吧!
山下是厚厚的浓雾,把村庄给包裹了起来,在阳光的照射下,雾像白云一样柔细,村子两边高高的山围着村子,浓浓的白雾覆盖在村庄上面,从我这里望下去,就像一碗很大很大的白粥,想到这里我肚子又饿起来了,随手掏出一个洋芋,拨了拨上面的皮就咬了一大口,幸好没有人看见,这个动作一定很难看。我继续沿着山路往上走着,山上的树也不能乱砍,因为每一亩树林都是有主的,别人可不愿意让你随便砍他的树木。
我家的林子很小,我也不知道只隔在哪里,只是我知道大体的一片区域。每次上山我都不免有些害怕,总会想起那只狼,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总是害怕它在背后扑倒我。
大概在我奶奶二十岁左右的时候,狼经常跑到村子,来袭击猪,羊,鸡,这些家畜,狼成了我们这里不小的“害虫”,县上以及乡上的民兵开始打狼,狼被驱赶的驱赶,被打死的打死,我们村上的小卖部里现在还挂着一张狼皮。或许那一只母狼和它的小狼可能是这里最后几头狼了,再过三四年,可能我再也不会见到这些狼了,或许时间更快,或许是明天。
我东捡西折,柴火快够了,感觉有点累,在我抬头伸腰时,偶然看见树顶上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鸟巢,我非常的好奇啊,于是就爬上了树,想看看里面有没有小鸟或者是鸟蛋,我爬上树梢,伸着脖子看向鸟巢,让我意外的是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个鸟巢像是已经废弃了,我把它从树枝上扯下来,想揣到我的木柴中间,回去把它收藏起来,不料我一个踩空,从一两米的树上摔了下来,摔在地上后,我嘴里冒出几个字,“我的腰……断了!”之后我仔细检查了一下,没有什么大碍,只是腰摔的老疼,和胳膊肘膝盖这些蹭伤了,我捡起地上的鸟巢放进木柴里,然后把木柴背起来,一瘸一拐的向家的方向走去。
行走在山路之间,仿佛是在一个巨大的身体上行走。不知道我这个比喻怎么样,“就像是一只跳蚤在人身上一样。”太阳光没过山头,像大山睁开朦胧的双眼,太阳落山,像大山闭上眼睛渐渐睡去。
山,岭,峡,谷,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山的山体,是山的各个部位,陆地上的山相连着横跨大江南北,山后有山,后山揭为山,这就是山脉。
脉络各地孕育着各方土地和人民,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有不同的习惯和不同的信仰。也有很多民族聚居在一起的,不同民族聚居最多的在云南,彝族支系在云南贵州等地也非常多,凉山其实也是一个分居地,就像树根,从一个枝干蔓延变成千万根分枝,这就像一个体系分枝,但在各方各地的影响下,都已经不是起初的那个母系,习俗语言服饰都有改动,没有改动过的应该只有文字了。
山是发源地,是一位无私的母亲,它养活了神州大地上的五十六个民族,也养活了上万年的人类文明,以及一切万物生灵。
传说女娲补天捏泥造人,天神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很多人都信奉神明,但我更信奉大山,后来我见过很雄伟壮观的大山峡谷,如此的振奋人心,这也证明了我一直的观念,我觉得山本就是神明,山间的迷雾瀑布,危岩耸立的巨石山川,这种奇观都是“山神”的杰作,但这些都是后话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去信奉和崇拜神明,我宁愿来信奉和尊敬大山。我没有翻过九十九座山峰,也没跨过九十九条江河,可渺小的我在大山脚下能感受得到“山神”的呼吸。
山,本就是大自然最神圣的产物,传说山也在成长,只不过它的时间和我们相差几千万年,山睡一觉就是几万年,翻个身就要几千年,所以,千万年以来,人类没有对山的任何感知。它是那么的雄壮,微不足道的我们在它的身躯上繁衍并传承了上千年,而我们却不懂得去保护它,无情的砍伐和破坏它,把它的身躯毁的千疮百孔,但这也是我们贪婪的本性吧!
在村庄的后山脚下,有一个采石场,上后山就能听到轰鸣的马达声,工厂里飘散着尘土,灰尘笼罩着它,有时候这些灰尘还会飘到山里来,在山上吸着空气都觉得很沉重。轰的一声!山体被炸开,马达声再次响起,每次炸山都会把我吓一跳,但我也不经常去后山,我喜欢上村子正对面的那座山,虽然我害怕狼,但还是喜欢去。
大山终究不会抱怨,不会来谴责我们,他就在那里让我们为所欲为,我做不了什么,也许我只该做好自己,别说是山了,在人群中我也只是一个几乎被忽略了的存在而已。
两千年一月一日,山鹰组合发行了专辑《等你一句话》,山鹰组合也火遍全凉山,当时的青年不认识山鹰组合的,和没听过他们歌的都会被鄙视一番,两千零五年九月,我第一次在语文老师的录音机里,听了专辑里一首创作于一九九四年的歌曲《走出大凉山》,我当时想,这歌怎么会那么好听!老师给我们教过歌,他们唱歌竟然还有好听的伴奏。两千零八年的一次,也就是现在的时间,我在县城的一个小卖部里又听到了这首歌,歌词我始终铭记于心!“走的时候有一些抱歉,走的日子有一些挂牵,走的心情难免会有一些忧伤,走的路上我会装作不孤单,总有一天我会回到家,回到我心爱的大凉山!也许那时的我还是一无所有的模样,可我会告诉你,支格阿鲁就在你眼前。”
我想出去了,就像那句歌词一样,也许那时的我还是一无所有的模样,但我不会后悔。

百度搜索 阿芝 天涯 阿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阿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阑斗千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阑斗千寻并收藏阿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