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百度搜索 短篇小说合集1234 天涯 或 短篇小说合集1234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别总埋怨你的仇人了,你报不了仇不是啥多光荣的事儿,如果有个人对你倾诉,说他对某某恨之入骨,结果人家不屑一顾,你会多同情他?你会不会嘲笑他很丢人?没犯罪能力,也没自保能力。对于黄文炳这人,有人说他可恨的不是一点半点:孤行己见,顾盼自雄,死要面子,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嫉妒比自己强的人。也有人说他很可敬: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对此的感受却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敬之人必有可悲之处。我认为事情根本没这么复杂,这只能体现一个问题,人类这种生物,闲了能生出多少事端。对此我深有感触。你不难想象,这人因为在电脑上找职务,给整出了六百度近视眼,带着一副大眼镜,最后到浔阳江精神病院做心理咨询。这就跟我的过去差不多。上中学时,别人都怕作业少,我是潦潦草草写完作业,写的跟草书似的(就跟宋江题的那两手破诗差不了多少),然后不敢闲着,赶紧打开电脑打字,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写了点什么,那段时间没有一天不浑浑噩噩。因为但凡我的心有闲着的时间,就开始思考一堆无厘头的垃圾问题:邪教到底指什么?自杀真能去天堂吗?如果超过十三岁再自杀,会不会终生不能解脱?(我相信上帝,感觉十三是个不好的数字,写语文作业或者写数学作业,一行不能少于十三个字,真挤成草书了)答案究竟是什么,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反正发现自己就是活该,十五岁四次自杀没成功过一次。然后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偷偷舀一小勺饭,到医院去化验,看看到底藏了什么药。当时认为这个问题很无厘头,现在得到了证实:自打十二岁那年起,因为我奶奶在我的饭菜里瞎藏药,我开始变得紧张焦虑,一次音乐课,我就不敢去上学了,后来住进了精神病院。后来的事情就不解释了,反正三年过去了,我对报复社会彻底没有任何希望,于是选择了自杀:我不觉得自己很可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我不觉得自己有做错什么,始终都不,一个人从小被怎样对待,那他长大后,必然以何等方式,回馈这个社会。如果没有那一年左右的事故,后边的烂事会发生吗?让我感到气愤的是,六院以及康健医院的傻逼都觉得,我奶奶多可怜,我有多可恨。现在只想笑,她小时候过得苦不苦,跟我有何关系?我有什么义务去体谅她?隔辈之人没义务带自己子女啊,我又不是没承认你这点。自己受虐癖,还生我爸爸干什么?社会上垃圾够多了,不需要你特地生产一个吧?我也是社会废品,这点不可否认。但问题是,你自己有受虐癖,还人格分裂都不自知,那凭什么非得说我品行障碍?孩子体谅父母就天经地义,父母瞎贬低孩子就理所应得?你要觉得带我很麻烦,那快点掐死我啊,不是跟你表态了吗,你这年纪本身没有必要承担法律责任,你要不放心,大不了我写一纸遗书就说我是自杀的啊,你要不搞那恶性事件,后面的一堆烂事会发生吗?我承认我不是什么喜欢零食的人,可能挑食但绝不爱吃零食:曾经我喜欢糖果,但现在看见就想吐;我一辈子没喝过饮料,这点我可以担保,把手按在圣经上发誓。我不觉得,喜欢零食跟宠爱多有关系。我记得我刚进康健医院的时候不敢进食,答案很简单,从某种意义上,我自我感觉,这是上帝给我的惩罚(原先觉得自己真能和上帝交流,现在感觉就是单纯的精神分裂),那没必要说我零食当饭吃,谁那么无聊?你想想看,那滋味好受吗?总而言之,别人同情她就同情去吧,你们可以说我有多可恨,但我绝不同情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你连她的可恨都看不到的话,那你就没资格可怜她。
不晓得你是否懂得这样一个工作经验:内裤反着穿,谁都看不见,所以无所谓,衬衫要是穿反了,瞬间就能成为全场笑料;衙门工作也一样,大家都在贪钱,但谁要是被查出来了,准能成为劲爆消息;大家都在互赠绿帽子,谁要是戴着来上班了,谁就这辈子洗不白了。
我以为,那些骂人的,管人起外号的,那只能说人家口才好,你如果没本事,就别计较那些,别一天到晚说自己多可怜,你自己蠢怨别人坏?看那些一天到晚说自己亲属被人杀了在公安局哭个不停的案子就来气。有本事杀人家一家去啊,承受能力那么烂自杀去啊?社会上才不缺你一个,哭的梨花带雨我都想给你一刀。
你虽然装作很伟大的样子说你还没有放弃这世界,可这世界早已放弃了你。
一没事一闲下来哪怕十二点了你也睡不着,因为你觉得心里很空虚,好像有点什么忘了,于是你拿出笔记本电脑开始拼命刷。最后你看不下去了,想采用森田疗法打打坐,结果你心情越来越烦躁。你不得不承认,能自愈的就不叫精神病了,顶多只叫精神障碍,无论去看病还是不看病,其结果都是恶性循环。不要妄图去改变,最简单省力的当然是自杀——然而你却不敢,有些人自己也不知道,是死亡本身让人值得畏惧,还是害怕死不成接下来要面对的生活?死亡本身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儿,它的可怕在于,人家本然是自然的,有些人却非得给人家整成人为的,这不给自己找麻烦呢吗?还是多祈祷自己早死吧。
人类这种生物,说好听点不是老实就是精明,说难听点不是蠢就是坏。
关于卢俊义的一生,有人认为艰苦卓绝,也有些人认为这人的一生韦耀武照;有的人认为他只是个虚拟人物,也有的人认为历史上确有其人。这些我都没兴趣,我想知道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若干年后,河北省乃至全国,还有几个人能回忆起他?
宋江第一次见武松时说了一句很暖心的话“贤弟这样落魄的好汉,最怕遭人看不起。”说白了就是:“贤弟,像你这样,智商情商全都不咋地,再受点委屈,不在痛苦中爆发,就在痛苦中灭亡啊。这两样哪样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你回去后可得珍重些……”
总而言之,谁活一辈子都不容易,别在人家生前的事迹上大做文章,甚至有人理解为,这人是水浒传原著死的最活该的一个。有人甚至说:“卢俊义的确很可怜,施耐庵这样写人家真的不公平,上苍的确应该怜悯智障。”从某种程度上,这种说法是没错,而实际上,这除了能体现出你的道德水平烂成了啥样,什么都体现不了。
世上根本没有孝子这么一说,棍棒底下打出来的,不是孙子就是疯子。区别仅仅在于,你发明的,究竟是受虐癖患者还是施虐癖患者。不能指望什么垃圾袋级别的父母,带出什么德隆望尊的孩子,因为他们生产出的,大多是发霉的社会废品。
我以前,就是这种情况,六院里的人污蔑我,我既不懂得反抗,也不懂得狡辩。不是没有这种意识,而是逆来顺受习惯了。后来药物使我第二人格逐步和第一人格融合,我才终于懂得怨恨,因为复仇没任何希望,只能选择自杀了。有些人可能觉得我纯属一反面教材,自己活好不比这值多了吗?那我看你不妨自己试试去。看看每天瘫坐在地上,双手抱住脑袋,想哭哭不出来,不会有谁来安慰你,从你脚边走过的人对你只有嘲讽,你觉得这种生活还有盼头?所以说,不要过多在意别人的感受,别人非但不理解,还会说你以自我为中心。你觉得她在胡扯,然而你拿什么去反驳她?善良当不了饭吃,别人的意见是好是坏都不能当饭吃。
更搞笑的是李玫瑾教授,说自己只要一听孩子的状况,不用知道他家庭什么情况,都能猜到。我觉得很好笑,你一个“叫兽”,说什么别人不信?而且孩子出了状况,父母无法解决,一猜就知道,他们对这孩子啥情况也不了解,不然找你做什么?你说什么还不是什么?我记得清楚的,听说一个孩子有人看着他就认真学习,没人看着他就偷懒,你说这孩子一定是家里老人养他养的特别宠,你们有空回去应该多陪陪他,而不是总问学习成绩。很搞笑,你说你自己那么有闲空,管得着别人?而且你知道如今的成年人工作多忙吗?一回到家,哪怕不吃饭,都得先问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吧?你说多正常一件事,让你给说的那么严重。我看着孩子的傻逼父母应该庆幸,自己孩子还没学傻。而且大多数的观念都是,隔代老人非常宠爱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反而不利。那么,谁能跟我解释下,隔代老人带大的孩子,怎么没都去杀人放火?而且你知道大部分跟隔代老人长大的孩子真实的生活状况是什么吗?吃得上,就说是矫情;喝的上,就说是惯的。一天到晚穿一身补丁的衣服,同学们都拿看异类的眼神看你;放学回到家,你奶奶滔滔不绝的跟你讲她的“邪教理论”,你敢说一个不字,你奶奶就说你“傻缺”。这才是隔代教育的真相好吧?还有不少人一听说十二岁乡下小学生二十多刀砍死了自己的母亲,就瞎叫嚣什么“未成年保护法应该去掉、应该承担全部责任的法律年龄应该下降”,我对此笑得几乎岔气。啊,你们全都站在那个被杀的母亲角度思考问题去了,那谁站在那个孩子的角度思考过?我记得真切的一个细节,他被捕时,说了一句话“我杀的又不是别人,杀的是我妈!”,于是不少人觉得,这孩子的母亲很可怜。然而我想问问,多少父母打孩子,明明很好解决的事情,结果不用暴力解决就觉得心里不痛快。打完孩子觉得心安理得,“反正我打的又不是别人。”那时候,你们谁同情过那个孩子?现在又有什么资格,说人家砍死自己妈妈就是“缺德”呢?还有人说这孩子是家里老人给宠的,笑死,你要觉得,家里老人宠大的孩子,十二岁就敢碰刀了,那请问如今那么多留守儿童,怎么不都杀人放火去?拿人家没办法,就拿未成年保护法出奇,人家招你惹你了?取消未成年保护法,或者有法律责任的年龄降低,就能消灭家暴、校园暴力了是吧?而且请问,未成年人有犯罪意识吗?没犯罪天赋的,就是三十多了,别说杀人了,碰刀都不敢。哦,你要觉得,降低有法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就不会杀人了,成年人就不会打孩子了,校园暴力就不会发生了,那我倒是很提倡国家这么干。而且这个被砍死的妈妈和自己儿子发生争吵的原因,是人家抽烟,这货直接用皮带抽人家。你说一般孩子,消遣的方法有很多,给自己唱歌,和一般孩子做游戏。如果有心事可以跟父母交流沟通。然而,这孩子能做什么?没有朋友,过得比孤儿都惨。只能用成年人的发泄方式,抽烟,喝酒。所以呢?你孩子这么做不是很正确吗?一般大人如果很长时间没有和老婆有娱乐的话,那他抽烟喝酒,你没资格,也管不着。为什么你孩子抽个烟,到你这成“大逆不道”了?这人被砍死不活该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再来说说校园暴力,李玫瑾教授认为“不要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家长或者老师身上,自己加强体育锻炼,就能反抗。”前半句我很赞同,初中那会儿,被一个女生扇了一耳光,我不以为然,可后来,我爸爸却讽刺我“你敢碰别人一下?有气无非向家人撒。”而我妈妈对此的理解是“你叫人家打死得了,这社会上又不缺你一个。”而后半句话,恕我无法苟同。加强体育锻炼,人家身体素质本身就不咋地,你让人家怎么练?这人后边提的两个法子,让我差点笑死。“把对方小指掰折,或者揪住对方耳朵。”这一看就不靠谱。先来说说前者,一般情况下,人的小指的确最脆弱,也最碍事,要解决这种困难也特别容易。把小指上套一指虎不就成了?再者,揪住对方耳朵。一般小流氓,你用这种办法多少还管点用,但要碰上一脚功好的,你不妨去试试。人家要不一脚踹你两米远,怕不都便宜了你。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可行,那就是你每每上学,都在口袋里放把折叠刀,有人欺负你,你可以吓吓人家。当然,被别人抢过来捅一刀,那我就管不着了。你要有经济条件,当然防狼器更保险。
而且你可以看看原著的卢俊义,哪里是什么员外,整个一孙子。我不知道啥原因让他心甘情愿当鱼食的,(我始终认为他是跳水自杀的)但仔细看看水浒传原著关于他的情节,你就不难猜出原因。
重点说这人被刺配那段。
第一,叫董超薛霸一路上棍子伺候,正常人早送这俩人几脚了,凭这人的武功,把这俩人踹个起不来应该不是问题,结果这人挨了打都不敢还手;第二,这俩人骂他骂的比林冲还狠,结果这人被骂了不敢还口;第三,董超叫这人给他们去打洗脚水,那么问题来了,卢俊义哪来的这方面的经验?你不怕他把开水或者凉水当成温水?而且,你俩之前把人家整那么惨,你觉得换了别人,不借机整一下你们?然而这人没有。把洗脚水弄好,恭恭敬敬端这俩人脚底下。被烫成那样,被人整跟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样心甘情愿;最后这俩人把他捆树上,要打死他的时候,这人没有像林冲那样“泪下如雨,苦苦哀求。”而是低下头等死。这里说明了什么?这人临死前,是悲欣交集的那种感受。悲伤自己一生受了那么苦,最后只换来这样的下场;欣喜的是,自己总算要解脱了。而且他估计觉得,自己的死总算有点用处。而且我仔细看了看水浒传原著最后一章,觉得这人自愿给跳下水的,当鱼食也算自己的死还有点意义。造成这种结果的仅有两种可能:第一,这人从小缺爱,长大缺钙;第二,他看似是个富二代,却要成天给别人装孙子,装的一点不好,就叫父亲打个半死(他父亲估计本身也以此为乐,这人成天被父亲当成垃圾桶、出气筒,还被强行灌输“打你是老子看得起你,打是亲骂是爱不懂吗?”这种鬼才思想,导致这人挨骂不敢还口,挨打不敢还手,并且成天只要没事做了,就对着燕青拳打脚踢,这能怪他吗?只能说,在他父亲的“优良教导”下,这人把负能量完美的带给了下一代。),整本水浒传原著,我最同情的就数这人,他父亲到底是个啥形象,水浒传原著也没提到,估计比宋太公好不到哪儿去。而且电视剧还有原著最后,这货中了毒,明明很不适,身边的人建议他看医生,他却拒绝了(能理解这种感情,怕被别人说矫情,宁可病死也不看病),无论什么角度,我都看不出,这货可能是员外,但他一定过的不幸福,有钱买不到很多东西。
有人说现在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子女们太娇惯了,还不如几十年代,八国联国入侵中国,三十年前,也没那么多人动不动就自杀呢!
对于第一种说法我想说,你那么喜欢那时候,那么有本事去当汉奸,再搞一次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年代啊。
第二种说法我个人觉得更荒谬——请问独生子女政策跟娇惯能扯上啥关系?并且你到精神病院去看看,谁有精神病是惯出来的吗?
我爸妈病成那样,生下我也搞成那样,我弟弟就管不着了——愿意苟活就苟活,愿意自杀就自杀。即便这样,除了父母皆祸害,别的我也没说什么。
要我看,独生子女算啥?还不如干脆别生呢,你觉得这个肮脏的世界还有挽救的余地吗?
那些人很幸福?说白了,在他们父母眼里,孩子就是个传宗接代的工具——如果有经济条件,多交几万也要多生,他们才不管自己孩子啥感受呢。
小时候,为了考大学进城,面对那么大的学习压力,功课成天堆的跟小山一样,成年了,又要结婚,还得买房子,造人……
我丫的都心累。管他呢,反正为人父母又用不着考试。
结果父母进城打工,孩子跟随老人,在乡下当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不得不承认,比跟随那些父母在城里受苦,面对肮脏险恶的人心,好得多。但一想到他们以后也得重蹈父母的旧辙,我打心眼里高兴不起来。总的而言,独生子女政策,只带来了两种麻烦:一者,得了精神病,进了医院,一说你是独生子女,或者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长大的,都用不着确诊,直接说你惯的,结果耽误了很多人的病情,最终给社会造成不小的困扰,你可以看看杀掉几个人在自杀的那类人,差不多都有精神病史,只不过,给他们看过病的大夫,全说他们惯的;再者,搞笑的女权主义,反对裹足、恶婆婆、重男轻女观念什么的当然很好,然而现在人越来越多的奇葩要求,个人感觉简直在没事找事。最难以接受的,男孩要跟父亲姓,女孩要跟母亲姓。
谁能告诉我,这有什么意义?打破中国的传统规律好玩吗?而且,你有这功夫,自己怎么不努力,当个女白领、女总裁什么的,你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跟男人提这些不靠谱的要求,请问这到底有啥意义?
2013版《武松》,可能没那么严重,并不是绝对的反社会人格剧,只是更符合小孩子的心理倾向——但凡心里还在小孩子阶段的人肯定都喜欢看这剧,武松、鲁智深都属于比较让人喜欢的角色,而宋江、吴用这类争议就比较大。而事实上,在我看来,人就应该是有正反两面的,把能写的完全正面的人就写得完全正面,结果完美苏到家,真实感都死光了;有双面性格的人物,你反正觉得“洗不白”,就给人家描写成彻头彻尾的反面角色。然而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性格两面在如今社会上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人性总有正反两面,也会显得纯洁美好,也会显得丑恶肮脏。当然,这只是凭我的教育理论这样写的,你如果真让我拿出能证明人性有纯洁美好的证据,那我是真的拿不出手的。
2011版《水浒传》说,玄女娘娘天降石碑的事是自欺欺人。但凡水浒传有关的电影产品,哪怕说这是真的,也让观众觉得,魔星下世是桩很光荣的事儿。但我对其表示质疑:他们上辈子如果没干什么缺德事,这辈子咋这么倒霉?我怀疑他们来到这世上就是为了还债。
江歌啊,话说你就是被人扔进绞肉机碎尸万段了,也不值2600万吧?你妈用你的命赎债呢,卖身也不够还债的啊,你在天堂保佑你妈婊早日被车撞死吧。 ????
民间有种说法:施耐庵大爷进了深山,亲身体会观察,所以写下了武松打虎这么真实的一幕。
但你只要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种多不合理。再敬业的作家也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实地考察,就为了收集点儿素材;
再其次,里面的细节,也让我深信,这段是人家瞎编的。当然能变成这样也值得如今某些不务正业,不合格的作家学习。
这货看到武松,人家这会儿明明毫无防备,这货非得摆个造型,还用前脚支撑身体,后脚要去侧踹武松,结果落空;然后,这货连口气也没喘,竖起尾巴横扫人家,结果又没扫到……
我想知道,一般老虎要打架,搞得这么麻烦做什么?让你作秀呢吗?
武松一开始拿起的武器,是自己拿根棍子。虽然打中了,效果也很不咋地;但人家施耐庵大爷所写的是,老虎大概收到了这个动作的干扰,一扑,直接落到武松前头去了。然后这人按住老虎的头部,单凭自己的拳头,把人家活活打死。
请注意,施耐庵大爷说,这虎吊睛白额。
所以你到底想强调什么?大宋大多数平民百姓,压根没见过老虎?然而事实上,那会贼寇都多的跟鸟毛似的,但凡因为工作原因,走山路多了的人,见过老虎,被咬死的事情应该很常见。你特意介绍这老虎的品种,个人感觉,是想让读者对武松多些敬佩。然而这有意义吗?赤手空拳打死只老虎,这主角光环安的,够扯得了。至于这个名词,跟“小老鼠、两腿人、腐化干部”一个道理,因为要知道,如今只要百度一下,就不难发现,老虎除了个别变异品种有所不同,吊睛白额其实再寻常不过,这顶多只能起到给读者放松心情的作用。
而且当时,出没在山东一带的老虎,无疑是华南虎了。
华南虎咱先不说别的,就说这货的体重,一百五十斤左后,好奇这老虎得瘦成啥样了,被大约一百八十斤的武松按住起不来(这里备注一下,按照水浒传原著的描写,武松应该挺胖的,在鸳鸯楼杀死蒋忠他们后,张青夫妇送他一身衣服,可以让他避免被抓,顺便吐槽一下2013版《武松》,装扮成行者,一路上可以避免查问,这么好的办法不是张青想出来的吗?你对人家还那么糟?至少,你用不着跟人家妻子,搞“精神恋爱”那么严重吧。那个行者在书中的描绘,应该挺胖的,但武松穿上却很合身;但也有一点,张青的几个伙计,是在他在土地庙休息的时候,抓住他的,直接抬到了张青的住处,感觉他应该也不是那么胖……算了,具体的我也想像不出,2011版《水浒传》里的武松身材挺标准的,就这么定好了。)但对着虎头,狂打五六十拳,总算把人家打死,除了满手是血,别的也没什么伤,这点怎么都说不过去。
因为找人打架时,都要戴指虎;玩拳击更要带拳套。这其实有很大寓意:首先保护打的人双手不被打伤,因为一旦打在人体比较坚硬的部位上,手指很可能因此骨折。而武松对着老虎的头部打那么多下,手指就没受伤?按照正常逻辑,老虎的头部,比一般人类坚硬很多啊。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之前喝的那十八碗酒的功效。
我得承认,第一次喝酒,那滋味真不咋地好受,辣的都要窒息了,我喝酒并不是为了发泄,只想就着酒把安眠药吃下去,那样安眠药作用会更加强烈。然而第一次尝试之后,我发现这完全不可能。
话题再绕回来。为什么说这几个猎户压根没在打虎吗?答案是肯定的。
李逵遇到的情况,估计也差不了多少。
看看解珍兄弟怎么打虎的?埋伏在山上,也没打扮得跟老虎一样啊。
很明显,这几个闲坐的人压根没在打虎,他们是林业局的,仅负责不让老虎跑出山去。至于李逵打虎的细节,咱就不多说了,只要一把***在手,有足够的子弹,别说四只老虎了,再来四只也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景阳冈上的老虎饿瘦成那样,李逵遇到的老虎一家生活怎么过得那么滋润?
找了个母老虎,还生俩小的。
这很好理解。景阳冈的老虎,一看就是动物园买来的,没什么捕食经验;而李逵遇到的那群老虎,捕食经验就显得很高了。至少能看得出,拖走李逵的母亲,分给自己妻子孩子吃,不得不说,这老虎还挺有责任心的,一看就是野生老虎啊。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也管不着它,整天穿着老虎的衣服,往山下一闲坐,不是斗地主就是打麻将的,日子也很滋润。而根据原著中的设定,个人感觉,李逵是没资格埋怨那些猎户的,人家朱贵又不是没提醒过你,小路不好走,也特别危险,你只要乔装打扮,别人是认不出你的。道是自己选出来的,哭的也得走完。
电视剧2011年版本《水浒传》细节真经不起推敲,光呼延灼一战,好多问题没法解释:
第一,扈三娘的麻花绳有那么结实?能捆那么多人?可能够结实,但也很容易被砍断,只要被擒的人腰上有把匕首就行,还是原著里说的金网罩比较靠谱,当然一部电视剧而已,请大家别学我这种强迫症晚期。王英这人或许忠厚,但也太没自知之明了,每次出征光乱添麻烦,扈三娘也不管管他?这又不是啥过分的事儿;
第二,呼延灼逃到青州,宋江他们立马就知道了,难道宋江或者吴用都会未卜先知?吴用在这方面的可能性更大些,在他和李逵装成道士骗卢俊义时,他应该也不认得卢俊义,却连人家啥时候回城都算得一清二楚,公孙胜这方面跟人家比就一废柴;
第三,青州知府在水浒传原著当中,叫慕容彦达;而在电视剧中,却改成了慕容自问。为了省事这也可以理解,但有些地方说不过去。慕容知府甭管叫什么,他都应该不玩女人吧?水浒传原著对他的描写,这一点就能看出来。而且如果很尽职尽责,应该是没这闲功夫的。如果他不是一好官的话,呼延灼也不会跟他有什么交情。2011版的《水浒传》电视剧,除了人家宿太尉外,别的朝廷官员都给一棍子打死,说成腐败分子了。月儿从哪蹦出来的呢?而且呼延灼一看就不近女色,那个叫月儿的,我也看不出她哪里漂亮,只觉得这人恶心的叫人想吐。慕容知府把这女的送给呼延灼,找骂呢吗?好像呼延灼也没说什么很难听的话,这也可以理解。
第四,孔明和孔亮为救叔叔去攻城,结果孔亮狼狈逃跑;孔明直接叫呼延灼抓了。张统制给鲁智深送去礼品后,鲁智深说,这次的东西送的也太迟了。张统制赔着笑脸说,孔明一伙屡屡攻城,大师谅解。那么问题来了,鲁智深也会未卜先知?这件事他到底怎么知道的?难怪公孙胜直接冒用玄女娘娘的名号,活佛就在身边嘛。
第五,青州的毒药都什么不靠谱品牌的?给杨志下毒,请问张统制那智商,究竟怎么做到的?而且好像也没啥副作用,杨志好像想开了,要回二龙山呢,结果途中昏倒了,普通郎中给人家治完,就啥事没有;还有最奇葩的,青州的毒药效果是很不靠谱,数量就那么多?在水里投毒,人家百姓一个个痛的要死,唯独没那个有生命危险。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毒还用得着解药?杨志后来治没治谁都不知道,但按照电视剧的设定,杨志后来应该是自己痊愈的。从某种意义上,慕知知府是想借此嫁祸给梁山泊,然而梁山泊哪来的功夫,制作这么多毒药?朝廷大部分官员的眼中,梁山泊就一帮土匪,那么请问,百姓的死活,他们管得着吗?为什么发现他们中毒,专门进村照顾他们?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的人全是宋江的好朋友,谁动动脑子想想,会觉得这事赖宋江他们?他们还能为这种事伤了自己兄弟和气?村民都认为这毒是梁山泊的人投的,这只能说明一点,他们对梁山泊没什么了解。那么的话,慕容知府如此费尽心力陷害梁山泊做什么?吃饱了撑的?
第六,鲁智深知道孔明叔侄被捉后,拒绝武松没有去打,还要只身下山去找慕容知府要人,宋江慌忙喊住了他。这里我都觉得奇怪:你拿什么去要?就是不要命了,怎么把他俩换回来?你是跟慕容知府有交情还是跟呼延灼有交情?
第七,水浒传原著说,要捉拿呼延灼的,除宋江跟吴用外,还有一个人扮演了诱饵角色,这个人就是花荣。但在电视剧里,花荣被改成了林冲。花荣当过清风山知寨,守城将士肯定见过他,然而林冲是怎么被认出来的?这人有那么出名吗?不知道详细的,去百度上查查,看看教头是什么职位,好像挺威风,就存在感而言,比押司也好不了多少。你说干差不多工作的两个人,区别咋这么大:那气节差的十万八丈远。气量更不用说了。首先,林冲被两个公人绑在树上,吓得落泪哀求,而宋江好像被清风山的人抓了,也装的非常镇静吧;再来说说气量。平心而论,宋江的遭遇,比这货惨多了,然而人家从没跟谁卖过惨,如果把宋江的经历安到这货身上去的话,我估计,就这货的气量,早气死了一万回了。我并不是说宋江多可敬,林冲多可悲,只是想说,林冲应该跟宋江同病相怜,而不是总把人家视为对手。我严重怀疑,这人靠颜值出名的吗?一开始,请这人做官的也夸过这人,说人家英俊的,要是到妓院里去做客,那些妓女抢着取悦他,要是当时有奥斯卡剧院的话,我估计这货可以当明星,而且能拿奖。
第八,呼延灼拒绝攻打桃花山时,对慕容知府说出的大道理是:“眼下我们应该先去抓宋江跟吴用。梁山泊中,这两人最重要:一个别人都听他的,说白了就是存在感极高;另一个足智多谋。”然后慕容知府差点被说服了。谁能跟我解释下,一个武官都能轻易看破的事情,你一个文官还看不透?历朝历代,给人的感觉,武官都是有勇无谋的那类,这个缺陷文官可以补上。怎么在你俩身上这句道理半点看不到呢?
第九,最说不通的一点,呼延灼相片开青州的城门,那样才好进去救人。然而按照水浒传原著,这人应该被轻易骗过了,而在电视剧中,这货好像一下子变聪明了许多,死活不开城门。那么谁能给我解释下,秦明到底怎么装成士卒混进去的?而且砍死了慕容知府后,其他人也没啥反应,这么看来,青州的军士,全被买通了?
第十,谁跟我解释下,李忠和周通到底有多天真?为什么要把呼延灼当成好朋友或者同道、甚至兄弟?最后人家来攻打桃花山,周通说人家翻脸,我想问问,人家最多把你当朋友,谁告诉你,人家不会来攻打山寨了?或者把全山寨的人都当成好朋友?
第十一,吴用不是叫杨志给打伤了嘛?我个人猜测,李忠被抓,周通来二龙山求助那会,他伤已经好差不多了。在鲁智深面前咳嗽,估计是想装装可怜,好让谁都听他的,喜欢吴用这心机。为什么这么说?一个地方就能体现出来,宋江因为急着去捉拿呼延灼,只带了一二百人就来了青州,他和几位将领都去攻打呼延灼了,谁能告诉我,吴用怎么一个人上的二龙山呢?就是伤好了,也难保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吴用这主角光环也够厉害的啊。
第十二,王英为什么主动去桃花山稳住李忠和周通?当然也不是自愿的,是宋江和吴用要去二龙山,怕时间不够用所以兵分两路。然而,既然王英自知,自己不可能有什么口才,那为什么当时不说呢?宋江去二龙山,吴用去桃花山,分配不就得当了?王英跟谁去都无所谓,对方有几个小喽啰保护就没问题。那么如果吴用没去的话,杨志会被气跑吗?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王英去了和没去一个德行,事情还更麻烦了,李忠和周通后来也不敢去找宋江求助,那么这剧的正常逻辑应该这样:宋江和吴用分别去了二龙山和桃花山,杨志没被气走,吴用也没被打伤。吴用拿出那封信,但李忠表示还是保守一些,不与官府公开叫板,吴用只得离开。后来呼延灼来攻打桃花山,李忠建议找鲁智深,没办法,宋江他们来青州,只带了一二百兵马,不可能是呼延灼几千大军的对手。
你不得不承认“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不是公认的,说白了,你一生中遇到的朋友,都没跟你相遇多久就死了;结果你一生中遇到的仇人,你每天都祈祷他们原地爆炸,结果这些人好好的,你最恨的某人还跟你分配到了一个工作单位,你不气死?你更加不得不承认,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就是句自我安慰的废话,自己没犯罪天赋,也没自我保护能力,用这话来安慰自己,不觉得自己贱得掉渣吗?其实很多时候,没谁天生就喜欢害人,你一生中,强调过你要懂得自保的压根没几个,逼你害人的倒是数都数不过来。
你不得不承认一点,生活中有欢笑也有泪水,而你偏偏就负责泪水,更可悲的是,流泪本身是一种发泄,你早已连哭都哭不出。当傻逼最多只能造成少量痛苦,大量的痛苦来源是,你本身就是傻逼,还尽力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也不是你上辈子造了多少孽的问题,承认这点本身并没有你所想象中的那么痛苦,但你死不承认,最后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老百姓的钱,就跟女人的乳汁差不多,不挤不出啊。
尽管失败的人遍地都是,成功的禽兽却寥寥无几。但我依然认为前者更值得铭记。
金圣叹说这卢俊义“呆骆驼”,我认为虽然不可否认,但谁天生就这样?谁年轻的时候不想做匹马,谁不是到头来活成了骆驼?
好比谁也想高掌远跖一路顺风,到头来成了别人的垫脚石?
谁不想呆在马厩里悠闲地吃草,谁想一天到晚跟驴似的拉着磨转一天?
谁不想当只兔子在草原上活蹦乱跳,谁想背着个比自己重量重多了的蜗牛壳每天爬一百米?你恨不得一脚叫人踩死,结果你发现,活着累想死难。
谁不是从小缺爱,到头来长大缺钙?
如果有人当他是匹马的话,他会成为一只骆驼?
所以说,谁生来就没人样,谁是因为人不人鬼不鬼才被别人不当人看的?算了吧,当鬼比当人轻松多了,别侮辱鬼了,人家鬼活的都比你轻松。
如果一个人的感受都能得到别人的将胸比肚的谅解的话,谁会活的像一般人理解中的鬼?
百度搜索 短篇小说合集1234 天涯 或 短篇小说合集1234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