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北宋闲人 天涯 或 北宋闲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一位老者坐在洁白而干净的水泥地上,遥望着庄园的风貌。经过二个月的改建,十几条犹如白龙的水泥路,已把田地与庄园相连在一起,很是壮观;路上行人有说有笑,小童们也在路上尽情的嬉耍着;晒谷场中,也有不少妇女与老人,成堆的坐在一起,开心的聊着,场面很温馨。老者看着看着,不知怎的,满脸皱纹的脸上,已有些许泪痕,他颤抖着用衣袖拭去眼角的泪水,又笑了。“张爷爷,您怎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呢?”,一小童天真地问道。老者看着身旁的小童,乐呵呵道:“爷爷这是开心啊,看着庄园变得这般美好,太高兴了,没吓到你吧?哈哈”。小童不明白,高兴还会哭么?满脸疑惑地望着他,直到确定他没事,才一蹦一跳地跑了,加入到小伙伴们的嬉耍中。老者望着小童们嬉耍,听着他们的欢笑声,脸上的笑容越加强烈;良久,抬头又望向远处的山上。听儿子说,那是庄园里制做红砖与水泥的地方,叫做什么红砖厂,水泥厂来着,不但改建庄园用得上,还可以出售挣钱,为庄园里的人谋得利益。在水泥路上来回走了多少遍了?自己都记不清了,反正心里就是畅快,在这白净的道上走一辈子,自己也愿意,老者用手捋着胡须,笑容一直挂在脸上。“小郎君,你可真聪明!这炒的茶叶,不但沏茶方便很多,而且味道也极好。”,小梅喝了口茶赞道。刘诚笑了笑没回话,心里暗道:前世居住在农场,除了有各种果树,还有上百亩茶叶地,经常见到爸妈炒茶,对自己来说,炒茶算不得难事。“小梅姐,把小火炉拿出来,我做姜茶让你品尝。”,刘诚笑道。小梅一听有新式喝法,脸上乐开了花,一双眼笑成月牙儿,快步走进厨房,提出个小火炉,并在炉里放了几块木炭点燃。刘诚便拿出从铁匠那造出的茶锅,手里还有一把木制茶锤。茶锅犹如一个特小型炒锅,锅口直经约莫二十五厘米,与锅的把柄成90度的左边,打造出一个凹糟,以免倒出茶水;木制茶锤是由锤与把柄几乎成90度构成,锤与把柄由一根木头组成。把茶锅放上火炉上,便把清洗了的姜,掰了几块放入茶锅,用茶锤不停锤着姜,为了姜汁乱溅加入少许食盐,待姜被锤得带丝散开的,放入用沸水泡散的茶叶,用茶锤反复炒着姜与茶叶,直到姜与茶叶快被炒干,茶锅的温度非常高时,注入山泉,顿时一股白气带着浓浓的茶香,姜香飘向空中。“呀,真香啊!真好闻!”,小梅脱口而出,一双美目盯着茶锅发光。见到她这副模样,刘诚脸上显出得意之色,在茶水沸腾后,便给她与自己各倒一杯。闻着熟悉的茶香,刘诚喝得痛快极了,觉得今天的茶非常好喝,也许喝得有点猛,他突然咳嗽起来,满脸胀红,眼泪都出来了。小梅沉醉在茶水中,闻声忙起身走到他身后,用手抚着他的小背,娇笑道:“小郎君,你喝得也太猛,这下受罪了吧?被茶水呛得眼泪都出来了,哈哈。”。刘诚干笑几声连连称是,心里却知道自己又想家了,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家。爸妈心里肯定也在想着自己吧?希望二老早点走出悲伤,刘诚很无奈的摇了摇小脑袋,苦笑道:“小梅姐,我没事了,来,我们接着喝茶。”。主仆两人在院落里有说有笑,悠闲地喝着浓郁的姜茶。当然,刘诚心里对主仆关系非常不习惯,甚至还觉得很尴尬!慢慢来吧,自己会慢慢融入这个封建社会,也会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身边人,尽量去做得更好。来大宋已近三个月,利用这个世上老爹的资源,已弄出水泥厂,红砖厂;至于肥皂,香皂,蒸酒,炒茶,这些暂时小量生产,供家人以及庄园所需即可。以庄园为试点,用前世的知识去打造,想到这,稚嫩的脸上很是自傲!
“小郎君,张叔与唐叔来了,就在门外候着。”,小兰走进院里道,一双杏眼满是羡慕地看着小梅,调笑道:“小梅姐,小郎君待你真好,好吃的好喝的尽是带上你,我就没这好命了。”,刘诚一听木匠与铁匠到了,自己交待他们的事应该有结果了,满心欢喜的站了起来朝院外走去,并扔下一句:小兰姐,我对你与小梅姐都是一样的,可没偏袒谁哦,你可别冤枉我,哈哈”。院落外,张方与唐忠恭敬地站在门口,两人的脸上神色兴奋,一见小当家出现,忙笑着迎上去行礼,道:“小郎君,你交待的事,我们按图样已制做完成,特过来请小郎君去瞧瞧,看看是否满意。”。刘诚闻声,一双小手不停地搓着,神色激动两眼放着光,紧跟着两人向自己的作品处走去。片刻时间,便已到张方的作坊地,只见地上摆着一磙筒,磙筒由十二条木板镶在两个铁环内组成,木板上钳着U形铁,每块木条相离几公分,两铁环外分别有个小齿轮,小齿轮由长形铁管穿过而固定,铁管内有一长形铁棍为轴心;磙筒的边上有一木制仓,仓的前端高出后端一倍有余,有踏板与踩板,而且有两个较大的齿轮,齿轮由铁条与踩板相连,木仓的四角有木把手,还有四块围板与固定围板的二片小木条放在地上。刘诚看着眼前的脚踩打谷机,嘴里激动道:“张叔,唐叔,快,快,把磙筒抬上木仓,小齿轮与大齿轮对接后固定,装上围板再用二片木条板固定好!"。片刻间,二人便打谷机组装完成。刘诚用小手拨着磙筒,以便带动踩板远离踏板,踩板抬高后,用脚轻轻踩了下去,待磙筒成顺时针转动时,加大了脚的力度,顿时“嗡嗡嗡嗡"的磙动声响起,这种声音太美妙了,让刘诚激动万分,疯了似的狂踩着,嘴里不停地大笑着。张方,唐忠见到小主人的疯狂模样,心中极为紧张,带着哭腔大声道:“小郎君,你这是怎么了?没事吧?可别吓我们啊。”,“张叔,唐叔,不用担心,我没事!”,脚继续狂踩着回道,这种儿时的响声,听起来犹如天赖之音,仿佛把自己的灵魂带飞。张唐二人见小主人没事,也没再多问,就站在边上看着他手舞足蹈。良久,刘诚才把脚离开踩板并走下地,头上已有些许汗珠,口里喘着粗气,大声笑道:“张叔,唐叔,你们干得不错,就照这样的做,越多越好!对了,一会儿到刘管事那领赏钱,每人三贯!”。二人听到赞美,心中大喜,但一听还要接着做,而且越多越好,顿时很郁闷,可听到有赏钱三贯时,郁闷之心完全消失不见,脸上尽是喜悦,三贯可相当于自己一个月的工钱了!张方欣喜道:“多谢小郎君打赏,但不知此物有何用处?能否告知我等二人?”。望着唐忠也是一副求教的模样,刘诚笑了笑道:“水稻收割季节也快到了,我就琢磨出这物件,用来脱离谷粒,就叫“打谷机”吧。”。二人闻言,先是不解,当想起小郎君踩动时的情景,然后喃喃自语:打谷机,打谷机。。。。。突然,二人兴奋地大声叫道:“打谷机!打谷机!天啦!这是水稻脱粒神器啊,省时省力数十倍不至!小郎君真是绝顶聪慧!”。这下轮到他们成疯颠模样,两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踩着,笑着,叫着,那情景真让人不忍直视!可刘诚却享受喜欢这种气氛,心里很是痛快!虽然对“绝顶聪慧”这四字很抵触,但还是再次沉醉在打谷机的嗡响声中!
自从张方,唐忠体验打谷机后,就全力在制做打谷机,很少再来刘诚这儿。午后的太阳有些许炽热,天空中的燕子在飞舞,有的相互追逐嬉耍着,有的嘴里叨着干草,飞到屋檐下筑巢。春季悄悄地即将离去,夏季无声无息的来了,刘诚站在院外,看着庄园里的人来来往往,为修建庄园民舍忙得热火朝天。三个多月的辛苦盖建,一排排的二层小型民居已快完工;原本想建五层大型住宅,可一想到这个时代以烧柴为主,高楼住宅很是不便,于是改为二层小型民宅,一户二层为标准建造;至于高的建筑,烧煤之事慢慢推出吧,眼前是以建造校楼与校舍为主。庄园里的改善已让家人很震惊了,大娘一发话,除了父亲与大哥外,全家搬进庄园!自父亲派人送小梅小兰过来后,就带着大哥上了汴京,为在汴京城里开店铺做准备,估计七月中旬才能回,不知回来后见庄园时会是什么表情?刘诚很期待,脸上露出一丝坏笑。“三哥,你笑得好古怪!在想什么呢?”,不知何时,小妹刘倩来到身边,正用天真无邪的眼神,瞧着自己道。望着跟屁虫似的小妹,又想起那个溺爱自己过份的母亲,就连大娘,二娘,二位姐姐,几乎天天组团来“看望”自己,刘诚心里暂时快崩溃了。轻叹了口气,道:“我在想阿爹,大哥啊,不知他们现在怎样了?”。“嗯,我跟三哥是一样的,也想阿爹,大哥,嘻嘻。”,刘倩高兴道,小脸上满是喜悦自得,为自己与三哥想着同一件事而得意。刘诚被眼前乖巧可爱的妹妹感染,情不自禁地用小手拍了拍她的小脑袋,笑道:“那当然,我们是一家人嘛。”。“哟,我一猜就知倩儿在这,你们看,这对小兄妹正在欢闹着呢。",大娘的声音响起,身后还跟着二娘,母亲以及二位家姐,果然又组团来“看望”自己了!“诚儿,你上次弄的白切鸡,葱油鸡,水煮肉片,酸菜鱼,上汤波棱(波菜),蒸水蛋,红枣蒸鸡。。。。。真的太美味了。”,大娘一口气说出十几种菜名,眼神却闪着精光望着刘诚,脸上表情竟也带着坏笑。边上的两位家姐则用玉手轻掩小口朱唇,轻声笑着;二娘与母亲则左顾右盼,风轻云淡的模样,仿佛在说这事与我无关。刘诚用稚嫩的嗓音抗议道:“大娘,我才9岁不到,还是个孩子,你们这群吃货,天天一起来我这骗吃,对么?”,“9岁不到又怎么了?再过四年,你就可以娶妇了,想骗也难了!别再废话,给娘跟姐姐们弄些美食吃了先。不过也好生奇怪,你怎会弄出这么多美食?",大娘坏笑道。看着一家人期待的目光,特别是小妹,那小眼晴望着自己一眨一眨的,好似在说:三哥,我也想吃。刘诚很无奈,道:“好吧,大家进院先喝点茶,我做就是,不过到时得让你们帮忙,毕竟我还是个孩子。”,众人俱点头应许。
刘诚打量着厨房,有韭菜,白菜,芹菜,波菜,茄子,还有主人用的羊肉,仆人用的猪肉等等,思量着该做什么。当看到米缸旁的面粉时,顿时有主意了。前些日子,自己正用葡萄干制做酵母液,今天正好试做下面食。于是,叫来小梅小兰剁肉馅,自己则用酵母液揉面。半个时辰后,各种口味的水饺,煎饺,包子就出现在吃货们的眼前!美食的香味散出,让她们闻得直?口水,正待下筷时,只见小梅小兰各端着一盘香气四溢的碎肉放在桌上,刘诚则端着一碟煎饼出来。“诚儿,你怎还弄这么多肉?再美味,天天吃也会腻了。”,母亲望着桌上的羊肉,猪肉皱眉道。刘诚没回答,直接拿着一个煎饼,左手轻微用力挤压,只见煎饼顿时张开了口,他挟着带汁的碎羊肉填进煎饼口里,在吃货们疑惑的目光下,他猛的咬下一大口煎饼咀嚼着,表情极为享受!用膳礼仪,在吃货们的心中根本不存在的,吃货们终于下手了!片刻间,桌上的碟盘皆空,吃货们个个用手轻揉着小腹,对这顿美食极为满意!“蒸,煎,汤的角子,我也吃过不少,也很美味,就是角子的皮有些硬;三弟做的角子,美味而且角子皮柔软,说说你是如何做到的?”,大姐一双美目瞧着刘诚道。“秀儿这一说,我也感觉到了,以前吃的馍馍,硬暂且不说,还有股酸味;诚儿今天弄的馍馍,不但软和,掰开后还有股清香味,酸味反而不见了,快跟我们说说你是怎么弄的!”,二娘笑着道。刘诚用眼光扫了下吃货们,发现小妹满嘴是油,红扑扑的小脸上也有油渍,小手中竟然还拿着个包子,直往嘴里送,典型的小吃货模样!“小妹,吃慢点,又没人跟你抢,急什么?弄得满脸是油渍。",刘诚轻声笑道,并拿着餐巾,轻轻地拭去她小脸上的油渍。“全赖三哥,做的角子,馍馍这么好吃。”,刘倩咯咯咯笑道。众人见到小家伙的吃样,顿时忍俊不住全乐了,你一句我一句逗着她,竟也忘记追问制做馍馍的秘诀了。刘诚见没人再问,也懒得主动去解释,就静静地瞧着这一家子嬉闹,很温馨很和睦。直到以大娘为首的吃货们离开,望着她们的背影,特别是母亲,在途中不停地转头望向自己时,刘诚的眼中起雾了,知道这个母亲想留下来,多陪自己一会。但自己的心里,总是感觉一种别扭,心理年龄二十多岁,被一个几乎同龄的母亲抱在怀里,这太纠结了!待吃货们的背影消失时,他用小手揉了揉双眼,转头看到小梅,小兰正在收拾餐具,道:“二位姐姐,先别收拾了,我在蒸笼里给你们留了些吃食,趁热吃完再收拾吧。”。“就知小郎君不会忘记我俩的!",二人抛下这句话,欢快地奔向厨房。又是二个吃货,刘诚暗道。当想到前世的自己,也是一个吃货时,不禁笑出声来。烤炉!老妈为了吃货儿子,特意在院里做了个烤炉,做出各种口味的饼,蛋糕,面包等等美食,给了自己一个非常美好的童年!自己终于长大了,还没来得及照顾二老,却又在病床上依然享受着二老的精心照料,如今穿越到北宋,也许前世已死。刘诚想哭,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痛快地哭一场!他知道现在的处境,也许这一生再也回不去了,他想忘记前世的一切,重新洒脱地活一回,却怎么也做不到,反而更加清晰的出现在脑海!这种一个人拥有的经历,却又不能与人分享,有时憋得真让人发狂!为什么不让我走一趟地府?为什么不让我喝碗孟婆汤呢?刘诚无力地走出院子,在一棵杨柳旁蹲着,把头埋在双膝上,身子一颤一颤地低声哭泣着。
“三哥,你怎蹲在这?你在做什么呢?”,耳边响起刘倩的稚嫩声音。刘诚急忙用衣袖悄悄拭去泪水,抬头强笑道:“在想怎样才能做出更多的美食,让家人享用啊。对了,你个小家伙怎地又跑来了?还没吃够?也不怕撑到肚子?”,“不是的,不是的,回去后没人陪我玩,我跟阿娘说,找三哥玩会,就又回来了。”,刘倩急道,一双小手在胸前不停摇摆着,煞是呆萌。不知怎的,见到她的呆萌可爱模样,刘诚的心里顿时舒畅起来,道:“跟你开玩笑的啦,就算小妹真要吃,三哥也会做的,呵呵。",“嘻嘻,三哥真好,也好厉害,会做那么多美食呢,不过,今天吃得太饱,吃不下了。明天,明天我还来吃!咦,三哥的眼睛怎么了?眼珠子红红的,三哥哭过?”,“刚才眼里飞进一粒沙子弄的,三哥怎么会无原无故地哭呢?小家伙别乱说。”,“哦,原来这样啊,让我瞧瞧,沙子弄出来没?”,刘倩担忧道,并抬起小手靠近他的眼睛。“没事啦,我刚用手揉出来了。对了,一会我要在院里做个烤炉,以后美食就更多了!",刘诚连忙阻止道。“真的?三哥真聪明,这么快就想出美食了!嘻嘻。”,刘倩喜道,拍着小手原地转着圈,衣裙也舞起圆形,红通通的小脸上尽是喜悦。刘诚的心被她萌化了,笑道:“小吃货,三哥这就回院里做烤炉去,别转了,刚吃饱别弄坏了身体。”。二兄妹走进院里,见石桌上的餐具已收拾好,厨房里传来洗涤声。刘诚叫出小梅,让她请刘管事送一车红砖,沙子,水泥,花瓶过来,小梅应声而去。三刻钟后,小梅与刘管事便已赶着牛车来了。“小郎君,你要的东西已全在车上,听小梅讲要盖个什么,什么?对,小烤炉!小烤炉为何物?",刘管事问道。“小烤炉嘛,很明显啊,就是烧烤食物的一种小型窑罢了,不稀奇。”,刘诚道。刘管事一听,笑了笑,表示明白了。“小梅姐与小兰姐,你俩负责制做二种泥条,一种是细沙与黄泥土混在一起,踩好后用手揉成泥条,另一种是细沙,黄泥加些短条的稻草踩好揉成泥条,我跟刘叔做烤炉用得上。”,刘诚吩咐道。“三哥,我呢?我要做什么?”,刘倩嘟着小嘴道,对三哥不给自己事做,表示不满。“你呀,乖乖坐好,等着吃美食就行。”,刘诚笑道,众人闻言,都大笑起来,干活更起劲了。听到有美食吃,刘倩顿时乐坏了,安静地坐在那儿瞧着众人忙碌。片刻间,二条与院墙垂直的砖墙已砌好,刘诚与管事二人抬着一厚木板盖上后,接着砌了约三十公分高的三道砖墙,与院墙围成一方格;二人往方格里倒入石子弄平,上面用许多花瓷瓶口朝里摆成圆形,接着倒入细沙磨平后,上面又平砌了一层砖,阻止散热的隔离墙完成。“刘叔,辛苦下,把细沙在隔离墙上弄个沙堆,我去拿些纸张来。”,待拿出纸后,刘管事早已把沙堆弄好,于是在沙堆上方,左右两边分别插入一条木棍,以便制做通烟道,再用纸盖住沙堆,只留一个炉口,高度为烤炉的63%,宽度约35厘米。“小梅姐,小兰姐,拿些没加稻草的泥条过来,我先用来围着沙堆砌上。”,二女笑呵呵地把泥条不断送来,不一会,除了炉口,整个沙堆被泥条围满,刘诚用小手把泥条磨平后,十个手指在上面抓满泥孔。“二位姐姐,把加有稻草的泥条拿来,先在炉下边围一圈,炉口别围,刘叔你用花瓷瓶,口朝下放在泥条上,围满整个烤炉。”,片刻间,刘管事便在泥墙上围满了瓷瓶。刘诚接着砌上加了稻草的泥条,磨平后拔出二条木棍,把沙堆小心的挖出。“好了,烤炉已基本做好,二位姐姐弄些柴火来,得把湿炉烤干,如果有裂缝,还得修补下。”,二人闻言,忙从柴房抱来干柴,小心地放入炉内,引上火烘烤着湿炉。炉内的火焰急剧地跳跃着,两股浓烟自炉顶冒出,摇摆着升上空中。想着各种面包,蛋糕,饼之类的食品,将要出现,刘诚的小脸上写满了兴奋与期待。“三哥,你怎么了?傻呆呆地盯着窑看?”,刘倩用白嫩的小手扯了扯他的衣袖。刘诚回过神来,笑道:“没事,我在琢磨做什么样美食。",一听到有好吃的,刘倩的脸犹如鲜花绽放,两只清澈明亮的眼晴笑成了一条线,很地道的展现出小吃货境界。
刘诚准备先制做蛋塔,披萨,葱油包,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这些比较简单。“小梅姐,你把羊肉用锅炖上,到时切成肉丁,;小兰姐你切些葱花,顺便把大葱头切成丝;刘叔你去铁铺找下唐叔,把我要的铁盘与锡杯带来。",刘诚边和面边吩咐。披萨,面包用牛奶,面粉,鸡蛋,糖揉成面团醒好即可,就是蛋塔皮稍微费些劲,为了皮的酥脆,要把包着酥面的面皮擀三次以上。大半个时辰过去后,小梅已把羊肉,芹菜切成丁,豌豆浸泡好了;小兰也把葱花,大葱头丝切好,只是秀美的脸上有些泪痕,两眼通红,葱味把她熏得很惨。刘诚把蛋塔水,注入到铁盘中的四十个小锡杯里,便把羊肉,芹菜丁,豌豆用佐料炒好,拌上奶酪放到五个大面饼上,用铁盘装好,再把个头不大的葱油包也放入铁盘。把烤炉里的柴火全清出后,放入两个铁盘,关上炉口烘烤,一刻钟后,一种诱人的香味自炉中飘出。“这香味,闻着真舒服!”,刘倩道,满脸陶醉的表情,还不停地猛吸着香气,喉咙里传来阵阵咽口水的声音。刘诚看了看身边另外三人,众人也是很享受这种香味的表情。刘诚倒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只感觉这是种久违的熟悉香味罢了,他把二个铁盘,从炉里取出放在石桌上,香味顿时飘满整个院落。吩咐小梅取来食盒,放入三个披萨,二十个蛋塔,十二个葱油包,刘诚道:“小梅姐,你领着小妹,把食盒送给我的三位娘亲以及二位家姐,让她们也尝尝。”,“三哥,我想在这吃,回去不好玩。",刘倩有些不悦道。“三哥这边你随时可以来,你在这已快二个时辰了,再说了,有好吃的,应该也要给娘亲与家姐送点啊,你说呢?",“这,呃,三哥说的对,我随小梅姐回去就是。”。看着小梅提着食盒,领着小妹远去后,刘诚让小兰,刘管事坐下,开始享用劳动果实,当然也给小梅留了一份。刘管事拿起一块披萨,羊肉配上芹菜的特有香味,加上浓浓的奶酪味,直往鼻里钻;把披萨送入口中咬下一块,一脸幸福的咀嚼着,很是享受;也许小兰想起了切葱时的狼狈样,她对葱油包与披萨发起了猛烈攻击。“好吃,我快吃撑了!小郎君,这些美食你是怎么想到的?对了,可有名字?",小兰道。“那面包是用你切的葱做的,就叫葱油包呗;用梅花锡杯装鸡蛋水烤的,还有面饼上放馅烤的,要么你俩给起个名?",刘诚笑道,心里觉得蛋塔与披萨的名字,确实理解不了,让人莫名其妙!二人一听给食物起名,顿时来了兴致,慢慢地思索起来。思索了良久,也没个头绪,小兰郁闷道:“起个名这么难,干脆叫蛋杯和馅上饼得了!”,“不妥,不妥,这名字太过俗气,不雅。”,刘管事反驳道,看了看小兰又看了下锡杯上的梅花杯口,又道:“有了,叫梅兰蛋点如何?至于那饼嘛,可以搭配各种馅,不好起名,就叫美味刘氏饼吧。”,梅兰蛋点,这名字不错,但刘氏饼是什么鬼?一听就想起武大郎烧饼!可确实又想不起别的名,刘氏饼就刘氏饼吧,刘诚只好认了。
百度搜索 北宋闲人 天涯 或 北宋闲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