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波斯那些事儿 天涯 波斯那些事儿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在萨非王朝衰落后,被打压的红帽子部落,及其它部落开始活跃起来。
这是一种秩序坍塌以后,所有部落自我生存与保护的一种方式。
如同热带雨林中的一颗大树倒下以后,下面的植物开始疯狂生长,直到某一颗大树成功的遮蔽的大部分阳光,这样的情况才会停止下来。
一个王朝的衰落,意味着多种势力都有获得下一种秩序的统治权的机会,谁可以获得统治权谁就有发展的机会。
波斯北部的一些红帽军部落支持了纳迪尔,随后在众多的部落当中统一了波斯,成为了成长起来的那颗大树。
如何能够让统治变得长久和稳定,是不同于热带雨林中大树的生长方式,是以武力、强人来维持统治地位,还是以制度来维持统治地位?
显然纳迪尔建立的阿夫沙尔王朝,是以武力和强人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样的统治方式,必然以出现另一个非统治阶层的强人而被推翻。
在这样的统治方式下,谁也不能够保证纳迪尔之后的继任者个个都是强人,且王朝军队一直强悍。
萨非王朝的统治者在建立之初,就意识到部落军事贵族的威胁。
在王权、教权、部落军事贵族之间,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应对部落军事贵族的威胁,同时加强君主专制的方式进行中央集权的建设。
这一种尝试没有彻底的完成,但这种方式延续了萨非王朝的统治时间,而非像纳迪尔建立的阿夫沙尔王朝,只一代人就衰落了。
这种不同就是统治方式的不同,也可以说是制度的不同。
这是由部落分封社会向君主专制社会转变的一些尝试,由社会形态转变导致,改变的是分封部落建立起来的奴隶社会。
由分封部落奴隶社会,向君主专制的平民社会的转变。
社会形态的转变,必须以制度为保障。
奴隶社会分封制,以贵族世代继承财富和权力为基础,而平民社会则以贡献来获得财富和权力。
这种不同就是调动社会成员积极性的不同,奴隶社会下的分封贵族拥有土地及权力,而奴隶世代为奴没有翻身的机会;
平民社会分封贵族被剥夺土地及权力,平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土地及权力。
平民社会使底层的平民,能够向上进行阶层流动,加强了统治的合法性及长期性。
例如,在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那是奴隶社会的存在,春秋及战国就是奴隶社会的崩溃时期。
在战国时,一个西部边陲的秦国,废除了分封制贵族奴隶社会制度,建立起以中央集权郡县制平民社会。
带来权力结构的变化是,王权加强了控制,奴隶变成平民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和对国家的忠诚,而分封贵族彻底丧失了翻盘的机会。
土地和权力不再是分封贵族世代继承,仅奴隶变成平民的这一措施,就使百万人从六国走到了秦国。
秦国能够获胜,是以其先进的君主专制制度打败了分封制度下的六国。
虽然在秦朝早已完成非人格化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但是彼时或者是18世纪的波斯,还处于分封部落国家时期。
而欧洲完成非人格化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则是在秦朝以后1800年才建立起来。
也就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才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结束了分封制部落国家。
对萨非王朝和纳迪尔建立的阿夫沙尔王朝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能够使一个王朝延续时间的长短,一定是这个王朝制度建设的程度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萨非王朝衰落后,各部落争夺波斯统治权。
可以理解为热带雨林中一颗大树的倒下,使大树下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
当某一颗树长成参天大树,可以垄断大部分阳光的时候,那么这一竞争过程结束。
这是一个简单的比喻,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适合基于部落生存的必然结果。
由社会行为原则中的两个自然来源,亲戚选着和互惠利他的角度来看,这种部落行为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原则来进行。
例如,在阿夫沙尔王朝后期,桑德部落和巴赫蒂亚里部落之间,基于共同的利益,合作争夺波斯西部的霸权。
当成功的争取到霸权后,面临的谁该拥有这一霸权的统治权,由统治权问题导致了分道扬镳、反目成仇。
这种合作由互惠利他社会行为原则而展开,分裂由亲戚选择而展开。
基于单一部落实力不足以应付波斯西部的其它部落,这两个部落形成了联盟,共同对付波斯西部的其它部落;
基于亲戚选择要将权力传承给下一代,促使就统治权问题两个部落分裂反目。
最后以桑德部落打败巴赫蒂亚里部落,获得波斯西部霸权。
这两种社会行为原则存在于人类社会,同样是基于对类人猿的观察,而获得的人类行为原则的两个自然来源。
也就是说在许多方面,类人猿同人类有着相同的行为原则,虽然方式有些不同,但是本质是相同的。
生物学家理查德·兰厄姆在自己的书中记载了,自己通过观察获得的真实事例。
处于群居的大猩猩,雄性大猩猩会成群结队,去远离自己领地范围的其它群居大猩猩领地内进行猎杀。
这些雄性大猩猩彼此合作,悄悄包围跟踪,并且先杀死落单的大猩猩,再逐一杀死另一群居大猩猩内的其它雄性,然后捕捉雌性大猩猩,纳入自己的群居团体。
在现代人类社会中,一些由地理封闭而导致的氏族社会也是如此,例如在新几内亚高地男人也就是这么做的。
理查德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很少有动物生活在雄性组合的父系群体。
群体内的雌性为了避免近亲繁殖,经常去邻区进行交配。
由雄性组成一个等级体系,对相邻群居大猩猩展开进攻,寻找弱势的大猩猩群体,对其进行攻击和消灭。
能够做出如此行为的动物,已知道的只有两种动物,即人和黑猩猩。
根据一位考古学家斯蒂芬·勒布朗的研究,“非复杂社会的人类战争,大部分与黑猩猩的战争相似。
在那个社会层次,人类大屠杀其实是罕见的。
由消耗战而取得胜利是可行的战略之一,另外还有缓冲区域、突袭、收纳女俘、刑辱敌人。
黑猩猩和人类的行为,几乎是彻底平行的”。
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战争的方式以及武器更具杀伤力。
黑猩猩同人类一样有保卫自己领地的意识,这同人类一样。
在部落时期,一个部落就拥有自己的领地,保卫部落就成为最主要的工作。
所不同的是黑猩猩不会组成家庭,来抚养自己的孩子,只是群体内建立起各自的组织,这也是人类社会所经历过的一段历程。
桑德部落打败了曾经合作的巴赫蒂亚里部落,完成了对波斯西部的军事割据。
随后,同红帽军部落卡扎尔人开战,战败卡扎尔人,获得了波斯大部分领土。
纳迪尔建立的阿夫沙尔王朝,仅仅控制波斯呼罗珊地区,苟延残喘。
桑德王朝的创始人卡里姆汗,同样延续了纳迪尔的武力和强人统治方式,没有在制度上进行建设。
桑德部落打败卡扎尔人红帽军部落后,把卡扎尔人部落重要人物都软禁到设拉子这个地方。
这种软禁的措施,就是基于防止卡扎尔人会进行反抗的考虑。
卡扎尔人红帽军部落,作为萨非王朝时期的红帽军部落之一,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部落。
纳迪尔建立阿夫沙尔王朝后,卡扎尔部落分化了,分化出两大支派和众多小部族。
纳迪尔统治时期,卡扎尔部落支持了纳迪尔。
但在卡扎尔部落中,德弗卢部族首领穆罕默德·侯赛因,同纳迪尔之子建立同盟。
德弗卢部族首领清除了傀儡塔赫马斯普和其儿子们,在纳迪尔后期,鼓动并实际支持了纳迪尔之子对纳迪尔的暗杀。
卡扎尔部落中的古雍鲁部族与德弗卢部族是对立关系,虽然都归属于一个部落。
古雍鲁部族与德弗卢部族和纳迪尔决裂后,土库曼部落支持古雍鲁部落对两方的战争,这场战争比较持久。
纳迪尔死后,古雍鲁部族占领了波斯北部许多地方。
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中,古雍鲁部族最后没有竞争过桑德部落,许多部族中的重要人物都被软禁起来。
在这些人质中,有一位古雍鲁首领穆罕默德·哈桑汗的儿子阿迦·穆罕默德。
这位仁兄可谓命运坎坷,在阿夫沙尔王朝时期,被阿德尔沙俘虏后阉割,称号阿迦,即大太监。
在桑德王朝时期,又被押到设拉子成为人质,各种悲情。
桑德王朝的创始人卡里姆汗去世后,桑德王朝内部继承人开始争夺王位,这位阿迦·穆罕默德逃回了自己的部落。
在桑德王朝继承人争夺王位的过程中,这位谁都不会多看一眼的阿迦,通过一系列暴力和安抚手段,统一了卡扎尔部落的两个支派。
阿迦·穆罕默德,以偷袭其它部落获得财物的方式,使得他在部落中的威望获得提升,并获得更多部落的支持。

百度搜索 波斯那些事儿 天涯 波斯那些事儿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波斯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飞狐一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狐一刀并收藏波斯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