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鱼龙玉佩 天涯 鱼龙玉佩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诜心里暗称侥幸,这首诗是明朝的王阳明十岁时,与中了状元的父亲赴京路过镇江金山寺所写下的。李诜是王阳明心学流派的忠实拥护者。李诜念出这首诗真是应时应景,只是后世的王阳明先生要是知道李诜剽窃了他的作品,不知会有何感想。
叔父李华继续夸赞道:“诜儿的这首诗,与沈存中的观点倒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哥,你还记得沈存中曾说过,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以有以知其如丸也?”
李彬摸了摸胸前的胡子,略有沉思,片刻说道:“是了,是了。去年三月沈存中任秀州团练副使时,你我同去庆贺。沈存中当日所说,我还取笑他谬论也。今日诜儿所作的诗,倒使我有所顿悟。只可惜存中人在秀州,不然倒是可以当面请教。”
李诜进而问道:“叔父,你方才所说的沈存中,可是沈括啊。”李彬喝止道:“诜儿不得无礼。沈括的名字岂是你能随便叫叫的”说完,他又接着与李华继续讨论:“如今沈存中可是在秀洲奉旨编绘《天下郡县图》?”李华答曰:“然也。”李彬戚戚然道:“不知何日才能与存中相聚。”
李诜听闻父亲所提的沈存中竟然就是宋朝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沈括,顿时惊讶不已。虽然他早已了解到历史上的沈括人品不佳,但是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却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以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更是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这么重要和杰出的历史人物,李诜觉得自己如果不能当面与他请教,那真是白来这个世界走一趟了。不过好在李诜知道历史的走向,两年之后沈括会向宋哲宗进献《天下郡县图》,从此沈括就会常住润州(镇江)。想到将来自己会有时间与沈括见面,李诜不禁宽心不少。他见爹爹李彬也同样伤感,不由地轻声劝慰道:“爹爹不必挂怀沈大人的状况。既然沈大人奉命编绘《天下郡县图》,将来也必会受朝廷重用。”李彬听完李诜的话语,脸色这才有些好转。
李华拉住李诜,出题问道:“诜儿贤侄,今番比试当属你为佳。叔父再出一题考考你如何?”
李诜正色地回答:“请叔父出题.”
李华问道:“我李家自高祖起就迁居此处,如今已有六世。孟圣人有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叔父也尝尝忧之,不知诜儿有何可以教我?”李诜有些犯难,他想了想开口道:“叔父出的题,想必已有了答案,何必为难我这个区区孩童?不过既然叔父问起,诜儿自当奋力破题,不当之处,还请叔父海涵。”说完,他朝在座的各位兄长一拱手,这才缓缓说道:“此事易耳。先人创业艰辛,子弟多有习膏粱之气,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生长以来不知人间辛苦劳役,是故骄奢淫逸之风日甚。唯勤勉于学,俭以养德可延世而泽。”
李华听了心有所动,乃击掌而曰“善”。于是他高声对诸位子侄们说道:“吾门自高祖以儒学起家,仕者以清白相传,学者以诗礼相勉。虽毛角之童,也自守家法。诸位子侄,或学文学武,或致仕或营生,须承家学之传,尽洗膏粱习气,不可有子弟之态。”话毕,众人皆心口诚服。
不久,李彬因车马劳顿便早早歇息去了,众人也因此散席归去。这边厢小娘谢秋娘早已安排妥当了李诜的住处。她唤出一名丫鬟来,吩咐道:“以后诜儿的起居饮食,就由你照管。你可听仔细了?” 这名丫鬟,年方十一二岁,名唤小彩凤,自幼父母双亡,被家中大哥大嫂卖到李家做了丫鬟。待得秋娘吩咐完毕后,她便引领着李诜回他的居所去了。
李诜的居室极为清简,除开一张简陋的木床,一张有些年月的书桌,还有一个破旧不堪的衣柜,便再无其他物件了。李诜不由地想起以前生活的点点滴滴,小彩凤见李诜略有所思,便猜出来李诜是对自己的起居条件不甚满意,于是她替李诜愤愤不平道:“三公子,主母做事真是有些偏心,自家儿子的房间用的是绫罗蚊帐。炉炭,脚盆,铜镜台样样俱全。如今到了公子您这边,房屋倒是弄得干净,不过也忒干净了些罢,连个像样的物件都没有。公子,明日见了主母,仔细也要问她再添二三件物什过来。”
李诜两世为人,人情世故自然是懂得的。他不想为了自己这些小事闹得府中老少不合。他连忙摆手阻止道:“不碍事,我也不是个讲究之人。不劳姐姐费心了。我自幼出门在外,早已同我那师傅过惯了道观的清规生活。平常饮食起居也甚是清淡简便,不必为了那些俗物而徒增烦恼。哦,对了,姐姐以后叫我李诜即可。”
不知何故,小彩凤跪倒在地,戚戚然道:“三公子,方才公子称呼奴婢是姐姐,奴婢就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答应您啊。奴婢自幼在府中长大,府中的规矩奴婢是一清二楚,这是万万不能乱的。要是让主母知道此事,奴婢可是要被逐出李府的。”说完,小彩凤伏地不起,声音哽咽地几乎要哭出来。这着急让李诜吃了一惊。他终于明白过来,古人的尊卑观念是多么的根深蒂固啊。他摇了摇头心想:罢了罢了,你爱叫什么便叫什么吧,免得你为此受了责罚。李诜叹了一口气,便让小彩凤站起身来说话。
李诜又仔细询问了些李家近年发生的事情,小彩凤便一一如实回答。几番问话下来,李诜对李家的过往有了些了解。他见天色渐晚,便吩咐小彩凤安排休息去了。
李诜静静地躺在床上,辗转反复,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他起身推开窗户,想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的空气。他抬头看见一轮明月如玉盘般挂在天空,清辉紧跟着洒了进来,照耀在李诜身上。李诜觉得呼吸顿时变得顺畅起来,浑身有种说不出的清爽。他不由地来了兴趣,想乘着这皎洁的月色到后花园一览月下的美景。于是他随手披了件衣裳,信步由缰地来到府中的后花园。
夜深人静,虫鸟皆停,月色皎洁如此,照得人间犹如仙境。兴致所至,他不由地想起宋代苏轼那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来。那正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甚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琦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唱罢,景色融入心头,心头便涌上些思乡的情绪。此时的苏东坡在哪里呢?李诜心里默默地想着。若是没有算错的话,此时的苏轼应该是被高太后再次征召入朝了,做了哲宗皇帝的太子侍读吧。想那苏轼做此诗词时,还是十年之前。十年之间,人生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苏轼怕是有多感慨吧。
而他自己呢,几个月前还在好好地做他的医生,如今却不知何故来到了这里,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他不禁想起临别前师傅交给他的那个鱼形玉佩来。李诜掏出那块玉佩,细细把玩。只见玉佩通体洁白,月光照射在上面,散发出清冷的光辉,愈加显得清白发亮了。不过细心的李诜也发现了玉佩的蹊跷,这块玉佩好像只有半块。
他不由地泛起嘀咕来。难道这世上还有半块这样的玉佩?他明明记得师傅交给他的就是这般模样,中途不曾假手他人,与李诜留给他的印象里的玉佩是如出一辙的啊。李诜不由自主地眉头紧锁。也许这世上真的还有另一块玉佩存在吧。这或许就是那个少年李诜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他的秘密吧。他默默地对着玉佩说道:李诜,我一定会帮你找到杀害你的凶手。
他把那块玉佩紧紧地握住手心里,感受着它的温度。此刻,他仿佛与这块玉佩融和在了一起。冥冥之间,他仿佛感受到有个模糊的身影站在他的面前。
是你吗?是你来了吗?李诜轻轻地问道。泪眼朦胧间,他仿佛看见了那个模糊的身影正在向他微笑。李诜想快步走上前和它细细地交谈。可是他的手还未触及到那个身影,眼前的身影顿时散做满天的星尘,少顷便与这银白色的星月光辉融和在了一起。留下孤独的李诜有些落寞地站在原地,怔怔地望着这满天星尘的月色。

百度搜索 鱼龙玉佩 天涯 鱼龙玉佩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鱼龙玉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月重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重楼并收藏鱼龙玉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