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西北烈风 天涯 或 西北烈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二天,吃饭 练武 摸索全身协调方法 负重一公里冲刺 三公里全副武装越野(棉铁重甲雁翎刀 三天的炒面肉干 盐 火镰 浸油风干的藤牌 两米长枪 一张150磅的桦木大弓 两筒箭 四根弓弦),练完回家。卸甲,泡药浴。练习步射。练完步射,练拉弓。左右手都练,接着跑到河边在稀泥里练走路。练一会儿。活动一下全身关节。脱掉衣服鞋袜,穿着内衣,跳到水里。北方四月已经转暖,冰已经化开。潜泳一百米,蛙泳一百米。上岸擦干净身子,换上岸边的外衣。
回家,打一套八段锦,读一会儿道经,盘腿打坐,静心。关门,睡觉。
如此,过了一个多月,皇榜被贴到外面。听闻消息,蓝玉骑上灰马,走到发布皇榜的地点。从右到左,一个接着一个看,终于在三甲十五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虽然不太高,但总算是举人了,离自己的梦想已经前进了一大步。蓝玉开心的回了他在京城郊外临时下脚弟的小院子。
不久,吏部来人,通知蓝玉去文选司,蓝玉恭恭敬敬送了每人五两雪花银,差役笑的咧开了大嘴。在说俩句话,即使见遍了数百位进士的积年老吏,也得乖乖吐出一些相当重要的信息。比如授官的新科进士要多少钱才能从吏部拿到部照(相当于任命书),这笔钱该给谁,给大学士 尚书 侍郎们分多少钱。哪里有借钱的钱庄,利息多少,抵押物是什么。官服不是发的,是花钱买的,该去那里买,把钱给谁,花多少钱。还有一个比较可笑的事,官服也可以作为遗产。以及部分部门的六品以下部分的官员平时是不穿官服的(原因,没钱),遇见大典礼,或者互相拆借,或者租别人的官服。
遗产那个确实有,清代高官,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九年给家人的书信中提到自己为官多年,积蓄不多,所存的除了书,只有官服。在朝廷当差,每种场合都按照规定穿不同的衣物,所以多年下来,积存了不少衣服。等回去后,这些衣物,就由五兄弟抓阄均分。
另外,皇帝赏的黄马褂,只是赏的穿衣服的资格,衣服得去自己买。
蓝玉记在心里,到了时间,去吏部。给了门子十两雪花银,不一会儿便进了文选司的门。送了一张六百两的银票,拿了部照。又买了两套官服和官帽。走到六叔家,告诉他这件事,并把小院子交给他看护。告别,在回去的路上,翻了翻部照,发现自己被任命为陕西省延安府宜川县正七品县令。
清代县令党政一把手,还可以干预军队和司法以及财政大权。清朝时期,一县的最高
行政长官为知县。除此之外,下面还设有县丞、主簿等事职及典史等事务性官员。
1、县丞:按制县丞为正八品官(京县除外)。县丞的来源有贡生及会同馆大使、
鸿胪寺鸣赞、序班、刑部司狱、汉军九品笔帖式、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县主簿、府州县训导、府照磨、通判等。县丞任满后如考绩优异予以升任的话,可以升为兵马司副指挥、京县县丞、京府经历、知县、布政司理问、按察司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和州判。县丞设有自己的衙署办公,与主簿一起佐理知县,分掌一县之粮马、税收、户籍、巡捕等事务。每县设置县丞与否、设置人数多少,与该县的大小有关,有些事务繁多的县设几个县丞,而有些事务简单的县也可以不设县丞。
2、主簿:与县丞一样,为知县的副手,但品级比县丞低,只有正九品。主簿的来源有:监生、吏员、宣课司大使、兵马司吏目、司狱、府税课司大使、州吏目、府仓大使、巡检、典史、道库大使。主簿任满若予以升任的话,可以升为州判、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盐运司知事、按察司照磨。
主簿的设置与县丞类似,有自己的专署办公,与县丞分管粮马、税收、户籍、巡捕等事。事繁之事设
一人,事简之县可不设。
3、典史:典史的品级为未入流,掌管一县监察狱囚之事。若事简之县不设县丞和主簿,则县丞和主簿的职能也由典史一人兼领。
4、巡检:请代在各州、县的关隘、渡口等要冲之地设巡检司,掌缉捕盗贼、盘诘奸伪之事,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巡检司的巡检为从九品官。
5、驿丞:驿丞管理各驿站,掌邮传及迎送过往官员之事,相当于现在的邮政局兼
招待所
的职能。驿丞的品级为未入流。
6、闸官:亦为未入流官,掌各闸储泄、启闭之事。相当于现在的水库管理人员。
7、税课司大使:亦为未入流官,掌税收的征收。
8、仓大使:未入流,掌仓库的保管与守卫。
9、河泊所大使:未入流,掌征收渔业税。
10、医学训科:未入流,为一县之医官,相当于现在的县立医院院长。
11、阴阳学训术:未入流,掌管星相(天文)。
12、僧会司僧会:未入流,掌管一县僧人。
13、道会司道会:未入流,掌管一县
道士。
吏员。县衙为县级最高行政机构。知县被委派为掌管全州(县)政事,县署名正堂,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其中:吏房管人事和民政;户房管户口和财粮;礼房管教育与礼祀;工房管城建、水利。除此之外,还设民(传唤诉讼)、皂(缉捕案犯)、快(专事刑杖)三班,为司法机构。
收拾东西,去书局买了 《大清律例》以及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四卷《大清会典》。收拾一下东西,动身去陕西上任。效仿顾炎武先生的方法。骑着一匹骡子在官道上默背《大清律例》和《大清会典》其中的条文范例,三匹战马和六头骡子在后面跟着,骡子背着粮食和部分精料以及两本书和一些工具。背不下来或者记忆模糊的地方就跳下骡子翻看。赶上路边没有人的地方和山林地区,渴了,便喝腰间的水囊里的水,饿了便啃啃从骡子背上拿来的干硬的饼干。没赶上客栈村落,便从骡子上卸下工具。烧一盆热水,烫烫脚,给骡马卸下负担和鞍具。喂上精料,洗涮洗涮,说说话。
清理完了,扎一个双层帐篷。在附近草丛布设数具上箭的强弩和绑着铜铃铛的细绳。将骡马,放在附近的草地上,撒上雄黄粉和一些经过处理的老虎的尿液。回到帐篷,清理草地,撒上一些雄黄粉,点燃艾香,熏一会儿帐篷。铺上两层羊毛毡子,穿着衣服,钻到被子里。被子里放着一把雁翎刀和一张下弦的高磅硬弓,身体内侧放着满满的一壶箭。
百度搜索 西北烈风 天涯 或 西北烈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