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北伐风云录 天涯 北伐风云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一节
孙中山意识到自己革命多年一再失败的原由,就是没有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所以一直与苏俄方面洽谈筹备军校事宜。希望以此为契机,造就出一支听党指挥、跟党走的武装力量。另外,孙中山还拟定了一个“西北军事计划”。大致上的原则方案是:背靠苏俄,在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建立军事基地,集结和训练军事力量,从蒙古南部向燕京发动进攻,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1923年8月5日。蒋介石奉孙中山之命,与张继、汪精卫在上海大东旅社会见了*产国际代表马林,一同商讨组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苏诸事项。经研究,确定蒋介石任团长,成员为:*产党员沈定一(浙江萧山人,早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浙江省第一届议会议长。1920年参与发起组织*国*产党,为*共早期党员,后脱党);*产党员张太雷(江苏常州人。1921年在莫斯科任*产国际远东处*国科书记,时任青年*产国际执委会委员),兼俄文翻译;国*党邵元冲(浙江绍兴人,同盟会会员,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机要秘书,受孙中山之命,考察国*党海外组织,时为孙中山派驻欧洲的非正式代表,正在英国);国*党王登云(陕西醴泉人,长期留学英国,曾任旧金山华文报纸主笔),兼代表团英文秘书。并对有关开办军事学校、争取军事援助的细节;考察苏联的军事、政治和党务,请求经济援助,邀请政治、军事顾问速来广州进行了协商。
为了引起苏俄对代表团的高度重视,孙中山特别在致函里宁、托六四基(时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契切林(时任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和加拉罕(时任苏联驻华大使)时,均称蒋介石是“我的总参谋长和最可信赖的代表”,他“已被授予全权”,“可以用我的名义进行工作”。
从大东旅社出来,刚拐过一个拐角,蒋介右就听见后面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并且听到有人在小声地呼喊:“介石兄,介石兄!”
蒋介石停足回眸,一个30出头、脸庞圆圆的青年人正朝他急步赶来。他看着那个青年人,觉得有些面熟,但又一时想不起到底在什么地方见过。正在思虑间,年轻人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
“你是…?”蒋介石有点不好意思地问道。
“介石兄想不起来了,我当年在陈其美都督麾下、黄膺白任师长的第二十三师第一团担任营长。您当时是第五团团长,开会时我们还时常见面的!”
“哦,原来是敬之老弟啊!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来人提到了自己的结义盟兄陈英士(字其美)和黄郛(字膺白),蒋介石想起来当年确有这么一个名叫何应钦(字敬之)的贵州小伙子。于是,赶忙伸出手,和何应钦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二人沿不远的街铺找到一个小茶馆坐定,蒋介石向何应钦询问道:“敬之老弟,近来在那里当差啊?”
面对蒋介石的询问,何应钦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这几年的经历。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何应钦重回日本续学,1914年秋入*华学生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一期步兵科就读,1916年5月毕业。之后回到故乡贵州,任黔军第一师(师长王文华)第四团团长,贵州省会警察厅厅长及黔军第五混成旅旅长。1917年4月与王文湘(王文华之妹)结婚。继任贵州陆军讲武学校校长期间,培养三期学员总计495名,对于举办军校培养军官以及军事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与领悟。1918年11月,他在贵阳仿效燕京“少年*国学会”,参与发起与主持创办了“少年贵州会”,出版《少年贵州日报》,从军办教之余仍表现出追求时代进步和爱国救国的强烈愿望。1921年12月,他来到昆明,被云南陆军讲武堂教育长王柏龄延揽为教官,曾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务长。后因遇刺负伤,离开昆明赴上海,在其内兄王伯群(王文华之兄)家中养伤、赋闲。
听了何应钦的叙述,蒋介石大为兴奋,激动地说道。“敬之老弟,孙总理现在正在广州准备筹办军校,以培养国*党自己的军事革命人才。你这几年在贵州、云南的军事教育经验,完全可以去广州助孙总理一臂之力。”
“介石兄,你让我去广州,那你意欲何往?。”
“孙总理让我带队去苏俄考察军事、政治,回来帮他筹办军校,你现在先去广州,到时候你我可以再度共事,共同革命!”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何应钦听了蒋介石的话,激动的直搓手。
这年的秋天,经蒋介石和王伯群介绍,何应钦在广州第一次晋见了孙中山,被任命为大本营军事参议。可能是没有受到重用,不久他就辞职返回了上海。
1923年8月16日中午12时30分许,上海十六铺客运码头,一手艘日本客轮木神丸,正在准备升火起锚。轮船的胘梯旁,张太雷、沈定一和王登云正在拾梯而上。站在胘梯的蒋介石,正一手抱着年仅七岁的蒋纬国,一手抚摸着十四岁的亲生儿子蒋经国的头,舔犊之情溢于言表。少顷,他把蒋纬国抱送给一旁的陈洁如,又对站在一旁的陈果夫叮嘱了几句,返身沿着胘梯缓缓而上。
望着蒋介石缓缓远去的背影,被陈洁如抱在手上的蒋纬国,情不自禁地喊起了“阿爸、阿爸”。
蒋介石回首看了看岸上的陈洁如、陈果夫、蒋经国和蒋纬国,眼眶里些许有点湿润,挥挥手,毅然走进了船舱。也许因为蒋纬国不是他亲生儿子的缘故,所以他对蒋纬国总是特别的宠爱。
1时15分,木神丸鸣着汽笛,缓缓驶离码头。
就在蒋介石等人赴俄考察之际。一个俄国人,也正在从不远万里地的祖国赶赴*国。
1923年8月,俄共中央政治局任命鲍罗廷为孙中山的政治顾问,并为此专门通过了一项公开决议:“责成鲍罗廷同志在与孙逸仙的工作中遵循*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利益,决不要迷恋于在*国培植*产主义的目的”。这个决议有可能只是一个表面文章,也许鲍罗廷非公开的工作札记,更能代表莫斯科的真实意见:
“到现在为止,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把民族主义革命者孙中山,从小资产阶级的空谈家中拯救出来,还很难说。有时我觉得,无论给这头老狼喂多少东西,他还是盯着‘自由民族’,他始终期待着以此来拯救中国。”
鲍罗廷是带有多种身份前来*国的。具体的头衔有*产国际驻*国代表、苏联驻*国国*党代表、孙中山的政治顾问、国民*府高等顾问,并直接受史大林领导。

百度搜索 北伐风云录 天涯 北伐风云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北伐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第五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第五军并收藏北伐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