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楚猲春秋 天涯 或 楚猲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且说猲人退兵。泰丰二十三年十一月上,猲人命楚使随人,带刘文亮尸首复命。
帝病中知亮呼言,哀叹之,命厚葬,荫其子。又知曼堤赐公主于臣下武士,呕血而昏。复醒,望梁柱不语三日。及至猲使催索人质,方下诏,擢二皇子宋顼为魏王,使猲为质。
猲得所需,乃退,并归还郑源。
始出中原便闻沙剌来攻,已至祁连山口。究其因乃是沙剌误以佯作其势之属王真欲来攻,故先发制人,后追逐至此。
曼堤怒,乃提所部直奔祁连山,半道又闻扎笃领所部与沙剌战,胜之,逐其至楼兰,回。曼堤遂遣使四方,至高番、羌人各部、氐氏等,召之会盟于鄯州(西宁)。
诸羌、氐氏各部皆至,唯高番自负离猲远,且有高原为屏障,故不理。曼堤乃联羌、氐伐之。
素尔达谏曰:“今已入冬,大雪纷纷直没脚踝,高山更甚。比及至高番,恐雪没腰身,人马不得行,徒劳无功反增死伤也。”
曼堤听之,驻军鄯州。来年入夏,曼堤再召羌、氐,征伐高番。至大雪山,遇高番国师阿萨禄亲守之。
大雪山乃天险也。上为青霄,下为深渊,左右无道可走,只一小路开凿于山腰,蜿蜒可行。然此道崎岖艰险,马不得并行。每使人攻之,高番皆于上处放滚石,人马逃之不及皆死矣!
对峙二月,不得寸进,又寻不得他路绕行。臣属皆言高番不化,六月封冻,其人亦野。得人不能驱使,得地不能久牧,不若退去。
曼堤无奈,望雪山而叹曰:“天授之呼?”
乃引军还归汗庭。
四方暂宁,楚人亦服,乃欲除东西之患。然众臣为谁为先而分,曼堤亦不决。
一日,曼堤与众臣出猎,值楚使送绢粮来,因黄琅腿不利,乃使待之。
楚使见黄琅,惊异之,问曰:“观先生似楚人耶?”
琅回之,曰:“生前为楚人,死后为猲人。”
楚使惑之,欲问详故。琅不欲言,以酒食待之。
其后楚使命人暗探,晓此丑人为姓黄名琅,乃泰丰十年春试甲魁。后值殿试,因形貌丑陋,帝以有辱国朝威严将其黜落,后不知所踪。不知因何流落草原反成猲人上宾,且跛一足。
曼堤回,金帐再议征伐,仍不能决。乃问黄琅。
琅反问曼堤,曰:“大汗前番伐楚,不知可有所获?”
曼堤思之,曰:“楚人多,然羸弱;君臣庸,贤臣少。”
琅再问:“灭楚胜算几何?”
曼堤回曰:“现下有七,东西平靖则有九。”
琅摇头笑曰:“以臣观之现下有五,东西平则有七也。”
曼堤惑,问曰:“何也?”
琅曰:“猛兽濒死,反扑犹烈,何况楚乃大国。今遭此辱必然不甘,有识之士定求变法以强之。楚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只是其主不贤不能用也。他日明君在位,良臣在职,加之千万百姓,彼时则非猲欲灭楚,乃楚欲伐猲也。与楚战,危矣!”
合曲离讽之,曰:“先生为楚言呼?我南下入楚,直如无人之境,未见千万楚人只见千万楚羊也。”
众臣轰然而笑,曼堤喝之,曰:“尔等不见汉唐耶?”
众人思之,皆有惧意。黄琅曰:“既是也。自古草原地广人希,今猲及臣属各部亦止百万余。何也?”
曼堤礼之:“请先生赐教。”
琅还礼,曰:“其一乃食物。人口者,粮食也。我以牲畜牧之为业,楚以农耕为本。其得食十倍于我,故人口则多十倍。其二则为天地之境。楚地多温暖,虽有涝旱地震,然其蓄粮于仓,虽灾亦不伤筋骨。我则不然,地处北境,年年有白灾害之,牲畜多冻饿而死。牲畜死,我不得食,人亦死。是故草原人少,楚地人多也。”
曼堤问曰:“如之奈何?”
琅曰:“大汗前问琅,先伐孰与。以臣观之莫若东征。善卜、乌勒据汉唐故地,纵横千里,其地亦深耕千年。今汉人、善卜、渤海、乌勒,数十族群杂而聚居,人口四百余万。取辽东,其一我得人口以补不足;其二得可耕之地以蓄粮造人,此两利也。”
“若我西征沙剌等国,地虽广,然多为沙漠无水之所,得之不能耕亦不能牧。其二,西域诸国,国小民少,纵得之亦不能增我人口。况且其民多彪悍,轻生死,伐之损我壮力,彼时再伐东则难矣。莫如以羁縻之策缚之,待我平东灭楚,在论亦不为迟也。”
曼堤曰:“先生言之有理,待吾深思之。”
泰丰二十四年春。蔡文首倡变法,帝病未愈,留中不发。
夏。楚帝病愈,群臣再上书请变法,帝允之。随后贬太尉郑源为庶人,追陆德博为少保,荫子。以蔡文任参知政事,韩鸿为太尉。始变法。
虽言变法,然群臣多有反对者。肇因蔡文提变法陈条有言:一裁冗官冗军。二重拟赋税。三清查田亩。
此三条一出,天下哗然,物议汹汹,骂声不断。尤以赵元让、王棠反之最烈。上奏言:“虽与猲战不利,然只为军将无能也。今天下安定,百姓安居,是因治理有方,国政优越之故。变法所述者不为强军,专为改政,一旦施行必生祸乱。”
蔡文详析其因,曰:“国强者在民在农。今富强者兼地并田,大者百万顷,小者万顷,使民无立锥之地,居无片瓦之所。幸而圣上洪福,使灾害少发,不然流民四起叛乱必生。”
“强军者在治在信。大楚承平百年,是故军将怠惰,久不操练。然欲练军,必以赏罚约信之。赏罚者钱帛也。今天下商贸兴盛,一本万利,富者敌国,盖因朝廷四十抽一施以税收。然农耕者逢十抽四,此大不平也。”
“仁政者在精在简。今大宗家族两万余,有爵有禄者上千,朝廷用度多占之。比及危难,又不援之,此养腹虫也。
文武官吏凡四品以上者皆可荫补,多着一家补之六七人。使无才无德者亦可为官吏也,可以此类治政牧民,训军征战呼?
国朝优待文人士子,功名不彰者亦可为吏,致天下在册之吏达十万之巨。然我楚天下三百州,一州二县或三县,一县置部曹吏六,杂以巡检、漕司二。粗算亦得天下之吏多不过七千二,今置十万者,何也?”
蔡文之言遭群臣斥责,纷纷上书请贬谪蔡文。然帝似有所感,不听群臣言,令蔡文主持变法。
文得帝依仗,遂雷厉行之。然群臣多不配合,所发之令或束之高阁或阳奉阴违。文怒,请奏之,文官武将多罢免废黜者。为使令行,文乃拔从之者,不论资历年龄,此举又遭重臣反对。
如是一年,怨升恨燃,变法渐为之党争。
百度搜索 楚猲春秋 天涯 或 楚猲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