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进化与平等 天涯 或 进化与平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崇敬和供奉那些比人类自身高贵的存在,这是人的本能。有人说和无神论者谈论信仰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因为他们本就认为信仰是可笑的,认为这只是一种盲目的迷信,其实不然。传统意义上的信仰,本质上源于对未知和不可见的因果的敬畏,我们的艺术、文化乃至社会,一定程度上都源于此,而科学则是探索这种因果的一种正确的途径。因此,宗教和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共通的,至少不是对立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有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也是忠实的信徒。科学理论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现象有了合理的解释,这也导致了zong教信仰的没落,但是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在谈及时,人们依旧心存敬畏之心,比如生死。
无论是科学还是哲学,都对死亡有着合理的解释,但是都不足以使人信服,人们认为死亡一定会有更神圣崇高的意义,所以更倾向于相信各种教义上的解读。现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正面临着空前的屠戮和灭绝,这之前发生过的一切天灾、瘟疫、战争,乃至圣经中预言的天启,在它面前都不值一提,人类见识到了真正的尸横八方、饿殍遍野。战争开始之前,死亡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个遥远的概念,可在这样的环境下,死亡近在咫尺,即便如何隐忍,人类的恐惧、焦虑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这种情绪最终会毁灭人类自己。死亡面前,我们的科学、文化、社会制度显得异常的苍白无力,信仰再次成为了唯一的希望和精神寄托。
在沈城仅剩的幸存者中,有明确的zong教信仰的人并不多,但他们相比于其他人精神状态更好,甚至不在一个层次,他们更能说服自己接受现实。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前两天的暴乱之中几乎所有参与者都是无神论者。
而林清烨正在做的事情,通过一种类似信仰的方式,引导人们正视人类的处境,接受现实,敬死亡为神明,建立起活下去的信念。
通过信仰来认清现实,怪讽刺的。
“如果死去的人还活着,他们会做什么?”战后第三天一早,林清烨向全城广播,只有这一句话。
这曾在当时引起不小的骚动。在这之前,广播里传出来的只有各种捷报或噩耗,不然就是那个名叫付阳的指挥者下达各种防御和撤退的指令。如今这宛若天籁的女声传出的一瞬间,所有人都为之一振,人们纷纷猜测这声音的来源,包括各个驻守在各个避难所的战士们,可谁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有人开始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听到了这个声音。
骚动持续的时间并不短,可最终人们的思索方向不可避免地回到了问题本身。然而,问题本身毫无意义,这句话的目的只是为了将人们的关注重点从自身的处境转移到死者身上。人们开始回忆起自己的父母、子女、配偶,邻居、同事乃至上司,许多人不禁掩面。
林清烨向许天泓描述了自己的计划,许天泓表示全力支持和配合,这正是他最迫切相要解决的问题,而他本人身为军人,对此一窍不通。
林清烨主导的第一件事,是修筑一座城墙,将所有避难所和尽可能多的生产建筑围在中央。这项活动不仅限于军方,而是全民参与的,其主要目的就是消耗掉人们过剩的体力,毕竟就算是一个正常人整日无所事事也会发疯。城墙的修建范围和位置,以及先后顺序,是经过许天泓一行人反复商榷最终确定的,因为这也有相当程度的战略意义。这项工程的主要步骤,大体是清理掉沿途的建筑,把地下室填死,再以此为基修建预计四米高的城墙,在建材、设备都充足的前提下,这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工程师、工匠和普通的民众各有分工。原本许天泓还担心人力问题,后来他惊奇的发现,在政治、商业、娱乐等活动几乎全面停摆的情况下人力资源居然还盈余不少。
在城墙建设初期最宽厚的位置,林清烨让工匠刻上了一个巨大的彼岸花图腾,并涂上了荧光材料,使它在夜晚时依旧明亮。部队鼓励市民在图腾下面刻下已死之人的名字,并为这些他们祈祷,那些生者曾经最珍视的人,如今安静地躺在彼岸花的下方。
这五天来,军队每天都会护送一部分人从避难所出发来到这里,来悼念先人,这一面墙上也每天都会增添新的名字。当然,也有个别的人偷偷跑出去看望死者,部队概不负责这些人的安全。
与此同时,另一项运动也在悄然进行着。林清烨计划将所有死者的名字和尽可能详细的信息全部统计起来,汇总到一个存储设备中。这是一个相当浩大且庞杂的工程,数据的个体数量近千万,而她所能依靠的只是原个别部门残缺不全的数据和幸存者的只言片语。
行动的难度比想象中的要大,但是进程比想象中的好很多,人们普遍都很积极。“我们总得为死去的人做些什么。”听到这句话后,至少没有人明确地表示过反对了。
沈城中各避难所的内部,都有战士负责记录幸存者们报上的死亡信息,这是行动的第一步。紧接着,便以获得的信息与总部下发的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内部的甄别和查重,得到初步的完整数据。最后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就是避难所间的信息反复的交叉比对,得出一个准确、完整的沈城死亡人口数据。如今信息设备极度匮乏,这样的行动要占用相当一部分算力,遇到无法处理的复杂信息时,还需要大量人工的介入,这已经是沈城此等局面下所能贡献的极限了。但是时间会证明,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林清烨亲手策划了整场行动,一明一暗,同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用了五天的时间,沈城已经垒起了一道十几公里长的城墙,死亡名单也已经统计完毕,存到了一个U盘里。
“明天我会将它埋在彼岸花下的土地里,”林清烨从口袋里拿出一个U盘,放在了付阳的手心里,说道,“我把它叫明灯计划,喜欢吗?”
“你要比我勇敢的多,”付阳将林清烨揽入怀中,轻吻一下她的额头,“这次,让我站在你的身后。”
夕阳的最后一缕微光在远方的山梁消散,二人挽着手向外走来。工厂的门口伫立着四名战士,他们的职责是保护林清烨的人身安全,当看到林清烨挽着另一个人走近时,双眼中透露着难以掩饰的惊奇和失落。他们并不认识林清烨身边的人是谁,只是看到付阳落魄的样子,不禁为这个与他们相处了数天之久的优秀女孩感到惋惜。
……
次日,各避难所自行安装的显示屏上没有如平日一样播报沈城及其周边的近况,取而代之,上面显示的是那份死亡名单。黑色的背景下,苍白的字体缓缓滚动着,像是电影终局的报幕,从清晨一直到深夜。
整个沈城静如一潭死水,仿佛没有人在这里生存,只有不时响起的枪声惊扰着房梁上的渡鸦,这是巡逻的部队肃清建筑和街道的标志,昭示着战争和死亡仍在继续。
人们不时地看向荧幕,凝视着这些一闪而过的姓名,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段往事。他们也许会偶然从一串串纷繁的姓名中找到自己认识的人,心中总不免会一阵痉挛。
直到繁星开始点缀天穹,冗长的名单的最后一行才终于没过了屏幕的顶端,只留下一片毫无特点的漆黑。数十秒过去了,荧幕终于产生了变化,黑色的背景中开始出现了纷飞的雪花,一阵白噪音过后,画面重新清晰了起来。靛蓝色的天空和漫天的星辰,黝黑的城墙上看不清任何细节。
巨大的彼岸花图腾散发着幽蓝色的光,地上撒满了黄白色的碎花,数十根蜡烛映照在它们上方大量不规则的凹痕上,他们面前伫立着十一个人,除了林清烨,其余十个人是从所有幸存者中分块随机抽取的,这十个人集齐了男女老幼,战士和平民,他们被邀请参加这场仪式,共同祭奠逝者。
镜头拉近,蜡烛微弱的暖光照亮了为首的人,沈城的人民第一次看到了林清烨的面容,这名仪式的策划者,博爱的女性。她的手中捧着那条毫无特色的U盘,单膝跪地,把它轻柔地送入了城墙根下方寸大小的暗格里,就像送葬着数百万人的尸骸。
古铜色的钥匙旋转了半周,发出了几声悦耳的机械碰撞的声音。林清烨把钥匙拔出,与其余九把钥匙放在了一起,并把它们交予那十个人。她轻推着每个人的手指,确保所有人都攥紧了手中的钥匙,纵然他们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而面露惊慌,连连后退,她也没有多说什么。
做完这一切之后,林清烨回过头,重新面向逝者,单膝下跪,闭上双眼,双手紧握着抵在额头。站在她身后的十个人也依样做出相同的动作,即便是那个鬓发皆白的老妪,也倚着拐杖一点点跪了下来。
黑夜里,许多幸存者走上危楼的楼顶、破碎的街头,望向彼岸花的方向,单膝跪地。没有人告诉他们应当这样做,包括城墙下方的那十个人。
人生是需要仪式感的,它能令人面对曾不敢于面对的事物,表达那些无从宣泄的情感。
方寸之间的数据最多留存一百五十年的时间,之后就会因设备老化而丢失,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这些名字多延续百年而已。因此这份仪式更像是为生者准备的。
避难所的荧幕上,一盏炽白色的天灯从林清烨的手中缓缓升起,泛着光晕的火苗脱离大地,随着夜风的吹拂不断跃动,直到与繁星融为一体。荧幕黯去,又回到了原本的黑色,只留下了几行格外醒目的文字:
愿逝去的人能够觅得归途。
愿幸存的人能够砥砺前行。
愿身处黑暗却心存光明的生命被温柔以待。
百度搜索 进化与平等 天涯 或 进化与平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