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进化与平等 天涯 或 进化与平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自从抵抗战役胜利之后,付阳基本再也没有过问沈城的事务,甚至没有明确地表示过自己把权力移交给了谁,只是每天重复着单调的工作,上山、挖坟、下山,饿了就随便找点东西填肚子,累了就到工厂里面呆坐着,望着这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他发现从这里看向城市的视角很好,不知道为什么,这里比下方的城市更能带给他安宁的感觉。付阳不确定自己还是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了,或者说,他和一个完整的人相比,似乎少了点什么。是希望吗?像是,又不全是。每天这样重复着单一动作的过程,像是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救赎。付阳和一些零星的路人一起,已经埋葬了126位军人了,可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是我害死了这些人吗?付阳这样问自己。
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是付阳关心的,恐怕只剩下林清烨了。她最近很少与自己说活了,却远不及自己这般消沉,付阳看得出来,她看起来在忙于自己的事情。或许只是她相信自己能够振作起来吧,或许她明白自己只有靠自身才能够完全脱离这种困境吧。无论如何,付阳仍旧希望林清烨能够多与自己说几句话,纵然大概率没什么用,可毕竟她是这座城市中唯一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啊。
付阳个人的情况,许天泓舰长必然有所掌握,自从战争结束,绝大多数沈城中幸存的人民、部队就再也没有听闻过关于付阳的任何消息。许天泓曾想过把权力转交回原来的地方行政长官,可这种举措困难重重,且不论他能不能在这么大的城市里凑齐原班人马,他们面对这末日般的景象的精神状态如何,他们擅长的领域是规划一个正常且平稳运行的都市,而不是一个饱受战争摧残,满目疮痍的城市,更何况这个城市仍旧时刻面临着外部的威胁。无奈,许天泓这个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的总指挥,沈城地区的最高军士长,勉为其难地接管了沈城的战后整顿工作。他本人对于如何管理一座城市可谓一窍不通,相比于其他人的唯一优势就是可以相对理性地看待这场战争。为此他时常向自己的下属取经,甚至还专门请教过付阳的枕边人。每每想起这一点,舰长总会长叹一声,感叹世事无常。
就在今天,许舰长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央的密电,事关京城防御的成败,但这封信被他压了下来,他深知,在沈城的人心稳定下来之前不能放走任何一个关键人物。他在筹划一件大事,他相信,一旦事成,沈城在总体上至少不会被任何负面情绪所困扰了,而最初提出并主导这件事的人,正是林清烨。
这天是战役结束后的第七天,时间来到了傍晚,夕阳的半个头已经没入了远方的山脊,西方的紫霞映照着山峦,天空被染成了绚丽的橘红色,半空飘荡的几片薄云如鲜血般殷红。城市的方向依然有一股股灼热的气浪袭来,夹杂着不怎么浓烈的血腥味。付阳坐在工厂车间门口的长椅上,铁锹竖直地插在旁边的泥土里,上面已然能见肉眼可见的弯折。他盯着眼前的这片凹凸不平、长满杂草的场地发呆,场地边上堆列着身着戎装且已经开始腐烂的尸体,中央两扇一半插在泥土里的扭曲的铁门与这原本秀丽的景色显得格格不入。
在通向工厂入口的小径上淡入了一个柔弱的身影,迎着夕阳的余晖缓缓靠近,身形也愈发清晰。淡粉色的裙摆迎着山风剧烈地抖动着,仿佛要从她的身上剥离一般。由于地面上都是泥土,付阳无法通过脚步声分辨来者,但对方的身形轮廓,付阳甚至不用定睛便识得。
严格意义上讲,自从见过陈斌开始,二人就再没见过面了。从那时起,付阳将自己封闭了起来,饿了就找个便利店随便拿点什么吃,要是有零星的丧尸就顺便拿铁锹削死,困了就倚靠在柜台上睡觉,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厂里。其间偶然远远望见过清烨,看着她依然积极地忙碌着,身边也跟随着许多战士,付阳总算安稳了些。当林清烨注意到远方的付阳时,他便惶然遁走了。
现在,清烨再次站在了自己的身前,付阳抬起头望向她的双眼,竟不禁有些恍惚。
他在等她开口。
林清烨看向眼前的人,不由觉得有些陌生,这蓬头垢面的落魄形象很难与一周前那个统御全城的人联系在一起。面对付阳,她竟鬼使神差地伸出了右手,想了想觉得不合适,又收了回去。
付阳失笑:“你想和我握手吗?”
林清烨轻抿着下唇,脸上泛起了两点红霞:“我想…我来看看你,你…还好吧?”
“过来!”付阳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把清烨拉到自己旁边坐下来。
“你一定有很多事情值得分享吧?”付阳说道,“告诉我沈城都发生了什么。”
惊异于付阳的精神状态之余,林清烨为他讲述起了沈城的近况。
不仅仅是沈城,放眼整个地球,人类面对的都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变异爆发至今,世界人口骤减百分之七十,目前不足二十二亿人,然而,这依旧不是一个小数目。幸存者中的绝大多数是必然要向城市集中的,村镇的环境不足以让目前的人类在这样的战争中活下来,只有繁杂如城市才能够提供庇护和充足的资源使人得以生存。失去了周围村镇的第一、二产业供给,如粮食、水源、电气、燃油等,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行。因此,如今许多城市面临的挑战,就是在丧尸的威胁之下满足这些基本的生存需求,更何况是在军事化独裁的统治体系之中。
与此同时,除了人口的大量流逝,这场战争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世界范围内政治和金融活动的全面停摆。只有极少数贼心不死的商人还在进行最后的资本运作,只是已经没人陪他们玩这场游戏了。从人类目前的生存状况来看,这居然是难得一见的好事。城门外来自丧尸的死亡威胁,让金钱、权力、甚至种族问题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瞬间消泯。到了现在,幸存者只被分成了两类,军人和人民,没有人会奢求除了活着以外的事情。
如今沈城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战役结束那天起,为了发泄人民的愤怒和过剩的精力,沈城发生了为期两天的暴动。两天内这里的驻军并没有考虑这些暴动分子的安全问题,甚至由于外面这些人挡枪,他们也不用过分担心庇护所内幸存者的安危,这正好给了部队必要的休整时间。两天后,等这些人终于接受了现实,感到饥饿和困倦的时候,才逐渐返回了避难所。那里的驻军和平民看见了他们也没有过分的指责,但这些人的名字全部被记录在案。
两天后,沈城的战后重启工作才正式开始。此时,辽宁舰的指挥所内聚集了近百人,这是这两天里从幸存的平民中募集的大量人才,包括饮食、水利、能源和物流等各方面的前从业人员和学者。根据城市面临的问题,结合军事部署,对沈城进行了粗略的理论规划。
“广纳贤才,我们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这句话出自李副官。
各种亟待解决的事务中,饮食问题首当其冲。好在沈城有全省最大的国家粮仓,原本是为了在极特殊情况下调控粮价而存在的,里面未被污染的粮食最多能供给幸存者三年的时间。可如果战争持续的时间不止三年呢?城市边缘存在的许多立体农场和温室,在三年后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它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压缩作物生长所需的空间,在全功率运行下能够勉强维持全城的粮食供应,这就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水源,以及一定的化工原料。
水的问题自不必多说,首要目标就是掌控城中三个自来水厂中最大的一个,紧接着就要考虑引水和送水。这在本质上就是管道问题,工作人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识别出到各避难所未被破坏的、能够长时间稳定送水的管道,切断其与旁系管道之间的联系,并开始送水。那些管道走不到的地方由送水车从地面输送。
无论是各个工厂的运行、车辆的行驶、防御工事的建立和避难所基本设备的运行都需要能源,这就需要三大化石能源任选其二,在石油和天然气运用趋于成熟的情况下,煤炭自然地被放弃。天然气的采集需要的人力更少,离城市更近,最重要的是沈城有成熟的天然气采集-发电一体工厂,能够一次性解决沈城的用电问题。沈城的临海上有还未废弃的石油钻井平台,能够稳定地提供石油资源。
最后就是物流问题,没有完整的物流网络,以上一切都是空谈。拟将所有的所得物资集中于城中的四座仓库和码头,再由此出发呈放射状输送到各处据点,其中的线路都是相关人员几经商讨在地图上一笔笔画出来的。这其中的好处,就是一旦运输途中的哪个环节出问题,影响的范围会降到最小。
重启活动进行了五天,进展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城中的绝大多数居民已经能够吃上面包喝上牛奶了。避难所普遍已经开放了食堂和物资站点,甚至个别地方已经构建了初步的医疗和消防体系。
城中四处游弋着搜罗资源的队伍,其中有军方的,也有民间自发的。避难所的驻军鼓励平民走出避难所,建立这样的搜索队伍,那些之前被记录在案的暴民则被强制加入了这些队伍,而他们通常没什么异议,甚至抱有很高的积极性,当这些勇敢的人开着路边缺了半扇门的破旧卡车,载着整车的香肠、巧克力抑或是奇迹般的生还者回来的时候,人群中往往会爆发出久违的欢呼声。
“要学会引导人们的恶意,让它转化为善意而造福如今幸存的人。”这句话是林清烨说的。
百度搜索 进化与平等 天涯 或 进化与平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