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书院夜话之俗世 天涯 书院夜话之俗世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时间倒回至二十年前,也是在四月二十六,麓山正经历一场狂风暴雨。那场雨下得离奇,整整一天一夜未有间隙。当时方丈还真的只是门前的扫地僧,他望着门口的落英,感慨着天地的大美。突然,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扫地僧辨别出了一声婴儿的啼哭。他四处寻找,在寺旁的一片竹子下发现了一把雨伞,伞下有一个篮子,走进一看是个可爱的婴孩。
麓山腰有一片野橘林,结的果子奇酸无比,但高低错落是个嬉戏的好地方。净慧从小就最喜欢这片橘林了,因为只要进了这片林子,师傅们就别想抓得到他。
净慧自小在岳山寺,师父们没有跟他说他的来历,而他自己也没有好奇过,毕竟师父们六根清净对凡世的事说得很少。往来香客都称他为小师父,有一二多事之人也问过其父母,净慧都故作高深地回:“落发之人不念凡尘之事。”他不明白,这句师父们常说的话为何从他嘴里说出便能逗得香客们哈哈大笑,就因为自己只是个比护栏稍微高一点的小孩?
净慧在麓山的活动范围随着他的身高成指数倍地扩大,八岁那年他便发现了那片橘子林。师父们其实是不许他乱跑的,且不说山上野兽虫蛇不少,单是这弯弯绕绕的山跑,一个孩子如果真的跑丢了,该如何是好。但净慧不怕,在他看来,这山就是他的山,这里的飞禽走兽都是他的。在净慧十岁前他都没有下过山,或者说在他印象里没有下过山。他不知何为天下,何为古今,自然也不很清楚何为帝王,否则在他的小脑袋里一定把自己当成这山的皇上了。
一日,净慧又在橘子林里爬来跳去的,突然大师兄净空来寻他。
“小师弟,师父让你回去,他有话跟你说。”
他们的师父便是后来的方丈,只是当时还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僧人。
净慧的声音从橘林深处传来:“好,师兄你先回,我马上就去。”
“不行,师父说你必须跟我一起回。不过师兄给你透个底,不是坏事。”
嗖的一声净慧便跑到了师兄的面前,装模作样地说:“出家人,有什么好事坏事的,走吧。”
看着他丁点大的背影,净不由得笑了出来。
回到寺里,发现悟能师父早就在一间禅房里等自己了。虽然知道不是坏事,但也不一定是好事呀,所以净慧还是有些害怕的。在一众师兄弟中,师父最痛爱自己,但对自己也最严厉,但凡做一点错事都会被骂。师父说,如果他走上歪道,便是自己的过错,所以事事都管着他。
“师父,徒儿回来了。”
师父一改往常的态度,既没问他去哪里了也没问他的功课。他放下手里的佛珠说:“你不是一直都想去山下看看吗?明天你师兄要下山办点事,你便随他去看看吧。要记得听师兄……”
悟能师父的话还没有说完,净慧便狂喜地奔出门,师兄师兄地叫个不停。
那一夜净慧没有睡好,他听过山下的故事,山下不远,步行加坐船只要一个时辰,但他却从未去过,从未看过。
他不知道的是,那夜师叔悟玄在师父的禅房里呆到很晚。悟玄问自己的师兄,好不容易有一个六根生下来就清净的孩子,为什么还要把他放到花花世界里冒这个险。悟能师父说:“他这样啊,不叫六根清净,叫没有六根。、若他天性不好奇也就罢了,但你看他,对山外的世界有多少问题,不让他去看看,不对。”
“我们修行不就为了不受凡尘的困扰吗?你为何要把净慧推进红尘?”
悟能师父闭眼闭口不再回答,悟玄师父气冲冲地离开了。悟能师父叹了口气:“终于走了,我眼睛都睁不开了,睡觉睡觉。”
如果麓山上有一万条路,那么其中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净慧都熟悉,唯一不他曾踏过的,便是那条下山的路。
那日,同师兄下山时的青石台阶格外陌生,两旁林中的鸟叫和绿叶都与往日看到的完全不同。师父师叔平时都任他在山上折腾,但是下山是绝对不允许的。说到底净慧还是个听话的孩子,于是也从未朝这个方向走过。激动过后,净慧有一点点害怕起来,这山下到底有什么。
他们走了一会,来到一个亭子,建在一个小山包上,从亭子里可以看到一湖特别美的池水。池水旁是一个围墙,上面有一扇门,漆黑油亮,师兄说这是麓山书院的后门。净慧有些好奇,但师兄说今天要赶在天黑前回寺里,所以没有时间带他去看。
“我们也能进去吗?”
“能啊。”
净慧心里想:“原来书院跟寺院一样,也是可以任人进出的。”
那日,他们是要去为潭州城里一位贵夫人送祈福用的佛经的,他们看了极热闹的市集,路过太平街的戏台时,还听了一耳朵王侯将相的故事。净慧几乎舍不得眨眼睛,这就是师父们要逃离的凡尘吗?西方极乐也不过如此吧。
归来时师兄看时间还早,便带净慧去了麓山书院。
那看门的大叔仿佛认识师父,对他们点了点头,师兄对书院也十分熟悉,领着净慧一重又一重地进着那些门。书院的回廊和亭院与寺里不同,净慧也没看到有不相干的人在里面转悠。但他很快就被讲堂里传来争吵声吸引。
两位书生正争得面红耳赫:“为才是举唯有在乱世方可大范围推广,若是治世,不将德放在第一位,这天下就乱了。”“何为德,何谓将德放于第一?德是重要,但也不能放在绝对的高处,能保证一定程度便够了。七分品德十分才干相比十分品德七分才干,当然前者更是治世之良才……”
他们说什么净慧听不懂,他看过师父师叔论佛理,师父他们可从未红过脸,不曾如这般激烈。净慧嘴里说着他们境界不高,心底却有一点点羡慕这种热血与激情,自己仿佛一捆柴火,有一点点火星溅到了自己。
回去的路上净慧问师兄,为什么书院的香火没有岳山寺的旺,师兄笑了,说:“傻师弟,麓山书院是给人读书的地方,不供神佛,是没有香火的。”原来如此,给人读书的地方,读什么书?佛经吗。其实这世上除了佛经外还有哪些书,净慧并不晓得。
“那这样说来,凡尘里爱读书的人远不及信佛的人多呀,要不然书院的人为什么没有我们寺里多?”净慧煞有介事地说道。师兄这次笑得更大声,说:“你这样讲也没错,但是书院人不如我们寺里香客多是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去哟!像麓山书院,只有中了举人才能进去。”
“举人是什么?”
“举人呀,这么说吧,天下香客虽然多,但僧人不多。普通香客就像是那些不识字的百姓,你我这样的,就像是刚刚启蒙,略微识得几个字的小书生。这样的小书生读个三五年,就可以参加考试,便是秀才了。秀才再读个三五年甚至十年,如果有天分通过了考试,就是举人了。”
“我佛慈悲,举人是这么难的呀,那岂不是就像是师父那个境界的读书人才能进书院?”
“哈哈哈哈,不错。”
净慧有些不信,刚刚看到的那些读书人看起来根本就没有师父的境界。但想想,一书院的师父,麓山书院果然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诶,不对,如果只有举人才能进,我们怎么能进?”净慧问师兄。师兄笑了,说:“因为师兄剃度前,就是这个书院的学生呀。”
“师兄,你以前是举人?你在读书人中是师父的境界了?”净慧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师兄不再回答,笑着向麓山寺走去。
从那日起,净慧每天再也不在山上东窜西跳了。他托师兄对书院的看门人和先生说了情,让自己可以时不时进去看看。也是从那日起,师父们不再禁止他下山,他慢慢地又把自己的地盘扩大到整个长沙城。
等到净慧二十岁的时候,已经是麓山书院的半个弟子,潭城里的半个俗人了。

百度搜索 书院夜话之俗世 天涯 书院夜话之俗世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书院夜话之俗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诺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诺厉并收藏书院夜话之俗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