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话说姬羽与南宫适一行非止一日,已至楚地。一路但见百姓衣衫褴褛,面有饥色。
南宫适道:“楚乃大国,何至于此?”
姬羽早做了功课,道:“楚国四年前大败于晋国,去岁又败于秦,接连割地赔款,国力大减。百姓困顿,因而如此。”
南宫适道:“如此恐楚国无力伐秦。”
姬羽道:“不然,唯如此,其伐秦之心愈烈。”
及至郢都,但见市井之人多以衣带勒腰,以显纤纤,虽面有菜色而不顾,不由叹息道:“予尝闻楚王好细腰,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如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长此以往,国力必衰啊。吾知楚国之式微为何也。”
每人一天只吃一顿饭,饿得站都站不起来,坐在席子上的人,必须扶着墙才能站起,坐在车上的人,必须借力于车轼。这样的人怎么做事,怎么从事生产?
叹息罢,令从人持国书求见楚王。
楚候有熊氏,得知天子遣使,召集大臣商议。
楚候道:“天子好生无礼,竟遣一孩童出使我国,诸卿可有法子,替寡人出气?”
中大夫宋玉,擅长文章,素有急才,善于逢迎上意,闻言道:“君上有所不便,一会臣等诘难之,必让那孩童哭鼻子才罢。”
上大夫屈平道:“不可。此毕竟乃天子使臣,我楚国乃大国,不可失礼。”
楚王道:“天子失礼在先,焉能怪我?卿勿复多言。”于是令宋玉往迎。
此时姬羽在车中等待已久,身着冕服,手持节杖,神情庄重沉稳,并无丝毫不耐之色。(此处说明,《周礼》记载周朝有六种冕服,并非周天子专用,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乃至上卿、大夫亦可穿用。而秦和西汉摒弃周礼,是以是没有冕服的。当然,本书是架空历史,此乃题外话。)
宋玉迎出,笑道:“劳天使久候,某乃大夫宋玉,奉命来迎。请天使入内。”却令人在大门旁开了一个小门,引姬羽入内。
南宫适大怒,欲待发作,被姬羽眼神制止。姬羽缓缓道:“羽乃天子使臣,访大国而来。今开此门,乃使犬国之门,非吾所应往也。”
宋玉欺姬羽年幼,本欲见其彷徨无措之态,未料却被反将一军,不由大为尴尬,但又不能说“我楚国便是狗国”,只得命人开中门而迎,气势却是为之一滞。
姬羽拜见楚候。楚候笑道:“天子近旁无人焉?竟以汝一小儿为使?”姬羽正容答道:“天子因才是用。去大国自然是大人去,而访小国自然是我这个小儿了。”
宋玉喝道:“大胆小儿,我大楚千乘之国,有雄兵百万,百余城池,在汝眼中竟是小国么?”
姬羽不慌不忙道:“吾尝闻大国者,或修兵甲,或施礼教,名士用心,泽及于民,海清国晏,是为大也。然羽一路观来,野有饿殍,民有饥色,人好细腰、不事生产。前城濮之战败于晋,又于城父败于秦,乃再败于越,连连割地求和。羽无知,未闻有如此之大国也。”
楚国君臣闻言面面相觑,均有羞惭之色。
屈平叹息道:“姬大夫非寻常童子,是我等怠慢矣。”
楚君只得避席谢罪。姬羽亦逊谢之。
宾主重新落座后,楚君问道:“未知大夫此来,天子有何旨意?”
姬羽道:“天子欲召集天下诸侯为盟,共抗暴秦。”
宋玉兀自有些不服气,闻言道:“秦国虽强,我楚国却也不惧,无须会盟。”
姬羽道:“今天下纷乱,诸侯相互攻伐。楚虽大国,却屡屡为越国所败,为何也?盖因楚国精锐皆用于防守秦、齐,无力他顾也。若合纵之势成,则楚国自然可将齐地精锐调去平灭越国,以除后顾之忧。此事羽为九岁孩童亦知,宋大夫却言无须会盟,实是令人发噱也。”
宋玉文章辩才了得,却实在无甚治国谋略,闻言满面羞惭而退,不敢复言。
屈平亦道:“便不论此,周王乃天子,天子相召,我等觐见亦是本分,君上不可不察。”
楚君道:“吾知矣,愿与会盟。”
于是姬羽约定盟期而归。临行前,楚君执姬羽手道:“大夫之才,吾甚爱之,日后若有意,可来楚,必重用之。”姬羽称谢而去。
出得郢都,姬羽经卫国往晋。卫国亦是姬姓,宗室嫡传,本为侯爵,因助周室东迁有功,升为公爵。
卫公姬允得知姬羽为使经过,于沫地盛情款待了姬羽,并不以其年幼而相轻。席间见姬羽仪表非凡,谈吐得体,大悦道:“此我姬姓之麒麟儿也。”又多赠财帛家丁,以壮行色。姬羽深怀其恩。
辞别卫公,来到晋阳近郊,忽见远远烟尘涌动,南宫括道:“此必大队骑兵。”因不知敌我,南宫括令结车阵迎之。那队骑兵逐渐接近,并不减速。南宫括大喝道:“周天子使臣在此,来者不得无礼!”闻言为首一骑越众而出,马上那人叫道:“对面可是无忧与长万乎?”正是阔别近四年的李信。
南宫括与姬羽大喜,道:“大兄!”三人相持大笑,互诉别情。
姬羽问道:“大兄在晋国可如意否?”
李信笑道:“师尊被先君封为上大夫、元帅,某亦被封为中大夫,前领军,大伸吾生平之志也。”李信亦问及二人,姬羽备述往事,李信大怒道:“原来岳丈大人竟是被那昏君所害!无忧、长万,难为汝二人矣。”
南宫括道:“某与无忧无碍,只连累阿嫂随我等奔波受累。”
李信道:“我等既为兄弟,谈何连累?为兄尚未谢过尔等为岳丈复仇之举也。”
三人叙旧一番,姬羽问道:“为何兄长前来相迎?”
李信道:“自年初先君去世后,新君立足未稳,秦国便蠢蠢欲动,时有骚扰。某便讨了这迎使的差事,顺便衬护二位兄弟周全。”
姬羽道:“大兄有心了。”
李信笑道:“自家兄弟,如何说此见外之言?”
姬羽眼尖,见信身旁一青年,姿容不凡,颇为英武,问道:“此何人也?”
李信道:“只顾叙旧,竟忘了介绍——此师尊公子且居也,且居文武双全,亦是一等一的好人物,兄弟们可要多多亲近。”
且居笑道:“大兄谬赞。”上前与诸人见礼。且居性格温和,很快便于众人相谈甚欢。
李信令部下四散护卫,领姬羽进晋阳城。宫城外,李信道:“二位贤弟在此稍候,待某先去通禀。”
羽、括道:“大兄自便。”二人整理袍服,准备接见。
晋君乃姬姓、唐氏,后又为晋氏。新君名驩,性情宽厚,立志振作,乃有为之君。他继位不久,人心尚未完全归附,闻听天子来使,不敢怠慢,率元帅元轸、上大夫栾枝、相国赵衰于正殿相见。
晋君倒是未因姬羽年幼便有所轻视,认真听罢姬羽来意后,晋君道:“会盟之事,寡人并无异议。奈何吾新继位,国内未安,恐多有不便。”
姬羽道:“羽尝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正因国君新立,更应参与会盟。须知秦国一向视贵国为最大之对手,若是晋国不采取积极应对,恐秦国未必会顾及先君丧期未满也。”
晋君尚在犹豫,忽然闻听前殿人声杂乱,不由皱眉道:“何事喧哗?”
寺人报曰:“秦国起大军二十万,以庞元、孟明视为大将,欲趁我国君新丧,前来攻伐。”
晋君大惊,目视姬羽道:“大夫之言何准也!如今如何是好?”
栾枝道:“秦军势大,不可力敌。当谨守城池,不可轻出。”
原轸怒道:“秦军若遣甘茂亲来,某还顾及一二,庞元、孟明视,无名小辈耳,有何惧哉?臣请率军与秦决战!”
晋君难以抉择,问赵衰道:“相国以为如何?”
赵衰道:“臣亦以为暴秦强横,不可力敌,可许之财物,则敌自退。”
姬羽闻言大笑。
晋君微怒道:“天使何故发笑?”
姬羽道:“外臣笑晋国虽大,竟无与强秦相抗之决意。诚为可笑。”
栾枝道:“秦军势大,如何相抗?”
姬羽胸有成竹道:“若国君愿听我一言,则二十万秦军,如土鸡瓦狗也!”
晋君忙收了怒容,问道:“愿闻大夫妙计。”
姬羽不慌不忙,说出计策。
晋君闻言大喜,连声道:“果然妙计!”
此正是:一席书生谋,可抵百万军。

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朕之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置卿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置卿画并收藏朕之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