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或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话说无忧被**一番话惊得几乎要拔剑,转念一想,却又松了剑柄,语气平稳问道:“姜兄知无忧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道:“如此大事,怎能不知?更何况新虞君格,早已将汝家三人图像绘影缉捕,亏得尔等一进城便遇着某,不然恐未见周天子,便已被拿下矣。”
无忧闻言暗暗庆幸。若是自己因贵族和平民之别而轻慢了此人,后果当真不可料也。
于是无忧道:“兄长既然相助,必有所求,愿闻之。”
**道:“吾曾师从孙阳,习得相人之术。”
无忧道:“孙阳?莫不是善于相马,人称‘伯乐’之人?”伯乐原是天上星宿之名,传说专责管理天马,此为美称也。
**讶然道:“公子亦闻师尊之名乎?”
无忧道:“孙阳公大名,谁人不知?但羽只知其善于相马,未知可相人也。”
**道:“师尊尝言‘吾非圣贤,不可言人’。于是只相马,不相人。”
无忧叹道:“真贤人也。”
**道:“不瞒小公子,平亦是周王债主之一。”
无忧道:“为何不见于讨债之人中?”
**道:“周室眼看倾颓,平怎忍逼迫之?”
无忧肃然避席行礼道:“原来兄长亦是忠义之士,无忧失敬。”
**赶紧还礼。二人再次落座,无忧再问,**乃道:“吾观小公子乃尊贵之相,平愿拜于门下,以供驱策。若有成,望小公子能将东莱赐封于我。”
无忧苦笑道:“羽自尚不知明日在何处,姜兄怎对吾如此有信心?”
**笑道:“平不会看错人,小公子胸怀大志,非常人也。”
无忧暗暗心惊,心道此人莫非能看穿人心乎?
**又道:“公子可愿承诺?”
无忧心道:我如今除了这个宗室贵族身份,并无什么可以图谋之物,便答应又如何?于是欣然应诺。二人击掌为誓。
无忧问道:“兄长何以教羽?”
**不慌不忙,说出一番话来:“今周王境囧,若公子能解之,则可无罪。——其法有三,一曰造势,即在市井散布虞君无道,欺辱臣妻之事,令天下知错非在公子;二曰献财,捐赠财物助周王还款,缓解燃眉之急,平略有浮财,与一些富商亦有来往,可交给某去办,如此公子才有面见王上的机会;三曰连横,联合天下各国,共同抵御秦国,只有周王室在,您的宗室身份才在。”
无忧抚掌道:“闻世济一番话,如拨云见日也!”
**笑道:“不过在此之前,公子还需前去拜访一人。”
姬羽问道:“何人也?”
**道:“郑伯。”
郑伯年约四旬,传闻乃母亲梦中所生,因而为其母所不喜,故而名之为“寤生”。郑伯是郑国国君,伯爵,与周王有同一个曾祖父,乃是正儿八经的宗室,现任周王室上卿,执掌朝政。
按理说郑伯已是位极人臣,本该志得意满,但他最近心情却不甚愉悦。周天子趁他回郑国处理事务之际胡闹,拉着数千人就要讨伐秦国,郑伯无奈,亦出兵两万相助。而最后却只有楚、燕二国派了数千人来援,最后周兵不得不灰溜溜撤兵,可谓丢尽了周王室的颜面。周军统帅西周公回来后便一病不起,这也就罢了。前几日说了周王几句,周王居然起了换上卿的心思,让郑伯大为恼火。
寡人如此忠心为国,还要受到这昏君排挤,真真岂有此理!郑伯越想越怒,将手中酒爵狠狠掷于地上。
“哎呀!”门口传来一声惊呼。郑伯回首看去,只见是一位五六岁的小娘。那小娘生得眉目如画,着一身水绿的襦裙,领口袖口衬以鹅黄衣边,十分贵气,虽尚有些婴儿肥,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美人坯子。
郑伯忙换了笑容道:“原来是丽娘,阿耶未曾吓着你吧?”丽娘摇头道:“丽娘没事。耶耶可是在生气吗?”丽娘乃是郑伯最爱的女儿,闻言郑伯将丽娘抱起,笑道:“阿耶乃上卿,何人能给我气受?”丽娘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道:“丽娘知道了,耶耶是在生王上的气。”
郑伯一惊,道:“谁说与丽娘的?”这府中莫非竟有人敢如此多舌么?
丽娘理所当然道:“耶耶乃上卿,只有王上比耶耶大,能给耶耶气受的,自然只有王上,如此简单的道理,便三岁小儿亦明白,丽娘怎会不知?”
郑伯闻言心中一松,又闻丽娘言语有趣,不由失笑道:“果然寡人的丽娘最是聪慧。”
丽娘闻言谦虚道:“丽娘和耶耶一般聪慧。”郑伯更是大乐道:“然也,一般聪慧、一般聪慧。”于是心中之郁结竟是大解。
又与小可爱逗乐了一会儿,闻寺人在门外道:“虞国公子羽求见。”
郑伯哦了一声,本不欲见。寺人见郑伯脸色好,便又笑道:“这位公子年约十岁,却老成如成人,十分有趣。”
丽娘闻言扯了扯郑伯衣袖道:“耶耶,丽娘想看看小公子。”
于是郑伯改变了主意,道:“请来相见。”
尚不知已承了小丽娘一个人情的姬羽,如愿见到郑伯。但见郑伯身量不高,留有短髭,相貌寻常,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但气度俨然,顾盼有威,目光坚定,显然不是好糊弄的人物。其人衣物华美,发须齐整,平日必是注意仪表。虽是会客,怀中却抱着一个粉雕玉琢般的小娘,随意据坐,可见对自己的态度必不重视。
郑伯不知姬羽只一个照面已转过这许多念头,他初见这小公子,只觉相貌俊美已极,不由心生好感。丽娘轻轻对郑伯道:“这个小公子好生美丽。”
姬羽拜道:“虞国先上大夫、左师挺之子,羽拜见上卿。”
郑伯抬手道:“免礼。”见姬羽行礼如仪,举止得体,他不由起了探究之心,有意试探这小公子器量,也不令姬羽落座,而是直接问道:“尔此来必有所教?”语气有些调侃,问一个小儿有什么可以教自己的,显然是反语。
姬羽心道:郑伯见我年幼,如此轻慢,吾不可唯唯诺诺,当以言语激之。乃道:“羽此来,为教上卿礼也。”
郑伯第一反应不是怒,反而是好笑:“汝区区一童子,也与老夫说礼乎?”
姬羽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童子如何不可说礼耶?”
郑伯闻言敛容道:“如此汝可道来,若是说的不通,休怪老夫无礼!”
姬羽不慌不忙道:“羽尝闻,‘不知礼无以立也’。今天下之礼,因循周室。君臣父子,尊卑上下,皆有礼数。羽虽年幼,却是姬姓宗室,今依礼来见,公却懈怠而对,行止无礼。所谓上行下效,公既如此,何况以下乎?而今君臣相争、天下攻伐。为何也?礼乐崩坏耳。天子富有四海,却不修德行,借贷不还;诸侯狼子野心,有诏不奉;公居高位,却不思报国,而只顾自身得失。此君不君、臣不臣也。‘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今上无礼,则欲失天下乎?”
一番话说得郑伯出了一身冷汗,轻轻将丽娘放下,令其自去玩耍,避席而礼道:“寡人不识贤人,今受教也。”姬羽道:“不敢,小子妄言,还请上卿海涵。”二人这才正式见礼,分宾主落座。
丽娘乖巧地依言离去时,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姬羽,心道:这个好看的小公子好生厉害,竟能说得耶耶以礼相待。
此时郑伯并不以姬羽为童子,道:“此前闻汝称公子挺为先父?”
姬羽道:“正是。”
郑伯变色道:“汝便是那弑君之姬无忧乎?汝以下犯上,焉敢在寡人面前说礼?可是当吾之刀斩不得汝之头乎?”
姬羽不慌不忙道:“羽此来,正是为礼。上卿可容小子一言乎?”
郑伯一甩袍袖道:“汝可试言之。”
姬羽道:“先父为国战死,母亲却被国君侮辱。及至羽稍大,却又因容貌,为国君父子觊觎。羽虽幼,却亦知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的道理。虞君父子不顾君臣、兄弟之纲常人伦,无礼在先;小子为保护母亲、洗刷先父之辱而斩昏君,乃义之所至,正合礼教大防。公既为王室上卿,又乃我姬姓宗正,正当为某伸张正义,其未然耶?”
郑伯闻言,怒发冲冠道:“虞君父子,果真行此禽兽之举乎?”姬羽坦然道:“事关羽父母名声,岂敢妄言?父兄厐谓、大夫尤浑皆因此事劝谏而死,虞国之人,人尽皆知,公尽可遣人查访。”
郑伯当即命人访之,心中却已信了八成,脸色亦是亲和了许多,对姬羽道:“如此倒是难为汝了。”
姬羽流泪道:“羽无妨,只是可怜母亲为了保护小子,忍辱负重许多年,受尽谤议,羽却无能为力,实是不孝。”
郑伯叹息道:“难为汝这般晓事,吾当年不如也。”
姬羽奇道:“公何出此言?”
郑伯看着姬羽,脸露怜惜之色道:“寡人之名,汝可知晓?”
姬羽犹豫了一下,道:“小子略有耳闻。”
郑伯指了指姬羽道:“汝这小子,倒不作伪。——不错,寡人名‘寤生’。寤者,逆也。因某出生时脚先出,母亲生我不易,又因吾面貌丑陋,性情沉闷,为母亲不喜,是以起名“寤生”。”
姬羽心道:原来不是梦中所生,而是逆生之意。
郑伯道:“后母亲又生弟叔段,相貌英俊,惯会讨人欢心。母亲便欲令其取我而代之为郑国国君。她先是强令我将都城旁最大的封邑赐予叔段,又亲自为内应,帮叔段打开城门,准备里应外合,杀死寡人。”
姬羽惊讶道:“竟有如此狠心之母亲?”
郑伯道:“幸叔段志大才疏,不善用兵,为寡人所败。当时吾伤心已极,对母亲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姬羽闻言正色道:“恕羽直言,子不言父过。令堂虽有错,公此言亦太过也。”
郑伯颔首道:“此后吾亦深悔之。但碍于誓言,不得相见。幸得颍考叔进言,掘地道与母亲相见,终释前嫌。”
姬羽抚掌道:“大善。”
郑伯道:“是以汝有母如此,切不可因其失节而轻贱之。”
姬羽肃容道:“敢不受教。”
郑伯此时稍觉疲乏,道:“无忧若无事,可暂退。待查证后,寡人自会还汝一个公道。”
姬羽道:“羽此来,正欲为公解忧也。”
郑伯奇道:“吾有何忧?”
姬羽道:“公外有暴秦欲行侵略之举,内有天子冷落之意,何谓无忧?”
见识过姬羽之聪慧,郑伯也懒得问姬羽如何知道的了,直接问道:“无忧可有解?”
姬羽举起三个手指,不慌不忙说出自己的见解。
此正是:雏鹰初振翅,只欲搅风云。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分解。
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或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