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女人万人之上 天涯 或 女人万人之上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西太后六十万寿这一年的八月一日,大清帝国和日本正式宣战。这次的战争还是因为朝鲜。
十年前,因为朝鲜开化党政变,大清帝国和日本稍有摩擦。
事后,大清帝国一些驻外人员,洞察世事,建议朝廷趁朝鲜疲敝,收它全国,废它国王,设为行省;或者,把朝鲜开放给所有国家,免的被日本觊觎,继而独吞。这样,朝鲜可保,然后东北可保。
李鸿章认为把朝鲜设为行省,会引起国际责难,至少俄国和日本觊觎朝鲜多时,绝对不会袖手旁观,不作考虑;开放朝鲜,各国在朝鲜,倒是可以让各国互相牵制,觉得有理,上书朝廷,朝廷一帮浑浑噩噩的大臣,得过且过,不予理会,李鸿章也就随之任之了。
现在,五月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类似***帝国的太平天国起义,朝鲜朝廷镇压不了,求救***帝国,朝鲜是自己的藩属国,大清帝国当然出兵相救。
十年前,大清帝国和日本国摩擦之后,两国签有和约,日后朝鲜有事,如果出兵,需互相知会。
李鸿章发兵之时,通知日本。
日本欣喜若狂,终于有机会插手朝鲜了。
日本野心勃勃,在大清帝国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后的第七年,日本刚刚登基没多久的明治天皇就表示,大日本帝国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
为此,日本以举国之力发展军备,全国百分之六十的财政收入发展海军,明治天皇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拿出三十万,文物百官捐出俸禄的十分之一,用来补充购买军舰的费用。
现在,日本的海军舰队的总吨位,航速,射程,发炮频次,炮弹质量均领先***帝国实力最强的北洋舰队。
本就有心,现在又有实力,日本国当然时刻关注着周边情况。
朝鲜内乱,日本当然知道消息,几乎和大清帝国同时出兵,起初只是派出四百名军士,以保护使馆和侨民。
大清帝国出兵,日本也出兵,朝鲜吓坏了,东学党也吓坏了。东学党不起义了,朝鲜说没事了,大家都可以撤兵了。
李鸿章又知会日本一起撤兵,日本蓄谋已久,不但不撤兵,反而不断增兵,故意不断挑起事端。
日本要求和大清帝国一起改革朝鲜政治,李鸿章严词拒绝,朝鲜也拒绝配合,日本军队占领皇宫,威胁朝鲜国王,和大清断交,投靠日本。
局势日益恶化,战争一触即发。
大清帝国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认识中,一直认为日本是个撮尔小国,不堪一击;光绪皇上年少气盛,强烈主张对日本开战。
西太后不想自己的六十万寿被破坏,主张和谈,和平解决;李鸿章平时留心外事,知道日本国的实力不容小觑,自己的北洋舰队外强中干,难堪大用,也力主和平解决,寄希望于欧美各国的交涉,连军备都没有怎么准备。
日本决意扩张,一赌国运,给大清帝国发来了绝交书,随后在朝鲜的丰岛海面炮击大清帝国运兵船。
无奈,大清帝国只有宣战,李鸿章匆匆备战。
李鸿章是大清帝国的中兴名将,是曾国藩的学生。
曾国藩用人唯才是用,所选人才均名副其实,可以胜任所在岗位;李鸿章用人顾念情谊,对于自己的亲近的属下,不管优劣,不管能否胜任岗位,均委以重任。
和日本的战争,分为朝鲜境内的陆战和黄海海面的海战。
陆战统帅叶志超懦弱无能,最大的才能是后撤和投降,军队中虽然有那么两位英勇善战的将军,但不能统筹全局,所以,陆战非常迅速的全面溃败。
海战统帅丁汝昌,忠君爱国,勇敢坚毅,他以陆军将领身份出任北洋水师提督,虽然海军知识并不非常富饶,但是上任之后勤于学习,另外北洋海军中有不少从欧美专业海军院校毕业的军官辅助,实力不是很弱。无奈北洋舰队陈旧落后,再加上战术失误,打了一仗就处于下风,随后逃避进威海卫军港待援。陆战全面溃败,军港陆上海岸大炮落入敌手,在海岸大炮和日本舰队的打击下,北洋舰队或者被击沉,或者被俘虏。丁汝昌拒接日本海军的招降,自杀殉国。
李鸿章指挥的是淮军和奉军,朝廷的另一支实力强大的军队,湘军,并没有在战事不利的时候给予援助。
北洋舰队在困难的时候,李鸿章的哥哥管辖下的广东水师派出四艘船支援,力量太过薄弱,简直羊入虎口;福建水师没有任何动静;实力仅此于北洋水师的南洋舰队的各位大员天天研究战术,讨论是不是再从外洋购买几只军舰,以围魏救赵的方法,袭击日本本土;在各位大员还在激烈讨论的时候,北洋舰队已经沉入海底了。
光绪皇上的心也随着北洋舰队沉入了深深的海底,天天泪流满面,哭的伤心欲绝。
西太后是不会哭的,传旨取消六十万寿的庆典;把主战的光绪皇上骂个狗血喷头;紧要关头,重新启用德高望重,老成干练的恭亲王主持朝政;授予李鸿章全权大臣,赴日本国议和。
李鸿章知道,败国使臣,没有议和,只有屈辱和接受。
出发之前,李鸿章知会欧美各国领事,需求帮助,俄国领事喀希尼慨然答应帮忙,愿帮助大清帝国保全国土,李鸿章这才启程。
在日本名叫马关的地方和日本大臣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会面,日本要求天津,大沽口,山海关做抵押品,割让大片领土和天价战争赔款,李鸿章苦苦辩争,几近哀求,使出浑身解数,就只差下跪磕头。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除了傲慢就是奚落,丝毫不予退让。
身在异国,没有后盾,抬眼四顾,茫然无措,一片绝望,如果有谁能帮忙,或许只有老天爷。
老天爷是不存在的,帮忙的一位日本浪人。
一位激进的名叫小山丰太郎的日本浪人不知道是对大清帝国有成见,还是对李鸿章有成见,在李鸿章经过的路上以手枪行刺李鸿章,李鸿章面部受伤。
欧美各国纷纷指责日本,代李鸿章打抱不平,日本见有碍国际观瞻和国际清议,对大清帝国和李鸿章稍作让步,签订了停战合约。
合约中最重要几条,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每一条都像一把大刀,砍掉了大清帝国的力量和元气,骄傲和尊严。
大清帝国同意了合约,另一个国家却不同意,那就是慨然答应帮忙的俄国。
俄国地跨欧亚两洲,辽东地区和俄国接壤,对于辽东,俄国觊觎很久,当然不愿意被日本国染指。
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干涉和议,三国军舰在黄海和日本周边海域耀武扬威,日本知道不能和他们抗衡,能屈能伸,放弃辽东,条件是追加战争赔款三千万两。
弱肉强食的时代,豺狼横行,没有朋友,只有利益。
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并且,虎还不是一只。
日本国刚一谈妥,俄国使臣喀希尼立马来索要报酬。
因为战争惨败,李鸿章从日本回来就被罢职闲居,喀希尼就暂时等待。第二年,俄国新皇加冕,各国都派头等使节前往祝贺,喀希尼扬言,大清帝国资历最崇,威望最高,非李鸿章李伯爵莫属,出席俄国新皇加冕典礼,也非李鸿章李伯爵莫属,如果派其他人,就是对俄国的蔑视。
喀希尼有贿赂买通皇宫当差的人员,给西太后传送信息,说是俄国保全辽东半岛,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报酬,并且请授予李鸿章谈判全权,以方便谈判。
李鸿章出发俄国之前,西太后特意召见,两人密谈半天,内容别人都不得而知。
李鸿章到了俄国都城圣彼得堡,俄国**就急切的洽谈报酬内容,俄国为避开其他国家使臣的耳目,留下外交大臣接待各国使臣,派了精明狡猾的财政大臣微德和李鸿章洽谈。
微德威逼利诱,再而,李鸿章被日本打败,被日本羞辱,急切需要和俄国联盟,以和日本抗衡,所以就草草订约。
俄皇加冕之后,李鸿章游历欧洲。喀希尼手拿协议到大清帝国朝廷,要求皇上盖印。
满朝大臣都被蒙在鼓里,光绪皇上更是惊讶,协议允许俄国专造吉林,黑龙江的铁路,并且驻兵开矿,允许俄国租借胶州湾军港,这分明是把大清帝国的发祥地送给了俄国。
西太后镇静如同平日,强令光绪皇上盖章,光绪皇上在西太后面前除了服从,没有任何力量,忍痛含泪的盖了章。
又一年,德国借口德国两名传教士在山东被杀,派军舰突入胶州湾内。大清帝国海军湮没,陆军不振,除了接受德国的条件之外能有什么办法?于是,德国租借胶州湾及四周百里的土地九十九年,修建胶州到济南的铁路,铁路两边百里内的矿山归德国开采。
本来,胶州湾已经秘密租借给俄国,现在又租借给了德国,俄国当然不依。又劳动李鸿章出面协调,把旅顺大连租借给俄国,俄国这才罢休,不幸中的幸运是,租期只有二十五年。
法国依葫芦画瓢,租借广州湾九十九年,取得广西部分的铁路权。
英国根据以往的条约中有“利益均沾”四字,要求拓展九龙司租界,并租借威海。大清帝国毫无国际知识的王公大臣这才知道“利益均沾”四字的含义,英国以开战相要挟,李鸿章无兵无勇,无计可施,只得答应。
至此,大清帝国门户大开,其落后,腐朽,顽固,薄弱等等情形暴露无遗。
百度搜索 女人万人之上 天涯 或 女人万人之上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