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回到明末当小兵 天涯 或 回到明末当小兵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随着新士兵源源不断的入伍,李焕又重新调整了作战单位的规模。李峰、林海的部队由小队提升为大队,每个大队的士兵数是2000人;张强的火炮队人数也从300名提升到1000名。而各大队新增士兵对应的枪支和火炮,李焕让杨虎暂时先从海洋岛制造,直到等金州的相关军工生产企业投产运营后,再调整两地的生产分配比例。周鹏也依据李焕制作的规划区要求一步步的对金州城进行改造,不过前些天发生的一件小事,引起了李焕的注意,并且让李焕考虑制造一种新的物资,这个物资就是水泥。
随着辽南半岛春季的到来,当地下雨天甚至暴雨渐渐多了起来。金州城多处老城墙在暴雨的侵袭下发生了坍塌事件,虽然坍塌没有造成巡逻兵受伤,但是却砸伤了数十名百姓。当然,城墙坍塌本身并不是一件大事,毕竟对于城墙来说,长时间的自然侵蚀本身就会造成损害,加上金州城本身在明朝洪武时创建,已经经历了200多年。之前明军驻守时,金州城的城墙每10年就会大修一次,只是后来被金兵霸占,对方对于修葺城墙并不上心,所以城墙也早已不复之前的坚固,所以这几年坍塌事件频发。
周鹏刚开始也没有太在意,不过随着坍塌次数增多,周鹏就在某一天给李焕汇报工作时,提到的了城墙坍塌导致百姓受伤,咨询能否从百姓征收的税收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应急灾害的资金。
这件事让李焕意识到,需要一种更好的物资来建造城墙,于是他就想到了水泥。之前在海洋岛造出火炮后,李焕就有意想要制作水泥墙面来测试炮弹的强度,但是当时受限于海洋岛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无法大规模应用,毕竟小岛跟陆地的环境不同,海洋岛不需要像陆地必须建造城墙一样的设施来进行防御,加上在水泥制造的过程中,不仅烧制需要大量的高炉,同时还需要一种重要的燃料——煤,所以李焕不得不暂时搁置了这项计划。
而这次周鹏提到城墙坍塌的事情,让李焕意识到生产水泥这件事需要立即上马,毕竟金州可是自己在陆地的第一座大本营,城墙自然越坚固越好。
不过根据李焕之前的了解,此时明朝还没有水泥这种物品,而水泥的诞生都得在1756年被一个英国人偶然制造出来,后来经过一代代工匠的探索和实验,直到1824年才真正开始大规模应用。此时明朝用于制造城墙是用一种称为三合土的物质来粘合砖石,通过石灰、陶粉和碎石来制作,而且其中还需要添加糯米,这就导致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最终的城墙的整体效果与水泥也相差很多,李焕自然更倾向于造价更便宜,效果也更好的水泥。
李焕从系统中兑换的水泥全称叫波特兰水泥,不仅可以应用于城墙建设,甚至后期金州城内的很多土木工程都可以应用到水泥,而且只要可以成功制作出来水泥,他还可以通过销售给其他的国家来挣钱,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制作的工艺,系统兑换后已经包含,这种水泥是通过将石灰、黏土、矿渣等各种原料进行一定比例的调配烧制,然后烧制好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石膏作为缓凝剂。但是制作过程也有一定的顺序,这个被称为两磨一烧,两磨是指在煅烧之前需要单独把石灰石和粘土磨成粉末,而一烧则是指把这些粉末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高温(至少1300度)高炉中煅烧,烧制好的水泥,还得碾碎成粉末,并且与水拌合后,成为具有可塑性的水泥浆,到水泥浆逐渐变稠失去塑性但尚未具有强度,这一过程称为“凝结”。随后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变成坚硬的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硬化。
水泥制造的难点并不在于原料,因为石灰、黏土、矿渣在此时都属于极其便宜且方便得到的材料,而石膏虽然相对会稀少些,但是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材料,需求量并不大,所以采购起来也比较容易。而制造的关键则是烧制比例以及烧制水泥的高炉建设,不过系统兑换的工艺流程中,这些数据都得到了提供,所以李焕只需要在金州城提供足够的土地来建设高炉和各类设施,以及培训出合适的工人,那么烧制水泥就不会太困难。
。。。。。。。。。。。。。。。。。。。。。。。。。。。。。。
金州城,水泥厂
“王师傅,你先试试。"一个稍微年轻的成年人正鼓动身边一个年龄略微大些的师傅测试水泥的黏度。
“好,我试试,这叫做水泥的东西效果也太好了,这两个砖块怎么也甩不开,就算三合土,我这般力气如此十多下,也得分开了!”只见王师傅拿起两个用水泥粘在一起的砖块,用力甩了好几次,但是两块砖始终牢牢的粘在一起。在他的印象中,即便是昂贵的三合土粘起来的砖块可都没这等效果。
“那我再试试这水泥的硬度,呀,这水泥的硬度太硬了了,连刀都砍不断呢!”王师傅身边的年轻人还是有些不信邪,直接从旁边抓了一把工具刀,在两块砖的接口处用力砍了一下,只见刀光一闪,在和水泥接触的位置摩擦出了火花,但是这一刀也仅仅只是在水泥上留下了一道印子,而工具刀的接触口,竟然有了一丝小小的豁口。
不只是年轻人,他身边的其他几人也还是不服输,又接连尝试了好几种方法,最终还是没人让两个砖头分开。
直到李焕到来,名为王师傅的工匠才有些夸张的感叹道:“大人,您发明出来的这个叫水泥的物事,确实太厉害了,这普通的拉敲打砸根本没有丝毫的作用,我都怀疑如果用这水泥造出来的城墙,估计都能硬抗朝廷的大将军炮了!”
“那是肯定的。”李焕笑了笑,不过心里可没说,这可是来自未来的新产物,能不厉害嘛。
说实话,看似系统兑换里面,水泥的各种需要的温度,高炉建设的方法以及各种调配比例都很清晰,但是真要制造出合适的水泥,还是让李焕安排的这批员工经过了4,5轮的尝试,才做出了真正的水泥。毕竟受制于时代的限制,制造水泥的每一个环节都到需要尝试后,才能摸索出经验,毕竟不管是各种原材料的调配在不同的温度下达成的效果不同,甚至测温由于缺少专门的温度计量器,只能让制作人员都各种工具来尝试,以及高炉在加入多少煤,以及烧制多久才能达到对应的温度等等。
不过好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修改后,终于找到了适合的流程,成功试验出了水泥。直到这个阶段,李焕的水泥厂才算是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不过再下一步的工作就不需要他来操心了,自然有杨虎盯着,李焕只需要确定好每天足够的产能,毕竟金州城城墙的整修也迫在眉睫。而且李焕短时间内也不准备售卖水泥,他需要先满足金州城各类设施的改造重建的需求,至于何时才能出售赚钱,李焕的目标则是至少把金州城打造的固若金汤之后,他才会考虑。
百度搜索 回到明末当小兵 天涯 或 回到明末当小兵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