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太平太平 天涯 或 太平太平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1916年1月21日,旧历乙卯年腊月十七,在冉泺的一声疲惫之后,陈家的长孙陈少强出生了。而自从去年匆匆一别之后,陈标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在外的他总是时常思念妻儿,时常来信。巴山府在绥安以西、关中以南,扼州江上游,那里的高山林立、地势险峻,是进入西南地区的关钥。此时的巴山,一排排冰柱像匕首一样悬在陈标的头顶上方,北风吹灭了他手里的卷烟。
他是最近才开始抽烟的,据说烟草可以麻痹神经,他觉得这样就不会痛了,甚至面对死亡时也是麻痹的。此时的风很大,他的蜷缩在山崖下,有些困难地点了一根烟抽了,然后把写给妻子的信揣好。
此前,击毙了趁乱危害百姓的土匪,这样陈标松了一口气,因为如此一来自己便可以安心抗击敌军了。
“兄弟!”不远处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陈标扭头一看,是江义伍来了,他对陈标说道:“赶紧带着弟兄们远离这山崖,一旦敌军开炮,山体松动就麻烦了!”
陈标把兵力布署在山崖,是看中了它是个制高点,但这山崖却也暴露在敌军的炮火射程之内,如果敌军进行炮火覆盖,山崖松动,恐怕大家都得跟着掉下去。于是陈标当即将兵力撤了下来,埋伏在河岸。
不一会儿,山崖果然炮火连天,一块块岩石从崖顶被炸落下来,陈标手底下的士兵一个个瞪大了眼睛,都庆幸道:“还好我们撤了下来,不然不是被炸死就是摔死。”
陈标下令大家埋伏好。这时,传令兵到了跟前:“陈协统,江副军督有令,敌人进入火力范围之后,一百米不得露头,五十米不得开枪,让敌军深入。”
“对,让敌军深入!”陈标恍然大悟地说道,“这是敌军的小股部队,是来探我军虚实的,如果我们贸然开火,火力部署必然会随之暴露,等敌人的大部队上来,我们也就被动了。”
敌军小股部队靠近伏击圈,一百米、八十米、六十米、四十米、二十米……越来越近,仍是不开枪。
这时,那小股敌军一激灵地快速退了回去,敌军随即展开炮火打击。
“步兵藏好了,等敌人打完了炮兵再还击!”
山沟纵横,这里埋伏着绥安护国军、巴山护国军的小半个主力,震天动地的炮火让将士们快要聋了、晕了,即便如此他们也丝毫不动。他们有的被炸得灰头土脸,有的被炸得遍体鳞伤,有的被炸得当场殒命……直到敌人停止了开炮,他们从层层泥土里钻出,严阵以待。
敌人的大部队开始前进了,很快就到了伏击圈中。护国军开打了,枪声和炮声宛若一体,敌军猝不及防,倒在河道。但很快便组织了还击,由于对方装备了清一色的东洋枪炮,火力更猛,杀伤力更强,护国军虽然占据有利地形,但伤亡也不小。
敌军的指挥官镇定从容地指挥着战斗,虽然手下士兵伤亡较大,但他仍仔细地察看着战场地形。
看着不远处有一座土山,那山虽然不如之前陈标部所在的悬崖高,但也足以俯瞰护国军的兵力部署,他想起《三国演义》中“占对山黄忠逸待劳”的桥段,这不正是好机会吗?于是下令士兵向土山奔去。
护国军指挥部,江义伍和巴山军得知侦查兵所报:敌人正往土山高地而去。
巴山军方面认为这是敌人的声东击西之计,其目的是为了让主力部队顺利撤退。作为总指挥的江义伍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敌人正在抢占土山。那儿是个制高点,告诉陈标,一定要消灭抢占之敌!”
陈标得令,立即拨了五百人前去土山,双方展开一场“登山比赛”。
绥安军的战士们虽然距离土山更远,但他们个个都是在山里长大的儿郎,从小翻山越岭、上山下河,攀登这突然自然不是问题。他们很快就“咬住”了敌人,有的战士来不及开枪,直接用**狠狠敲在敌人后脑,有的战士本身就背着砍刀,一刀砍在敌人身上,敌人还没叫出声来就滚下了山坡,有的战士急忙开枪射击,还有的战士干脆扑上去和敌人赤手空拳地搏斗……
小小的土山,顷刻间尘土如烟,尽管到土山的直线距离只有两三里,从望远镜中陈标也看得不太清发生了什么。
敌方见状不妙,再打下去对自己更不利了,只得“丢车保帅”,舍了抢占土山的那些兵,边打边撤地退了下去。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也不敢掉以轻心,除了转移伤员,防御工事也修缮起来。
“敌人这次被打痛了,下次肯定会有所调整,我军随然占据有利地形,但是炮火不足,敌人如果再次进行炮火覆盖,我军必然吃亏。”
“我建议撤出阵地,向各个要道分兵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敌人肯定进不来了。”
“一旦分兵,如果被各个击破怎么办?!”
“我建议,即使撤出阵地,也要到高处去,更高更远,超出射程,敌人的炮火就不起作用了。”
“这样的话,我军也打不到敌人了。”
指挥所里,大家意见不一。江义伍综合了大家的意见,认为不能既不能撤下来,也不能硬扛着敌人的炮火,提出:将防线前移,以一半的兵力留在原来的阵地,挖深战壕,吸引炮火。
很快,各部按照这一策略部署到位。
炮火接二连三的轰鸣,把阵地炸得变了模样,很多士兵直接被掀起的泥土埋没。
炮火过后,敌军开始前进,过了五百米左右,护国军战士纷纷现身,冲到敌人面前,和敌人搅在一起,展开肉搏战。
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一道暖阳从天空的角落里隐约出现,冬日暖阳,残阳如血。
护国军一直追着残敌出了巴山,把敌人的指挥官击毙在了河里。
江义伍等众人面对惨胜,已经不知该高兴还是悲伤了,加之陈标也在战斗结束后不知去向,他更是焦急地带人在四处寻找,却没有任何发现。尽管此后多次派人来找,出了派出的人险些迷路之外,没有结果。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转眼已是伏天,这个伏天,陈老亨在明镜乡的家中没能熬过去,白发之童,撒手人寰。
原来自从陈标失踪之后,经过两个月的寻找未果,江义伍断定陈标已经不在人世,他写信给陈标的亲兄弟、陈家老二陈彬,陈彬接到信后出发前往绥安。州江同样留经汉占,他乘大船过江而去,途中看着密布的阴云,又想起兄长的死讯,不由得备从中来,他本是书生出身,擅长工楷、狂草,于是走到船头,准备提笔在船壁上,不想危险已经降临,身后两个船工,拿着棍子敲敲靠近,手起棍落一瞬间,陈彬只觉得眼前一黑,栽倒于江水之中。
江义伍等了许久,见陈彬未到,已经急不可待的他又派人打探消息。只听说州江的江面飘过一人,身穿长衫,江上的人们打捞起来时,已经全身肿胀,模样难缠,又加之州江边常常有失足落水者、溺水者,对于这个飘过的无名长衫者也是没有在意,只是草草掩埋了。
消息传到江义伍的耳中,他突然想起陈彬确是乘船过江,不由地说道:“他大概已经死了。”想到一个大活人渡江渡着渡着就没了消息,又早已听陈标说过舍弟陈彬体弱多病、不识水性,他又更加难过地说:“他大概真的死了。”
就此,明镜陈家先后失去两个儿郎,一家之主的陈老亨只觉得一口气噎在喉咙,顿时出不得气又咽不下去,最终一病不起。
百度搜索 太平太平 天涯 或 太平太平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