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第二人生的故事 天涯 第二人生的故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对爱情,产生或多或少的幻想,比如:
你跟对方说什么话,你会期待他用什么样的话去回复你,这时候你的心里就默默地竖起了一把标尺,如果那个人说的话,跟你心里的这个标尺不相上下,那你就会觉得自己找对了人,那个人就是他。
如果对方回答的,并不是你想要的答案,那你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是找错了人,因为他的答案没有跟你心里的答案产生共鸣,你没有那种共鸣的碰撞,就觉得找错了人。
其实幸福也是这个道理。人们往往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自己对幸福的感觉不敏感,其实幸福感也是一种能力。当你心理幸福感的标尺降低,外界的人或事物给你带来或多或少的冲击感,就会随着你的标尺的降低而变得多了起来。
我说这些话,也是心里的感受。有时候跟他在一起相处,像是找对了人,因为有时候跟他说话好像能够获得心理的共鸣,会去支持你的观点,有时候他的一举一动跟你想象中的那个人是一样的,你会觉得真的是他,真的是他,这辈子非他不可。
可是往往有的时候,你也会患得患失,甚至会觉得他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也并不见得非你不可,或者还有种莫名其妙的陌生感,那都是自己心里的标尺所带来的。
其实跟人相处都是这样,拿掉心里的那根标尺吧!他是什么样的人,身边的陌生人是什么样的人,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
每个人相对于另一个人来讲,都是全新的。我们心中放一个标尺来衡量,另外一个陌生的人,对他来说是不公平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是残酷的。
正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这个道理。陌生人给你的感觉就是有很多的观念上的冲击,是因为你一开始就给他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才导致你跟他之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距离感。
如果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标签,那相处起来一定会觉得会有很多的新鲜感。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标签贴的越少,就是轻松。
同理之下,对对方不该有的期待感越少,他给你带来的惊喜反而会越多。
放下一切的标签,放下一切的标尺,一个充满着许许多多未知的人,就像是上帝所赐给你的礼物,你不必须猜礼物是什么,你只有慢慢的去发现,去探索,才能够感受到上帝的美意。
第一话
『爱情这杯咖啡,甜中微苦,苦中带甜。』
和异地恋的他聊完了天:
最近和他的异地恋相处刚好快满一年,在这漫长而又奇特的一年中,我们逐渐的了解到了彼此的性格、喜好、三观。
讲真,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认真的,想谈一次不分手的恋爱。遇到了一个想去了解的人,也从一次一次的了解中,有过想要结婚的美好瞬间,也曾经黯然神伤过;但是,时间给予我的回馈,让我更加愿意再更多的了解这样一个简单而又不失神秘感的人。
我愿意
第二话
『人设』
发了一条动态:某某某给你点了一个赞。
没过多久,就删除了这条动态。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养成了:删动态的习惯。
还记得三年前上大学的时候,舍友红红老嫌弃我了,“夏宁啊,连续刷到你5条动态,发朋友圈我就把你屏蔽咯~!”,从前的朋友圈大多数是自己的无病**,稀碎生活乐事,芝麻大的小事都要发个动态。
与其说是无病**,也许只是想让别人,或者的在乎你的人,更加关心你一点罢了。
一年前的我是快乐的,现在的我是忙碌的。没有太多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就算有,谁又会,耐心的真正的去关去听你的无病**呢。所以,把这些细细碎碎的情感诉求放心里吧,比起别人,你应该更加了解你自己才是。
讲真,朋友圈不失为一个人设地。
说的再通俗一点,那些喜欢无病**,诉说鸡毛蒜皮小事儿的人,往往更加真真实才对,你细品。
平凡的世界
第三话
『你的世界,相对静止。』
大学毕业三年了……
无意中翻到一条这样的QQ说说,大学朋友的女儿都快上幼儿园了。
的的确确,大家都按部就班的走在了时间的轨道上:
初三那年,小学同学退学结婚了:
他的儿子在我班上,10岁,二宝9岁;
另外一个小学同学刚刚生了二宝,三天两头晒娃。
大学舍友的儿子早就学走路了;
朋友圈俨然变成了幼儿园……
今天的天气好,万里无云,风和日丽。做完礼拜,心情大好,顺手打开相机自拍了一个小视频分享到朋友圈:
一条评论:“夏宁还是没有变……”。
我,没变,啊……
是的,我们行都走在时间的长廊里。
有些人急速行走着,身边的风景看不尽,还想要观看前面的。有些人碎步而行,静静的寻觅着,观摩着路旁的一朵朵别致的小花。
没有变的是,只是,外表。
第四话
『人生的旅途,越走越,轰轰烈烈』
我就是那个,在时光里漫步悠闲的旅客。人生走过二十六年多的岁月:
初二因为转校重读了一年,在新的学校,领略到了新的学习氛围,遇到了很多很多有趣的人,新鲜的事。
高三高考落榜,复读了一年,第二年考上了一个不入流的本科,按部就班的过完了四年大学生活。在这漫长的四年,图书馆,教学楼,食堂,宿舍四点一面。
毕了业,留家工作,又悠哉悠哉的过了三年,做着爸妈眼里普普通通的乖乖女,恋爱经历小白,现在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场菜鸟。
后话:
这些年来,对我来说最轰轰烈烈的事情,就是遇到了一个改变了我安安静静的生活模式,让我从平凡安静的生活的角落里走出来的人。
这段时间,让我的生活更加开始轰轰烈烈事情莫过于写作,最近突然又想着写小说,虽然文笔匮乏,但是我依旧感受到那份梦想带来的悸动与热情。
喜欢宁静而又充实的每一天,喜欢他,喜欢平凡而又简约的生活。因为喜欢,所以轰轰烈烈着。
坎坷奋斗之路
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杯中的枸杞:
两年前,考研失利,找工作。
三年前,专八失利,补考。
七年前,高考失利,复读。
我的学习生涯仿佛没有大多数人来的顺利。
而我就是一只小蜗牛,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要坚持。
六年前,考上了一所普通的本科。
两年前,专八补考过关。
一年前,得到一份一份工资优越,离家又近的工作。
得到了上帝的眷顾,他为我开了扇窗。
像我这样的人
有很多所谓的大道理,都是生活交给你的,像我这样的人,既没有高贵的出身,也没有绝佳的运气。并不奢求出人头地,但是最起码不愿意浑浑噩噩的,虚度日子。
时间,就是你奋斗的资本。
的确,我毕业后的一年,特别是考研结束的那一年,生活很颓废:
看韩剧,吃零食,睡到自然醒,熬到深夜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让我越来越丑,甚至当我照镜子的时候,都没有勇气看着里面的这个女孩。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傻不愣登的;
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
看着凌乱的房间……
我对自己说:
你这么浑浑噩噩的过着日子,你有什么资本呢?你凭什么不努力?未来的路,谁会替你走下去?
讲真,舒适圈的生活,享受只是1%,剩余的99%,只会让人变得越来越丑,越来越颓废而已。
于是,我清掉了零食,卸载了韩剧,腾讯视频……
终身学习的心路历程
其实,还不配说是心路历程。
终身学习这条路,只是习惯,并不是目标。
时间管理
我下载过嘀嗒清单,目前用的是更适合自己口味的时间管理App日事清。
我的时间管理
装、卸应用
我改变玩手机的习惯,就是卸载重装。慢慢卸载掉消耗时间最多的应用;
安装一些学习相关的,兴趣爱好相关的应用。
其实我们工作真的忙起来的时候,倒也没有太多的碎片时间,所以抓紧这些为数不多的碎片时间,投身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亦乐乎。
一日之计在于晨
养成早起的习惯。
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一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你的时间用在哪里,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特别对于家庭主妇来讲,早晨的时间才是我们最为自由的时间,也是一天当中最能抓得住的时间。
写作这件事儿,其实从去年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是没有能坚持下去。我不知道那些日更达人们是怎么做到的,反正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这种人。但是,不得不佩服。
高中的时候,作文60分,经常得52~55分左右,写作这件事,不算是佼佼者,但也曾经自信过。
但是,毕业就跟它,擦肩而过了。
所以为了提升我的三流写作水平,报了写作训练营,买课程,坚持学习,写写写。
最近,我构思了两本小说,没有打算大火(哈哈哈,不指望大火,其实,路人能点个赞,我都会开心一整天!)。我会坚持写下去的,不为别的,这算是我在毕业后的两三年,第一次寻找到挚爱的兴趣。
工作了一天很疲惫,本来不想码字,还是有很多话想唠唠:
跟同事在路上边开车边闲聊,说着说着谈到了我的工作搭档,一个南非的小青年。
我们的工作是英语口语,我是中教老师,他是外教老师,作为搭档,在课前我们需要一起完成课程设计,一起讨论课程,然后进入课堂,一起配合完成课堂教学。
但是,有时候彼此都比较忙错不开时间去交流。
所以我都会事先把教案准备好,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课前和他对接。
这几天的课,他并没有准备任何东西,没有看教案,没有看任何关于教学的材料。
我一个人单枪匹马,还需要时不时提醒他关于接下来的上课流程。
对吗
我反思良久。
发现自己在这件事上,的的确确对自己的搭档有点“太好”了。
“你这样做,只会让他越来越依赖你的……”,同事的旁观之言也让我茅塞顿开。
确实,对于团队合作这件事情,我们理应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合理的跟别人划清界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出于善意,去帮助别人。
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迁就,或者你明明精疲力尽,却还是没有节制地去越过自己的界限做事,时间久了,对方不会讨你一声好,甚至还会觉得理所当然,而你却还在傻乎乎抱怨:“我做了这么多,你不感激我,还这态度对我哈?”
善良的人会感谢你;礼貌的人会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努力克服,尽量不去给别人添堵。
姑娘,你的善良,请务必带点锋芒。
复旦大学陈果教授说:“你的善良,应该略带一点锋芒。”
在这个社会,很多数人都会去寻找买个符合自己口味的“紧急不重要”的对象——把那些看上去紧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托付给别人去完成。
“哎,小张,下午忙吗,帮我给孩子补个课,我要准备点材料,明天就要完成,太急了,江湖救急啊,谢谢好心人……”。
“哎,好的王姐,交给我吧!我没事,快结束了!”
结果小张一下午忙的焦头烂额,连午饭都没顾得上吃。
王姐吃完午饭,还在办公室午睡了半小时,下午依旧赶着策划,按部就班完成了任务。
其实小张的善良与迁就,是想维持一个稳定和睦的职场人际关系。对于一个职场菜鸟来说,吃点亏,只要大家觉得舒心,这都不算什么。
殊不知,小张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只会让王姐愈发“有求于她”。如果小张拒绝了,这时候,习以为常的王姐才会有些落差,从而带来理所当然后的小情绪。
以前的我,就是一个善良到没有棱角的人。
大学一个处的很好的塑料姐妹花管我借钱,一次一次的借钱,从起初的100到500。
我每个月固定拿着妈妈寄给我的1-2k不等的生活费,各种考试,买资料……自己都凑合。结果借钱给她,到了月底,我活着吃馒头喝水的生活,一边向老乡借钱。那个好朋友,过着追星女孩的生活,依旧是洋洋洒洒,大吃大喝。
为了不破坏我们的“友谊”,觉得忍让忍让没什么。
其实我错了,我所谓的“友谊”,只是我的执念。什么样的,才叫“友谊”。只有试一试,才见分晓,拿着打着友谊的幌子,套取利益,受不了你一点拒绝或坏脾气的人,那些都不是真心的朋友。
在家庭中也是如此。其实家庭是一个最容易让人理所当然的地方:孩子理所当然认为父母养育了自己,就应该养尊处优;丈夫认为,妻子整天在家里忙个不停,不就是“那点家务”;妻子认为,丈夫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整天不顾家,一到家就知道往沙发一躺,不谙家务。
所谓的理所当然,只是因为我们没能换位思考,所以没有能理解对方的辛苦与不容易。
孩子体贴父母,就会觉得父母的爱无私与伟大。
丈夫体贴妻子,就会感受到妻子的付出与辛劳。
妻子体贴丈夫,就会明白养家糊口是多么容易。
的确,我们不应该去依赖别人,大家都忙着自己事。我们用心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知道自己的本份,不给别人添堵。
在自己的时间管理和精力充沛的基础之上,有意识地帮助别人处理他份内的事(这种类的事,做不做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管理和精力状况)多去体贴别人,力所能及(也不要带着感**彩的越俎代庖,比如,过分期待自己的多于付出,会让对方能感恩于你的不辞辛苦。其实不然,人都是习惯久了,就会理所当然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任劳任怨的妻子的连连抱怨呢?)。
如果实在做不到,谈不上感恩戴德,请至少不要去——理所当然,或者。
曲终人未散
如果你敢试一试,某个人离开了你,不要觉得意外或者不舍。因为那些离开你的,早就不应该和你有这样的关系,那些最终离开的人,都是早晚会离开的人。
那些曲终人散的悲伤,只不过是难以割舍的执念罢了。
善良之道,当柔软而不失锋芒。
善良可贵,我们应该把那些善良留给那些能对你也善良的人。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善良待人,其实待人善良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素养,请把这些素养存留在心底。
说实在的,人都是很现实的。你若敢好到毫无保留,别人就敢坏到肆无忌惮,这些通通源自于你没有尺度的善良。
人生在世,最让人寒心的事情并不是吃力不讨好。而是你的善行和善意,换来的是别人的无情无义,甚至,理所当然。
我们要清楚明白一个道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你的善良投桃报李,也不是所有的人会用善良去回馈你对他的善良。
你的善良,不代表不能拒绝。
与人相处,要懂得亮出自己的底线和界限——这个界限是属于自己的,别人无法逾越的。与人相处,你的界限越清楚,别人就会越尊重你。你的界限越模糊,别人越容易试探你,甚至越界,你越是迁就,对方就越是肆无忌惮。
不要害怕因为拒绝会失去朋友。你要想,那些因为你的拒绝而离开你的人,是你应该庆幸的,因为他们迟早都会离开你,正是他们的离开,才让你的生活更加纯粹,内心更加从容和清明。
往往拒绝,更能分辨友谊的真伪,也能几乎断定,那些人是否值得你去继续相处。
我们理应善待他人,也应懂得自爱与自重。
善良,不能失了尺度。
孟非说,有些人请你帮忙,原指望你帮助他十分,结果你只帮了他七分,对方便觉得你不仗义,不但不感谢你,反而觉得你亏欠他三分。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你所有的善良都会收到同等代价的回馈。所以一个人无底线的善良,就要看他遇见的是什么样的人,有时候毫无底线的善良,反而会伤害到自己。

百度搜索 第二人生的故事 天涯 第二人生的故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第二人生的故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十三tian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三tian并收藏第二人生的故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