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栓子的婚事 天涯 栓子的婚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缺柴的年代
常言说得好,柴跟粮走,******,没的吃就没的烧。仅分得一点柴禾,半年就烧完了。只得早作打算。
记得有一年腊月初,我们几个小伙子,从全家人的口粮里挤出一点玉米、瓜干,用小车推着去博山、寨里、石碳邬一带去换煤,来回要一个星期。去的时候在通往淄博的公路上,看到来回的小车队像大部队行军一样,他们大多是来自昌乐、寿光、安丘、诸城一带,小车把上挂着马扎,两只车腿上横担着顶棍和气棒。走累了。就在路旁休息。第三天的下午,我们来到石碳邬,北风凛冽飘着雪花,忍着寒冷逐户选煤讨价还价,最后定价:一斤玉米换煤十二斤,一斤瓜干换八斤。(好煤)每家每户院里都有千儿八百斤的。这是煤矿家属利用空闲时间,在路上打扫车辆运输时颠簸撒在路上的一些碎末,她们用笤帚扫,镲子除,装在口袋里一次打扫二三十斤,也有在煤矸石堆里拣选小的煤块,日积月累便一大堆。我们装好麻袋封在车子上,(每辆车子的装载量足有六百余斤)向房东要了些热水吃了点东西,在巷子里找了一个避风处,等到晚上八点以后出发,(因矿区是工业用煤查的很紧。)时间到了,我们快速前进,半夜的功夫就赶了六十里的路程,来到淄河大桥上寒风怒号,河面的冰在月色下泛着白光,嘎吱吱,呪——!发出尖厉的哨叫声传得很远,很远,那是河冰冻裂时发出的声音。下得桥来走了一段路,在淄川酒厂门口避风处休息,啃了几口冷饼子,却发现了在厂大门前的露天水泥地上,五个人头朝东一字儿摆开睡在地上和睡在冰块上差不多,底下铺着单薄的褥子,躺在被里酣睡。看来是极度困乏了,要不哪能睡得着。他们都是推煤的人。直至天明我们便赶到了张店,太阳出来了,明晃晃的照在脸上才有点知觉不再麻木了。腿像灌了铅似的,只得慢慢前行,在淄河店住了一宿,碰上了老乡(谭方公社高家庄的人)大家一起前行爬坡下崖互相帮助,到了普通镇我们的伙伴叫发才的人,腿肿的像罐子似的走不动了,因为他性子急走地快窜地猛,老是嫌别人走得慢是他的障碍,所以他时时赶在别人前面,后来真吃了苦头一步也走不动了,痛苦地呲牙咧嘴。凑巧专管在崖头拉车打短工的人碰上了,商定半包袱煎饼二元钱给送到家,他本人只好坐火车回家去了。谢天谢地!真是碰上好人了,要不我们可真倒了霉。至今我还没有忘记他的名字,那人叫贾同明,午后到达青州东南通弥河甸子新修的一条公路上,积雪融化后,土塇泥泞车子一压陷下有15厘米深,三个人整一辆车子前进十多米,再拉后一辆,就这样三里路整整走了一下午,贾同明有些懊悔,说:“我真是倒了血霉!”我们一听真害怕,要是他不干了,那倒霉糟糕的是我们。贾同明看出了我们的心情。就说:“你们不用担心,我要是走了,那你们怎么办,谁叫我答应下这门差事来,今天,我送佛也要送到西天。”听了他一席话,我们的心才一块石头落了地,心里非常感激。
晚上走到尹家桥子已是满天星斗,离家还有十里地,一步也走不动了,浑身的汗水变得冰凉,肚子里又饥又饿,在庄头一家豆腐房里,喝了人家豆腐包里空下来的浆水,哪管卤气和味道。好歹吃了点东西。倒头便睡在人家场院屋子里,后有窗口前无墙,躺在冰冷的土地上好像三支冰棍,第二天,天公好像垂怜我们,北风不刮了太阳暖烘烘地照着我们,走走停停,回了家。叫发才的人酒饭招待了贾同鸣并买火车票送他回了家。我们虽然很累但很高兴,因为解决了七个月的烧柴问题。

百度搜索 栓子的婚事 天涯 栓子的婚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栓子的婚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老郭的春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郭的春天并收藏栓子的婚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