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栓子的婚事 天涯 或 栓子的婚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捡粪的故事从我记事起,五十年代种庄稼基本上全靠天收,除了老天爷下雨外,关键就是肥料问题了,常言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是个宝缺它长不好。农民用的肥料全靠马牛羊猪,鸡、鸭、鹅、狗、人的粪便,豆饼一般户用不起,因为量太少地里根本不够用的,所以粮食产量很低。
到了冬天,天不亮,勤劳的人便背上粪筐,不管天气严寒,北风狂吹,还是大雪纷飞,他们头戴黑毡帽,穿着黑棉袄扎着围腰,脚穿外用狗皮裹的蒲草鞋,或者布棉鞋,踏着积雪嘎吱嘎吱地响 ,鼻子冻得红红的,嘴里哈着白气,穿坡野绕树林,寻墙角,找柴草垛,转场院,旮旮旯旯里都找到,主要是狗屎的多,凡是动物的粪便都捡在筐里。
到了大集体生产合作社的时候,生产队规定凡是在外捡的狗粪、猪粪、人粪、每斤定价2分,其它粪便一分,交给生产队。五天兑现一次。这一下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孩子,他们利用学前的早晨,和星期天到处拾粪,得到的钱可以自由支配,买本子,买铅笔,买小人画书。
还有,我记得印像最深的一件事,是妈妈给我讲姥姥的一段故事,说大集体以前单干的时候,姥姥常常到我家帮着照看孩子,(因奶奶去世了)我家有个大梨园,姥姥回家的时候,妈妈常常给她摘上一些梨子带回家去,碰到近族的人也常常分给他们几个。这一天姥姥到小南王家庄有事,(没到我家)她回家的时候,走到庄围子墙外边东西路上,看到一堆新鲜的马粪,心想:又没带粪筐,这可怎么办?有了,她把衣襟兜起底下垫上一些黄土,在垃圾堆旁找到一只破碗,便把马粪挖到兜里,穿过墙子豁口,路过打谷场边,场院里大闺女,小媳妇、中年妇女,老太太正忙着掐谷穗,他们的家族很大,这个七婶子,那个七大娘,七嫂,都开了腔:“……你从闺女家来,捎梨来了么?”姥姥笑着说:“捎来了,你们都来吃吧!”大家扔下活争前恐后地跑过来,伸手就往兜里摸,呀!的一声把手抽了回来,他们吃了一惊,什么东西?软软的热乎乎的,姥姥笑着把衣兜敞开,妯娌们笑着捶她的背打她骂她,小字辈们则咯咯地笑着跑开了。
那时候能攒粪也叫会过日子,我亲眼见到邻居家有个半大小子,在外边找个地方拉屎,被老人看到了,就说某某他家日子不会过好,(他家的日子确实是有些穷)大人不会过孩子也随,连犤屎也不拉在家里。
现在好了,鸡、鸭、鹅、猪、牛都有大型的养殖场,有机颗粒肥料厂,化肥厂,应有尽有尽管使用,又加上科技种田水利配套得当,农作物产量倍增,麦子亩产是五十年代的十倍,玉米是过去的五倍。其他作物就不必细说了。
2017. 5 稿
百度搜索 栓子的婚事 天涯 或 栓子的婚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