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婆娑婉约视美军 天涯 婆娑婉约视美军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距今一万五千年左右,东亚人类已从茹毛饮血、冬穴夏巢时代进化到追鸟逐兽,结网渔猎、刀耕火种、逐水而居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史称中石器新人时期。
一些先进的族群,日常生活虽然仍以渔猎和采集为主,但较之先前已有很大改变:原有适应寒冷气候的大型动物因人类的活动逐渐消失,生存环境迫使人类只能更多地猎取中小型野兽。如有麋鹿的狩获,就足以举族欢庆。
犬类已经进入人类生活,成为狩猎活动不可或缺的帮助;野猪和山羊开始被驯养;原始谷类植物种植露出端倪,它是人类农业起源的前奏。人们还从水域获取更多的鱼、贝类,以充足食源。
人类早期直接打制的大型石器,依旧适用于生活之中,而占主体地位的工具则是工艺更为成熟的间接打制的细石器,出现了用细石片镶嵌在骨木柄上的石箭、石刀等复合工具。镖、锥等骨器也更为精良称手。使狩猎、采集效率大为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发展得到长足进步。
先进工具的诞生、娴熟的狩猎技巧的应用,增强了人类拓展自然生存空间的能力,有利于组群的繁衍壮大,同时,也大大加剧了人类各族群间为生存而争斗的血腥和惨烈。落后的或落败的族群,只能放弃原有领地,它们要么避入深山老林,要么沿着河谷、海湾等较为平坦易行的陆地去寻找新生活的空间。它们不再是旧世界的主宰,却是新世界的开拓者。
其中的一个族群,辗转来到亚洲大陆最东端的陆地。它们精疲力竭,身后已无退路,眼前茫茫大海,命运将它们逼入绝境。
这是一湾海峡,最窄处不过三四十海里,对面隐隐约约是一块陆地,是岛屿还是大陆?它们不得而知,却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那里,或许,那里就是它们逃出生天后梦寐以求的乐园。
北极圈附近,短暂的夏季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是旷日持久的漫漫长夜,无垠冰雪。海滨的鱼虾贝类被冰雪覆盖,存储的食物难以为继,更可怕的是寒风凛冽,冰雪压塌了用枯木残枝搭建的窝棚,浸润了赖以取火保暖的松枝枯草。零下四十度的气温,不断吞噬着族群中孱弱的生命个体。
终于有一天,整个海峡完全冻结严实,它们埋葬了逝者,然后扶老携幼,蹒跚而行,奔向远方,没有多想,只为生存,懵懵懂懂就闯进一片新大陆。
新大陆也因这群人的莅临而进入人类的文明时代!
这群人及其子孙和后来不断遵循它们的足迹进入新大陆的其它东亚族群,成了新大陆最原始的居民,它们逐渐在新大陆扩散开来,从北到南,身影散落在整个大陆。
生活的需要出智慧,生活的艰难出英雄。就在亚欧大陆先后涌现四大文明古国的同时,在新大陆上,这些来自东亚的族群,它们同样也创造了与亚欧大陆交相辉映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印加帝国和阿兹特克帝国并称为新大陆三大古文明,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时光荏苒,岁月倥偬,公元1492年,新大陆孑然弗伦,宁静淡泊的状态因为一个意大利人的光临而被打破,进而彻底颠覆了这块大陆既有的发展进程。
哥伦布,一位意大利普通纺织工匠的儿子,出生在海滨城市热那亚,从小就迷恋航海,长大后如愿以偿当了水手,周游在欧洲各国港口之间,学到了不少航海知识,还会绘制海图。他曾读过一本当时的畅销书《马可·波罗游记》,该书记述了一位意大利旅行者马可波罗在东方最富庶的中华帝国的见闻。对那些没见过世面的欧洲人而言,因无法探寻该书的虚实,只能当做天方夜谭,一笑而过,然而它却激起了哥伦布对东方的强烈向往,确信在那遥远的东方,不仅拥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香料等名贵奢侈品,而且还是遍地“充满黄金和财富”的人间天堂。
多年的航海经验让哥伦布对西欧新出现的“地圆说”深信不疑,他特地绘制了一张地图,把传闻中的东方印度画在了美洲的位置上,断言从欧洲海岸一直西行也能抵达印度大陆,而且,距离应该不超过五千英里。
哥伦布抱着自己要首次远航亚洲的雄心壮志去游说西欧各国,历时八年,招来无数鄙弃和谩骂,人们断言他就是个骗子。只有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被他的冒险精神所打动,承诺用自己的私房钱给予资助。
1492年8月3日拂晓,刚被封为西班牙荣誉海军上将的哥伦布,率领一支由八十七名监狱囚徒和三艘木帆船组成的船队,配上武士剑、火绳枪,外加四门加农炮,从西班牙南端的帕洛斯港扬帆出海。
经历了近七十天的生死难卜的海上航行,所携淡水及食物消耗即将过半。就在众囚徒的忐忑不安已达到极限,密谋干掉哥伦布,准备掉头返航的第二天,即10月11日,他们忽然发现周边海水里漂浮着一些带有树叶的树枝,还看见一群海鸟飞过,说明离陆地不远了,这很像圣经里描述有关诺亚方舟、鸽子和橄榄枝的情节,是否是依葫芦画瓢的杜撰,现已无从考究,囚徒们的谋逆行动也因此戛然而止。
10月12日,船队终于登上了一座小岛。它就是现在加勒比海上的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
围聚过来到土著居民用好奇而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这群白种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哥伦布急中生智,吩咐囚徒水手们把身上的玻璃项链取下,套在土著人的颈脖上,终于消除了对方的敌意,并获得了淡水和食物。
哥伦布虽然发现了新大陆,此后又两次远航新大陆,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他没能找到孜孜以寻的遍地的“黄金和香料”,穷其余生都在贪婪的梦想中郁郁寡欢,一直到死。他致死都认定他所遇见的新大陆土著人就是东方的印度人,于是称之为“印第安人”,这个错误一直延续到现在。
哥伦布深陷于自己的逻辑悖论中不能自拔。一方面,他对《马可波罗游记》所描述的东方的富庶和强大笃信不疑,另一方面,他又无知的将中华帝国、印度、东方文明混为一谈,固执的以为新大陆上的土著居民就是东方的“印度人”。其实,明白人一眼就能察觉,以那些土著居民当时的文明进化程度,岂能承载起中华帝国一直领先世界的先进文明的厚重?黄金、香料、茶叶固然可以来自自然,但是,其加工制作,特别是丝绸、瓷器的手工工艺之精湛,岂是逐兽而穴、追鸟而居的原始族群、部落所能企及的文明水准?中华帝国物阜民熙,拔山盖世,也是他们这几个小蟊贼可以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单凭早于他们八十七年下西洋的郑和船队的实力,就足以荡平欧陆,澄清寰宇。
若干年后,意大利另一位航海家亚美利哥经过一番考证后指出:哥伦布率先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欧洲人从未见过的一块新大陆。于是,新大陆就以亚美利哥的名字来命名,称作“亚美利加洲”,即今天的美洲。
美洲大陆幅员辽阔,人烟稀少,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优越的地理条件,诱发了欧洲各国统治者的领地占有欲。随后,西欧各国的探险家、航海家纷至沓来,15世纪最后几年,西欧国家就开始不断地向美洲大陆移民。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南美洲,而法国、荷兰、北欧各国则把目光投向北美。
英国当时包括随之而来的整个16世纪,在欧洲诸国向新大陆探险、掠夺的疯狂竞争中,似乎略显迟钝,表面上看来,英国孤悬西欧海外,信息不畅让它失去先机,扭捏作态的绅士风度也让它进退维谷,其实,当时的国王亨利七世刚刚结束持续三十年的王权战争,内战耗尽了英国的国力,此刻人口不及西班牙五分之一,急需休养生息,对于海外扩张,力有未逮。一位效力于英王的意大利热那亚人约翰·卡伯特,早在1497年就在北美的纽芬兰建立了落脚点,亨王七世对此大加赞赏,但再慷慨也只能赏给他10个英镑和年薪20英镑的俸禄。110年后,伦敦的弗吉尼亚公司才组织首批移民100多人迁往北美,1607年5月24日在詹姆斯河河口处建立永久定居点,定名“詹姆斯敦”。此次移民视为英国建立北美殖民地的开端。
到1733年,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特别是1640年以后,英国借助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飞速发展,后发先至,在北美大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大西洋沿岸狭长地带,先后建立起13块英属殖民地。
毋容置疑,所有来到北美大陆的英国拓荒者,绝不是英国的优等国民,面对毫无抵抗能力的土著印第安人,无需英国贵族出身的将军们率部亲征,这些新移民就能瞬间搞定。他们当中的优等生就是那些正统宗教的叛逆者,相对而言,这些人文化程度较高,余下的就是流氓无产者、逃犯、丧失土地的农民、流浪汉、退伍后生活无着的军棍、航海冒险者,甚至还有**发配的囚徒,他们怀着对故土王权和神权的蔑视甚至仇恨,混杂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对财富的渴望和对自由、尊严的期盼来到新大陆。他们闯入别人世代相传的家园,跑马圈地,如入无人之境。停滞在石器时代印第安部落与火枪时代的殖民者对抗,无异于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如果不愿引颈受戮,只能遁形远去。
相较于印第安人的抗争,来自于自然的威胁更大,先行抵达的移民素质低劣,自我保护能力低下,疾病、瘟疫、水土不服剥夺了他们当中不少人的生命。先期的移民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尤其是第一批人,其实就是弗吉尼亚公司雇佣的契约劳工,必须免费为公司工作七年。这些人登岸时就羸弱不堪,很快地接踵而死,不过八个月,百余人活着的仅剩30几个。
这些移民在与印第安人争锋中鲜有败绩,胜负毫无悬念,而与宗主国英国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脱离宗主国统治的独立战争最终由这些移民的后辈引发。他们都出生和成长都在殖民地,再没有了先辈们对故国的依恋和眷顾之情,却继承了先辈们勇武好斗的特性并传承了对英国统治者的厌恶和憎恨。

百度搜索 婆娑婉约视美军 天涯 婆娑婉约视美军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婆娑婉约视美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zyhappy6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zyhappy6并收藏婆娑婉约视美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