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第三只眼看历史 天涯 或 第三只眼看历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女人的支持,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也是康乾盛世的首创者。但这并非他一人之功,他的奶奶孝庄皇太后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孝庄皇太后死后,她的棺椁一直停放在偏宫里,37年没有下葬,这是为何呢?康熙皇帝是出了名的孝子,自己的奶奶生前对自己也是关爱有加,事实上康熙能当上皇帝也多亏了孝庄皇太后的据理力争,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把孝庄的棺椁停放在宫里,不让它入土为安呢,在浩瀚如烟的史料中据笔者考证主要包括三个观点:
其一,劳民伤财说。
据说,孝庄皇太后晚年曾密告康熙。自己一生为大清国的江山社稷考虑,死后薄葬,无需花费太多,也不用长途跋涉将自己运回辽东和丈夫皇太极合葬,于是孝庄死后康熙便照办了。
其二,孝庄托梦说。
据民间传闻,孝庄死后皇帝便下令将棺椁用车运回上京与皇太极合葬,期间转移棺材时,棺材竟纹丝不动,32位成年轿夫居然全都被累趴下,负责运送的官员非常惊恐,于是便把情况汇报给了康熙。康熙召见群臣问策,大臣们都无计可施,当晚就寝后康熙皇帝梦见一白衣老者对康熙说你的奶奶舍不得与她的子孙们离开,希望能陪伴在自己的子孙身边千秋万世,康熙便下令取消了运送计划。
其三,太后下嫁说。
据说,皇太极死后,由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执政,当时的皇帝也是孝庄的亲儿子顺治年龄尚小,不得不依附于多尔衮,后经大臣的撮合孝庄勉强下嫁给了自己的小叔子多尔衮,南明抗清名将张煌言也有诗为证:“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既然不是自己的原配了,那么就无法和皇太极合葬。
如今,大多数史学家都倾向于劳民伤财一说,认为更贴合历史真相,太后下嫁一说正史中均无记载,不足为信,至于托梦之说多半是后人附会,以封建迷信误导民众罢了。 但是,笔者通过研究认为:无需回避孝庄皇太后确实下嫁给多尔衮了,毕竟在帝国的安危和自己的名节间前者更为重要。另,以清朝满人的旧俗来说,哥哥死了嫁给弟弟当时并没有什么障碍,在那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繁育远远大于道德层面的贞洁;这里顺便说一句,或许孝庄的确嫁给了多尔衮,但二人多半是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多尔衮据史书记载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病,身体早就不行了。既然自己的奶奶已下嫁给他人,那么按照汉人礼节就不能和自己的爷爷皇太极合葬,更不能与多尔衮合葬(多尔衮由于后期谋反坟被皇帝下令捣毁),在深受汉文化熏陶的康熙爷那里,这是他心里一道过不去的坎,直到康熙死时,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雍正皇帝继位后,大力改革,孝庄问题不得不重新提到台面上来,有个御史看准皇上的心思,上了一道折子,说是凡事心诚则灵,人死了不一定非要合葬,建议就近安排,让死者入土为安。雍正很快批准,于是孝庄就下葬在昭西陵了,此时距她西去已有整整37年了。
弦外之音:文化是把刀,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纵然是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逃不出它的束缚。
百度搜索 第三只眼看历史 天涯 或 第三只眼看历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