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第三只眼看历史 天涯 或 第三只眼看历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格叽、格叽、格叽……我们爱你。”每当听到这首歌时,大多数80后的年轻人都会想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一休哥。没错,这部动画片铭记了无数人小时候的记忆,给无数人童年带来了欢乐。这个动画片里的主人公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休禅师小时候的故事。说起这个一休,他在日本的佛教史上可是大明鼎鼎,至今是妇孺皆知。一休本名叫周健,全名叫一休宗纯,事实上别人当时叫他宗纯禅师的名称多一点,而非一休禅师。一休的法号直到他25岁时才有的,禅师一生精通书法、绘画、诗歌等,对于中华文化十分喜爱,老禅师一生风趣幽默,乐善好施,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
一休的出生非常高贵,他的父亲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后小松天皇,母亲是藤原氏,只因后来大将军足利义满统一了全日本,一休因为出生不净(他的母亲是反对派的女儿),被逼着出家当了和尚,以免他有后代,身为天皇的父亲畏惧足利义满的权力,也无法救自己的儿子,6岁那年一休在安国寺正式出家,并拜了长老象外集鉴作师傅。
一休从小就非常聪明,寺庙里的其他和尚都很喜欢他。一次,一休到将军家里做客,将军想让一休当众出丑,吃饭的中间,将军指着身后的屏风说:“这里面有只打老虎,一休你能把他抓住吗?"一休听完后,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撸起袖子大声说:“将军我准备好了,请你把老虎赶出来吧。”将军听了哑口无言。
还有一次,一个老和尚晚上偷吃麦芽糖,第二天小和尚问:“师傅,昨晚你吃的是什么。”老和尚说:“是毒药,小孩子千万不能吃."老和尚走后,一休把糖分给大家,叫大家放心吃,并把老和尚的砚台故意打破。老和尚回来后,一休假装哭着说:“师傅,我们打碎了你的砚台,真是该死,所以我们就把你留下来的毒药给吃了。”老和尚听后只能苦笑。
一休从小就跟穷人接触,对底层的人民一向都很同情。一休长大后挂单到大德寺继续修行。一天,寺庙门口卖扇子的老夫妻俩来到寺里向一休告别,一休问其故,说:“我们欠别人一百两钱,没办法只能卖了摊子回乡下去。”一休听罢说:“你们回去吧,我来想办法。”第二天一早,寺庙门口排满了人,原来一休提前贴出告示,大德寺的一休禅师,为老夫妻俩的扇子上题字义卖,机会难得。很快凑够了一百两,老夫妻俩还了债,也不用回乡下了。
一休一向敢于和权贵做斗争,这也是他受百姓喜爱的重要原因。某天,一位大名请一休去做客,席间向一休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很多古董。一休看后说:“我有古人用过的草席,圣人用过的手杖,皇帝用过御碗这三件宝贝,如果你肯给我三千两银子,我就卖给你。”大名窃喜,于是给了一休三千两银子,并让手下的人去取一休的宝贝。到了庙里,一休叫徒弟把家里乞讨用的席子,门后的手杖,喂猫的碗拿来,给那人带了回去。一天后大名非常气愤的来问责一休,一休说:“今年本地闹了灾,大人不关心老百姓的死活,就知道捣鼓一些古董,既然这样,我就替大人去做做善事。”
1441年是一休一生的转折点。这一年,将军赤松满佑犯上作乱,日本全国战事频起,并出现农民起义。在战乱和社会动荡中,一休颠沛于各小庵之间,经常借居农家,亲身体验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一日,他暂居尸陀寺,此寺是弃置因战乱和疫疾而死的尸体的地方。看到人民生活的痛苦不堪,**官员只知道争权夺利,不管百姓的死活,寺庙僧侣间只知道榨取百姓的钱财,不懂修行,一休的处世观渐渐的发生了变化。
此后,一休不修边幅,衣衫褴褛,腰里挂了一把木剑,经常自己喝酒吃肉而且出入一些风月场所,和一些歌姬厮混,并喜欢上一位眼盲的女艺人。并把自己的法号改为狂云子,他后来的老师华叟本想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一休,接受印信的那天,一休头也不回的走了。从此,甘愿做一名云游僧。
1474年,一休受天皇的诏令,任大德寺第四十七代住持,负责修缮因战乱而荒废的寺院。七年后,一休因病去世,享年88岁。而日本此时已经进入了地方豪强混战的战国时代。
一休禅师是距今五百六十年前的人,当时的佛教界表面极其兴盛,内部却非常堕落,追求名利。一休最讨厌这些行为,不愿同流合污。所以他既是锐意革新的圣人,又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狂徒,终其一生以自己的方式济世度人。
弦外之音:看到一休的事迹,和中国的济公有点像。二人都是修心不修口,生活上是典型的“花和尚”,但是在民间享有很有声誉。或许正如西方一位哲人所说,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你有多大的能力,而在于你能为你身边的人贡献多少。
百度搜索 第三只眼看历史 天涯 或 第三只眼看历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