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第三只眼看历史 天涯 或 第三只眼看历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三国时期,有很多神童,如钟会,曹冲,孔融等。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孔融孔北海了,传说他是孔子二十世孙。孔融有两件事很出名,一件是四岁时家里来了客人,父母让孔融分梨,孔融依次分梨,自己留了一个最小的,父母问其故,孔融说:“大人吃大梨子,小孩吃小梨.”客人无不赞赏。另外一件,孔融十岁时去洛阳拜访一位李姓名士,门子不让进,孔融称是李家亲戚。见面后并不认识,孔融说:“我的祖先孔子曾向你的祖先老子请教过问题,所以我们有师徒之情。”宾客们哈哈大笑。一位迟到的宾客说:“这个孩子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也许就不怎么样了。”孔融补充说:“想必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位宾客面露羞愧之色。
以上两个故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孔融让梨”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也是我们小时候大人们经常教育我们的经典例子。注意,故事才刚刚开始,假如孔融就此下去,那么他可能会成为一代文学大师,据说孔融的辞赋写的非常好,可是长大后的孔融偏偏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孔融成年后,一次与友人聊天,他说:“父亲有什么好孝敬的,他不过是满足一时的**罢了,母亲有什么好孝敬的,她只是装东西的瓶子而已,东西出来了,瓶子也就没用了."很难想象这是那个让梨的孩子说出来的话。 之后,汉朝爆发了党锢之祸,很多文人遭到迫害,一个书生前来投奔孔融,家人不愿收留,可是孔融偏偏要留下。果然,几个月后那人被抓获供出实情,孔融一家进了大狱。朝廷法外开恩,只将当年吃了大梨的孔融哥哥处死,放了其他人。
后来,孔融举茂名做了官,他还是不安分,朝廷委任他为少府,他嫌官小,跑到大将军何进家里大吵大闹,不得安生。碍于孔子后人的身份,何进拿他实在没办法就把他外调到北海当太守去了。太平了一段时间,正赶上黄巾大起义,起义军攻打北海,孔融手下有4万精兵居然守不住,跑了。 再后来,他又托人谋了个差事,过了几年袁绍派人来攻打他,孔融这老小子既不去守城,也不主动出击,竟然和一帮文人在后院里吟诗作画,袁军破城后,孔融故计重施,头也不回的又跑了,袁军俘虏了他的子女和妻子,之后史书上再也没有他妻子的相关记载,估计是被袁绍杀了。
袁绍被曹操打败后,孔融又和曹操建立了交集。据说,曹操看上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就是后来洛神赋的女主角)。可惜,被儿子曹丕抢先一步,曹操无奈接受了。这时,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曹公英明啊,效法古人“周公让妻”。曹操看了信后那个气呀,你小子竟然敢拐着弯骂我,不过孔融毕竟是当时文学界领袖,建安七子之一,曹操不好动他,只能暂时隐忍下来。
没消停几天,孔融又开始作起来。 一次,曹操想要把许昌附近的土地封给自己,本也无可厚非,那些地盘本来就是自己拼了命打下来的,孔融又搬出礼制来,说是都城附近七百里地方不能封侯,否则就是愧对天子,曹操心想:“天子蒙难的时候你们这些所谓的忠臣在哪里,现在居然用天子来压我。”于是,命人把孔融关进了监狱,之后顺便找了个罪名,就把孔融宰了,并且株连三族,孔融死时才50多岁。可怜,我们童年的偶像,居然落了个如此下场。
弦外之音: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不无道理。孔融最终的悲剧事实上怪不了别人,归根到底是他个人的性格使然,同时也说明任何人都有两面性,关键看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如果孔融早死一些年,或许我们只记得那个让梨的孩子。
百度搜索 第三只眼看历史 天涯 或 第三只眼看历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