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明末挽歌 天涯 或 明末挽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新会之战失利后,李定国退守南宁,孙可望趁机切断了李定国部来自云贵的物资补给,李定国的日子过得愈发艰难。孙可望此时对朱由榔几乎不再以君臣关系相称,朱由榔数次写信向李定国哭诉,有意让李定国帮助自己解困,此时,尚可喜部对南宁步步逼近,李定国决定放弃广西,退守云南。一六五五年,朱由榔在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的帮助下,进入昆明,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所有大事都由李定国决定。在贵州的孙可望此时可以说已经被人抛弃,但是李定国还是想不计前嫌,招他回来。但是孙可望一想自己干过的事,认为再回去已不可能,但是自己也实在没地方去了,在外有清军压力的情况下,孙可望希望通过击败李定国回到云南。一六五七年九月,孙可望与李定国部在云南沾益摆开战场,孙可望这个奸佞之徒的所作所为早已经被他的部下所厌烦,战斗一开始,孙的部下几乎全部临阵倒戈,孙可望大惊失色,仓皇带了十几个人逃跑,逃跑路上,沿途自己地盘里的州县没有一个收留他,最后,孙可望带着老婆孩子投降了清廷湖广经略洪承畴。这个败类注定不会有好下场,投降初期,清廷还对他不错,封他为“义王”,一六六○年冬天,清廷在进行围猎活动时,把孙可望当成猎物射杀。孙可望投降后,将云贵地区的地形、兵力部署情况详细的提供给洪承畴,吴三桂率清军在短时间内几乎攻占贵州全境,威胁云南。一六五八年九月,李定国决定在盘江迎战吴三桂军,由于决策失误,再加上战场上清军利用火攻,导致李定国在盘江作战失利。盘江战事的失利使李定国部受到重大损失,其妻子也被清军杀害。十二月十三日,朱由榔召开御前会议,讨论逃跑计划,最后决定向缅甸转移。一六五九年正月,清军占领昆明,吴三桂命令清军对朱由榔紧追不舍,此时的李定国,为了保护朱由榔顺利逃往缅甸,策划了他生前最后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李定国决定在道路崎岖的永昌磨盘山地区设伏,以弱势兵力对清军进行反戈一击。二月二十一日,吴三桂军进入伏击圈,关键时刻,一个叫卢桂生的懦夫临阵投敌,暴露了李定国的计划,李定国见伏击已不可能,遂改为强攻,李定国部六千人与吴三桂的近两万八旗精锐展开混战,半日激战,虽然李定国最后失败撤退,但是吴三桂部损失巨大,沉重打击了满清的嚣张之气。
朱由榔逃到缅甸后基本上就被缅甸人控制,李定国知道后,三次对缅甸用兵,企图抢回朱由榔均告失败。一六六一年八月,缅王发动咒水之难,软禁朱由榔,一六六二年一月二十二日,缅王迫于吴三桂的压力,将朱由榔引渡给吴三桂,六月一日,永历帝朱由榔父子及其妻妾二十五人在昆明被吴三桂处死。
至此,清廷消灭掉最后一个朱明政权,彻底的走上了正统的地位。明末的这些叛徒、造反派,名字一个比一个起的好听,比如张献忠、孔有德、李成栋、刘氏兄弟(刘良佐、刘良臣)、左良玉、钱谦益等,但是当叛徒、搞窝里斗却一个比一个积极,真是辱没了个人的“英名”。南明的几个小朝廷妄图依托于某一个军阀苟且偷生的态度决定了其根本不可能长久,在依靠人治的社会大背景下,社会稳定时,官场上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社会大乱时,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忙着中饱私囊、独善其身。明末乱世,国家投降的文武官员之多,令人不可思议,其主要原因是党争积弊太深,皇权无法限制党争,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了各自的利益还互相伤害,皇权只是他们用来敲诈勒索的一个合法工具而已。? (全文完)
百度搜索 明末挽歌 天涯 或 明末挽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