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虎山兵王 天涯 或 虎山兵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休息过后,甲组再次下到江里,三十八名预选队员只剩下三十七名,之前在回岸时出现状况的那名队员已转入乙组。三十七名甲组战将,按照杨排长和侦察教练的要求,涉入江中水至腰部开始蛙泳,划、抱、夹、蹬,抬头换气,再划、抱、夹、蹬,抬头换气,循环往复,队形整齐划一的向前游进,10米、20米、50米、100米,200米、300米、500米,再次游至江中央折返,尽管训练很辛苦,但是身处微波荡漾、清风徐徐的江面,一群”蛙人”向江岸边游去,看见岸上远处的村庄里升起袅袅炊烟,三三两两的庄稼人结束一天的忙碌,开始收工回家,天边仿佛被染上橙色的晚霞似乎越来越艳丽,预示着明天又是一个好天气!
经过一天的试水预备训练,连里基本掌握了游泳队员的泅渡基础,按照上级要求,研究决定从甲组三十七名游泳队员里挑选出八名,作为泅渡队伍里的尖兵班,很有幸,我和我的沈东班长都被选上了,我成了泅渡训练尖兵班的战斗队员,不仅仅是连里的,也是营里的,还是团里的,所以,我……骄……傲……哈哈哈……
第二天,甲组就安排直接游上对岸,开始拉游训练。东江从江西流入广东后,江面逐渐变得宽阔,在步行战一连驻训的东江段水面达一千两百余米,半天只能游两个来回。
一趟游到对岸就上岸休息半个小时,对岸是一片荔枝园,大约二三十亩面积。走进荔枝林,刚好是荔枝成熟的季节,大家真想大快朵颐的吃他一顿,但是纪律是无情的,谁也不愿以意违反纪律为代价偷吃一餐荔枝。
时间真实过得好快呀!转眼就已过去了三天,乙组已开始于甲组汇合,编成了一个大组,丙组也开始下水训练,十天后就要给全团表演示范泅渡训练,只剩七天!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士兵!
到了第五天,甲乙混合组已经可以两个来回直游,中途不安排休息,也就是说:四千多米的制高点被我们拿下了!
丙组也开始进行拉游训练,跟甲乙混合组比起来,游泳的队形、速度尽管稍微差一点混,但也还不赖,也可以游两千米了。能游上两千米,其实也就大差不差了,都是一群嗷嗷叫的壮小伙儿,只要学会了游,游多少距离根本不是问题,一千米跟五千米没什么区别。
时间进入第六天,甲乙丙三个组终于实现“大会师”,步战一连泅渡试训示范训练开始进入全连编组,连队特意召开了连务会,连首长、各排排长参加会议,侦察连游泳教练例席。议题就是研究甲乙丙三个组“合体”后的科学编组问题,这个问题是保证全连一百零八名官兵能否做到泅渡中一切行动听指挥,能否保持五千米泅渡队形不散不乱的关键所在,说白一点,关系到泅渡试训示范的成败。
连首长广泛听取大家意见建议后做出决定。甲乙丙三组人员,打乱顺序,采用搭配编组,按个人游泳技术、体力、速度综合衡量,甲乙丙组分别划成两个层次,甲组第一层搭配乙组、丙组第二层编在连队形前半部,甲组第二层丙组、乙组第一层编在连队形后半部,整个泅渡队形、游速由尖兵班总体控制。一百多人整体泅渡,压稳速度很关键,尖兵班由体校毕业的杨排长总指挥,连队形后尾由两名侦察兵教练任后卫,编组下达到各班排,都积极组织了一遍人员站位模拟队形,做到心中有数。
剩下的一周时间,步战一连按照泅渡试训示范队形组织拉游,从一千米到两千米,再到三千米、四千米,一遍一遍地拉游,一遍一遍地讲评纠正提高。尖兵班又根据体力情况先后换了两次人员,我,方钢!依然保留在泅渡队形的尖兵班里,到了第八天,连队按照示范水域路线距离进行了一次全程泅渡,队形按甲乙丙搭配混合编组成两路游渡,整个泅渡队形达到近百米,全连编组顺游而下,埋头滑行、抬头换气,抱、夹、划、登,一百多号官兵浩浩荡荡的蛙泳泅渡,蔚为壮观。
第十天,步战一连如期向全团官兵汇报示范五千米泅渡,营部安排了一个鼓乐队在岸上跟进敲鼓助威,全团官兵兴致很高的观赏着步战一连泅渡试训示范,岸上水上一片激昂,整整一个半小时顺利完成泅渡五千米示范,团首长给予高度肯定,全团官兵报以热烈的掌声。步战一连不愧是尖刀连队,只要上级下达了任务,都是始终以最高标准去执行!因为这就是步战一连的传统,是一代一代的官兵养成的“魂”。我,方钢!就是新一代步战一连的兵!
百度搜索 虎山兵王 天涯 或 虎山兵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