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虎啸中原 天涯 虎啸中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知县品级不大,管的事情不少
按照《大清会典》的记载,知县的职责为:“平赋役,听治讼,兴教化,厉风俗。凡养民、祀神、贡士、读法,皆躬亲阙职而勤理之。”
一、田赋税务。县令如同一个基层的销售主管兼裁判,销售目标是多少,用什么方式完成目标,即使上面有规定,也有很大的主观性。
古代收税就要丈量田亩,每户的田多田少,知县心里清楚,但上报多少,按多少亩征收,这当中的“门道”不必多言。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都记得,康熙几次想丈量全国的土地,可报上去的数字全是假的,问题的根源就在基层操作的县令(只怪清朝没有遥感卫星)。而县令则依靠小吏。地方大户白银一摆。八千亩水田变成三百亩旱地。中小户人家,五十亩旱地变成三千亩水田。
二、诉讼审办。一个县那么大,总会有各种纠纷,小问题会有当地的士绅、长辈调节,调节无效就会对簿公堂。这就是考验县令智慧的时候,尤其是很多家庭纠纷,清官也难断家务事。判案子的依据是《大清律例》,具体尺度的拿捏也没有严格规定,有很大的“弹性”。《雍正王朝》中的李卫,大字不识几个,看状子都困难,居然也能当知县判案,可见当时的基层有多糟糕。(实际上李卫是富商,怎么可能不识字!做到两江总督的人物!)
三、礼仪、德化、教育事业。知县是基层百姓的“楷模”,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平时还要做出一副为人师表的样子;负责组织当地的礼仪性活动。
四、保境安民。当地如有人作奸犯科,知县要负责惩治。)}
典史(典史是中国古代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设于州县,为县令的佐杂官,不入品阶,即“未入流”。原本职责是“典文仪出纳”。明清两代均有设置典史,是知县下面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典史属于未入流(九品之下)的文职外官,但在县里的县丞、主薄等职位裁并时,其职责由典史兼任。因此典史职务均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属于“朝廷命官”。)
仓大使( 官名。仓官。清沿明制, 于有些省的布政使司及一些府、州、县设仓大使。教谕(县学主官,负责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训导(教谕副手,负责训导启迪学校学生)。
威县县衙如何,找不到记录。先用广宗的凑活一下。
整个建筑基本上保持了明清中轴对称的原则,一条路直接进去是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和三堂。一进大门两边对称的分别是膳堂和寅宾馆,再往里是左监狱右皂、壮、快三班衙役。再进了仪门左右是吏、户、礼、兵、刑、工六房。

百度搜索 虎啸中原 天涯 虎啸中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虎啸中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乌鸡蘑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乌鸡蘑菇并收藏虎啸中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