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半是青山半是云 天涯 半是青山半是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几度朔风扫地,辛苦十年破壁。心志欲凌云,无奈断残双翼。孤寂,孤寂,慨叹运时苍济。
清河王饮酒,被柔然人偷袭了大营,损失惨重,平北大将军长孙翰无奈,只好按照军令,将拓跋绍推出帅府斩首,谁知道,这个滚刀儿肉,不但不悔过,反而一副威武大丈夫模样,居然无所畏惧,慷慨赴死,长孙翰就被僵持在那里…
他左右看看厅中的诸将,诸位将领都如同泥塑木雕般,站在那里不动声色,又看看站在旁边的参军、北新侯安通,北新侯居然站在那里双目微闭,呼吸均匀,貌似微醉,又好像微睡…
长孙翰不禁眉头一皱,心中暗想,这众将怎么如此行事呢?哪怕站出一个人来说,大将军息怒,念在清河王初犯,还请从轻发落云云,自己也可以就坡下驴啊,可是这些人居然装聋作哑,这可怎么办?
一炷香儿香的功夫儿,中军走进帅厅,抱拳拱手,“请令大将军,清河王殿下…已在外面,询问小的,说什么时候…行刑,而且还…”
长孙翰虎目圆睁,“而且什么?!速速讲来!”
中军结结巴巴地说,“殿下说…,临死前…怎么也得给上好的…酒肉吃饱喝足…”
长孙翰一阵苦笑,心想,你这参军既然装聋作哑,那我也不让你过得安生,“好,北新侯安通,本将军命你给清河王准备酒肉…”
帅厅中众将听罢,心中窃笑,看来大将军也有为难的时候…
参军安通本想置身事外,没想到长孙翰让自己准备酒席,嗯,准备就准备呗,反正这个清河王的情,我是不讲…
酒肉摆好,清河王就在帅厅外面,“滋喽…”一口酒,“吧嗒…”一口肉,吃的很是舒爽,众人看罢,不禁发笑,这样的人,真是顽冥不化,简直一个赖皮…
长孙翰灵机一动,让中军叫军侯贺佣来见,贺佣战战兢兢来到厅上,跪倒磕头,“小人见过大将军。”
长孙翰低头,看了看贺佣,一拍帅案,“胆大贺佣!你可之罪?”
“小人,小人不知…”贺佣也是一脸懵懂,心里不停盘算,自己确实没犯什么事儿呢。
“胆大贺佣,你明知军中禁令,不准饮酒,你作为清河王近侍,主人违令饮酒,却不劝阻,致使柔然偷袭,损失惨重,该当何罪?!”长孙翰剑眉虎目,威严喊喝。
贺佣赶忙扣头,“这…,这…,启禀大将军,小人劝阻了,可是殿下不听啊…”
“哼!殿下不听,难道不会立即来报告本将军么?!”长孙翰高声说道,“来呀!拉出去,先打二十皮鞭!”
贺佣闻言,高声呼喊,“小人冤枉啊,大将军,冤枉啊!”
中军带着几个人过来,不由分说,像拖死狗一般,将贺佣脱出殿外,按到在地,一顿鞭子,贺佣疼的杀猪般嚎叫着…
清河王见状,“哈哈哈…”大笑,“你说你,还不如陪小爷儿喝个痛快呢,这挨鞭子也就值了!”
众位将校也是苦笑不得,这大魏怎么会有这么个顽劣的王爷啊!
时近正午,襄武侯贺狄干押粮运草来到怀朔镇,给拓跋绍求情,长孙翰才得以解脱,只好将过失暂时记下,以后一并处罚,才草草了事。
贺狄干与清河王回到大营,得知柔然兵夜袭军营,心中很是不满,这柔然西河王如此背信弃义,怎么能半夜偷袭大营呢,看来这柔然人都是蛮夷之辈…
旁晚时分,射鸱将军带着五百宗子军来到怀朔,见到平北大将军长孙翰,将齐王书信奉上,长孙翰看罢书信,心中暗喜,一边加强戒备,一边等待柔然溃逃,然后便兵分两路包抄追杀。
弯月如钩挂九天,马疾风紧赴柔然,茫茫蒿草荡坡原。
壮士雄威凝弱水,将军魂魄撼青山。击退顽虏再言欢。
且说那安南将军、驸马闾大飞,接到齐王飞鸽传书,命自己带五千轻骑兵,趁着柔然犯境之时,突袭西河王闾步浅老巢,赶忙与夫人华阴公主告别,华阴公主此时已经怀有身孕,自然心中非常不舍。
这女人一旦要做了母亲,那随本性而来的慈爱便显现出来,并且变得刚毅果敢与牵肠挂肚了,毕竟闾大飞是自己的夫主,也是未来孩子的父亲,瓦罐难离井台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人言刀剑无眼,生死有命,但华阴公主还是担心,千叮咛万嘱咐,闾大飞深知,自己身为安南将军,大魏的驸马,深受皇恩,理应报效国家,所以必须亲自带着勇士,上阵杀敌建功,为了确保安全,留下阿弟闾驎镇守比干城,又让阿弟闾凤带着五千轻骑,打着大魏旗号,埋伏在闾步浅撤退路上,进行伏击,自己和贴身侍卫芮芮安带着五千轻骑,打着柔然旗号,直奔闾步浅老巢而去…
那柔然西河王闾步浅,听了谋士贾明的建议,连夜突袭清河王大营,取得大胜,心中高兴,但也有些疑虑,一是觉得自己背信弃义,总是有些理亏,二是相持这么久了,怕老巢被端啊!
贾明说,王爷不用担心贺狄干来讨说法,你就说是手下将领不停军令,立功心切,私自偷袭大营,已经做了处罚了。闾步浅听罢,嗯,其实也是这样,事已至此,那贺狄干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闾步浅担心这样消耗下去,不但得不到实惠,有可能老巢被偷袭,毕竟还有那柔然可汗闾步浑在背后,虎视眈眈呢,贾明说,这倒是个隐患,我看应该尽快退兵吧,正好也给那贺狄干一个台阶下。
二人正在帐中商讨军事,忽然又探马来报,说有大魏人马直奔王庭而去,像是突袭,西河王闾步浅闻言,心中顿时慌乱,真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啊,赶紧传令下去,各营将领,拔营起寨,赶回王庭。
本来这些将士,离开家乡已久,又不打仗,相持这么久,早已军心涣散,军备松弛,一听说老巢被端,顿时一阵慌乱,慌乱中不小心竟然弄倒火烛,导致帐篷失火,营中顿时大乱。
平北将军长孙翰,早就暗自下了命令,兵分两路,一路由北新侯安通率领,一路由射鸱将军拓跋干率领,见到柔然大营慌乱,立刻出兵追击!
军心慌,大营乱,踩踏冲突不断。风云至,魄惊飞,健儿奋力追。
皇逃遁,保性命,弃甲丢盔归顺。魂未定,遇精兵,恨不双翅生。
柔然西河王闾步浅慌乱撤兵,被长孙翰兵分两路,左右追击,被杀的落花流水,损失惨重,精疲力尽之时,又遇到闾凤带着五千轻骑半路截杀,真是雪上加霜,只带领不到万人,仓皇逃窜,从此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力进犯大魏北境…
带兵打仗无小事,一步不慎满盘输,损兵折将伤元气,短时无法再复出。
平北大将军长孙翰与参军安通,将打破柔然消息,百八里加急发往平城,射鸱将军拓跋干,也带着宗子军德胜归朝,襄武侯贺狄干与清河王虽然心中大喜,毕竟柔然退兵,作为皇子出征,也算是功劳一件吧。
大魏平城,白鹭司。
首座贺兰义,正在白鹭堂上盘算着,卫王与穆崇倒台,权势不再,如今襄武侯贺狄干则是独霸一方了,而且有侯官发现,这襄武侯府竟然有神秘的人进出,看言谈举止,貌似柔然人,况且那内司监的大监訾凤,很可能被这些柔然人所杀。
大魏的北部大人,堂堂的侯爷,私通柔然,这可是天大的事啊,自己应该多加关注,否则一旦陛下盘问起来,白鹭司毫无知晓,那自己的首座位置不但不保,而且有可能脑袋搬家。
想到此,便赶紧安排南部辅座宇文疋带着侯官,日夜密切关注襄武侯府的状况,有问题随时禀报。贺兰义做出安排后,心中总有不安,他觉得这宇文疋似乎深不可测,让然琢磨不透,他忽然想起慕容燕来了,这慕容燕自从卫王失势后,背靠的大树到了,估计现在该为自己所用了吧。
那北部辅座慕容燕,自卫王失势后,便整日失魂落魄,自己的仕途看来要另选他人了,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那么如今这能称为大树的就是襄武侯贺狄干了。
慕容燕正在屋中烦闷,独孤山便走进屋中,来到近前,“哎呦,慕容兄啊,真是好久不见呢,看来这是春分得意忘归家了啊…”
“独孤兄见笑了,春风得意什么,失魂落魄还差不多…”慕容燕一阵苦笑。
“哎呀呀,瞧你说的,你好歹还是北部辅座呢,我现在连辅座之位都丢了呢!”独孤山说,“现在啊,卫王虽然失势,我觉得那都是暂时的,定有重振威风之时,我看眼下…这机会估计就快来了…”
慕容燕闻言,眼睛一亮,“独孤兄说的什么意思?如今襄武侯才是权倾朝野呢,卫王恐怕是不会再重来了…”
独孤山来到近前,压低声音,“慕容兄可能还不走知道吧,在下听说,这襄武侯一直制造谣言,挑拨陛下与卫王之间关系,而且用巫蛊陷害齐王,还制造了清河郡万人被杀冤案…”
“哦,是么,这些都是捕风捉影,没有什么证据…”慕容燕表面漫不经心的,内心却比较兴奋。
独孤山起身看看周围,又低声说,“据说啊,还有一个要命的,这襄武侯暗通柔然,有好多往来的密信,还有其他证据,都藏在…”
“都藏在襄武侯府花园,说园中有一座方亭,方亭北部底座下面有个暗涵…”独孤山声音低的像蚊子叫。
慕容燕说,“这话就有有些玄妙了,这些都是机密,独孤兄如何得知呢…”
“哎呀,慕容兄这些细节你不用管,你可以问一下襄武侯府的管家贺劳是不是失踪了,你就自然明白…”独孤山满脸神秘。
慕容燕装出不屑一顾样子,“这些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一个毫末小吏罢了。”
“呵呵,慕容兄和我不一样,你想啊,慕容皇后要是失宠了,那你肯定就受影响了,那贺兰夫人背后是襄武侯。”独孤山说,“你要是拿到证据,无论对于卫王,还是襄武侯,那都是决定生死的致命杀招儿…”
慕容燕一双眼睛看着独孤山神秘的样子,半信半疑,独孤山低声说,“慕容兄千万别说是小弟我说的呀,我还有事儿,走了…”
言罢,独孤山蹑手蹑脚地走出门去…
慕容燕正在前思后想,有侯官儿来到屋中,说首座大人让您赶快去白鹭堂,有要事吩咐,慕容燕心中更是疑惑,这贺兰义一直对自己冷若冰霜,今日忽然叫自己,却是为何呢?
慕容燕来到白鹭堂,见过首座大人,贺兰义笑着说,慕容辅座赶紧坐下说话,慕容燕落座,贺兰义说,慕容辅座啊,好久没有和你说话了,我思来想去,这如今的白鹭司呀,只有你能够信任了…
呵呵,首座大人抬爱,小人感激不尽,慕容燕心想,你这是和我套近乎,谁不知道你从来就不信任我呢,贺兰义看出慕容燕心中所想,慢慢说道,说实话以前你和卫王走的很近,如今卫王失势,相必你也失去靠山了…
慕容燕心中自明,苦笑着说,首座大人说的没错儿,齐王殿下却是失势了,贺兰义说,其实本座就奉行一个信条,这个信条就是这么多年来,本座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
哦,首座大人奉行什么信条呢?慕容燕问道,贺兰义喝了一口茶水,语重心长说道,那就是只忠于陛下一个人,除了皇上,任何人都不依靠!
慕容燕听罢,仔细思量着,其实,贺兰义说的确实是心中的话,也是做官的至理之言,无论谁做了皇上,都一样,因为不是为了某个人,而是忠于权位,慕容燕说,谢首座大人赐教,不知您有何吩咐呀?
贺兰义起身,慢慢走到窗前,慕容辅座啊,实不相瞒,有侯官得到消息了,说襄武侯府,有柔然人出没,而且似乎以前许多街头巷尾的传言,都与襄武侯府有关…
慕容燕说,那首座就该派人日夜盯紧襄武侯府,一旦发现蛛丝马迹,立刻拿下!贺兰义慢慢转身,实不相瞒,我已经命宇文疋带人盯着,但是宇文疋这个人有点深不可测,所以我要让你再盯住襄武侯府。
贺兰义的话,让慕容燕又联想到刚才独孤山的话,心中思忖,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拿到贺狄干私通柔然,巫蛊陷害齐王,制造谣言的证据。
到时候,自己可以直接交给陛下,也可以给卫王殿下,立下大功,便可以加官进爵了,慕容燕抱拳拱手,谢过首座信任,下官一定严加探查!
首座贺兰义的话,让慕容燕觉得,这襄武侯确实是有问题,既然首座让自己暗中监视贺狄干,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吧独孤山说的证据找到,然后…
侯府静,夜深沉,暗淡星光暗淡人。浮躁贪权终冒险,岂知终是枉伤神。
没有月亮,星光暗淡,慕容燕身着夜行衣,翻过高墙,直奔贺府后园方亭,刚到方亭附近,般看见一个黑衣人正俯身,手里拿着一个包裹,见到有动静,黑衣人身体不由一动,看起来很惊骇,然后拿着包裹,转身就跑…
慕容燕一看,有人要拿走证据,那是自己的命啊,飞身就追,黑衣人身手矫健,轻轻一跃,如同飞鸿猿猴般,一下便越过高墙,慕容燕一看,嗯,功夫不错,脚下一用力,“嗖…”地一下,也翻过侯府高墙。
二人一前一后,在街头市坊中穿梭着,黑人忽然一转身,“忽…”的一块儿石头打了出来,慕容燕闪身躲过,过了几条巷子,黑衣人似乎脚力不足,被慕容燕追上,二人便拳脚相加,打斗一番,黑衣人又跑,慕容燕再追,二人再打斗一番,黑衣人气喘嘘嘘,体力不支,包裹被慕容燕一把夺过,黑衣人不甘示弱,转身要夺…
街口处走来十几名,夜间巡逻的平城府衙的兵丁,手拿火把,见到二人打斗,高声喊喝,黑衣人见状,只好摇摇头,反正上房,三跳两蹦,消失在暗夜中。
慕容燕掂了掂手里的包裹,暗自一笑,终于要迎来自己飞黄腾达的机遇了,便快速转身,也消失在黑夜里…
大魏宫城,疑开堂。
著作郎崔皓、邓渊与天师道人寇谦之,皆拱手垂立,道武帝拓跋珪坐在正位,看着崔皓问道,“崔著作郎,朕也很喜欢黄老之学,那大汉文景二帝,一改强秦暴政,而采用黄老之学,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取得国泰民安的文景之治盛世。”
崔皓拱手,“陛下圣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禹王治水,将东土化为九州,皆是顺其自然,人生于天地之间,又岂能逆天地之道儿行之呢。”
“陛下英明,天道者,日月星辰各有所经,地道者,江河湖海,山林生物,皆有四季更替及生死循环,人道者,尊天顺地,德而有序,行而有据,交而有礼,敬畏天地,守正修己。”著作郎邓渊也侃侃而谈。
拓跋珪听完,不住点头,问道,“听崔著作郎说,寇辅真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隐居太华,日夜修炼,道行深厚,今日得见天师真颜,朕心甚慰。”
寇谦之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武帝虎目圆睁,仔细观看,但只见寇谦之确实非同凡人:
身材如翠柏,挺拔蕴生机;
白面如温玉,洁藕藏粉底;
双眉似长叶,修齐不歪斜;
二目似太极,黑白自相济;
举手又投足,仙风露道骨;
外秀而内灵,却是大不同。
道武帝看罢,心中暗自叹赞,这在太华山修炼之人,果然不一般呀,但究竟有无真才实学,那朕今日倒要看看呀…
想到此道武帝问道,“请问辅真天师(寇谦之子辅真),那大汉高祖斩白蛇而起,取得天下,文景二帝为何要一改强秦暴政,而采用黄老之学治国呢?”
寇谦之不慌不忙,“陛下容禀,周末七国纷争,生灵涂炭,强秦子商鞅变法,国富兵强,后灭六国而一统九州,然治国与创业有很大不同,马上打天下,儿不能马上治天下。”
“嗯,天师所言有些道理,却是不能马上治理天下,可是未必非得采用黄老之学呀,那武帝之后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道武帝问道。
“陛下圣明,所谓云无长迹,水无长形,人无长宁,治国之道,要想水一样,润泽万物,令万物感其恩而颂其德。”寇谦之拱手,“国者,上有帝王,中有将相官宦,下有黎民百姓,所谓民心所向,上下同欲者胜,汉高祖提出约法三章,文景二帝,顺应天道,无为而治,也是体察万民,深受强秦暴虐,期盼结束战乱,过太平日子之人心所向,而采取的天道之理。”
道武帝目光如电,接着问,“那么天师,这大魏现在正在处于创业之期,且群雄逐鹿,烽火连天,应该采取无为而治,黄老之学来实现富国强兵么?”
崔皓与邓渊听道武帝如此相问,心中就是一惊,其实崔皓只见到拓跋珪尚佛,宠信法果,而不知道那法果尊道武帝为“东方如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你寇谦却是厉害,但你有我大魏的皇帝厉害么,你那么厉害,干嘛还来拜见我呢,别隐居了,自己去布道,或者上马打天下去,不是说明你更厉害么!
寇谦之倒是坦然自若,“陛下,如今确实是群雄争锋,但这也是天道,所谓阴阳互生,五行相克,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变者才是古今公理,这纷乱总是暂时的,大魏会顺天道,行人道的。”
明显感到,寇谦之虽然脸上没有不自在,但心中已经明显处于下风了,通过讲话就能看出端倪。
“嗯,寇天师所言没错儿,大魏会定鼎九州,一同华夷的。”拓跋珪自信满满,“天师啊,朕有耳闻,如今这天师道也是良莠不齐,自汉末张陵后,已经成为居心不良者,挑起百姓动乱的旗幡啦!”
道武帝也没有苦苦逼问,而是话锋一转,提到了天师道的问题所在,言外之意,你这天师道一直是百姓动乱的源头,我怎么会让你发展起来呀,那不是等于给大魏制造麻烦么。
寇谦之听罢,拱手施礼,“陛下所言,句句振聋发聩,辅真今日与陛下论道,受益匪浅,自当勤勉自修,整饬天师道,祝陛下龙体康泰,大魏一统九州,就此告辞。”
言罢,长衣飘飘,稳步走出疑开堂去了…
从此,寇谦之便与“仙人”成公兴,继续寻道,隐居嵩山,修道七载,声名远播,直到太武帝拓跋焘时候,才重新出山,创造了天师道发展的辉煌。
正是:围魏救赵破柔然,天师决心改道弦。

百度搜索 半是青山半是云 天涯 半是青山半是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半是青山半是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赫连云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赫连云青并收藏半是青山半是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