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打虎书生 天涯 或 打虎书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皇城内,皇宫,垂拱殿穿着大红官服的官员左右分开,站得整整齐齐地等待皇帝的到来。
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从一旁走到皇位上端坐。一身青灰色道服,神态却是雍容华贵。宋朝崇拜道教,赵佶更是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一旁的老太监梁师成鸡叫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太尉高俅站出来:“启奏陛下,今日有十船花石纲到得汴梁城,想必艮岳又添一幅美景。”
艮岳便是皇帝花费巨大人力物力打造的园林。
赵佶大喜:“好、好,未想这次花石纲竟有十船之多。”
右相李邦彦出列说道:“全赖陛下恩德,我大宋繁荣昌盛,江南百姓安居乐业,方有应奉局办出这样的美差。”
御史中丞王黼:“陛下天恩浩荡,如今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我朝可谓蒸蒸日上啊。”
左相太师蔡京:“恭喜陛下得十船奇花异石,艮岳必能锦上添花,提早完工,有此园林方显皇家天威。”
枢密使童贯:“启奏陛下,想那苏州应奉局的朱勔也是劳苦功高啊,陛下当有所赏赐。”
龙椅上的赵佶早已乐得眉开眼笑,频频点头,“童卿说得在理,梁师成拟旨,快马送去苏州应奉局,犒赏朱卿。”
苏州应奉局,是朱勔为奉迎赵佶,专门寻找奇花异石运送入京,称花石纲。
可朱勔却是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百姓备遭困扰涂炭,甚至家破人亡。朱勔在竭力奉迎皇帝的同时,又千方百计,广蓄私产,生活糜烂。
在江南一带权势煊赫,谄媚的人可以升官,稍有阻挠的便是罢官,百姓更是人心惶惶,号称“东南小朝廷”。
江南民怨四起却传不到赵佶耳中,因为朱勔谋取的钱财一部分用来贿赂朝中重臣。
尽管后来南方方腊起义,喊起“杀朱勔”的口号,赵佶还被蒙在鼓里,不知方腊为何要杀朱勔。
赵佶好大喜功,懒惰朝政,只爱附庸风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喜欢蹴鞠,因此也提拔了蹴鞠高手高俅为太尉。
这样的皇帝昏庸无能,喜爱阿谀奉承之辈,致使身边全是奸佞,这也是导致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
艮岳
赵楷和武松两人早已等候多时,两人只得到处欣赏艮岳的山水鸟兽。
这时赵佶领着梁师成和高俅两人来到艮岳的一处阁楼,宫女太监立马摆上笔墨纸砚供赵佶写字作画。
赵楷和武松见赵佶到来,也上去阁楼见礼。
“儿臣参见父皇,今日带一人来见父皇,此人正是阳谷县的打虎书生,武松。”
赵佶微笑,“楷儿多日不见了。”
武松上前躬身行礼,“阳谷县主簿武松拜见陛下。”
赵佶抬头一看武松,生得高大威武,仪表堂堂,确是书生打扮。
“哈哈,打虎书生,果然人如其名,免礼。”
“谢陛下。”
一旁的梁师成和高俅两人身形微躬,双手掺和放在下腹,微微抬头打量着武松。
赵佶:“武松,朕的艮岳如何啊。”
武松当然知道这些巨大的太湖石,是从江南劳民伤财运过来的。
“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
赵佶闻言大喜:“不错不错,武卿果然才华不凡,还听玉盘说你昨日把李邦彦之子斗得面红耳赤。”
武松拱手:“陛下谬赞,我等只是交流交流而已。”
赵佶拿起笔开始写字,“武卿的宋体字,朕很是喜欢,看看朕的瘦金体如何啊?”
武松微微纳闷这皇帝尽是显摆,“陛下书法胜过微臣百倍。”
赵佶哈哈一笑:“武卿谦虚了,此次前来可是想留东京做官?”
赵佶以为武松是来讨官的。
武松虽想升官,但是京官哪比地方官自在。而且在奸臣眼皮底下,更是难有作为。
武松眉头微蹙,“微臣此次前来是为山东梁山贼寇之事。”
赵佶停下笔,“梁山贼寇?”
“梁山造反,如今兵强马壮,微臣收到消息,贼首晁盖出兵江州劫人,望陛下能出兵围剿,一举覆灭梁山之患。”
武松哪里知道刚刚朝会上,众人对皇帝的太平盛世一番歌功颂德。
一旁的高俅听得眉头紧锁,巴不得一脚把武松踢飞。
赵佶眉头一皱,问道:“百姓安居乐业,他们为何要造反?还发展到兵强马壮?”
高俅怒道:“武松休要大言不惭,几个蟊贼就说得如此夸张,想必是夸大其事,谋取大功吧。”
赵佶闻言若有所思。
武松不卑不亢:“微臣句句属实,百姓安居乐业,陛下和高太尉可曾亲眼见过?”
梁师成喝道:“大胆武松,竟敢质问陛下。”
赵楷一脸担忧:“武松初见龙颜,不懂礼数,望父皇恕罪。”
武松拱手:“微臣失言,微臣只是就事论事,若真是安居乐业,山东岂会盗贼四起。”
赵佶摆了摆手,“武卿且说说梁山出动多少兵马?”
“晁盖亲自带领一众头领和几百精兵前去江州。”
高俅闻言一笑,“区区几百兵力不远千里去劫人,难道沿途州府和江州都是摆设不成?”
武松正色道:“这几百人都是精兵猛将,而且惯会隐藏身份,只怕此时已然救出人来,望陛下派各州府沿路设防围剿。”
高俅冷笑道:“无知小儿,为几百贼人,动用沿路州府兵马,徒耗钱粮,因小失大。”
赵佶点头:“高太尉所言极是。”
武松心里微怒:“陛下,被救之人原是郓城押司,名叫宋江,此人名声颇大,一旦落草,梁山声势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高俅冷哼一声:“一小吏耳,能起多大风浪。武松休要信口胡言,扰陛下清净。”
赵佶也开始写字表示不想听下去了。
武松这才知道高俅等人的厉害,也了解了皇帝慵懒的脾性。
武松还是想争取一下,“陛下不愿出兵江州,可以让济州府、东平府出兵围剿梁山老巢。梁山此时就一两个头领和三千多兵丁。”
赵佶不耐烦地说道:“梁山哪来那么多人,这事你跟高太尉商议即可,下去吧。”
武松想亲自见皇帝,就是为了避开这些奸臣,现在以高俅的态度,还能谈什么。
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也没必要再跟高俅谈了,武松心中发怒,也只能退出艮岳,赵楷也跟了出来。
赵楷:“武公子,兹事体大啊,父皇是该慎重。”
武松问道:“殿下可知南方生态如何?”
赵楷:“南方粮食充裕,有朝廷粮仓地美誉,想必百姓也丰衣足食。”
武松笑道:“南方被一个小小的应奉局搞得满目疮痍,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赵楷疑惑道:“竟有此事,为何没有听说啊,不会是谣言吧”
武松闻言轻轻说道:“拭目以待吧。”
赵楷微微点头:“此事我会禀告父皇,让人查看一番。”
武松微微摇头,内心非常失望,心想:你为什么不自己去查呢?就不能为赵家天下做点贡献吗?皇帝身边都是奸臣,是查不出事实的。
武松第一次有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之前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可以轻松避免战乱。
现在看来事实并不简单,而自己辛辛苦苦却在帮助这些奸狡之徒享受奢华。武松一想到这里就觉得不甘心。
以前认为朝廷再腐败,自己也不能放任华夏民族遭受战火荼毒,必要阻止战端。
如今武松身陷其中,倍感无力时,难免心生不平衡。
生出一种自私的想法:看你们怎么死。
更像一个借口:我无能为力了。
武松回到京华楼,与许风他们一起往阳谷县而回。来时兴高采烈,走时却带着心结,闷闷不乐。
许风怯怯问道:“先生,官家不肯出兵吗?”
武松淡淡说道:“我说百姓困苦,他不信。我助世道太平,他不听。我练兵守家国,他不肯。帮助这样的人,我念头不通达啊。”
“先生可不要委屈了自己。”
“赵佶只活在别人粉饰的太平盛世里,为了自己的闲情逸致把事情都让别人去做,才养出那么多奸臣。”
“先生想不通就别想了,我们只管保护好阳谷县。”
阳谷县本来就相对富裕,加上武松的产业推动,是真的安居乐业了。这样的地方难免会被梁山盯上。
武松笑了笑,“唇亡齿寒啊。”
随后一脸严肃,“派出所有情报员,查探宋江回梁山的消息,一旦发现,立马来报。”
“是,先生。”
百度搜索 打虎书生 天涯 或 打虎书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