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打虎书生 天涯 或 打虎书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武松出了京华楼走过一条街,来到一处僻静的小巷,一个看起来很醒目的小伙子正在等他。小伙子正是许风的情报队员。
“先生见谅,小的不能在外人多的地方见您。”
武松点了点头,“嗯,情报人员要避免身份暴露,是有什么情报吗?”
情报员:“梁山晁盖率领十几头领、几百兵丁往江州而去。”
武松皱了皱眉:“宋江原来还在江州啊。”
这时许风办完公事也来了,“先生如何得知宋江在江州的?上次情报员在江州没发现宋江。”
武松:“宋江一直在逃亡,那时可能还没到江州,晁盖一伙就是去接宋江的。”
许风问道:“先生我们要去江州截杀他们吗?”
武松摇了摇头:“别说能不能找到他们,就算找到了,人手也不够。”
许风点头:“先生说的是,而且我们郓州的兵也不可能远赴江州啊。”
武松:“看能不能想办法见皇帝一面,要是皇帝调兵围堵,他们就回不到梁山了,这可是绝佳的机会啊。”
许风疑惑道:“不知道官家听不听我们的话?”
武松笑了笑:“能见到再说吧,我们也只不过是一个县里的小官而已。”
许风也只得一笑。
华灯初上,汴梁城街道上的民众依旧络绎不绝,每个青楼楚馆更是莺歌燕舞,正是热闹的时候。
武松收到周莫的邀请,今夜便去矾楼猜谜语,而矾楼的头牌就是名动东京的李师师了。
李师师才情容貌皆是非凡,许多文人雅士,王公子弟竞相争夺,就连皇帝赵佶也不例外。
曾有诗曰: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
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武松一到矾楼发现比阳谷县的春风楼还要大一些,而且装饰也华丽不少。里面宾客如云,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周莫看到武松,便过来打招呼:“武兄午后的那上联实在是绝妙,我们到现在还没想出来。”
武松一笑:“我也没对出来,哈哈。”
周莫:“武兄真爱说笑,请入座。”
白天的那些书生才子除了帝姬赵玉盘,其他的都来了。还有一些陌生的面孔,特地来见打虎书生的风采。
武松发现赵楷旁边的空位,“见过殿下,今夜殿下这身装扮可谓俊逸洒脱啊。”
赵楷一喜:“哪里哪里,武公子请坐。”
武松在赵楷旁边落座,发现同桌对面的李仕超一脸苍白,“李兄,看起来气色不佳啊。”
李仕超讪然一笑:“并无不妥,武兄多虑了。”
一旁的周书明讥笑道:“李兄身体好得很,再对上几场楹联也无妨。”
李仕超微微怒道:“周兄身子骨差,遇事不战而降最为明智。”
两人对视一眼,仿佛点燃了**,这时赵楷举起酒杯:“诸位,我们敬一下远道而来的打虎书生。”
武松也是举杯:“多谢殿下,多谢诸位。”
周莫心喜说道:“诸位,今夜的谜语请了李师师大家为我们掌灯,想必诸位定当踊跃表现,哈哈。”
武松:“周兄办事犀利,竟让这矾楼的歌舞节目变成猜谜节目。”
周莫:“武兄有所不知,但凡是书生才子的聚会,矾楼都是乐见其成,只是事后诸位可要多为李大家捧捧场才行。”
这时十几盏花花绿绿的灯挂上了舞台,一个曼妙的身影轻移莲步到得舞台中央,与众人福了一福。
此人正是李师师,一身白色织锦的长裙,裙裾上绣着粉红的点点梅花,用一条白色织锦腰带将那不堪一握的纤纤楚腰束住,尽显婀娜多姿。
她秀雅绝俗,自有一股轻灵之气,美目流盼、桃腮带笑,说不尽的温柔可人。
李师师这自然的一举一动,台下众人却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有忍不住的猪哥公子大声喊出:“师师姑娘好漂亮。”
武松也看得连连点头,嘴里喃喃道:“容貌可以跟玉瑶比了,不知才情如何?”
李师师丹唇轻启:“诸位公子,灯谜即将开始,师师先为诸位献曲一首。”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正是武松的《青玉案》。
武松微微错愕,心想:这是故意安排的吗?不管怎样,多谢捧场啊。
众人如痴如醉地欣赏这美妙的歌声,时而清脆惊人,时而柔美动人,余音袅袅,绕梁三日再绕三日。
曲罢,掌声雷动,赞不绝耳,武松也是拍掌叫好,毕竟人家唱的是自己的词,回馈点掌声也是应该。
李师师一福:“多谢诸位。”
众人慢慢静了下来,目不转睛地欣赏着李师师,希望能与她眉目传情一眼。
“现在灯谜开始,这些灯色分为红橙黄绿,依次对应灯谜的难度,师师先为诸位开启两盏红灯。”
一旁管事挑了两盏红灯,李师师拿出纸条,桃颊带笑:“谜面,一家十一口,猜一字。”
周莫率先出口:“可是‘吉’字?”
李师师:“恭喜周公子,正是吉字。”
众人点头: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
李师师:“请听谜面,一半满一半空,猜一字。”
赵楷看向武松,问道:“武公子猜出了吗?”
武松微笑点点头。
赵楷:“那便看是否一致。”
随后朝李师师望去,“江。”
李师师闻言望了过来,点头一笑:“恭喜殿下,正是。”
众人见是二皇子,顿时拍掌叫好。
管事拿来了一盏橙色的灯。
李师师:“请听谜面,猜地名,冰河解冻。”
这时周书明立马站起来,生怕被武松抢先,说道:“阳谷县,有了阳光,冰河自然解冻。”随后朝武松笑了笑。
众人点点头,觉得好像是这么一回事,随后望向李师师,只见她摇了摇头。
周书明脸色顿时红了起来。
武松笑道:“周大才子去过阳谷县就忘了自己在开封长大了?。”
周书明心中一颤:“你……什么意思?”
武松:“冰河解冻不正是开封吗?”
众人“哦”的一声,恍然大悟,周书明的肥脸尴尬不已。
李师师微微一笑:“这位公子答对,不知尊姓大名。”
周莫起身:“这位便是阳谷县的打虎书生,武松武立文,师师姑娘刚刚一曲《青玉案》便出自他手。”
众人一听,交头接耳,场面顿时嘈杂起来。
李师师向武松福了一礼:“原是武公子大驾,师师失礼了,公子文武双全,闻名遐迩,《青玉案》师师喜欢得紧。”
武松早已起身,拱手一礼:“李大家过誉了,李大家才貌双全,才是闻名天下。”
李师师掩唇轻笑,接过管事的黄色谜语:“谜面,小时四只脚,大时两只脚,老时三只脚,猜一活物。”
众人听完开始议论纷纷,到底是什么活物的脚会变少又变多呢?
李师师环顾四周,看众人都无头绪,只见武松悠然地喝酒。“武公子可是有答案了?”
武松微微点头:“人。”
这时,一旁的周莫一脸惊讶:“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小时手脚落地爬,大时双脚立身走,老时倚拐成三脚。”
众人听完茅塞顿开,望着武松频频点头称赞。
李师师:“谜底确是人,武公子实在才思敏捷。”
李师师又打开一个黄灯谜:“请听谜面,三十出头的男子,猜一节日。”
场面又开始嘈杂起来。
片刻以后,李仕超见众人沉默,“师师姑娘,三与十相差七,可是七夕?”
李师师摇头示意。
一旁的周书明讥笑道:“李兄是在做算术题目吗?”
李仕超微怒:“哼,那周兄可有猜出?”
两人对视一眼,尴尬起来,不再说话。
赵楷也是眉头微蹙,看身边的武松一脸从容,“难道武公子又有答案了?”
众人闻言都往武松看去,武松点头一笑:“可是端阳节。”
李师师粲然一笑,唇红齿白,“师师佩服,正是端阳节,还烦请公子解释一番。”
武松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咽了咽口水。
“三十出头的男子。三十乃而立之年,出头为山字,取‘而、立、山’便可组成端字。男子可表示为阳,因此为端阳节。”
武松的分解,众人听得津津有味,摇头晃脑的回味着。
随着李师师的一福礼,众人也称赞起武松来,喝彩连连、欢呼涌动。
这时管事拿来唯一一个绿色的灯笼,这是灯谜的尾声,却也是压轴好戏。
李师师拿出绿色纸条:“诸位,这是最后一谜,也是最难的一谜,期待诸位能一解到底。”
众人见状微微紧张,黄色的都这么难,何况是绿色的。
李师师打开纸条一看,眉头一皱,“这纸条可是拿错了,空无一字?”
周书明起身一看:“这绿色纸条确是叔父府里的,许是叔父忘记写下谜语了。”
周莫一脸疑惑:“父亲做事谨慎,怎会忘记写下谜语,会不会是你们放入灯笼时出错的?”
管事仔细地检查一遍灯笼,摇头示意。
众人见没有灯谜,之前的紧张一扫而空,反而觉得不够尽兴,埋怨起来。
正当众人失望之际,武松起身说道:“且慢。”
李师师媚眼一闪:“武公子可是觉得此中有蹊跷?”
武松点了点头:“既是唯一一谜,断然不会轻易出错,在下猜想,空白纸条就是谜面。”
众人闻言都是满脸疑惑。
李仕超一脸不屑:“没有谜面叫人如何去猜,武兄可不要信口雌黄啊。”
周书明眼角一瞥武松,“哼,明明没有谜语,非要信口开河。”
李师师一脸好奇,注视着武松,美目期盼。
但见武松正色道:“你们不知并不代表别人不懂。”
李仕超心中一颤:“那你说谜底到底是什么?”
武松一笑:“刚刚听了周大才子和李兄的话,在下才想出谜底,二位的执迷不悟便是答案。”
周书明和李仕超怒道:“你到底是何意?”
武松讥笑道:“纸条空无一字,也是谜面无一语,便是执迷不悟的迷字。二位可不能再执迷不悟了。”
周、李两人气得怒火中烧,却又不得不承认武松的说法。
众人闻言也是如梦初醒,不敢相信竟有如此巧妙的谜面和谜底。
李师师、赵楷、周莫也对此称赞不已。
赵楷拱手佩服,“没想到这灯谜竟能如此巧妙,实在是佩服周大家和武公子。”
武松举起酒杯,“敬殿下一杯。”
一饮而尽后,神情严肃问道:“不知殿下能否帮我引荐陛下?”
赵楷一脸疑惑,“武公子见我父皇,不知所谓何事?”
武松:“梁山贼寇一事,在下认为任由贼人发展下去,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赵楷点了点头:“梁山倒是听说过,好,明日辰时我派人来接你。”
武松大喜:“多谢殿下。”
这时李师师走了过来,媚眼带笑望着武松,“不知武公子为何事来东京?”
武松:“在下是今日刚到东京办公,明日便要回去了。”
李师师闻言一愣,微微失望,“公子这才一日便要回去,可是这汴梁城不够好?”
武松笑道:“汴梁城美,人更美,只是公务交接不能拖延,实在遗憾。”
李师师眉心微蹙:“曾听闻公子为一歌姬献出诗词字画,助她夺得花魁,师师羡慕得紧。如今不能一睹公子文采,实在遗憾至极。”
武松举起酒杯,“来日必有机会再见,敬师师姑娘一杯。”
“希望那日早早到来,敬公子一杯。”
百度搜索 打虎书生 天涯 或 打虎书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